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南迦巴瓦峰導遊詞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導遊詞是導遊人員引導遊客觀光遊覽時的講解詞,是導遊員同遊客交流思想,向遊客傳播文化知識的工具,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範文,歡迎借鑑參考。

  一

  各位朋友,現在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雄偉的南邊巴瓦峰。南迦巴瓦峰,藏語意為“直刺藍天的戰矛”,主峰高7782米,有冰山之父的美譽。它位於西藏東南境內,是目前世界上海拔7700米以上高峰中惟一沒有被征服的處女峰,聳立陡峻的山峰,攀登難度非常大。圍繞南峰的是舉世聞名的雅魯藏布江下游的大拐彎峽谷簡稱大拐彎。高山峽谷,平均相對高差在5000米以上,構成世界上地形轉折變化最劇烈的地方之一。

  南邊巴瓦峰,頂峰終年積雪,巍然屹立,高插雲霄,冰雕玉砌。它以高峻巍峨的身軀迎接著來自孟加拉灣的暖溼氣流,時而煙雲密佈,時而大雨傾盆,時而雪暴襲來,時而紅日高懸,變幻莫測的風雲賦予它英姿壯美。雪線以下,為茂密蒼翠的原始森林,雪松冷杉白樺像撐天巨傘,重重疊疊的枝椏漏下斑斑點點的日影,林中棲息著各種珍禽異獸,再往下便是亞熱帶的絢麗風光,鳥語蝶飛,奇異花卉,五彩繽紛。

  據調查考證,南峰地區地質構造複雜,構造活動強烈,是一處研究喜馬拉雅地質歷史,探討板塊構造運動力學機制的極好地方。南峰地處東西向、北東向、北北西向和北西西向等多組絕造系統的複合部位,構造應力特別集中,多次的區域變質形成南峰地區一系列中深變質程度的變質岩系;以北北東方向的強烈擠壓為主,導致南峰作強烈的斷塊上升,形成屹立在藏東南群山之上的喜馬拉雅山東端的最高峰,同時形成圍繞南峰的緊密而複雜的弧彎。雅魯藏布江下游大拐彎是適應構造弧彎發育的先成河,並隨著南峰的強烈上升而作強烈的下切,形成深峻的大峽谷,集中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南峰的形成和聳峙,構成地形上的巨大屏障,導致喜馬拉雅山南坡自然景觀的巨大差異,並形成齊全而豐富的垂直自然帶,蘊藏著特別豐富的森林資源,併為開展從熱帶到寒帶的多種經營提供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與此同時,山麓深峻的大峽彎又構成西南季風的天然通道,溼熱的氣流能沿峽谷向北、東、西各方向伸人,形成藏東南林芝、易貢、波密一帶特殊的自然景觀,構成“西藏江南”的特色。導致生物區系的演化遷移和古老物種的殘留等一系列變化,是研究動植物區系的形成、演變及其遷移規律的理想場所。

  一些熱帶的生物沿雅魯藏布江河谷往北延伸很遠,一直深入到亞熱帶、溫帶的範圍。喜馬拉雅山南坡的生物出現在北坡的波密、易貢一帶。它們反映了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峽谷水汽通道又起著生物南來北往、東行西走遷移變化的積極作用。而像羅漢松、樹蕨、迎春木、水青樹等古老植物、鏽菌中的擬夏抱鏽菌等,它們都被稱作為“活化石”生物,卻在南峰地區的雅魯藏布江都被發現,反映了大峽谷主體氣候的積極作用。

  墨脫境內的巴昔卡,從山下一直到7782米皚皚白雪的峰頂水平距離不足200公里,可海拔高差競達7000餘米,這理想的地貌條件和優越的氣候條件使南迦巴瓦峰成了我國具有最完整山地垂直植被帶譜的惟一山地。在這獨特的熱帶山地生態系統中,發育、繁衍著複雜而豐富的植被型別和動、植物區系。為此,被許多生物學家譽為“植被型別的天然博物館”、“山地生物資源的基因庫”

