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彼特拉克是誰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9日

  彼得拉克是義大利學者,詩人,和早期的人文主義者,被認為是人文主義之父。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詩人彼特拉克的簡介,希望對你有幫助。

  詩人彼特拉克的簡介

  弗朗西斯克·彼特拉克 義大利語:Francesco Petrarca1304年 - 1374年7月19日,以其14行詩著稱於世,為歐洲抒情詩的發展開闢了道路,後世人尊他為“詩聖”。他與但丁、薄伽丘齊名,文學史上稱他們為“三顆巨星”。1374年7月18日,彼特拉克在Euganean Hills的Arquà離世。

  彼特拉克出生在義大利佛羅倫薩附近的阿雷佐,是一個公證人的兒子。他的童年是在一個靠近佛羅倫薩的名為Incisa的鄉村中度過的。他的父親,瑟·彼特拉克Ser Petracco,和但丁一起於1302年被黑手黨政權從佛羅倫薩放逐。他與其家人追隨從1309年教會分裂中遷居亞維農的教宗克萊孟五世遷至亞維農居住,他的早年生活就在那裡度過。

  1316年到1320年他在法國的蒙彼利埃就學,1320年到1326年在義大利北部的博洛尼亞學習。儘管他父親希望彼特拉克學習法律和宗教,但是他的主要興趣卻在於寫作和古羅馬文學。常與他的朋友薄伽丘分享他的創作激情。為了搜尋拉丁語寫成的經典和手稿,他不惜穿梭於法國,德國,義大利和西班牙。隨著他的第一個大型作品的出爐,《阿非利加》Africa,一部關於大西庇阿拉丁文的史詩,彼特拉克成為了歐洲的一個名人。

  1326年,他父親過世後,彼特拉克又回到了亞維農。在那裡,他在無數不同事務所工作。作為一個學者和詩人,他很快就變得非常出名。1341年在羅馬,他獲得了詩人桂冠。作為一個大使他在歐洲旅遊甚廣,是一個多產的作者。旅行時他收集古人的手稿,這樣做是為了重現古羅馬和希臘作者的知識。他是這個活動一個主要的發動者。他說:“每一個我所重新發現的古代著名作者,都是上一代的一個新的罪證和又一個不光彩行為的證明。他們不僅不滿足於自己的無恥的無所作為,還任由別人思想的碩果和祖先辛苦的勞作和縝密的觀察寫就的作品因為他們令人不堪容忍的忽視而消亡。”。就這樣,他創造了“黑暗世紀”的概念。

  在1336年4月26日,彼特拉克和他的兄弟以及另外兩個同行者爬到了Mont Ventoux的山頂1,909米;6,263英尺。他記述了這次旅行,很久以後他把它寫成一封信給他的朋友Dionigi di Borgo San Sepolcro。 在那時,登山本身沒有其他原因是不太尋常的。因此1336年4月26日被認為“阿爾卑斯主義”的誕辰日。他本人也被稱為“阿爾卑斯主義之父”。

  他的後半生作為一個國際級的學者和著名的旅行家在義大利的北部旅行。他一生未婚,但是他卻和一個或者幾個女人一共生有三個孩子後人不清楚到底是幾個女人。一個兒子,Giovanni,在1337年生於亞維農。一個女兒,Francesca,在1343年生於沃克呂茲省。Giovanni 在1361年的瘟疫中離世。Francesca和Francescuolo da Brossano他後來成為彼特拉遺囑的執行人結了婚。在1362年,他們的第一個女兒Eletta出生後不久,為了躲避當時肆虐部分歐洲的瘟疫,他們到威尼斯與彼特拉克團聚。彼特拉克的第二個孫子女,Francesco,生於1366年,但是不到兩週歲夭折。

  彼特拉克在1367年左右在帕多瓦定居。在那裡,他的餘生在宗教沉思中度過。1374年7月18日,彼特拉克在Euganean Hills的Arquà離世。

  詩人彼特拉克文學成就

  從1330年起,大約有17年時間,彼特拉克基本上是在教廷供職,通過紅衣主教喬萬尼·科倫那的關係參與一些宗教活動。在這個時期,彼特拉克的生活比較清閒、安逸,有較充裕的時間讀書和寫詩,為其後來揚名詩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漫長的教會生活使他親眼目堵了教會的黑暗、腐敗、貪婪和虛偽,逐漸形成了人文主義世界觀,從而使他在文藝復興的舞臺上捷足先登。

  在彼特拉克的拉丁語作品中,例如,《De Viris Illustribus》是一部三部劇Secretum話劇,是於聖奧古斯丁的辯論;《Rerum Memorandarum Libri》是一部未完成的關於重要美德的論文,《De Remediis Utriusque Fortunae》是最流行的拉丁散文作品,《Itinerarium》,是去聖地的導遊書,《De Sui Ipsius Et Multorum Ignorantia》是反對亞里士多德學派的。他的學術作品和史詩用拉丁語寫就。他的十四行詩和合組歌canzoni用義大利語。

  抒情詩

  彼特拉克的抒情詩是在繼承普羅旺斯騎士詩歌和義大利“溫柔的新體”詩派愛情詩傳統的基礎上創造出來的,並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其特點是格調輕快,韻味雋永,善於借景抒情,達到了情景交融的境地。

