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北海公園導遊詞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優秀的導遊詞不僅能使遊客影響深刻,也會激起遊客對當地景點文化的興趣,加深對景點的好感。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有關於北海公園導遊詞範文的全部內容了,希望能夠幫助你們!

  北海公園導遊詞1

  遊客朋友們:

  您們好,歡迎您到北海公園參觀遊覽。

  北海公園位於北京市的中心,是我園現存最悠久、儲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之一,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

  北海園林的開發始於遼代,金代又在遼代初創的基礎上於大定十九年1179年建成規模巨集偉的太寧宮。太寧宮沿襲我國皇家園林“一池三山”的規制,並將北宋汴京艮嶽御園中的太湖石移置於瓊華島上。至元四年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以太寧宮瓊華島為中心營建大都,瓊華島及其所在的湖泊被劃入皇城,賜名萬壽山、太液池。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朝正式遷都北京,萬壽山、太液池成為紫禁城西面的御苑,稱西苑。明代向南開拓水面,形成三海的格局。清朝承襲明代的西苑,乾隆時期對北海進行大規模的改建,奠定了此後的規模和格局。

  辛亥革命後,1925年北海闢為公園對外開放。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對北海公園的保護極為重視,撥巨資予以修葺,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園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海是中國歷史園林的藝術傑作。全園佔地69公頃其中水面39公頃,主要由瓊華島、東岸、北岸景區組成。瓊華島上樹木蒼鬱,殿宇櫛比,亭臺樓閣,錯落有致,白塔聳立山巔,成為公園的標誌,環湖垂柳掩映著濠濮間、畫舫齋、靜心齋、天王殿、快雪堂、九龍壁、五龍亭、小西天等眾多著名景點,北海園林博採眾長,有北方園林的巨集闊氣勢和江南私家園林婉約多姿的風韻,並蓄帝王宮苑的富麗堂皇及宗教寺院的莊嚴肅穆,氣象萬千而又渾然一體,是中國園林藝術的瑰寶。

  北海公園導遊詞2

  各位遊客朋友們:

  大家好!

  歡迎來到景色宜人的北海公園。大家都叫我小王,今天,很高興能成為大家的導遊。

  我們現在所在的北海公園是咱們中國最古老、儲存最完整、最具綜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園林之一。這裡的景色美不勝收,景點數不勝數。

  北海公園的水佔了整個面積的一大半地方,陸上分成了“北岸景區”、“東岸景區”、“瓊島景區”和“團城景區”四大區域。

  北岸景區位於北海公園北部,主要由快雪堂、五龍亭和小西天、靜心齋、闡福寺以及西天梵境等一系列宗教建築構成,其中,大家耳熟能詳、舉世無雙的“九龍壁”也位於此區域內。

  北海公園導遊詞3

  遊客朋友們:

  您們好,歡迎您到北海公園參觀遊覽。

  北海公園位於北京市的中心,是我園現存最悠久、儲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之一,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

  北海園林的開發始於遼代,金代又在遼代初創的基礎上於大定十九年1179年建成規模巨集偉的太寧宮。太寧宮沿襲我國皇家園林“一池三山”的規制,並將北宋汴京艮嶽御園中的太湖石移置於瓊華島上。至元四年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以太寧宮瓊華島為中心營建大都,瓊華島及其所在的湖泊被劃入皇城,賜名萬壽山、太液池永樂十八年1420年明朝正式遷都北京,萬壽山、太液池成為紫禁城西面的御苑,稱西苑。明代向南開拓水面,形成三海的格局。清朝承襲明代的西苑,乾隆時期對北海進行大規模的改建,奠定了此後的規模和格局。辛亥革命後,1925年北海闢為公園對外開放。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對北海公園的保護極為重視,撥巨資予以修葺,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園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海是中國歷史園林的藝術傑作。全園佔地69公頃其中水面39公頃,主要由瓊華島、東岸、北岸景區組成瓊華島上樹木蒼鬱,殿宇櫛比,亭臺樓閣,錯落有致,白塔聳立山巔,成為公園的標誌,環湖垂柳掩映著濠濮間、畫舫齋、靜心齋、天王殿、快雪堂、九龍壁、五龍亭、小西天等眾多著名景點,北海園林博採眾長,有北方園林的巨集闊氣勢和江南私家園林婉約多姿的風韻,並蓄帝王宮苑的富麗堂皇及宗教寺院的莊嚴肅穆,氣象萬千而又渾然一體,是中國園林藝術的瑰寶。北海位於北京故宮西北,是我國現存歷史悠久、規模巨集偉的一處古代帝王宮苑。素有人間“仙山瓊閣”之美譽這裡原是遼、金、元、明、清五個朝代的皇家“離宮御苑 明、清兩代,北海與中海、南海合稱三海清乾隆年間大規模擴建,現存建築多為那時所建,基本上已是現在的格局了。

