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運動養生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運動可以促進人體氣血流通,促進人體的新陳代謝,如果人體的氣血流通無阻,新陳代謝就旺盛,可起到增強體質和防老抗衰的作用。不妨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下,歡迎大家的閱讀!

  

  螺旋運動 健身延年

  根據運動講究整體的特點,融入溫和運動的形式,綜合少林、武當武功的風格,並採納氣功培養真氣之要訣,創立了“螺旋運動健身法”。特別是老年人或體弱多病的人,如能持之以恆,長久堅持,對防病健身、卻病延衰,當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螺旋運動動作要領:立正,左右旋轉,胸腰肩臂,四肢關節,一動全動,旋轉靈活,左右相隨,起伏自如,外實內虛,剛柔相濟,環轉圓潤,一氣呵成。這是一個由慢到快、由快到慢、快慢相間的運動形式。同時,意念下沉,精神內守,神不外馳,氣不內耗,做到肢體與意志結合、動與靜結合,從而培養體內元真之氣,增強體質。一般要求,居中旋轉、右旋轉、左旋轉和左右旋轉各100次。

  螺旋運動在一動全動的前提下,上肢則旋腕轉膀,下肢則旋踝轉腿,身軀則旋腰轉脊,三者結合。形成一條根在腳,主宰於腰,而形於手臂的空間旋轉曲線。本功易學而難練,欲達到一動全動、旋轉靈活,身法自然,動姿準確,則須狠下功夫,方能做到。

  武術運動 氣血流暢

  傳統的武術,是體育運動的最好形式。武術的流派、門類主要有少林、武當兩大派。少林武功的風格,以剛為主,剛柔相濟,突出勇猛輕捷的特點;武當武功更講究“氣”,以柔為主,外柔內剛,運動較為舒緩柔韌。中國的武術不論練習哪一派,都必須意志堅定勇敢,要學會“用氣”、“發勁”,要以意統氣,氣發丹田,意到氣到,氣到勁到,由內達外,氣運全身。

  這就是所謂的“內練一口氣,外練筋骨皮”。這說明中國武術經過千百年來的發展,形成了鮮明的民族特色。既有舞蹈的審美價值,又有體操的健美功效,同時又有錘鍊意志、健全體魄、防病健身、防身御辱等作用。不論年輕人還是老年人,可根據自身條件選擇一種武術套路,老年人可選擇太極拳,長期煉下去,對強身健體、防老抗衰是大有好處的。

  整體運動 形神並養

  老年人每天堅持步行、慢跑或騎自行車等,也是很好的運動形式,但有一點,就是每次運動,都要達到一定量和質的要求,其標準就是脈搏的跳動每分鐘要達到90次以上,不超過100次,時間長短可根據自身的承受力和習慣而定,不能少於半小時,這樣才能起到運動氣血和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運動的形式要講究整體觀念。運動形式以武術運動最好,無論少林,還是太極,運動起來,都是全身皆動,一動而無不動,四肢百骸動,胸腹肌肉動,其動是上下相隨、左右相應。這樣的運動,才能牽動臟腑經絡、營衛氣血以及全身各個系統,皆隨之而動,從而達到神氣合一、形神共養、強身健體、益壽延年的目的。另外,老年人在整體運動的基礎上,最好採取溫和運動的形式,不宜用暴發力,不採取對抗、頂撞的用勁特點,故以太極拳的運動形式最好。

  武術運動後的注意事項

  NO.1不要蹲坐休息

  這是非常普遍的做法,運動結束後感覺累了,就蹲下或坐下認為能省力和休息,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做法。健身運動後若立即蹲坐下來休息,會阻礙下肢血液迴流,影響血液迴圈,加深肌體疲勞。嚴重時會產生重力性休克。因此,每次運動結束後應調整呼吸節奏,進行一些低熱量的活動,例如慢步走走,做做幾節放鬆體操,或者簡單深呼吸,促使四肢血液迴流心臟,以利於還清“氧債”,加快恢復體能、消除疲勞。