  在南峰南坡,1100米以下的低海拔河谷,氣候溫暖多雨,屬低綠雨林,500米以上,則發育著由千果欖仁、小果紫薇、阿丁楓等組成的常綠雨林。在陰暗潮溼的熱帶雨林中,藤蔓纏繞搖曳、附生植物稀密佈於枝幹;還長著許多熱帶植物,頗似雲南西雙版納風光。

  1100—2400米之間,是山地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由刺拷、墨脫青岡等植物為主組成的常綠闊葉林中還生長著香樟、楠木、木荷、含笑、木蓮等許多珍貴樹木。

  在2400—2800米之間,是由雲南鐵杉組成的山坡暖溫帶針葉林帶,雲南鐵杉高逾80米,直徑長達2—3米,其木質堅硬、材質良好。一到初春,林下高大的喬狀杜鵑,花團錦簇,綴滿枝頭。

  2800—4000米,為寒溫帶暗針葉林帶,蒼山冷杉、墨脫冷杉是建群樹種;林下各種喬狀杜鵑盤折曲臥,地表密佈著厚厚的苔蘚,別有情趣。

  在4000米以上,即進入寒帶灌木叢草甸帶。這裡宛如一座百花盛開的山頂花園,各色杜鵑爭奇鬥豔,將山坡潑上黃、綠、紅、粉等各種色彩。在繁茂的杜鵑叢間,點綴著報春、點地梅、綠絨篙、委陵菜、驢蹄草、毛茛、銀蓮花等各色精巧的花朵。

  4700米以上,便是永久冰雪帶了。那裡白雪皚皚,偶有幾叢嶙峋怪石裸露其間。

  南峰地區的動物區系很有特色,由於受地形、氣候和植被等自然條件的影響,在不同地帶生活著不同的動物。動物種類十分豐富,並且多是西藏高原其他地區所沒有的熱帶、亞熱帶的動物。錫金滑蜥和長肢尢蜥在林中小路上竄行,偶然也可碰到各種蛇類,碰巧甚至能觀察到巨大的眼鏡蛇在林中營巢孵卵的情況。黑卷尾是叢林中的優勢種,常成群在林中噪鳴。獸類中,白天常見的是一些樹棲的松鼠科動物,同一地方常可同時看到幾種松鼠在樹冠層中攀爬跳躍,計有藍腹松鼠、紅腹松鼠、橙腹長嘴鬆鼠、墨脫亞種及明紋鼠等。它們都是南方獸類區系中的代表。

  靈長類中的長尾葉猴,食肉類中的孟加拉虎、斑林狸,有蹄類中的鹿等也都是南方獸類的代表。在常綠闊葉林以上的自然地帶以及南峰北坡的各帶中,上述熱帶種類便基本上消失了。動物種類較單調一些,但卻也富於特色,基本上以喜馬拉雅、橫斷山脈和西藏高原動物區系的特有成分為主。獸類中有羚羊、紅斑羚、麝、小熊貓、高原兔以及多種鼠兔等。

  南迦巴瓦峰是藏東南的著名神山之一。相傳,很久以前,上天派南迦巴瓦和加拉白壘,兄弟倆鎮守藏東南一帶。勤奮好學、埋頭苦幹的弟弟加拉白壘長得一天比一天高,武藝也越來越高強。哥哥見狀十分嫉妒,趁弟弟睡熟之機,斬斷弟弟的腦袋。從此,弟弟再也長不起來,成了斷頭山。據說,米林縣附近的德拉山就是被斬下的弟弟的腦袋變成的,上天為了懲罰南迦巴瓦的罪過,令他駐守江邊,終身服役。還有一個關於南迎巴瓦峰的傳說。從前,西藏著名的念青唐古拉山和納木措是一對恩愛的夫妻。隨著歲月的流逝,妻子納木措已消失了青春的容顏,好色的念青唐古拉山便另尋新歡,與瑪旁波木熱裡山女神私通,生下了南迎巴瓦峰。它怕納木措知曉,便把他藏在遙遠的西藏東南部。如今每年都有二些信徒前來頂禮膜拜,以求山神的保佑。南迎巴瓦峰常年雲霧繚繞,很少露出真面目。

