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小託班育兒知識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關於,家長們知道多少?以下是小編分享的,寶爸寶媽快來學習!

  篇一

  幫助孩子克服入托恐懼

  當孩子二三歲被送到託兒所時,常常會大哭大鬧,吵著要回家。被迫留下來後,有些孩子不肯睡覺,不肯吃飯,不願和小朋友玩,吵著要媽媽。這種入托恐懼現象,一般孩子要持續數天,有的甚至數週。

  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因為離開了朝夕相處的親人,離開了熟悉的家庭。環境的變化,使幼兒產生了緊張恐俱的心理。二是孩子入托後,生活方式發生了變化,由家庭生活突變為集體生活。孩子在思想感情和習慣上感到不適應。

  由於緊張、恐俱的心理,加上生活上的不習慣,必然引起孩子情緒上的變化。布助孩子克服這種入托恐懼感,最主要的是幫助孩子消除對新人、新環境的陌生感,增加安全感。

  一、入托前,家長要多給孩子談幼兒園小朋友的愉快生活,如,幼兒園裡有很多老師和小朋友,還有很多玩具,老師會講故事,還教小朋友唱歌、跳舞。同時,家長還要告訴孩子,小朋友上了幼兒園,可以使爸爸、媽媽安心工作,小朋友自己也可以學很多本領。讓孩子知道上幼兒園是一件高興的事。為了消除孩子上幼兒園的緊張、恐懼心理,在孩子入托前,家長還應帶孩子到幼兒園熟悉環境,並讓孩子跟老師接觸,讓孩子感到老師是可親的。父母平時也不要以“關進幼兒園”,“送你去幼兒園”相威脅,使孩子在未進幼兒園之前,就對幼兒園產生反感。

  二、注意從小培養孩子“合群”的性格。根據調查材料表明,10個孩子中有3個孩子在三歲前是喜歡獨自一個人玩的。特別是獨生子女,由千在家庭中沒有兄弟姐妹,一切都以他自己為中心。這就更容易使他形成“不合群”的性格,使他不願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玩具。遊戲時,也不能遵守人際交往的一般規則。所以,父母應當有意識地幫助孩子克服這一缺點,從小就引導孩子多接近鄰居的孩子,和他們一道玩,啟發他把自己的玩具拿出來跟別人玩。有了“合群”的性格,就比較能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了。

  三、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首先要注意培養孩子自我服務的能力,因為幼兒園的集休生活要求幼兒具有一定的獨立生活能力。為了使家庭生活與幼兒園集體生活更好地銜接,父母還應從小培養孩子按時作息和遵守集體生活的紀律。如:飯前、便後要洗手,吃飯不挑食,遊戲時愛護玩具,不損壞,不亂扔,玩後要收拾整理。家長要儘量使孩子在家中的生活習慣接近幼兒園的生活常規。

  家長做好這些幼兒入托前的準備工作,多數孩子是會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的。當然也還會有少數孩子仍暫時不適應。對這樣的孩子,該怎麼辦呢?

  不要三天打魚兩天晒網,要堅持天天送孩子上幼兒園。不要因為孩子哭鬧,心一軟就讓他在家中呆兩天。送送停停的結果反而使孩子長期不能適應幼兒園生活。

  不要讓父母不好的情緒感染孩子。當孩子哭鬧著不肯進幼兒園時,父母絕不能有愁眉苦臉的表情,更不能當著孩子落淚,一定要高高興興地送孩子。家長在把孩子交給老師時,絕不能一見孩子哭鬧就慌張,或邊走邊回頭,應立即離開。

  不要讓孩子望眼欲穿。孩子入托開始時哭鬧的原因之一是怕父母不來接他。家長在孩子剛入托一週內,應堅持每天早接一會,使孩子確信父母每天一定會來接他的。

  篇二

  早晨送寶寶入園應注意

  每一天的生活都是從早晨開始。父母為寶寶做了些什麼準備,都關係到寶寶的幼兒園生活。某些細小的環節或許能為寶寶提供幫助。早晨送寶寶去幼兒園,是父母每天必做的事情。然而你知道嗎,就是這再平常不過的小事情,還有著不少學問。稍不留神,你家寶寶就不能健康成長了。

  1、養成安全的習慣

  誤區:有些父母早上時間緊,送寶寶到幼兒園附近或門口就讓孩子自己進去。還有父母認為孩子年齡小送孩子入園是應該的,但孩子大了就沒必要了。

  建議:早晨送孩子入園,無論你時間多麼緊,都應該把孩子送到幼兒園裡交給本班老師。另外年齡大一點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意,他有可能腦筋一動,就跑到別處玩去了。父母以為孩子已入園,而老師卻不知道,只有到了晚上父母和老師碰面的時候才會瞭解情況,而這其中的時間差是整整一個白天。如果孩子真的出了問題,經過這麼久的時間再去尋找,那將是非常危險的事。這樣,就會造成父母及老師之間的誤會。

  2、表達積極的情緒

  誤區:在送孩子上幼兒園的路上,叮囑他要聽老師的話,要守紀律,要懂禮貌,唱歌時要大聲,畫畫時要畫大些。

  建議:這些過高的要求、禁令或者勸告也會使孩子感到無法達到要求而出現焦慮不安的情緒,儘量多勾起孩子對幼兒園的好感和期待,比如“小朋友們都在幼兒園等你呢”、“老師給了寶寶好多次小紅花,寶寶是最乖的”等等,讓孩子一直想著在幼兒園的高興事。