  NO.2不要貪吃冷飲

  運動往往使人大汗淋漓,尤其是在夏天,隨著大量水分的消耗,運動過後總會有口乾舌燥、急需喝水的感覺,以年輕人為主,大多喜歡買一些冷飲解暑解渴。然而此時人體消化系統仍處在抑制狀態,消化功能低下。若圖一時涼快和解渴而貪吃大量冷飲,極易引起胃腸痙攣、腹痛、腹瀉,並誘發腸胃道疾病。所以,運動後不要立即貪吃大量冷飲,此時適宜補充少量的白開水或鹽水。

  NO.3不要立即吃飯

  運動時,特別是激烈運動時,運動神經中樞處於高度興奮狀態。在它的影響下,管理內臟器官活動的副交感神經系統則加強了對消化系統活動的抑制。同時,在運動時,全身血液亦進行重新分配,而且比較集中地供應了運動器官的需要,而腹腔內各器官的供應相對減少。上述因素使得胃腸道的蠕動減弱,各種消化腺的分泌大大減少。它需在運動結束20-30分鐘後才能恢復。如果急忙吃飯,就會增加消化器官的負擔,引起功能紊亂,甚至造成多種疾病。

  NO.4不要驟降體溫

  運動時肌體表面血管擴張,體溫升高,毛孔舒張,排汗增多。倘若運動後立即走進冷氣空調房間或在風口納涼小憩,或圖涼快用冷水衝頭,都會使面板緊縮閉汗而引起體溫調節等生理功能失調,免疫功能下降而招致感冒、腹瀉、哮喘等病症。

  NO.5不要吸菸

  運動後吸菸,吸入肺內的空氣混入大量的煙霧,一方面除減少含氧量,不利還清“氧債”,難以消除肌體疲勞;另一方面當人體吸入這樣帶霧空氣,將影響人體肺泡內的氣體交換,導致人體在運動後因供氧不足而出現胸悶、氣喘、呼吸困難、頭暈乏力等

  NO.6不要“省略”放鬆整理活動

  實踐表明,放鬆性的整理活動不僅可使運動者的大腦皮層興奮性及較快的心跳、呼吸頻率,通過適宜的放鬆徒手操、步行、放鬆按摩、呼吸節律放鬆操等恢復到運動前的安靜狀態,而且,還有助於恢復肌肉的疲勞感,減輕酸脹不適,並可避免運動健身後頭暈、乏力、噁心、嘔吐、眼花等不良現象。所以,每一次健身後要充分做好放鬆運動,以利於身體的恢復和健身效果的提高。

  NO.7不要立刻洗澡

  許多人在練習或比賽後立即去洗澡,以為這樣既可去汙又可消除疲勞。其實,這種做法並不科學。因為在運動時,流向肌肉的血液增多,心率回憶。停止運動後,這種情況仍會持續一段時間,如果這時立即洗熱水澡,就會使血液不足以供應其它重要器官,如心臟和大腦供血不足,就會感到頭昏、噁心、全身無力,嚴重的還會誘發其它疾病,因此應格外注意。而運動後立即洗冷水澡更是弊多利少。由於運動的時候身體新陳代謝過程加強,皮下血管擴張,並大量出汗。運動後馬上洗冷水澡,使體內產生的大量熱不能很好地散發,形成內熱外涼,破壞人體的平衡,這樣容易生病。正確的方法是運動後休息一會兒,等脈搏平穩後再洗澡,洗溫水澡為宜。

  NO.8不宜大量吃糖

  有的人在劇烈運動後覺得吃些甜食或糖水很舒服,就以為運動後多吃甜食有好處,其實運動後過多吃甜食會使體內的維生素B1大量消耗,人就會感到倦怠、食慾不振等,影響體力的恢復。因此,劇烈運動後最好多吃一些含維生素B1的食品,如蔬菜、肝、蛋等。

養生與運動的關係
體育運動與養生保健
相關知識
武術運動養生法
中醫健康長壽的運動養生法與理論
微運動養生法
運動養生法
日常運動養生方法
運動養生的基本方法
運動養生方法有哪些
運動養生的保健原則與方法
運動養生的保健原則和方法
霜降運動養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