  南迦巴瓦峰山腳處溫泉眾多,植物異常繁密,是理想的探險登山及療養勝地。

  二

  南迦巴瓦峰是林芝地區最高的山,海拔7782米,高度排在世界最高峰行列的第15位,但它前面的14座高山全是海拔8000米以上山峰,因此南迦巴瓦是7000米級山峰中的最高峰。其巨大的三角形峰體終年積雪,雲霧繚繞,從不輕易露出真面目。

  南迦巴瓦在藏浯中有多種解釋,一為“雷電如火燃燒”,一為“直刺天空的長矛',後一個名字來源於《格薩爾王傳》中的“門嶺一戰”,在這段中將南迦巴瓦峰描繪成狀若“長矛直刺蒼穹”。由這些充滿陽剛的名字裡,我們大概也能揣摩出南迦巴瓦峰的剛烈。的確,由於南峰所在的雅魯藏布大峽谷地區地質構造複雜板塊構造運動強烈,造成南峰地區山壁聳立、地震、雪崩不斷,攀登難度極大,因而使南迦巴瓦曾很長時間以來成為未被人類登上的最高的一座“處女峰”。

  南迦巴瓦峰的西坡是一陡峭的斷崖絕壁,直達谷底。而其西北則伸延出一條長長的山脊,由一系列海拔7000米以上的高峰連線,高峰如鋸齒,如刃鋒,頂上覆蓋著厚厚的冰雪。南迦巴瓦峰南邊是乃彭峰,兩山之間發育著3條巨大的山谷冰川,一直往下伸延到鬱鬱蔥蔥的-裡。南迦巴瓦峰北面隔江相望的加拉白壘峰,海拔7234米,為一鞍形雙峰山,也是終年雲遮霧鎖。

  南迦巴瓦峰所在地到墨脫縣雅魯藏布江出境處的巴昔卡,從海拔7782米的皚皚白雪的峰頂到蕉葉搖曳的熱帶風光,這樣反差強烈對比鮮明的氣候帶居然就在直線距離不足兩百千米的南迦巴瓦南坡下順序排開,也造就和組成了一道完整無缺的植物垂直分佈帶譜。在這裡你既可以看到生長著香蕉、龍腦香、扇尾葵等熱帶獨有植物的熱帶雨林,也能看到生長著刺栲、香樟、楠木的山地闊葉林,還有鐵杉、喬木杜鵑組成的山地暖溫帶針葉林,藤狀杜鵑、墨脫冷杉,蒼山冷杉等組成的寒溫帶針葉林,灌木杜鵑、報春花、驢蹄草和許多不知名的花朵組成的高山寒帶灌木草甸帶,總之能想到的都無所不包無所不有,將讓你歎為觀止。

  關於南迦巴瓦另外還有一個廣為外界所知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上天派南迦巴瓦和加拉白壘勤奮好學武功高強,個子也是越長越高,哥哥南迦巴瓦十分嫉妒,於是在一個月黑風高之時將弟弟殺害,將他的頭顱丟到了米林縣境內,化成了德拉山。上天為懲罰南迦巴瓦的罪過,於是罰他永遠駐守雅魯藏布江邊,永遠陪伴著被他殺害的弟弟。這個神話故事很生動地向我們解釋了這兩兩座山的特點:我們現在看到的加拉白壘峰頂永遠都是圓圓的形狀,那是因為它是一座無頭山;南迦巴瓦則大概自知罪孽深重,所以常年雲遮霧罩不讓外人一窺,與不可征服。

  南迦巴瓦峰充滿了神奇的傳說,因為其主峰高聳雲天,當地相傳天上的眾神時常降臨其上聚會和煨桑,那高空風造成的旗雲就是神們燃起的桑煙,據說山頂上還有神宮和通天之路,因此居住在大峽谷地區的人們對這座陡峭險峻的山峰都有著無比的推崇和敬畏。

