教育資訊化優秀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教育資訊化是實現我國東部與西部教育平衡發展的橋樑,實現東部與西部的教育資訊化均衡是我國教育的關鍵。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範文一:科學教育資訊科技創新能力實踐

  摘要:隨著以計算機和網路為基礎的資訊科技飛速發展,資訊科技在教育領域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將資訊科技作為一種工具與科學課程的教與學融為一體,達到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

  關鍵詞:科學教育;資訊科技;創新實踐能力

  一、利用資訊科技的多樣性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探究慾望

  興趣對智力起著促進作用,是開發智力的鑰匙,它使個體的整個心理活動積極起來,處於“最佳狀態”,從而促進智力的發展。如何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是指導學生主動學習的關鍵。多媒體資訊提供了多種外部刺激,如聲音、圖片、動畫、文字等,他們具有直觀形象、內容豐富、動態呈現、資訊量大的特點。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可以根據學生實際和學習內容以及教學需要,恰當好處地運用多媒體資訊科技創設教學情景,讓學生走進情境,更好地體驗學習。優美直觀的情境,不但能有利地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而且有利於學生知識的獲取、儲存和建構,更有利於引導學生積極地去思考、發現、研究解決問題;既感受到資訊科技帶來的優勢,又感受到學習綜合實踐的樂趣。

  二、營造氛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的教與學雙邊活動,建立平等、友好、民主的師生關係,營造情感交融的良好氣氛,使學生敢於創新。而科學課程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教學中極易扼殺學生的創新行為,民主、和諧的學習環境對教學很重要,更利於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1.教學中必須建立平等、和諧的人際關係。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愛好和人格,以平等、寬容的態度對待學生;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獨立的見解,提出質疑,為學生提供創造的空間和機會;尊重學生的觀點,不強求統一,確保學生創新的積極性。這樣,學生才會通過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產生歸屬感,表現出創新的意識。

  2.給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任何人只有在不斷地思考、設計、創作中,提出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再探究再交流中,獲得知識、獲得自信、取得進步、培養能力,才能逐步的良性迴圈向更高更強的方面發展。所以我們在活動中要充分利用各種手段給學生一個大膽展示的機會,比如我們可以利用虛擬實驗給學生展示自己設計實驗展示探究結果的機會,讓學生在展示中發現問題,這一舉措不僅給學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機會,更肯定了他們辛勤創作的成果,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3.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創新是主體性的最高體現,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就要隨時隨地地激發學生的靈感,不拘泥一種表現成果。在八年級教材《網頁製作》一課中,我們的做法就是讓學生大膽實踐,不要求使用固定的模式和內容鏡來完成作品主題,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空間,製作出多種多樣的網頁圖片。

  4.充分體現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確保學生全員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只有讓學生成為獨立自主的學習者,才能達到學習知識的最佳效果。所以,教師應注重營造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氛圍,通過分層教學的策略,讓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合作學習、共同交流,使學生在個體思維的衝突中開拓自身的思路,激發創造性思維的活力。最終使每一個學生通過對不同層次問題的探究和學習,獲得各自的成功,產生更強的創新熱情和慾望。

  5.給學生多留些想像的空間。如在開展“失重現象”的教學中,教師設計在存在重力而產生的現象中逆向思維的方法,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在有理論依據的基礎上,假設若干情況,不限定學生的發散思維。這一教學方法的實踐既鞏固了他們重力的理解,又提高他們對知識的運用變通,久而久之養成了一種敢於創新的精神,受益終生。

  三、激發思維興趣,培育創新精神

  興趣是學生探索創造的源泉,只要學生對學習內容有了強烈的興趣,那麼他們的思想就會活躍起來,記憶和思維得到提高。因此,在教學中應激發起學生的好奇心,引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參與,為培養創新精神奠定基礎。

  1.開展競賽。好勝是人的天性,孩子尤為突出。在教學總創造機會讓學生感受成功的快樂,對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很重要的。在教學中可針對不同的學生開展分層知識搶答、主題活動設計等活動,發揮學生不同的特長,讓他們在活動中展示自我,找到科學知識與生活的共通之處,培養創新的樂趣。

  2.目標驅動。合理的任務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圍繞既定任務展開活動,激勵學生為完成任務努力。我們在教學目標的設計必須以學生為主體,遵循實踐性、自主性和創造性原則,在教和學方面富有探索性,使學生在學習知識技能過程中不斷提高創新能力。如在講幻燈片製作時,可以將帶有時尚動畫的文件向學生進行展示,自然而然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使他們想動手嘗試。