  北海全區可分為瓊華島、團城、北海東岸與北岸四個部分瓊華島是全園的中心,島上建築、造景繁複多變,堪稱北海勝景東部以佛教建築為主,永安寺、正覺殿、白塔,自下而上,高低錯落,其中尤以高聳入雲的白塔最為醒目;西部以悅心殿、慶霄樓等系列建築為主,另有閱古樓、漪瀾堂、雙虹榭和許多假山隧洞、迴廊、曲徑等建築。

  北海東、北兩岸有建築群多處,各具特色,有畫舫齋、濠濮澗、靜心齋、天王殿、小西天、五龍亭、九龍壁等園中園和佛寺建築北海南為屹立於水濱的團城,以永安橋與瓊華島相連;團城上的建築按中軸線對稱佈置,主殿承光殿位於中央,規模巨集大,造型精巧。北海公園的面積為68公頃,其中水面約佔39公頃總觀北海全園的建築佈局,以白塔為中心,以瓊華島為主體的四面景觀。山頂聳立的白塔建於清順治八年1651年,內藏有喇嘛經卷和衣缽等四周殿閣相連,形成眾星捧月之勢湖東岸、北岸有幾處庭院、寺廟建築湖邊的五龍亭似飄若動,構成了北海的又一獨特景緻。位於北岸的九龍壁更是氣勢磅礴,為中國僅有的三個九龍壁之一園中的“仿膳飯莊”以經營清宮風味菜餚著稱。

  北海公園導遊詞4

  遊客朋友們,您們好,歡迎您到北海公園參觀遊覽。

  當您走進這座有著近千年歷史的皇家園林,當您仰望美麗的白塔感受著人間仙境般的秀美,急於要走進園中去享受北海山水的時候,我建議您駐足留步,用您幾分鐘的時間,聽我介紹一下北海公園的總體概況,為您的參觀遊覽做一個導遊。

  北海公園是我國曆史最悠久、儲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之一。這座擁有近千年歷史的園林開發始於遼會同元年公元938年,金大定六年至十九年公元1166-1179年世宗完顏雍yōng又在遼初創的基礎上建成一座規模巨集大的皇家離宮—太寧宮。太寧宮沿襲中國皇家園林“一池三山”的規制,即北海和中海是太液池,瓊華島如”蓬萊”,團城為”瀛yíng洲”,中海犀xī山臺似”方丈”。並將北宋汴京艮gèn嶽御園中的太湖石移置於瓊華島上。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營建大都,將瓊華島及其所在的湖泊被劃入皇城,賜名萬壽山、太液池。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明朝正式遷都北京,萬壽山、太液池成為紫禁城西面的御苑,稱西苑。清朝承襲明代的西苑,乾隆七年至四十四年公元1742-1779年對北海進行大規模的改建,奠定了此後的規模和格局。

  辛亥革命後,1925年北海闢為公園對外開放。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對北海公園的保護極為重視,撥巨資予以修葺,1961年被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北海是中國歷史園林的藝術傑作。全園佔地面積69萬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積39萬平方米,主要由瓊華島、東岸、北岸景區組成。

