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藥學畢業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藥學專業培養具備藥學學科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實驗技能,能在藥品生產、檢驗、流通、使用和研究與開發領域從事鑑定、藥物設計、一般藥物製劑及臨床合理用藥等方面工作的高階科學技術人才。下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的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篇1

  藥師在藥學監護中的作用與地位

  摘要:藥學監護Pharmaceutical Care,簡稱PC是近年來國內外醫院藥學領域的熱門話題。是醫院實施醫療防治工作的重要一環,也是21世紀藥劑科工作模式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作為藥師,其中心任務是保證病人用藥的合理、安全和有效。藥師參與臨床,將使藥師直接與病人建立聯絡,直接參與制定藥物治療方案,這是藥師職能的一個根本性轉變,意味著藥師要承擔起對病人治療全過程用藥的監護責任。藥師的藥學監護與醫生的治療監護、護士的護理監護共同組成了全方位的“病人監護”過程即藥物從採購到使用的全過程管理。另外,隨著人們要求健康的水平提高,已不再滿足有藥可用,要求提高治療質量甚至生存質量,提供優質、高效、低消耗的藥學服務。PC應運而生則是一種必然趨勢了[1]。

  關鍵詞:醫院藥師 藥學監護

  1 PC的定義

  藥學監護Pharmaceutical Care簡稱PC,也有稱為藥學保健或藥療保健。1987年,Hepler在“藥學正經歷著第三次浪潮”報告中提出,在未來20年中,藥師應該在整個衛生保健體系中表明自己在藥物使用控制方面的能力,特別應該表明由於藥師的參與可以減少整個服務費用,如縮短住院期和減少其他昂貴的服務等。1990年Hpler等提出了PC定義:“PC是提供負責的藥物治療,目的在於實現改善病人生活質量的既定結果。”這些結果包括:①治癒疾病;②消除或減輕症狀;③阻止或延緩疾病程序;④防止疾病或症狀發生。PC是一種過程,藥師通過與病人和其他專業人員合作,設計治療計劃,其執行和監測將會對病人產生特殊的治療效果。它包括3種功能,①發現潛在的或實際存在的用藥問題;②解決實際發生的用藥問題;③防止潛在的用藥問題發生。PC是衛生保健的必要部分,應當與其他部分結合起來。

  美國醫院藥師協會對PC的統一定義是:“藥師的使命是提供PC。PC是提供直接的、負責的與藥物有關的監護,目的是改善病人生活質量”[2]。

  2 開展PC的重要性

  藥學監護在發達國家受到高度重視,從實踐情況看,效果是很明顯的。首先,它促進了藥物的合理使用,提高了藥物的治療效果;其次,減少了藥物的不良反應,能夠預防某些藥源性疾病的發生;第三,病人的疾病得以治癒,病症得到消除或減輕,從而達到改善病人生活質量和延長壽命的根本目的;第四,由於大幅度減少或杜絕了不合理用藥,節約了藥物資源,因而降低了醫療費用;第五,提高了藥師在醫院乃至全社會的地位和形象,同時也增加了藥師的收入。我國臨床藥學工作起步較晚,有些醫院雖然也開展了臨床藥學工作,但仍停留在實驗室或資訊資料收集階段,至於藥學監護工作則處於宣傳時期。但是,我國不合理用藥現象比較普遍,某些基層醫院不合格處方高達60%以上,問題十分嚴重。

  3 PC的主要內容

  3.1 把醫療、藥學、護理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讓醫生、藥師、護士齊心協力,共同承擔醫療責任。

  3.2 既為病人個人服務,又為整個社會國民健康教育服務。

  3.3 積極參與疾病的預防、檢測、治療和保健。

  3.4 指導、幫助病人和醫護人員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藥物。

  4 PC中藥師的職責

  根據病人病情的輕重,藥學監護可分為一級、二級、三級監護。概括起來,藥師在藥學監護實踐中的主要職責是:

  4.1 與醫生一起決定病人是否需要進行藥物治療,明確治療目標,為這一目標設計藥物治療方案即個體化用藥,監測病人用藥全過程,對藥物治療做出綜合評價,發現和報告藥物過敏反應及副作用,最大限度地降低藥物不良反應及有害的藥物相互作用的發生。

  PC不僅涉及藥物治療實際提供藥品,而且涉及每個病人的藥物治療決策。不光決定是否用藥,而且判斷藥物的選擇、劑量、給藥途徑、給藥方法、藥物治療監測和向病人提供與用藥有關的情報和諮詢服務。藥師必須綜合、分析資訊,根據與其他服務人員交談所獲得的資訊、病人情況、疾病型別和醫生提出的治療觀點拿出用藥方案。

