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職英語教師素質的構成及提高途徑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論文摘要:要提高高職英語教學質量,培養在實際工作中能熟練運用英語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關鍵在於提高英語教師的素質。本文從思想道德素質、專業知識素質、教育科研素質和改革創新意識四方面論述了英語教師素質的構成,並闡述了提高高職教師素質的途徑。   
  論文關鍵詞:高職;英語教師素質;構成;提高;途徑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發展職業教育,高等職業教育發展迅速。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的是面向生產、建設、管理和服務第一線的高等技能型人才。隨著中國加入WTO,與世界經濟進一步接軌,作為必備技能之一的英語應用能力顯得尤為重要。這就對高職英語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高職英語教學質量,培養有較高英語水平的人才,關鍵在於高素質的英語教師隊伍。筆者認為,高職英語教師應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自身素質。   
  高職英語教師素質的構成   
  (一)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質   
  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決定著教師職業活動的方向、態度和工作效益,同時也深深影響著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高職生正處於可塑性較大的發展時期,但缺乏社會經驗,辨別是非的能力較差。對他們一旦放鬆正確的思想教育,就會給陳舊落後的思想觀念以可乘之機。因此,英語教師在教會學生語言的同時,也要加強思想品德教育。高職高專英語教材的每個單元、每個主題都要注重中西方社會文化知識的滲透。教師不能只停留在語言知識的講授上,更應善於挖掘教材所蘊涵的深層意義,抓住時機對學生進行德育。教師要以自己高尚的思想行為和良好的品德修養教導學生怎樣做人,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使他們在日後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在職業道德方面,英語教師要熱愛教育工作,要有獻身教育事業的奉獻精神和嚴於律己、為人師表的道德修養。高職生最大的欠缺表現在道德修養方面。他們自我控制和自我約束能力差,沒有養成良好的生活、學習、行為習慣,整體素質和個人修養尚待提高。英語教師要以嚴謹治學、精益求精、誨人不倦、無私奉獻的精神去感染學生、熱愛學生、教育學生,與學生平等相處,尊重學生人格。教師表現出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質,在教學中才會激發學生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培養高職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分辨是非能力,並激發其愛國熱情。   
  (二)深厚的專業知識素質   
  高職英語教師只有掌握一套完整的教育和教學專業知識和技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才能適應日益變化和發展的高職英語教學新形勢。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自己的專業素質。   
  系統的現代化語言理論知識高職高專英語教學目的是通過聽、說、讀、寫、譯的訓練,使學生獲得英語基礎知識和使用語言的技能,具有較熟練的口頭和書面運用英語交際的能力。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是綜合運用能力的基礎,而語言又在不斷地發展變化。因此,高職英語教師要善於學習和研究國內外的語言學,應用語言學和學習理論,諸如認知主義、聯結主義、構建主義及人本主義等學習理論,及時吸收先進的理論和觀點,掌握學科領域前沿的新知識,運用這些知識來指導高職英語教學,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和語言使用能力。   
  過硬的聽、說、讀、寫、譯能力英語教師不僅要了解語法,還要有很強的英語實用能力。只有聽、說、讀、寫、譯能力過硬的英語教師,才能提高高職生該五項技能的全面發展。教師要儘可能地創造英語語言環境,給學生提供更多使用英語的機會。在教學中認真貫徹“學一點,會一點,用一點”,“聽、說、讀、寫、譯”並重和“邊學邊用,學用結合”的原則。   