  十四行

  彼特拉克通過長期的創作實踐,把十四行詩推到一個完美的境地,發展成為一種新詩體,即“彼特拉克詩體”。這種詩體被後來的喬叟、莎士比亞等著名文學家和詩人所模仿,為歐洲詩歌的發展開闢了新的道路。因此,彼特拉克又被尊為“詩聖”。

  《歌集》中還有少量的愛國主義詩篇和政治諷刺詩,其中《我的義大利》最有代表性。當時的義大利由於受到教皇的干涉、外敵的入侵以及各城邦國相互混戰,長期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

  政治諷刺詩

  《歌集》中的政治諷刺詩主要是抨擊教會。教會在中世紀是封建勢力的總代表,是萬惡之源。要宣揚人文主義,就必須揭露和反對教會。

  愛情詩集

  他最優秀的作品是用義大利文寫的抒情詩集《歌集》。

  彼特拉克的愛情詩收集在他的代表作——《歌集》中,《歌集》中的詩人多都是即興而作的詩體日記,共366首,其中14行詩317首,打情詩29首,六行詩九首,敘事詩七首,短詩四首。全部詩集分上下兩部分:《聖母勞拉之生》和《聖母勞拉之死》。彼特拉克的愛情詩衝破了禁慾主義的藩籬,一掃中世紀詩歌中隱晦寓意、神祕象徵的兵法,直接描寫現實生活中的人。他向人們公開袒露自己嚮往幸福生活的內心活動。在他的筆下,勞拉已不是中世紀那種矯揉造作、高不可攀的貴婦人,而是單純開朗、平易可親的新時代女性。由於彼特拉克從人性的角度出發,用寫實的手法描寫勞拉的美貌,因此他的詩歌格調清新,令人百讀不厭,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這裡有一段佳話,當他的愛情詩傳開後,引起了廣大讀者的共鳴。有不少人甚至也對勞拉產生了愛慕之情,他們不辭勞苦,從很遠的地方來到阿維農,以求一飽眼福,欣賞一下這位絕代佳人。但這時的勞拉已是中年開外的婦女,早已失去了昔日的丰采,使這些遠道而來的人乘興而來,掃興而歸。

  《歌集》主要歌詠他對女友勞拉的愛情,也包括少量政治抒情詩,詩中讚頌祖國,號召和平與統一,揭露教會的腐化。《歌集》反映出詩人內心的矛盾:熱愛生活和自然,渴望人間的幸福,追求愛情和榮譽,但不能和宗教傳統及禁慾主義思想決裂;有愛國熱情和民族意識,而又脫離人民,輕視群眾。這些矛盾正是從中古過渡到新時代的人文主義者的矛盾。他的抒情詩繼承普羅旺斯和“溫柔的新體”詩派的傳統,克服了抽象性和隱晦的寓意,表現了新的人文主義精神,使愛情詩接接近生活。詩人在勞拉身上寄託他關於美和精神品質的理想,同時也對她的形體之美一再加以歌頌。彼特拉克對於自然之美也很敏感,有些詩把歌頌勞拉和描繪自然結合起來,《清、涼、甜蜜的水》這首詩就是顯著的例子。彼特拉克善於敘述內心的變化和抒寫愛情的經驗,超過以前的詩人。這些詩都表現了人文主義者以個人幸福為中心的愛情觀念。他的《歌集》在內容和形式方面都為歐洲資產階級抒情詩開創了道路。《歌集》中佔大部分的十四行詩達到藝術上的完美,成為歐洲詩歌中一個重要詩體。

  詩人彼特拉克的貢獻

  彼特拉克知識淵博,他不僅是一位著名詩人,而且還是一位歷史學家,著有《名人列傳》一書。該書用拉丁文寫成,書中列有21位古羅馬時期的歷史名人從羅慕洛起一直寫到凱撒為止和皮魯斯、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漢尼拔的傳記。作者寫作此書的目的在於以人物傳記形式給義大利人展現一部巨集偉壯麗的羅馬史,讓他們瞭解義大利的過去就是歷史上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羅馬帝國,從而激起他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以擯棄基督教宣揚的“世界國家”的空想,走上民族獨立統一的道路。《名人列傳》中所貫穿的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思想,是彼特拉克作為人文主義者的又一重要特徵。

  值得提及的是,彼特拉克在史學領域中還有一個重要的貢獻,就是提出了一個全新的歷史時期概念。在他看來,在他所崇拜的古代和寄予無限希望的新時代之間,存在著一個使人深惡痛絕的時代。這個時代既毀滅了古代文化的精華,又毀滅了“公共美德”,因而是個黑暗、愚昧、倒退的時代。在彼特拉克的心目中已經有了日後所謂“中世紀”這一概念的最初萌芽,並規定了這一概念的全部內容。

  彼特拉克在地理學方面也有建樹。他閱讀了大量地理方面的書籍,掌握了許多地理資料,繪製了第一張義大利地圖。

 

迪金森英文詩歌
希梅內斯的簡介
相關知識
詩人彼特拉克是誰
詩人約翰多恩是誰
詩人迦梨陀娑是誰
伊索克拉底是誰
尼采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經典語錄
人民的名義人物原型都是誰_人民的名義原型人物是誰
扶搖皇后男主人選定了嗎_是誰出演
人民的名義人物原型都有誰_人民的名義人物原型都是誰3
人民的名義人物原型都有誰_人民的名義人物原型都是誰2
人民的名義中里人物原型都是誰_人民的名義人物原型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