  4.2 綜合管理所有的PC所必需的資源包括人和藥品。藥物使用管理包括採購、儲存、供應及藥物使用評價。對醫生、護士進行藥學指導,提供有關藥物的資訊諮詢服務。

  4.3 保證合理用藥,即安全、有效、經濟的用藥,根據病人的疾病種類、性質、發病時間、以往用藥史、有無藥物過敏等情況,選擇安全有效的藥物、適當的劑型、給藥途徑和給藥方法。藥師提供PC的具體任務是發現、防止和解決與用藥有關的問題。如①藥物正確無誤;②用藥指徵適宜;③療效安全,使用價格適宜;④劑量、用法、療程妥當依據藥動學和藥效學知識決定劑量及療程;⑤用藥物件適宜無禁忌證、不良反應小;⑥調配無誤;⑦病人遵從性良好[3]。

  4.4 建立病人用藥檔案,對病人生活質量的評價。根據WHO對健康的定義,採用通用量表和特殊量表,健康問卷和健康效用測量方法,健康效用指數等,對病人生活質量作出客觀和主觀的評價[4]。

  5 PC中藥師的地位

  5.1 藥師的委託人是病人。作為病人的委託人,藥師必須與病人建立“一對一”的業務關係。

  5.2 建立“處方者、藥師、病人”新型夥伴關係。PC要求打破藥學內部的分工,如“普通藥師”、“臨床藥師”、“供應藥師”、“藥房藥師”和“製劑藥師”。要求所有藥師承擔為病人保健的職責,認為藥學部全體工作人員都是病人保健的提供者。

  6 未來PC的展望

  21世紀藥師的基本任務就是實施PC。許多藥學領域的領導者已經接受了PC的概念,並且正在計劃和實施使藥房從單純的調配功能向臨床專業的轉化。通過發揮藥師的專業特長,保證理想的用藥結果,降低因藥物有關的醫療費用。儘可能使每一位病人在接受藥物治療後能夠保持正常的機體功能和精神狀態,生活得健康幸福。

  參考文獻

  [1] 高世嘉.藥學發展的新階段——藥師監護.中國藥學雜誌,1995,302:97

  [2] 胡晉紅,蔡溱.美國的藥學服務.中國藥房,1998,96:283~285

  [3] 唐鏡波.藥品管供用的監督指導一體化.中國藥房,1998,95:198~201

  [4] 楊樟衛,張均.健康相關生活質量的評價和藥物經濟學.藥學實踐雜誌,1998,161:5~9

  篇2

  中藥的臨床合理用藥與藥學監護

  [摘要] 目的 探討藥學監護對於中藥臨床合理用藥 的實際意義。方法對2009年3月~2010年7月隨機抽取的我院857例門診服用中藥的患者的臨床記錄資料進行回顧性的分析總結。結果 臨床中藥諮詢總人數為532人,總用藥諮詢率約為62.08%,其中患者諮詢藥物的用法用量者可以多達346人,約佔40. 37% ; 而諮詢中藥的煎煮方法者有186人,約佔服用中藥病人的21. 70%。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門診服用中藥的患者對於中藥的用法用量以及煎煮方法並不十分清楚。結論 借鑑西藥PC方法加強中藥臨床合理用藥的監督,是臨床藥學發展新方向,對促進中藥臨床合理用藥及中醫發展有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 中藥; 藥學監護: 臨床合理用藥

  伴隨著我國傳統中醫理論的不斷傳承及發展,中藥的臨床應用也隨之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但是近年來中藥不良反應也受到了人們普遍的關注。因而借鑑西藥PC方法合理監督中藥臨床合理用藥,是臨床藥學發展新方向,同時也是中藥臨床更加合理用藥新途徑。對此,本文就中藥臨床合理用藥、中藥的藥學監護PC、中藥臨床合理用藥和PC的相關性等內容做了具體闡述。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對2009年3月~2010年7月隨機抽取的我院857例門診服用中藥的患者的臨床記錄資料進行回顧性的分析總結。

  2 結果

  2009年3月~2010年7月我院隨機抽取的857例門診服用中藥患者的臨床用藥諮詢情況見表1

  表1857例門診服用中藥的患者的臨床用藥諮詢情況 例%

  通過表1當中857例門診服用中藥患者的臨床用藥諮詢情況的調查及分析結果可以看出,臨床中藥諮詢總人數為532人,總用藥諮詢率約為62.08%,其中患者諮詢藥物的用法用量者可以多達346人,約佔40. 37% ; 而諮詢中藥的煎煮方法者有186人,約佔服用中藥病人的21. 70%。由此可以看出大部分門診服用中藥的患者對於中藥的用法用量以及煎煮方法並不十分清楚。