  走過由漢白玉雕琢的永安橋、穿過堆雲牌樓,您就來到了瓊華島。瓊華島上樹木蒼鬱,殿宇櫛zhì比,亭臺樓閣,錯落有致,白塔聳立山巔,成為公園的標誌。走進永安寺的山門,拾階而上您可以登上白塔。關於永安寺的壯麗景觀我將在您到達時詳細介紹。您走下白塔沿島步行,你可以欣賞到又一些美景。西側,那裡有著名的“閱古樓” 記憶體有三希堂法帖,它是享譽世界上最著名的書法作品整合。西北面被一組沿湖長廊所環抱,北面山坡上,可見到相傳為秦漢時期的文物“銅仙承露盤”;東側山腳下是瓊島春陰碑,它是老北京著名的燕京八景之一。“半月城”亦稱般若香臺,在東坡依山而建;下面是“般若香臺牌樓”,過“陟山橋”折而向北就來到東岸景區。

  沿湖建有北京目前歷史最悠久的船塢;環湖的垂柳掩映著東岸的著名景點——濠濮間、畫舫齋。

  濠濮間是一處馬蹄形小山圍成的水潭,在這座人工建造的皇家園林中現出它獨特的野趣。由濠濮間向北就是畫舫齋,著名的古樹——唐槐就在其中,畫舫齋以其寧靜、幽雅的園林意境名揚中外。出畫舫齋西門就可看到清代“先蠶壇”的大門。從先蠶壇北過橋向西而行就到達北岸景區。

  北岸景區從東到西佈滿景點:東側有靜心齋——人稱“乾隆小花園”、大西天景點有西天禪林喇嘛廟建築群,“華藏界”牌樓、“天王殿”、金絲楠木建成的“大慈真如寶殿” 、九龍壁等建築;九龍壁西南是“快雪堂”“鐵影壁”,再往西您就看到了北海五龍亭、闡chǎn福寺、小西天等眾多著名景點。

  從小西天極樂世界殿出來向南,可以從北海公園西門出園,也可乘遊艇回到瓊華島由南門出園。

  北海園林博採眾長,有北方園林的巨集闊氣勢和江南私家園林婉約多姿的風韻,並蓄帝王宮苑的富麗堂皇及宗教寺院的莊嚴肅穆,氣象萬千而又渾然一體,是中國園林藝術的瑰寶。您每到一個景點遊覽,我都將伴隨您,為您做更詳盡的講解。

  北海公園導遊詞5

  大家好,歡迎來到北海公園參觀遊覽。你們一定聽過《讓我們蕩起雙槳》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吧!歌裡唱的就是人們在北海上划船的情景。

  北海公園始建於遼代,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是我國現存最悠久、儲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之一,是中國歷史園林的藝術傑作。北海公園佔地69公頃,其中有39公頃的水面,主要由瓊華島、東岸、北岸景區組成。它風景秀麗既有氣勢又婉約多姿。

  北海公園最著名的就是白塔了。白塔位於瓊華島的中心,建於清順治八年1651年,是北海公園最顯著的建築。它是藏式喇嘛塔,高35.9米,由塔基、塔身、寶頂三部分組成,裡面藏有舍利子、喇嘛經文和衣缽音同“波”。大家看,在藍天的映襯下,高聳入雲的白塔顯得格外端莊秀美,是北海公園的象徵。

  北海公園裡還有一座著名的九龍壁,它是用黃、紫、白、藍、紅、綠、青七色琉璃砌築而成的,共有635條龍。中國現僅有三座九龍壁,只有北海的這座是雙面有龍,是三座九龍壁中最精美的一座。

  北海公園的景觀多得數不清,我也說不盡,就讓我們一邊唱歌,一邊慢慢地遊覽北海公園吧!“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海面倒映著美麗的白塔,四周環繞著綠樹紅牆……”