  三

  南迦巴瓦峰,是中國西藏林芝地區最高的山,海拔7782米。為西藏最古老的佛教"雍仲本教"的聖地,有"西藏眾山之父"之稱。同時,緊鄰著的雅魯藏布大峽谷繞著他轉了一個馬蹄形的彎,隨後通向印度洋方向

  南迦巴瓦峰它還有另一個名字"木卓巴爾山",其巨大的三角形峰體終年積雪,雲霧繚繞,從不輕易露出真面目,所以它也被稱為"羞女峰"。南迦巴瓦在藏浯中有多種解釋,一為"雷電如火燃燒",一為"直刺天空的長矛',還有一為"天山掉下來的石頭"。後一個名字來源於《格薩爾王傳》中的"門嶺一戰",在這段中將南迦巴瓦峰描繪成狀若"長矛直刺蒼穹"。

  南迦巴瓦在藏語中有多種解釋,一為"雷電如火燃燒",一為"直刺天空的長矛",後一個名字來源於《格薩爾王傳》中的"門嶺一戰",在這段中將南迦巴峰描繪成狀若"長矛直刺蒼穹"。由這些充滿陽剛的名字裡,我們大概也能揣摩出南迦巴瓦峰的剛烈與不可征服。 關於南迦巴瓦另外還有一個廣為外界所知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上天派南迦巴瓦和加拉白壘鎮守東南。

  雅魯藏布江沿喜馬拉雅北坡山谷一直向東,歷程l000多公里,流至喜馬拉雅山脈東段尾翼,在林芝、米林、墨脫、波密四縣交界處直轉南下,形成一個馬蹄形大峽灣。在這個峽內側,東經95.0°,北緯29.6°處就是世界第二十八高峰,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在峽灣外側,即東經95.0°,北緯29.8°處,與南迦巴瓦峰相距20公里,而隔江對峙的,就是海拔7294米的加拉白壘峰。

  因印度板塊和亞歐板塊碰撞而隆起的喜馬拉雅山脈,沿東西延伸,中部向南略如"弓"形凸出,在其東西兩端形成"地結",且分別聳立著8125米的南迦帕爾巴特峰和南迦巴瓦峰。

  南迦巴瓦峰是複式褶皺中一個向北傾斜的短軸向斜構造,山體以片麻岩為主,它主要有三條山脊,西北山脊,東北山脊和南山脊。東北山脊蜿蜒約30公里,直抵雅魯藏布江岸,脊線上有6個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頭凹凸起伏;南山脊兩公里處的乃彭峰,海拔7043米,它們之間的山口稱之為"南坳"。因其主峰高聳入雲,常年雲遮霧繞,充滿著神奇的傳說。當地人們相傳天上的眾神時常降臨此山,聚會、煨桑。那高空風造成的旗雲就成為眾神們燃著的桑煙。自古,這座陡峭的山峰就吸引著人類無比的推崇和敬畏。從乃彭峰分別向東南、西南伸出兩條人字形山脊;西北山脊線突出著6936米、7146米兩座雪峰。南迦巴瓦峰的三大坡壁大都被冰雪切割成風化剝蝕的陡巖峭壁,以西坡為最。坡壁上基岩裸露,殘留著道道雪崩留下的溝溜槽,峽谷之中又佈滿了巨大的冰川。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南迦巴瓦峰地區是一個地跨熱帶和寒帶,不可多得的"自然博物館"。 然而,對於登山家們來說,南迦巴瓦峰又是那樣的暴虐。南迦巴瓦峰,語意為"雪電如火燃燒"。它是複式褶皺中一個向北傾斜的短軸向斜構造,山體以片麻岩為主,它主要有三條山脊:西北山脊,東北山脊和南山脊。東北山脊蜿蜒約30公里,直抵雅魯藏布江岸,脊線上有6個6000米以上的山頭凹凸起伏;南山脊兩公里處有一衛峰--乃彭峰,海拔7043米,它們之間的山口稱之為"南助"。從乃彭峰分別向東南、西南伸出兩條人字形山脊;西北山肯線突出著6936、7l46米兩座雪峰。被譽為了"最美的山峰"