  3 討論

  3.1 中藥的臨床合理用藥和藥學監護的概念

  中藥的臨床合理用藥是應用中醫學綜合知識、管理學知識來指導用藥,安全、有效、經濟的使用藥物,在中醫辨證施治基礎上合理組方,以達治療疾病及保健目的。

  PC亦稱藥學保健、藥療保健,是一種過程,藥師通過和患者、其他的專業人員合作而設計治療的計劃,其執行會對患者產生特殊治療效果。其中包括三種功能:①發現實際存在或潛在用藥問題; ②對發生的用藥問題予以解決;③防止潛在用藥問題發生。

  3.2 做好中藥學全程監護與促近臨床合理用藥的相關性

  中醫用藥講辨證論治,實質為個體化用藥,與臨床藥學合理用藥的核心一致。當前中藥臨床用藥存在不規律用藥、超劑量等問題。因而根據病情制定合理給藥方案,及時調整用藥,將PC應用到中藥合理用藥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3.3 中藥臨床合理用藥與PC結合的有效措施

  3.3.1 規範炮製方法

  中藥炮製臨床意義主要是保證中藥質量,掌握各種不同的炮製品療效差異是中藥合理用藥前提條件。炮製方法得當與否關係中藥的療效,如生黃柏清下焦溼熱,酒炙黃柏清上焦之熱,鹽黃柏則退虛熱;生附子毒性大,制附子則毒性明顯降低,且強心作用增強,炮製過程中應強調規範化的操作。作為PC實施主體,藥師要提高專業技術水平,認真監督炮製中出現的問題,以更好的實施PC。

  3.3.2 用量準確,方精藥專

  大劑量、大方是臨床較普遍的現象。用藥取效與所用藥量並不成正比,而與辨證準確、治法得當、用藥合理有密切關係。處方用藥規律具有傳統性,用藥應遵循規定的劑量。醫師可依病情輕重、病程長短、病勢緩急、發病季節、患者體質強弱酌情增減,但劑量要適中,確保安全有效。中藥師要對中醫師處方進行監督,共同協商,以更好的實施PC,有效加強中藥臨床的合理用藥。

  3.3.3 藥物配伍、聯合應用合理

  藥物配伍聯用得當,功效則倍增;反之不但無效,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引起嚴重不良反應。

  中藥聯用,尤其是含有毒性成份的中成藥聯用,要注意有毒成份增量及蓄積[1~2]。中西藥聯用能增強西藥療效,如:枳實能增強慶大黴素抗感染的作用,銀花和青黴素有協調作用[3],但中藥化學成分複雜,使用中藥時應特別注意。比如清開靈聯合青黴素靜滴可引起休克。藥師應當運用其專業的知識並且借鑑臨床醫師的實踐經驗認真稽核藥物配伍聯用,以最大限度的避免藥源性的疾病以及臨床不良反應的發生,最終達到臨床合理用藥目的。

  3.3.4 煎、服方法科學規範

  隨著我國中藥現代化的不斷髮展,中藥的有效成份也隨之不斷的被提取及分離,中藥的臨床藥理效用也得到了證實, 但是湯劑因其獨特的優勢可以隨症加減,靈活變通地使用藥物,且內服後吸收快,能迅速發揮藥效,製備簡單易行在現代中藥劑型中仍占主導地位,所以科學地掌握中藥湯劑的煎煮和服用方法至關重要.歷代醫家對於湯劑的煎服方法都十分的重視。如明代的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指出:“凡服湯藥,雖品物專精,修治如法,而煎煮者,魯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則藥亦無功。”我國古代積累下來的煎煮方法,大多數是科學而合理的,如“煎藥並忌銅鐵器,宜銀器瓦罐。”煎藥水多用雨水、臘雪、露水等,這些都是天然蒸餾水,含礦物質少、比較潔淨。煎藥前應浸泡,煎藥次數一般2-3次,需特殊處理的應按規定處理。服藥時要注意藥物的溫度,服用的時間、劑量和服藥食忌等。[3]

  參考文獻

  [1] 張新萍,郭海平,楊智敏.藥學監護與臨床[J].中國醫院藥學雜誌, 2010,15:236-237.

  [2] 曾昭全.合理用藥與藥學監護[J].海峽藥學, 2010,1:70-72.

  [3]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專業技術資格考試專家委員會編寫《中藥學》中級:925-929.

大專藥學畢業論文
農村衛生與健康的論文
相關知識
藥學專業大專專科畢業論文範文大全
藥學系大專科生畢業論文
電大漢語言文學本科畢業論文
電影類大學本科畢業論文
大學護理畢業論文範文
大學會計畢業論文開題報告
電大會計學大專專科畢業論文
大學護理畢業論文
大學機械畢業論文
公共管理大學碩士畢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