  3、與老師多溝通、交流

  誤區:很多父母趕著上班,送寶寶到幼兒園馬上就離開,忽略和老師溝通的機會。

  建議:父母要借送孩子來園的機會與老師進行溝通,瞭解孩子的在園生活,向老師反饋孩子在家裡的表現,做好交接工作。對孩子的異常情況做到防患於未然,對孩子的進步和優點,父母要及時給予表揚,同時,要給孩子更多地鼓勵。從而達到積極與教師配合,共同教育孩子的目的。父母要利用這一機會注重對孩子進行社會交往能力的培養。如,主動向老師、小朋友問好,與其他小朋友父母打招呼等。

  4、養成好的生活習慣

  誤區:前一晚由著孩子的性子,玩到很晚,以至於早晨不能按時起床,不能及時去幼兒園或者遲到。

  建議:父母在孩子剛入園的時候,就要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讓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以免因睡眠不足引起情緒煩躁,不願意上幼兒園;養成準時的習慣,不遲到,對寶寶行為和健康的培養都有好處。

  5、穿衣適當,物品帶齊

  誤區:早晨起床手忙腳亂,給孩子著裝不適,必備物品丟三落四。

  建議:前一天晚上將孩子上幼兒園要帶的東西整理好,避免佔用早晨的時間,根據天氣情況適時給寶寶增減衣物。

  6、樹立新的健康觀

  誤區:一些父母因為孩子捨不得他走,但又要趕著上班,只好偷偷地離開幼兒園或者把孩子推進幼兒園。

  建議:父母不僅要重視孩子的身體健康,還要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應主動了解孩子的心理髮展特點和需要。當早晨孩子入園出現哭鬧現象時,父母要耐心瞭解孩子哭鬧的原因,如果是因為身體不適要及時解決;如果是孩子因為有心理負擔而哭鬧,父母就要及時與老師溝通,一起耐心開導孩子,讓孩子順利進班。

  寶寶成長的道路上需要做父母的付出很多的心血。但,父母還是會百密一疏,忽視一些看似不起眼卻十分重要的小事。本文講的早晨的六個注意事項,就是一個小例子。在孩子成長的路上,父母不僅需要面對這些,還得考慮好孩子的教育升學等大問題。

  篇三

  關於寶寶上幼兒園的年齡

  現在的工作壓力大,等到孩子三歲以後,很多父母就考慮將孩子送到幼兒園。一來孩子可以有人照看,自己可以安心的工作,發生危險的可能性也減少很多;二來,孩子在幼兒園學習也不會出現落後於別的小朋友,不輸在起跑線上。那究竟寶寶幾歲上幼兒園合適呢?

  孩子三歲後送去幼兒園

  幼兒園是3----6週歲兒童的樂園。身邊很多的朋友建議三歲再將寶寶送去幼兒園比較好。按照班級劃分,3---4歲是小班,4---5歲是中班,5----6歲是大班。很多家長認為,寶寶三歲上幼兒園比較好,主要是從寶寶的身體免疫力方面來考慮的。他們認為將未滿三歲的寶寶送去學校的話,寶寶的免疫力不強,很容易生病,如果寶寶身體不好,那肯定對他以後的生活產生方方面面不好的影響。

  兩歲半上幼兒園最合適

  據專家所言:寶寶兩歲半上幼兒園最合適,按照我國的相關規定,六歲半-七歲的寶寶可以升級上小學,按照這個年齡倒著推算,寶寶從兩歲半開始上幼兒園。其實,說寶寶兩歲半上幼兒園最合適是綜合以下三個因素:兩歲半的寶寶身體免疫力有所增強、寶寶的獨立能力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已經顯現、寶寶的智力例如理解能力、言語表達能力等已達一定的水平。

  新入園焦慮會降低免疫力

  孩子3歲前的性格未定型,一般都怕大人嚇唬,太早入幼兒園的孩子較膽小。據介紹,寶寶剛入園時的焦慮會降低他們的免疫力。進入幼兒園後,寶寶要重新認識和適應新環境,同時,寶寶作息時間也發生了改變,所以有些家長認為寶寶三歲上幼兒園比較合適,因為這個年齡的寶寶身體的免疫力已經得到一定的增強。

  現在私立幼兒園不少,對於未滿兩歲半的寶寶也照單全收。其實,家長可以通過其他的途徑來增強寶寶的免疫力,讓寶寶有更加強壯的身體,讓他兩歲半就開始上幼兒園。在這裡,建議家長最好不要提前讓寶寶上學受教,如果家庭條件不允許,家長也應在日常生活中提早注意對寶寶的理解力、想象力、創造力等智力方面的培養。

  孩子也不是非得去上幼兒園,如果父母一方可以提供足夠的時間在家教育孩子,孩子在家裡度過幼兒園階段也沒什麼,主要是要克服孩子怕生的缺點。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幼兒園的經驗會有助於寶寶形成不怕生的心態。環境好、裝置師資充足的幼兒園,可以防止寶寶的智慧退化。

  

託班入園育兒知識
幼兒園教師開學育兒知識
相關知識
幼兒園小託班育兒知識
幼兒園小託班幼兒評語
幼兒園小託班幼兒評語
幼兒園大大班育兒知識
幼兒園寶寶班育兒知識
幼兒園大大班育兒知識大全
幼兒園學前班育兒文章
春季小託班育兒知識
小託班育兒知識
幼兒託班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