  從1982年起,國家登山隊和西藏自治區登山隊共同對南峰開展攀登征服的活動;中國科學院則組織了綜合性的科學考察隊伍,同時對南峰地區進行大規模的綜合科學考察。兩年中,他們組織了全國有關科研部門和大專院校的十餘個單位,計有地學和生物學等20餘個專業,先後對南峰地區進行了三次綜合科學考察,獲得了豐富的資料和一大批珍貴的標本,並拍攝了科教影片和電視錄象片。

  兩年來野外考察所獲初步結果表明:南峰地區地質構造複雜,構造活動強烈。是一處形成喜馬拉雅地質歷史,探討板塊構造運動力學機制的極好地方。南峰地處東西向、北東向、北北西向和北西西向等多組構造系統的複合部位,構造應力特別集中,多次的區域變質形成南峰地區一系烈中深變質程度的變質岩系;以北北東方向的強烈擠壓為主,導致南峰作強烈的斷塊上升,形成屹立在藏東南群山之上的喜馬拉雅山東端的最高峰,同時形成圍繞南峰的緊密而複雜的弧彎。雅魯藏布江下游大拐彎是適應構造發育的先成河,並隨著南峰的強烈上升而作強烈的下切,形成深峻的大峽谷。集中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南峰的形成和聳峙,構成地形上的巨大屏障,導致喜馬拉雅山南北坡自然景觀的巨大差異,並形成齊全而豐富的垂直自然帶,蘊藏著特別豐富的森林資源,併為開展從熱帶到寒帶的多種經營提供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與此同時,山麓深峻的大峽彎又構成西南季風的天然通道,溼熱的氣流能沿峽谷向北、東、西各方向伸入,形成藏東南林芝、易貢、波密一帶特殊的自然景觀,構成"西藏江南"的特色。導致生物區系的演化遷移和古老物種的殘留等一系列變化,是研究動植物區系的形成、演變及其遷移規律的理想場所。

  南峰地區震頻繁,地熱活動多處顯示,以南峰為首是個強烈上升的中心,其上升速率和幅度為青藏高原其他地方所不及。1950年這裡發生特大地震,使大峽彎的雅魯藏布江上兩處落差達10餘米的河床大瀑布消失,江道堵塞、山河為之改觀,現代構造運動的強烈表現為人們所目睹。在這強烈上升的山體上,以強烈雪崩補給為主發育一些特殊型別的冰川,在南峰本坡側隆弄溝首次發現我國季風型海洋性冰川中的一種躍動冰川型別,它是由1950年大地震所觸發,使山谷冰川分崩成段在山谷中躍動,末段直躍入海拔3000米左右的雅魯藏布江中,堵塞江道,釀成災害。該冰川處於明顯的消退之中。強烈上升的南峰還是泥石流發育的中心,這裡的泥石發育有冰川型、崩塌型和暴雨型三種,它們的活動普遍以低頻度和高能量為特點,以一次性快速活動過程為主,亦為當地的一種自然災害。

  兩年的考察共採集到各種動植物標本近五萬種號。其中有的在世界上是首次發現,有的在國內是首次發現,還有更多的是在西藏高原首次發現。特別在昆蟲、大型真菌和鏽菌方面,採獲的珍貴標本最多,有希望的新種大量存在。初步估計,昆蟲的新種、新記錄要在100種以上;有一種寄生在薔薇科植物上的鏽菌,經初步鑑定已有一個是世界上的新種、四個為國內新記錄;在僅對300號136種大型真菌的鑑定中,已發現我國新記錄22種、西藏新記錄82種。獸類中的一種鼠兔、鳥類中獵獲的犀鳥、兩棲爬動物中搏獲的眼境王蛇、錦蛇等均為西藏高原首次發現的新記錄。植物考察中,一批新種、新植物又有新的發現,採到了杜鵑花科、木蘭科、樟科、水青樹科、殼鬥科、藤黃科、五加科等大量早春開花的珍貴標本。採到了像木棉樹、木菠羅、露兜樹、千果欖仁小果紫薇、南海粗榧、羅漢松、樹蕨、雙扇蕨、桄榔等多種典型的熱帶植物。一大批珍貴標本的採集,對研究生物資源,有著重要的科學價值和經濟意義。

