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世界最終會變成什麼樣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在未來的世界裡,人類的生活將會變成什麼樣,是悲觀的世界末日,金屬海洋,還是一片欣欣向榮,人類獲得永生。下面是小編分享的未來的人類未來的世界,一起來看看吧。

  未來的人類未來的世界

  身體開始更像是一部機器

  包括庫茲韋爾和迪曼蒂斯在內的數位演講者表示,人類是唯一能夠延伸生物特性的物種――數千年前,我們就已經這麼做了,利用技術,我們現在可以更快地旅行,增加力量,能夠聽到不在聽力範圍內,甚至是另一個大洲的人說話。我們現在著手做的就是把這種技術更深地整合到我們的生物特性中,通過患者自己的細胞培育可移植的器官或是可移植的機器植入到人體中,以改變或改善身體機能如心臟起搏器等。

  隨著奈米技術的進一步滲入,微型裝置將成為醫療和日常生活的常用裝置。此外,我們已經開始明白,身體更像是一部機器,也就是說生物學和遺傳學是驅動我們身體硬體的軟體。我們在實驗室裡通過基因治療、3D列印器官以及幹細胞治療看到了這一點――通過對“軟體”的重新編碼就能對身體這部機器進行重新程式設計。

  擁有在超級電腦上模擬所有最複雜身體機能的能力意味著我們很快就會更好地修復身體中損壞的部分,優化身體出現問題的部分,最終利用移植和其他技術改善我們的身體狀況和思維。丘奇表示:“未來,機器將會越來越分子化。”換言之,融合生物相容材料、3D列印、幹細胞技術和遺傳學上的突破將會催生新型機器,它們並不是智慧手機,看上去更像生物體。如果未來這種重生物技術的半機械人的屬性讓你覺得不舒服的話,你別無選擇,只能接受。丘奇表示:“與過去相比,我們取得了巨大進步,我們要學會適應這些變化。”

  未來的世界2045年是什麼樣

  2045未來世界大會是由2045倡議及其發起人俄羅斯科技企業家德米特里·伊茨科夫Dmitry Itskov組織的年度大會,今年為第二屆。伊茨科夫現年32歲,他把其大量財產和堅定的決心投向了掌握和征服21世紀最具挑戰性和最令人興奮的前沿領域,包括人類意識、腦機介面以及生物科技整合等。伊茨科夫的“阿凡達專案”2045倡議的一部分的終極目標就是要把人類從身體的束縛中解放出來。首先,確定如何把大腦和意識從身體中移植出來,讓其在機器替身中存活下來,最後確定如何向電腦上傳思維、意識等。實現這種數字化永生的最後期限為2045年。

  2045未來世界大會的演講嘉賓包括丘奇率先開展首項真正有效的基因排序技術,幫助啟動人類基因組計劃、發明家和未來學家雷·庫茲韋爾Ray Kurzweil現任谷歌工程主管、X獎勵基金會創始人及科技企業家彼得·迪曼蒂斯Peter H. Diamandis博士現有專案為小行星礦業以及傳奇式計算機技術專家詹姆斯·馬丁James Martin博士,英國牛津大學牛津馬丁學院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參加演講並不意味著演講者都支援阿凡達計劃及其遠大目標,但毫無疑問,這些知名演講人的參會為2045未來世界大會增加了學術分量。

  2045未來世界大會更像是二十多位各自領域的領軍人物間的對話,其中許多人有過準確預測未來的記錄。換句話說,這些人成功地把現在的我們與未來的我們以及科技如何把我們帶向未來的各個節點串接在一起。以下六大預測描述了未來三十年的科技和生活將要發生怎樣的翻天覆地變化。

  後大腦圖譜時代

  2013年,全球領導人並沒有忽視人腦的重要性和潛力。今年初,歐盟批准了一項10億歐元約合13億美元為期10年的人腦專案,目的就是要在超級電腦上模擬人腦。美國總統奧巴馬Obama同樣宣佈了一項一億美元的投資計劃,為人腦活動圖譜專案提供資金,以繪製人腦神經細胞和神經細胞群的複雜網路。儘管一些人批評在當前財政緊縮時期批准如此數額巨大的撥款是浪費研究支出,但是馬丁相信,後大腦圖譜時代與人類歷史上的任何時代都截然不同。

  馬丁表示:“雖然我們不能完全理解精確的功能性大腦圖譜將會帶來怎樣變化,但是毫無疑問它將改變一切。”屆時,大部分神經系統疾病都可以治癒。大腦移植也將是很平常的事。基因與認識的增強不僅將帶來人類自我提升的全新市場,而且還會帶來更智慧、更高效的人類,反過來,他們將會產生更偉大的想法和創新,從而創造更多的新技術和新的經濟機會。

  未來的世界永生會變成現實嗎

  在可預見的未來,科技將極大延長人的壽命。

  過去200年裡,發達國家的人均壽命延長了一倍,隨著醫療技術和改善生活質量技術的改進,我們將能夠以更快的速度延長人的壽命。庫茲韋爾表示,在即將來臨的某一時刻,我們將可以越過一個臨界點,使得人均壽命每過一年就能延長一歲。

  庫茲韋爾表示:“從現在開始的10年到20年間,這方面的技術將會突飛猛進,也許不到15年,我們就能達到那個臨界點,屆時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延長的壽命將會超過已經度過的時間。今後10年到20年間的某個時刻,健康和醫療將會出現巨大轉變。”

  當然,延長平均壽命並不能阻止死亡。事實上,考慮到資源不足,這會增加痛苦和疾病。不過,在伊茨科夫討論的永生中――他討論的是數字化永生,即大腦要麼存活在機器替身裡,要麼上傳到電腦晶片中――他指的是,在過去十年中出現的神經系統科學和腦機介面領域取得的較大突破。能對大腦訊號做出反應的假肢曾是10年前科幻小說中的情節,但是在2045全球未來大會上,觀眾看到了一個實際可用的思維控制的假體在運動。同樣,2013年聽起來可笑的事在2023年會顯得非常合理,在2033年甚至會非常普遍。

  伊茨科夫認為,到那時,永生行業將發展良好,從而確保人的生理壽命結束時並不一定意味著意識生命的終結。他表示,永生將無處不在,不會只是富人的特權。庫茲維爾就此談到了手機。他指出,手機技術在10年內便宜了1000倍,現在手機普及到人手一部,但是在手機發展初期,只有富人才擁有手機,那時的技術並不先進,手機的功能也有限,並且還不是很好用。

  庫茲維爾譏諷說:“只有富人才有錢使用不成熟的技術。”當壽命延長和“永生”技術足夠成熟成為主流時,成本將降到大眾接受的範圍之內。


人造衛星的常見用途有哪些
帶插圖的童話故事
相關知識
未來的世界最終會變成什麼樣子
測試你老了會變成什麼樣
未來的世界的作文
關於未來的世界的作文
未來的世界三年級作文
未來的世界作文評語
未來的世界的相關作文
未來的世界二年級作文
描寫穿越到未來的世界作文4篇
描寫穿越到未來的世界作文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