  北海公園導遊詞6

  各位遊客朋友,你們知道嗎?北海是一座浪漫的城市。它精緻、整潔、漂亮的市容市貌,富於中國古典柔情的景色風格,奠定了其他城市無法比擬的浪漫情懷。

  浪漫是與生俱來的,往往是可望不可及的一種潛質、一種風格、一種狀態。城市也一樣。城市的浪漫,在於它的動和靜,清晨和黃昏,街頭和共巷尾,旭日中的嬌嫩和明月下的詩意。北海,正是以其平靜而寬容的點點滴滴,在南中國海邊不經意構築了一片浪漫。

  現在正是夕陽西下時分,我們剛穿過了現代氣味十足的市中心北部灣廣場,沿著四川北路一直往大海的方向,走著走著,就會和那條百年老街謀面了。大家前面的這條老街叫珠海路,迷濛的陽光掠過殘舊的樓頂,破碎地灑落在街道上。街道是多年前改造過的瀝青路,瀝青裡的石子在殘舊中探頭探腦,用不足為道的力量讓珠海路蜿蜒、綿長。街道全由二三層的受西方券拱式建築影響並融入中國古代建築精髓的樓房夾擁而成,寬米,長三四里。街道兩旁是方典型的騎樓,騎樓與兩排樓房一路相簇相擁,像親人一般溫厚。此時,孤獨一人或情侶成伴,走進珠海路,踩著那些年代久遠的舊路,緩緩而行。如果有細細的雨,那最好了。倆人撐著一把雨傘或是共舉一張雨披,牽手、相擁。也可走在騎樓下,騎樓裡乾乾爽爽的,人從一個個門口走過,騎樓外雨線如絲縷,景恬而駐歡,就這樣在老街中走著,什麼也不用說,讓耳朵傾聽隔著樓頂吹來的海風的訴說。讓那騎樓、窗、門、浮雕、屋頂飾物引領,一步步離開現代的塵囂。一種漸漸走向往日歲月,置身百年之前的感覺油然而生,百年前的煩俗,近在咫尺卻過遠在天涯,它們一下子都撲面而來!

  柔軟的細沙與裸露的火山岩石雜陳南 灘頭。沙是不含任何雜質的雪白的沙,石是光滑結實的黑色的石。走過一片沙,抬抬腳便登上岩石了。一快連一快的岩石,一直把你引向大海。當你回頭望一望來時的“路”,“路”仍完好地站在海水中,黑黑的,屹立著,讓興奮的心鬆弛、平和。而遠處的細沙,白布一般,輕輕起伏,好大一匹!這裡太安靜了,安靜得彷彿是夢裡的景緻。遠處的船舨一隻只慢慢滑過,頭頂偶爾傳來三兩聲海鳥的鳴叫,太陽像一個道具,那麼近,那麼真切、純粹。此時不妨找快平整的岩石躺下來,閉上眼睛。天空是蔚藍是灰暗,天上有云或無雲,都無關緊要,讓耳朵享受一下,讓遠遠近近、輕輕重重的濤聲,左耳進,右耳出,讓它們覆蓋和安撫我們一天比一天煩躁的心靈!

  銀灘最迷人的時候是在清晨和傍晚。海風輕拂,彩霞滿天,踩在細細的沙子上,慢慢地走,你感覺不到腳下的是沙,而是棉絮一樣東西。或者沿著海堤木板路,走在生機勃勃、柔軟而細密的草地上,讓思緒信馬由韁,讓目光追隨海鷗的飛翔飄向更遠,讓“嘩嘩”的濤聲輕撫動盪的心靈。如果禁不起大海的誘惑,就脫了鞋子,讓久違陽光的腳在沙灘、海水中自由飛舞,讓年輕的步伐在無優中追逐,讓純潔的陽光灑滿彼此的肩頭,相依相伴,攜手而行。祝大家旅途愉快。