  3.創設情境。創設真實的情境對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是非常必要的。教師可以通過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生活情境將學生帶入其中,引導他們在情境中產生興趣和想法,激發創新思維。如在學習《人體的應激反應》時,教師設計學習蜈蚣爬行和模仿秀讓學生體驗,這樣學生便會將自己融入情境中,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資訊科技既是科學教育實踐活動探究的重要內容和特殊領域,又是有效實施開展科學探究活動的重要手段。在科學教育活動實施的過程中,積極應用網路資訊科技手段、媒體技術手段,拓展科學教育教學活動的時空範圍,提高科學教育對學生能力培養,思維創新意識的強化作用,從而實現資訊化教育對教育教學活動的助推作用。

  範文二:成人教育資訊化建設策略

  摘要:當前我國的國際化程序正處於歷史的關鍵時期,成人教育作為終身教育的一種重要教育形式,推進成人教育的資訊化建設是教育現代化和資訊化的必經途徑,是保障當前成人教育能夠適應時代發展的重中之重,是推進經濟全面均衡發展的有效途徑。文章指出,大力推動成人教育資訊化能夠有效、合理地分配教育資源,使成人教育受眾能夠獲得全面、完備、均衡和完善的教育資源,為成人教育、繼續教育和終身學習提供優質的教育網路資訊資源,促進現代遠端成人教育和教育資訊化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成人教育;資訊化;策略

  1問題的提出

  近年來,隨著教育資訊化推進力度不斷加大,全國各高校的資訊化建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成人教育作為我國教育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資訊化建設卻一直未能得到重視,關於成人教育的資訊化方式和途徑一直存在較為模糊的認知,在制定成人教育資訊化的相關方案時,也未能與國家的整體規劃或地方的統籌規劃相調配,在政策層面上沒有凸顯成人教育與職業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不同,在服務和政策支援上缺乏一定的力度。

  1.1高校對成人教育重視不夠

  各級地方高校在響應資訊化的同時積極成立了教育資訊化指導機構,職業院校也將資訊化程序搬上日程,然而很大一部分高校卻缺失成人教育的資訊化建設。成人教育的資訊化建設異常不順,相對於其他同類高校的資訊化建設,成人教育資訊化存在師資力量缺乏、教育經費不足、中高階人才短缺和規劃方案缺失等問題。一方面,是由於政府的支援力度不夠;另一方面,也與當前的軟硬體環境相關,在注重網路資源、計算機裝置等硬體裝置的前提下,又會忽視資訊化教程、多媒體資訊化軟資源的配套跟進,未能形成有效的保障體制和機制,難以滿足大力發展成人教育的要求。由於政府經費投入不足、各級教育部門對成人教育重視不夠等原因,成人教育的資訊建設還不能很好地滿足資訊社會和網路環境下成人教育教學的實際需要。成人高校資訊化設施建設不平衡,資訊資源匱乏,使用率低下,導致成人教育資訊化建設的效能不高,工作進度相對緩慢。

  1.2教師隊伍資訊化水平有限

  教師隊伍是推動成人教育教學資訊化的原動力,教師隊伍資訊化水平不高,嚴重製約成人課程教學資訊化的發展。首先是教師對於教育資訊化的開放性、共享性、互動性和協調性等方面認識還不夠。很多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分依賴傳統的教育教學手段,對先進的教學理論認識不足,不敢大膽嘗試。這種缺乏全面科學的認識導致了思想和行動上的偏差。認識的不足、資訊化概念的不清晰造成了成人教育資訊化資源的利用仍然處於初級層次,有些資訊化設施裝置成為擺設,給資訊科技的推動帶來了一定的阻力。其次是教師整體的資訊化技術水平和應用能力偏低。多數教師應用的主要軟體是Word,Excel和IE的操作,像資料庫、網頁製作、圖象處理、課件製作等更深層次的軟體使用能力更欠一籌。這就直接導致多媒體課件製作、教學平臺的操作等方面的欠缺。造成成人教育教學教師隊伍資訊化水平不高的原因一個是大多數教師均來自非計算機專業而對資訊化裝置駕馭不夠好。另一個就是成人高校對教師在資訊化培訓方面不繫統。只有解決教師自身駕馭資訊化裝置的能力,才能推動成人教育課程教學的資訊化,從而推動整個成人教育資訊化建設。

