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隨筆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可以反映一個人當時的狀態。那麼,你該如何寫好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曾經很多年,我花費最多的專案是飛機票。對於其他女孩子著迷的名牌服裝、化妝品等,倒一概沾不上邊兒。穿著寬鬆的棉褲子,帶著肯亞制籃子,買張廉價飛機票走天南地北,那才是我的風格。

  我二十多歲離鄉背井,單槍匹馬逍遙世界,手頭上總不太寬裕。當前有個日本朋友半同情、半嘲笑地跟我說過:“從沒見過像你這麼窮的人!”我本人卻目瞪口呆,因為一點不覺得自己貧窮。能到國外生活,想念書就念書,要工作就工作,雖然住的是破舊的單間小公寓,但始終不至於捱餓。再說,從沒欠過買張飛機票的錢。那可以說是我從小憧憬的理想生活了。

  為什麼別人認為我窮呢?世界上很多人以為有錢就富裕。旅人一族的價值觀念就不一樣。旅人最重視自由。那日本朋友擁有事業、房子、汽車、家庭等,樣樣是當時的我所沒有的財產。但他卻沒有像我那麼多的自由。當然,若是沒有錢就很不自由了。但是,為了確保自由,所需要的錢也其實不多。關鍵在於那一點錢非得是自己的。只要是自己掙來的錢,即使換來的不過是一塊肥皂,也能享受到精神上的奢侈。

  後來我走的路線相當漫長。從五大湖邊,經過聖勞倫斯河到大西洋,之後又往西飛越北美大陸和太平洋,在亞熱帶英國殖民地熬了三年半,才回到家鄉東京來。

  這回,身邊多了另一半,也有了房子,不久後一個又一個孩子都誕生了。我曾經認為:人擁有得越多,越不自由,財產不外是累贅。如今,自己有了家,做起負責任的社會人士來了。那麼,旅人身份怎樣保持呢?單身時代、新婚時期到處旅行的多數人,一旦有了孩子就暫停旅行。那可以說是非常理性的選擇。只是我本人對旅行的渴望壓倒理性。抱著孩子,揹著孩子,推著嬰兒車,我都非去旅行不可。

  是的,這樣還要旅行的。因為我是旅人。我家的孩子,在還沒去過東京迪士尼樂園之前,已擁有第二本護照了。在還沒吃過麥當勞的漢堡之前,已吃過北京烤鴨、臺北涮涮鍋了。對此小兄妹有什麼感想,目前還不得而知。也許等他們長大開始自己去旅行以後,有一天我們會討論吧。在我看來,能夠一個人旅行是獨立人格的標誌。文/新井一二三

  篇二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一封女教師的辭職信引發網路熱議好多天,我看了這女孩的照片,典型的文藝女青年,但別忘了,她可是有一技傍身的文藝女青年,資深心理學教師,也是有一定經濟積累的文藝女青年,任教十年,學校骨幹,有錢人算不上,但一襲布衣在大千世界走走停停,還是可以的。

  所以,真沒覺得有什麼好討論的。人活到一定歲數,錢有一點,技能有一點,想換個活法,如此而已。

  我想大多數人也是一聽一看一樂,然後繼續低頭伏案工作了。然而,身不能至,心嚮往之。總覺得這鋼筋水泥的格子間禁錮了你的想象力,世俗的責任壓斷了你飛翔的雙翅,總盼望著有一天也能任性一次,瀟灑走一回。

  嚮往嗎?嚮往。然而事實可能並非如想象般美好。

  一個女孩失戀了,有錢,任性,辭了職,揹著包,開始遊歷歐洲各國。但走到哪兒,都是往湖邊、塔頂、山間、廣場一坐,大哭一場,遊一圈回來,接著給前男友打電話。

  一個企業老闆,公司到了瓶頸期,日日焦慮,夜夜失眠,朋友心疼他,走,閉關去。拖著他跑到千里之外一個山頭的高爾夫球場住了幾天。在超五星級的豪華套房裡,依然見他徹夜難眠的身影;在遠離塵世,風景優美的山林裡,依然看他夜半孤獨徘徊的腳步。

  世界很大,但你兜兜轉轉,都走不出自己的心境。

  三毛能寫出撒哈拉,不在於她走遍了萬水千山,而在於她是三毛;女教師辭職以後是否可以幸福美滿,不在於她辭職或者不辭職,看世界或者呆家裡,而在於她自己有沒有幸福的能力。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這句話之所以如此魅惑,是因為大多數人對現下的生活,是那麼的不滿意。因為不滿意,所以想逃離。但你別忘了,你當下腳踩的土地,頭頂的藍天,身邊的人和事,也是這大千世界的一部分。你身邊的風景你都欣賞不了,你有什麼能力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這句話之所以走心,也是因為我們把希望寄託到一個不可能實現的虛幻中,以此來消解我們對當下生活的無能為力。無論是工作的壓力,還是家庭生活的無奈,一放到未來不可觸控的那個廣闊的天地裡,好像都顯得無足輕重,無關緊要。但你或許永遠也不會真的邁出離家出走的那一步,你在想象的一走了之中,行屍走肉般的度過你黯淡無光的生活,撫慰你絕望的心境。你就沒有勇氣把眼睛從暢想的未來,放到你現實的生活裡。客觀冷靜地分析,勇敢地尋求改變。

  電影《革命之路》裡,李奧納多和溫斯萊特扮演的夫妻,在日復一日的繁重工作和沉悶無聊的家庭生活中喪失了激情。夫妻倆都渴望尋找自己可能的另一種未來,過上夢想中充滿藝術氣息的生活,重拾愛情的火焰。然而,他們並不具備在平凡日子裡改變生活的能力,也缺乏由內而外突破的精神力量。於是,兩人希望用大的場景的轉換,用轟轟烈烈的舉措來改變他們的人生,他們決定搬去法國巴黎。這是“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的好萊塢版本。

  最終,男主角動搖了,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出去走走的勇氣。女主角在絕望中通過自殘讓自己流產,死在了醫院裡。事實上,即使他們搬去了巴黎,以女主人的心態和精神狀況,也會是另一場痛苦輪迴的開始。

  那不要出去看看了嗎?