  北海公園導遊詞7

  遊客朋友們,您們好,歡迎您到北海公園參觀遊覽。

  舉世聞名的九龍壁是一座精美華麗的琉璃建築。建於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傳說是乾隆皇帝山西大同城內明朝代王府門前的九龍壁後仿建的。壁高6.65米,厚1.2米,長25.86米。

  壁的兩面用黃、白、紫、綠、赭、藍等七色琉璃磚瓦鑲砌而成,兩面各有九條彩色大蟠龍和海水江崖,蟠龍飛騰戲珠于波濤雲際之中,造型活潑,姿態各異,栩栩如生。

  壁的東端鑲有山石、海水、流雲、日出等圖案;西側嵌有海水、流雲、及明月圖案。

  壁的正脊、垂脊、筒瓦、隴垂等地方都有龍的蹤跡。九龍壁頂呈“廡五殿式”,有一條正脊,四條垂脊,正脊前後各有九條龍,垂脊左右各有一條龍,正脊兩側有兩隻吞脊獸,它的身上前後也各有一條龍,這樣五條脊上就有30條龍。

  往下,每條瓦脊前面的筒瓦俗稱貓頭既“燒餅形”的筒瓦蓋、隴垂俗稱羊尾巴滴子、簷的下面,鑲嵌的琉璃龍磚壁四周共有筒瓦252塊,隴垂251塊,龍磚82塊各有一條龍,在正脊兩側“吞脊獸”下,東、西還各有一個“燒餅形”的

  筒瓦蓋,上面也各有一條龍,加上躍於雲霧之中的18條蛟龍, 總共就有大小蟠龍635條。

  中國現存三座古代九龍壁,一個在山西,一個在北海,一個在故宮,唯獨這座是雙面壁。

  北海九龍壁,堪稱舉世聞名。但說起北海大西天經廠卻鮮為人知,其實九龍壁就是大西天經廠前面的照壁,九龍壁的後面就是大西天經廠。大西天經廠建於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以前,這裡一直是皇家進行佛事活動和儲藏大藏經雕版的場所,這組建築群落就是北海大西天經廠。

  遊客朋友:從九龍壁向北可以看到珍貴的元代遺物鐵影壁和珍藏王羲之書法石刻的快雪堂書法博物館,請您繼續參觀遊覽。

  北海公園導遊詞8

  北海公園beihai park位於XX市中心區,城內景山西側,在故宮的西北面,屬於中國古代皇家園林。這裡原是遼、金、元建離宮,明、清闢為帝王御苑,是中國現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綜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園林之一,1925年開放為公園。是中國保留下來的最悠久最完整的皇家園林。

  北海公園以神話中的“一池三仙山”,構思佈局,形式獨特,富有濃厚的幻想意境色彩。對啦,關於“一池三山”還有個故事呢!戰國時代傳說,渤海東面有"蓬菜"、"瀛洲"、"方丈"3座仙山,山上住有神仙,藏有長生不老藥。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派方士徐福等帶童男女數千人,渡海找3座"仙山",尋長生不老藥,未果;便在蘭池宮建百里長池,築土為蓬菜山,刻石為鯨,長200丈。到了漢朝,漢武帝重蹈覆轍,仍未找到仙山,於是降旨在建章宮後挖一個大水池,取名"太液池"。將挖出的泥土的池中堆了3座山,象徵蓬菜、瀛洲、方丈3座仙山。此後歷代皇帝都在宮殿附近建"一池三山"。北海園林依這個傳統而建的,瓊島如"蓬菜",團城為"瀛洲",中海犀山臺似"方丈"。

  從南門進入北海公園,自然先到團城。

  團城原是太液池中的一個小島,金代為大寧宮一部分,元代稱圓坻,亦稱瀛州。至元元年1264年在其上建儀天殿。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重修,改名承光殿。島四周砌圓形城牆,城高4.6米,面積約4500平方米,周長276米。清康熙八年1669年乘光殿毀於地震,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重建。乾隆十一年1746年擴建,成此規模。