  1.3成人院校資訊化應用水平不高

  教學、科研和實驗等多個環境的契合度不高,整體而言,當前很多院校的教育資訊化仍然停留在將課本中內容照搬到多媒體平臺上,傳統的課本宣讀方式仍是成人教育資訊化的主流方式,將大量的優質資源排斥在外,優質的資訊化課程資源未能與學生的實際操作平臺和實驗平臺相結合。

  2研究策略

  大力推進資訊化建設程序,將資訊化技術與當前實際的成人教育課程相結合,以課程教育來驅動資訊化建設的程序,將資訊化的建設落實到具體的教學中,在教學中使成人學生的學習方式從傳統的教材學習方式轉換為資訊化的學習方式,提升成人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熱情,全面提升成人教育的學生質量和教學質量。為此,應著重以下幾點資訊化建設的策略研究。

  2.1加大力度建設成人教育教學資源庫及其平臺,實現成人教育教學平臺資訊資源共享

  成人院校的教育教學網站建設是資訊化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在構建教育資源教學庫時,要時刻保持以《教育資源建設技術規範》為藍本,以實際教學、媒體化方法、實驗模擬教學和線上學習為重心,推進課程資源的優質優化,在優化教育資源庫統籌建設的同時,推動資訊資源的平滑轉化,從當前結構化的離散型資料資源向結構化的主題豐富性資源進行平滑過渡,在知識形態上從單一不變的技術性資源向動態智慧型資源遷移,整體的管理方式由集中性資源收縮方式轉而向開發性資源共享方式進行平穩過渡,力求課程資源的多樣性、豐富性、生動性、靈活性和共享性。構建多門類多元素的課程學習資源,保證成人學生能夠獲得豐富、有效的學習資源,達到全面發展的目的。

  2.2努力建設一支具備資訊化應用能力的成人教育師資隊伍,提升成人教育教師的資訊化素養

  教育資訊化首先是人的資訊化,因此,當務之急是做好師資的資訊化培養和培訓。從根本上講,教師隊伍的素質深刻影響成人教育質量的高低乃至整個成人教育事業的成敗。無論教學方法如何改革,無論教育政策如何要求加快成人教育資訊化的步伐,成人教育教師運用資訊科技服務於課程教學的能力都是成人教育資訊化的最直接、最原始的動力。擁有豐富教學經驗和教學水平的師資力量是一所成人院校成功和進步的標誌,在保障當前教學正常進行的前提下,努力培養和發展一支具備現代化教學方法和教學經驗的師資力量,加快推動成人教學資訊化的程序是當前成人院校建設和發展的重點。成人教育應當更加貼近實際,深入調查和分析,在教學中探索更為有效的教學方式,按照專業教師的學科不同、年齡不同,分層次、有步驟地開展資訊化技術培訓工作。培訓的要義首先要對教師的認知理念進行培訓,使得教師認可當前的成人教育資訊化方式是一種更加合理和有效的方式,是更加適合成人學生的方式,能夠推動成人教育的整體事業全新的發展,打消他們對計算機的偏見。成人教育師資隊伍的資訊化教育理念、認知、能力能否跟上設施裝置更新的步伐,適應操作軟體升級的節奏,是開展成人教育資訊化的第一步。在成人教育教師有了資訊化服務教學的意識以後,逐步進行專職教師資訊化能力的培訓,這時就要以計算機的普及教育和計算機輔助教學作為重點,著力於培養成人教育教師應用計算機等資訊化裝置的能力,並逐步更新培訓內容,組織部分基礎好、專業對口的教師開展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的培訓與學習,強調學以致用,加強學習過程的監督和學習成果的展現,加強技術交流與研討。最後,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礎上,要面向全體教師開展資訊保安意識和資訊道德行為規範、網路安全和病毒防護、學校管理系統應用等培訓,不斷提高成人教育教師的資訊化素養,提高成人教育的質量和效益。