  當然不是。向外張望讓我們變得開闊,多元,豐富,每個人都需要在一個更廣闊的世界裡去開闊眼界,提升層次。

  去瀘沽湖看過了摩梭人的走婚,你或許會對愛情和婚姻有重新的視角;去色達看過了天葬,你對生命會有新的理解;從尼羅河順流而下,燦若星辰的人類文明讓你感到自己的人生?a href='//' target='_blank'>種植還??a href='//' target='_blank'>歷史長河中的一朵小水花。

  但我們對於世界的探索,必須基於對現實生活享受之上的一種昇華,而不是逃避。

  現實生活中滿足快樂的人,在外面也是快樂的,逃避現實而出走的人,到哪裡都是一臉鬱悶。

  世界那麼大,到哪兒都一樣。自己美好了,走下去就是腳踩蓮花,步步生香;自己鬱悶著,走到哪兒都是見山愁山,見水恨水。

  世界那麼大,而你的修行之路,始於足下。文/小莉說

  篇三

  1、要麼健身,要麼讀書,身體和靈魂,必須有一個在路上。

  2、在等待的日子裡,刻苦讀書,鍛鍊身體,謙卑做人,養得深根,日後才能枝葉茂盛。

  3、鍛鍊是為了在別人面前脫衣服時不再感到羞愧。

  4、比起後悔,我更喜歡第二天的痠痛。

  5、臉蛋是天生的,身材是可以練的。

  6、生活從未變得輕鬆,是你在一點一點變強大。

  7、懶惰是很奇怪的東西,它使你以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氣;但實際上它所給你的是無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剝奪你對前途的希望,割斷你和別人之間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漸狹窄,對人生也越來越懷疑。

  8、有時候一旦你開始跑步,就只跑了10分鐘,便會順其自然完成整段路線,並獲得極大的滿足感。當沒有動力的時候,想想之前跑完每段路程後的喜悅及輕鬆心情,你的猶豫就會煙消雲散,開始只往前跑。

  9、自己吃著高熱量的食物,卻抱怨別人身材為什麼比你好,自己拖延散漫又羨慕別人成績高,一放假就抱著手機宅在家又說嚮往像別人那樣看過很多景色,人總要朝著好的方向去改變,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面對美好,你能做的絕對不僅僅是點個贊而已。

  10、時間在你身上刻畫了努力的痕跡。

  11、明明每天都無所事事,卻也感覺不到半點輕鬆。不如去運動吧!

  12、不要讓你在你最美好的時光裡成為個胖子。

  跑步與不跑步的人,在每天看來沒有任何區別;在每月看來差異也是微乎其微;在每年看來差距雖然明顯,但好像也沒什麼了不起的;但在每5年來看的時候,那就是身體和精神狀態的巨大分野。等到了10年再看的時候,也許就是一種人生對另一種人生不可企及的鴻溝。再忙,也要跑步!

  跑步和讀書一樣是最美的。三毛說:“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過眼煙雲,不復記憶,其實它們仍是潛在氣質裡、在談吐上、在胸襟的無涯,當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同樣地,你跑過的路從來不會欺騙你,他們沉澱在你的精氣神中,你的改變誰都可以感受到。

  最怕一個人擺出一副苦樣。你對自己都沒信心,別人怎麼會對你有信心?工作不順可以宣洩。感情不順就順其自然。對外表不滿,你可以從其他方面努力。生活不順,可以看書靜心。總能找到對自己負責的辦法,最沒用就是擺出我最慘的樣子,實在不行讓自己放鬆幾天,看場電影,出去跑步!這樣總會吧。

  所以請不要說:等我有時間了,就能運動了。等我賺夠錢了,就能孝敬父母了。等我有空了,就能陪你了。等我發達了,就能行善了。等到我們有錢了,健康已經沒了。等到我們賺夠錢了,父母已經等不及了。等到我們真正有空了,愛人已經離開了。等到發達了,心態已經變了。健身、孝老、陪伴、行善,任何時候都可以!不必等!

  生活和工作中別逢人就低頭,別逢人就訴苦,旁人終歸是旁人,沒幾個人真把你的傷當自己的痛處。有些人以為你無堅不摧,那就隨他們,別人不知道的,你沒必要反駁給他聽。自己選的就向前走,再苦再累也別停下。這一生認真努力工作,堅持鍛鍊身體,心安理得生活。

 

初中學生心情隨筆日誌
小學班主任工作隨筆
相關知識
初二心情隨筆
關於母親節的心情隨筆
關於旅遊心情隨筆
迷茫傷感日誌心情隨筆
關於小學生心情隨筆範文精選
畢業心情隨筆
網路心情隨筆生活語錄
網路生活語錄心情隨筆
放風箏心情隨筆
關於經典的心情隨筆說說_個人心情隨筆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