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儉美德手抄報內容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勤儉節約思想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同時也是中國古代傳統道德的重要內容。先賢智者都從不同角度提出過這個主張。下面小編帶給大家的是:

  1:以勤儉節約為榮

  大家一定都記得“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它告訴我們要愛惜糧食,學會節約。節約是一種美德,是一種責任,也是一種義務,更是一種使命。

圖片欣賞

  關於節約的手抄報圖片1

關於節約的手抄報圖片2

關於節約的手抄報圖片3

       可是,在我們的校園裡還經常有這樣的現象:晴朗的日子,還能看見有的教室亮著全部的燈;涼爽的早晨、傍晚,有的教室裡的電扇還是馬力全開;洗手處的水龍頭滴滴嗒嗒地淌著水,來來往往的同學視而不見;空蕩蕩的餐廳,零亂擺著的餐盤裡卻還剩有許多的飯菜……

關於節約的手抄報圖片4

關於節約的手抄報圖片5

  節約,實際行動比說任何好話都實在的多。我們每個人都應參與節約行動,“眾人拾柴火焰高”,只有集大家所有的力量,並持之以恆,才能真正締造一個節約型校園。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再好的良田,如果不勤於耕種,如何能有收成?同樣有了收成,揮霍成性,再多的收成都會在轉眼間化為烏有。可見要想取得收穫,離不開“勤”與“儉”。只有勤奮才能創造勞動成果,只有節約才能珍惜勞動成果。同學們,讓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做一個“以勤儉節約為榮、以奢侈浪費為恥”的好隊員!

  2:雍正倡節約

  雍正繼位,曾大力倡導節約糧食。雍正二年他發出上諭,也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聖旨,說:“諭膳房,凡粥飯及餚饌等食,食畢有餘者,切不可拋棄溝渠。或與服役下人食之,人不可食者,則哺貓犬,再不可用,則晒乾以飼禽鳥,斷不可委棄。朕派人稽查,如仍不悛改,必治以罪。”這裡,雍正為節約糧食可謂費盡心思,從人食、貓食到鳥食,交代得清清楚楚。至高無上的封建皇帝,專門為剩粥剩飯的處理下一道聖旨,在中國幾千年封建社會中大概絕無僅有。然雍正皇帝似乎樂此不疲,事隔三年,他又專門為了禁止浪費糧食的事,再次發出一道上諭:“朕從前不時教訓,上天降生五穀,養育眾生,人生賴以活命,就是一粒亦不可輕棄。即如爾等太監煮飯時,將米少下,寧使少有不足,切不可多煮,以致餘剩拋棄溝中,不知愛惜。朕屢屢傳過,非止一次。恐日久懈怠,爾總管等再行嚴傳各處首領、太監,見有米粟飯粒,即當撿起。如此不但仰體朕惜福之意,即爾等亦免暴殄天物。應不時查拿,如有輕棄米穀者,無論首領、太監,重責四十大板。如爾等仍前縱容,經朕察出,將爾總管一體重責。”看來雍正對節約糧食一事,真可謂常抓不懈,既有號召,又講道理;既有具體辦法,又有懲治措施。算是一抓到底了。


勤儉養德手抄報內容
勤儉節約手抄報資料
相關知識
勤儉美德手抄報內容
勤儉養德手抄報內容
勤儉節約手抄報內容
初中勤儉節約手抄報內容
漂亮的勤儉節約手抄報內容
廉潔勤儉節約手抄報內容
法制與道德手抄報內容
精美的手抄報內容資料
學法制講道德手抄報內容
勤儉節約傳承美德手抄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