  2.3加強資訊化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成人教育資訊化辦公平臺

  資訊化建設最依賴硬體資源和軟體資源的支援。硬體資源是指資訊化中需要的一些必須的硬體裝置,軟體資源是指資訊化建設需要的師資力量。因此,在進行資訊化建設時,必須兼顧硬體資源和軟體資源,以可靠的硬體資源作為支援,同時吸納更新鮮的網際網路資源和資訊化資源作為成人學生的實踐資源,構建以多媒體裝置、教學實踐裝置和網際網路線上學習為主流的資訊化硬體平臺。在推動資訊化軟實力的同時,一方面要加強原有師資力量的穩定提升,一方面要吸收外來新鮮的資源作為提升,為當前的環境帶來一些不一樣的血液,在進步中前進,在前進中進步。成人教育的資訊化不僅包括硬體設施的資訊化,還包括所有的使用者介面。在加強硬體管理和資源庫建設的同時應著力建設使用者平臺。最終應以成人院校的網路平臺主頁為軸心逐步建成對外宣傳介面、對內教學資源庫、線上教學系統、線上測試系統、行政辦公系統等子系統群。逐步開展各教研組、各學科的課程教學網站建設,大力提倡成人教育教師建設個人課程教學網站,連結到網路學習平臺,隨時可以瀏覽課程相關學習內容和資訊。部分成人院校已經在使用教務管理系統對學生成績等資訊進行科學管理,而學生學籍管理幾乎是各個學校的缺口,成人學生都要登入到學信網查詢學籍、學歷,而成人院校也沒有對學信網的使用規則和流程給出相應的指導性和說明性檔案,校園網和學信網沒有達到有效連結,嚴重阻礙了學生對學籍、學歷查詢的需求。因此,成人院校還要逐步實現和完善成人院校的教務教學管理、學生成績管理、招生資訊管理、學籍學歷管理、政教管理、教研管理、後勤總務管理等綜合性資訊化應用,達到成人教育工作業務的綜合性、共享性資訊化管理,各部門實時共享資訊資料,消除“資訊孤島”,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無紙化辦公,極大地提高成人院校日常管理與教學工作的效率。

  3問題與展望

  3.1存在的問題

  首先是成人院校往往獨立於總校的自動化辦公系統而自成體系地單獨管理。具體體現在,大多數高等院校已經投入使用辦公自動化系統,但總校下屬的成人教育部門往往沒有參與其中,而是有自己的管理方法,這可能是成人教育的教學模式與其他教育形式不同導致的。其次是在教學平臺上,師生互動模組使用率較低,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更喜歡使用微信、QQ等即時通訊工具進行交流,分析其原因應該是平臺上的互動模組不具備即時性,學生提出的問題老師不能及時看到並回復,不如微信等通訊工具直接、便捷。第三是成人教育專業教師的資訊化應用能力有差距。這個問題是無法避免的,總體情況是青年教師比中老年教師有優勢,接受新事物快,資訊化掌控能力強。計算機專業教師比其他專業教師更容易掌握專業的應用軟體和工具,對多媒體課件的開發和設計更得心應手。雖然在成人教育資訊化建設的程序中會出現一些問題,但這些問題可以隨著資訊化程序的發展,把影響減到最小,不僅不會影響成人教育資訊化發展的大局,更有利於激發新課題的研究和探索,使成人教育的資訊化建設向更高要求邁進。

  3.2未來展望

  成人教育資訊化可以說是一場革命,它改變了學習者的認知方式,改變了教育者的思維定勢,改變了師生間的關係和教學形態。這場革命將成人教育引領到了一個新的境界、新的高度,積極參與其中是教師的歷史使命,更是一種教育行為的自覺,以深化資訊科技與成人教育課程的整合,加強資訊化建設環境下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研究和應用指導,建立資訊化學習支援服務體系,推動教師運用現代資訊手段的終身學習。成人教育工作者應全力以赴,以提升辦學質量為己任,傾力打造一個裝備資訊化、管理資訊化、思想現

  [參考文獻]

  [1]羅佰綏.建設網路教學資源服務於現代教學[J].農業網路資訊,20093:69-71.

  [2]王誠,李璐,唐治中.教育資訊化教學應用探索[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423:24-25.

  [3]陳光海,韓晉川,黃華.教學資源庫管理平臺開發與應用實踐[J].軟體工程師,20151:21-22.

  [4]高鐵剛,薛峰.資訊化教學資源供給服務體系建設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58:26-32.


中國現代教育問題論文
有關教育管理專業自考論文
相關知識
教育資訊化優秀論文
中學教育資訊化分析論文
教育資訊化發展論文
教育資訊化應用論文
幼兒教育資訊化論文
職業教育資訊化論文
幼兒園教育資訊化論文
關於教育資訊化論文精選
學校教育資訊化論文
有關教育資訊化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