  承光殿為全城臺中心,殿內陳設有白玉佛。殿南側有玉甕亭,亭中有元代遺物玉甕--“瀆山大玉海”。瀆山大玉海製作於至元二年1265年。口呈橢圓形,通高70公分,周長493公分,重約3500公斤,周身浮雕海龍、海馬、海豬、海犀等出沒于波濤之中,栩栩如生。元世祖忽必烈曾將玉甕放置瓊華島廣寒殿中,傳說曾用以盛酒大宴群臣。明代廣寒殿倒塌,玉甕失落民間。清乾隆十年1745年發現後,乾隆皇帝“令以千金易之,置承光殿中”,乾隆十四年1749年建玉甕亭,將玉甕陳設於亭中配以漢白玉雕花石座,命翰林四十人,各賦詩一首,刻於亭柱之上。玉甕厚重古樸,氣勢雄渾。為元代難得的玉雕精品。

  殿北側有敬躋堂,三座建築構成整個城臺的中軸線。在這條中軸線的兩側對稱地排列著幾組建築。東側由南至北依次為:昭景門樓、東廡殿、古籟堂等;西側由南至北依次為:衍祥門樓、西廡殿、餘清齋等。

  此外,亭廊假山雜置其間:餘清齋西有迴廊與其西側的沁香亭相連通;敬躋堂東西各有假山,山上各置一亭,東為朵雲亭,西為鏡瀾亭。綜觀整座城臺,在黃瓦紅牆、規整對稱的古建築之間,穿插植種著數十棵已有幾百年歷史的蒼松勁柏,遮廕庇日,虯枝各異。襯托得整座城臺既莊得幽靜,又自然大方。

  走上永安橋,看見石獅子,不覺想起“永安寺的獅子“頭朝裡””,其實永安寺門前的獅子是守護堆雲牌樓的獅子,由於守護堆雲牌樓的獅子離永安寺的山門很近,所以就將堆雲牌樓的獅子誤認為是永安寺的獅子了。

  瓊華島簡稱瓊島,因島上建有白塔,故又俗稱"白塔山"。島高32.米,周長913米。瓊華,意指華麗的美玉,以此命名,表示該島是用美玉建成的仙境寶島。另據神話傳說,瓊華是瓊樹之花華即花,生長在蓬萊仙島上,人吃了可長生不老,此亦表示該島是仿瑤池仙境建築的。清初,曾在山頂設定信炮臺,由八旗軍駐守,居高臨下了望全城,一旦有警,便可立即發出訊號。

  清初順治八年1651年,“有西域喇嘛者,欲以佛教陰贊皇猷,請立塔寺,壽國佑民”,得到皇帝的恩准,於是修建了永安寺和白塔。這種象徵神權的建築物--白塔和永安寺,設置於瓊島的重要位置上,具有主宰全園的氣勢,以體現“君權神授”的封建思想,此是帝王宮苑的一大特色。

  進永安寺,首先便是天王殿,殿內有四大天王:懷抱琵琶的是東方持國天王,他可以增長人的善根;手拿寶劍的是南方增長天王,他可以保護佛法不受侵犯;手持寶傘的這位是北方的多聞天王,他可以保護人們的財富;手持小蛇的是西方的廣目天王,他可

  以以其淨眼觀察世界。由於這四位天王手中所持法器不同,中國百姓習慣上稱他們為“風,調,雨,順”。預示著國家的五穀豐登,永安太平。

  北海白塔塔高35.9米,上圓下方,富有變化,為須彌山座式,塔頂設有寶蓋、寶頂,並裝飾有日、月及火焰花紋,以表示“佛法”象日、月那樣光芒四射,永照大地。塔身正面有一盾形小龕,內塑紅底黃字的藏文圖案,含“吉祥如意”之意。此龕俗稱“眼光門”,又叫“時輪金剛門”。1679年該塔被地震所毀,次年重建。1976年唐山地震波及北京,塔頂被損。在修復時,發現塔內主心木中藏有一個二寸見方的金漆盒子,盒蓋繪有太極圖,盒內藏有兩“舍利”,證明此塔是一座舍利塔。該塔矗立於瓊島頂峰,綠蔭擁簇,巍峨壯美,引人矚目。