  豐富的中外文化知識語言是文化的重要載體。學習和運用英語必須瞭解與這種語言密切相關的文化。高職英語教師不僅要精通所教的語言本身,還要具有豐富的自然科學、社會科學以及人文科學知識。高職英語教材每個單元的主題都有對應的文化背景知識,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結合教材對學生進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了解西方文化,提高文化素養,實現得體而有效的交流。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在此方面狠下工夫,加強修養,提高綜合文化素質。   
  相關的行業知識英語是為專業課程服務的基礎課程,它應滿足職業崗位對職業能力的需求。開設行業英語是為了使高職生能結合專業和崗位進行具體的日常會話和專業交流。行業英語真正體現了高職特色,開設行業英語是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這就要求英語教師不僅要有較高的英語水平和一定的行業知識,還必須瞭解本行業發展的趨勢,即要求英語教師具備“雙師”素質。   
  (三)優秀的教育科研素質   
  高職院校的辦學方針是“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走產學研結合發展道路”。因此,科研能力是高職英語教師應具備的一項非常重要的能力。教而不研則淺。教師要搞科研必須面向實踐,面向教學工作實際,針對教學中的實際問題開展科研活動,把日常教學與科學工作結合起來,以科研帶動教學,以教學促進科研。英語教師要增強科研意識,樹立教學質量提高和職業生涯發展離不開科研的思想。 
  (四)強烈的改革創新意識 
  一個沒有創新精神的教師很難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學生。高職英語教師改革創新的意識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教學理念要創新我國許多高職院校都是從中專直接升格或由幾個專科學校合併而成的。如我院是在原通遼教育學院、通遼師範學校、內蒙古通遼電大分校和通遼衛生學校四所院校的基礎上合併組建的一所全日制綜合性高等職業院校。因此,很多英語教師對職業教育認識不足,對職業教育的特點、特性和規律瞭解不夠。高職院校與普通高校的培養目標、辦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不同,所以高職英語教學既不能簡單地複製普通高校的英語教學模式,也不能沿用中專的英語教學模式。這就需要高職英語教師轉變思想,更新教育理念,適應高職英語教學工作。 
  教學內容要更新英語是高職院校一門重要的必修公共基礎課。除了要注重向學生傳授必要的語言基礎知識,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學生掌握英語學習策略,更要順應新時期高職高專英語課程改革的方向,改革高職英語教學內容。應在“工學結合,能力為本”的職業教育理念指導下,培養學生在將來工作中所需要的英語應用能力,堅持“應用為主,夠用為度”的高職英語教學原則,根據不同專業的特點和要求,改革英語教學內容。英語教學內容要與學生未來的職業有效結合,滿足不同崗位需要的英語應用的能力,真正體現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的職業性、實踐性和應用性。
  教學方法要創新“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教學方法要與教學目的相適應,教學方法應服務於教學目的。傳統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的,忽視對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培養,違背了《高職高專教育英語課堂教學基本要求(試行)》的精神實質。在教學方法上,不應侷限於某一特定理論而要博採眾長,為我所用,強調聽、說、讀、寫、譯各種技能的整體培養,確立教學中學生的中心地位,以任務、專案的形式讓學生在做中學,最終獲得必要的英語過程性知識及綜合能力提高。 
  教學手段要創新多媒體有機地集文字、聲音、圖形、影象等於一體,將結果綜合展現在螢幕上,能增加語言輸入,創設情境,增加語言交際的真實感,是傳統英語教學手段無法比擬的。多媒體教學能營造一種輕鬆、愉快、適度緊張的課堂氣氛,不僅有利於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還能開拓學生的視野。國家教育部曾多次指出:積極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動力。要把以多媒體為核心的教育技術在學校進行普及和應用。而多媒體技術的運用需要教師本身素質的提高。因此,嫻熟的現代資訊科技的駕馭能力是高職英語教師必備的素質。 

高等教育論文參考範文
淺談大學英語教材與教師職業發展
相關知識
關於高職英語教師素質的構成及提高途徑
關於中職英語教師期末教學工作總結
關於初二英語教師述職報告範文
關於初中英語教師個人工作總結
高二英語教師精選的工作總結
關於高中英語教師述職報告
關於高一英語教師工作總結
關於高中英語教師期末教學工作總結
高中英語教師述職報告範文
高一英語教師述職報告範文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