  通過生物學的考察,還發現南峰地區還有許多生物的特殊地理分佈現象。一些熱帶的生物沿雅魯藏布江河谷往北延伸很遠,一直伸入到亞熱帶、溫帶的範圍,喜馬拉雅山南坡的生物出現在北坡的波密、易貢一帶,而一些北坡的植物又成片斷續出現在南坡的邦辛、甲拉薩一帶。它們所反映了雅魯藏布江大拐彎峽谷水汽通道又起著生物南來北往、東行西走遷移變化的積極作用。而像羅漢松、樹蕨、迎春木、水青樹等古老植物、鏽菌中的擬夏孢鏽菌等,它們都被稱作為"活化石"生物,卻在南峰地區的雅魯藏布江河谷都被發現,反映了大峽谷主體氣候的積極作用,使這裡又成為第四紀多次冰期中生物的良好"避難所",並對一些生物的起源問題提供了新的認識。

  由於南峰所在的雅魯藏布大峽谷地區地質的構造複雜板塊構造運動強烈,造成南峰地區山壁聳立、地震、雪崩不斷,攀登難度極大,反而使南迦巴瓦很長時間以來成為未被人類登上的最高的一座"處女峰",直到1992年10月30日方由中日聯合登山隊登頂成功。

  早在1960年11月,剛成立不久的西藏登山隊就派出了十幾個人的隊伍前往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偵察南迦巴瓦峰。 參加這一壯舉的有張風臣、劉連滿、彭淑力、成天亮、索朗多吉、白瑪、赤列等同志。

  1992年,中日聯合登山隊於9月11日進山開始攀登南迦巴瓦峰活動。他們於10月11日到達6900米的五號營地,由於山上連降大雪,於10月21日撤回到4850米的二號營地。10月24日,聯合登山隊再次向上攀登,由於天氣突變,攀登者只好就地宿營。

  1992年10月30日早晨8點30分,中日聯合登山隊成功登頂南迦巴瓦峰。

  南迦巴瓦峰充滿了神奇的傳說,因為其主峰高聳入雲,當地相傳天上的眾神時常降臨其上聚會和煨桑,那高空風造成的旗雲就是神們燃起的桑煙,據說山頂上還有神宮和通天之路,因此居住在峽谷地區的人們對這座陡峭險峻的山峰都有著無比的推崇和敬畏。

  和這驚心動魄的傳說相同,嚴謹的科學家們向我們展示的南峰地區地質構造成因和變化及其在地學上的重要地位也絲毫不遜於"驚心動魄"這幾個字:南迦巴瓦峰地處多重地質構造的疊合部位。

  關於南迦巴瓦另外還有一個廣為外界所知的傳說。相傳很久以前,上天派南迦巴瓦和拉加白壘鎮守東南。弟弟加拉白壘勤奮好學武功高強,個子也是越長越高,哥哥南迦巴瓦十分嫉妒。於是在一個月黑風高之夜將弟弟殺害,將他的頭顱丟了米林縣境內,化成了德拉山。上天為懲罰南迦巴瓦的罪過,於是罰他永遠駐守雅魯藏布江邊,永遠陪伴著被他殺害的弟弟。這個神話故事很生動地向我們解釋了這兩座山的特點:我們看到的加拉白壘峰頂永遠都是圓圓的形狀,那是因為它是一座無頭山:南迦巴瓦則大概自知罪孽深重,所以常年雲遮霧罩不讓外人一窺。

西藏羊卓雍措導遊詞
西藏拉薩河導遊詞
相關知識
西藏南迦巴瓦峰導遊詞
南迦巴瓦峰導遊詞
西藏珠穆朗瑪峰導遊詞
西藏布達拉宮的導遊詞範文
關於西藏扎什倫布寺導遊詞3篇
西藏卡若拉冰川導遊詞
關於西藏山峰導遊詞怎麼寫
西藏強巴林寺導遊詞
廣西獨秀峰導遊詞
山西五老峰導遊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