  瓊島的東北坡古木參天,這裡便是"燕京八景"之一的"瓊島春蔭"。沿著乾隆帝御題的"瓊島春蔭碑"旁的小路前行,可直通迂迴曲折的"見春亭"和"看畫廊",眼前的景色猶如一幅天然山水畫,美不勝收。廊外有湖石堆砌的幽洞石室,變幻無窮。

  沿湖邊北面的山麓下,有原為帝后們垂釣、泛舟後休息、進膳的漪瀾堂,現已開設仿膳飯莊。漪瀾堂向東有"濠濮間"和"畫舫齋"兩組建築,佈置精巧,環境幽靜,構成園中之園。清代的帝后、大臣們常在濠濮間宴飲。畫舫齋系清代皇家行宮之一,也是皇帝約集著名畫家作畫之所。

  西北面有個建在水上的小院,稱"小玲瓏",與曲廊相連線。由此折向東北院的"主柯庭"前,可觀賞一株800多年的古槐。再往北有座方形的"蠶壇",系清代后妃們祭祀蠶神之處,也是北京九壇之一。

  從蠶壇西行,不遠就到靜心齋,面積4700平方米,原為乾隆帝書苑,稱乾隆小花園。後來闢作皇子的書齋。靜心齋往西是天王殿。正殿系楠木建築,這裡是翻譯和印刷大藏經的地方。後面的琉璃閣為發券式無樑殿結構,壁上嵌滿琉璃佛像,光彩奪目。天王殿西側,有座用424塊七色琉璃磚砌成的九龍壁。建於清乾陵二十一年1756年。長25.86米,高6.65米,厚1.42米,為三座著名的九龍壁中最精美的一座。中國有三座著名的九龍壁:規模最大、歷史最久的一座,在山西省XX市內,建於明代洪武末年;最有特色的一座,即此北海的九龍壁;第三座,在故宮的寧壽門前。後兩座均是清代乾隆年間所建。沿九龍壁南行,有座"鐵影壁",長3.56米,高1.89米,顏色與質地如同鐵鑄,雙面雕到雲紋與怪獸,為元代浮雕藝術珍品。

  沿九龍壁南行,有座"鐵影壁",長3.56米,高1.89米,顏色與質地如同鐵鑄,雙面雕到雲紋與怪獸,為元代浮雕藝術珍品。鐵影壁北面,有三進院落。主建築曾是乾隆帝禮佛前後的更衣處和遊憩的別館。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為保護王羲之的《》,增建了一個院落,名"快雪堂"。西面沿湖有五座亭子,建於清順治八年1651年。

  五亭主次分明,飛金走彩,遠望如同五龍浮動,故稱"五龍亭"。這裡為清代帝后們賞月、釣魚、觀看焰火的遊樂之處。亭的西隅,有一大片建築群,總稱"小西天"。其中"萬佛樓"與"極樂世界"是主體建築,這是乾隆帝特地為生母孝聖皇太后祝壽祈福而建造的
 


1.北京北海公園導遊詞五篇

2.北海公園導遊詞精選

3.精選5篇北京北海公園導遊詞

4.關於北京北海公園的導遊詞5篇

5.北海公園旅遊導遊詞範文

北海公園導遊詞必看
六篇故宮英文導遊詞
相關知識
最全北海公園導遊詞
五篇精選北海公園導遊詞
北海公園導遊詞必看
北海公園導遊詞3篇
最新吉林北山公園導遊詞
大連星海公園導遊詞
山東長島林海公園導遊詞
遼寧北陵公園導遊詞五篇
瀋陽北陵公園導遊詞_北陵公園導遊介紹詞
瀋陽北陵公園導遊詞_北陵公園導遊介紹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