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安全育兒知識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天氣越來越熱了,為了讓寶寶能過快樂健康地度過夏季,家長們是時候學習一些寶寶夏季保健知識來護理寶寶了。夏季是細菌繁衍速度最快的季節,家長要注意預防寶寶遠離疾病,例如中暑、風熱感冒等等。

  夏季幼兒常見病之疾病種類

  夏季幼兒疾病種類繁多,說說以下幾種夏季小孩子常見的疾病吧。

  腸炎:

  夏季,食物中的細菌滋生的速度極快,要是小孩子吃了變質的食物,就很容易拉肚子,如果是患了急性腸炎的話,就會發燒、腹痛、腹瀉。

  預防小知識:通常腹瀉都會產生脫水的現象,要及時給小孩子補充口服補液鹽,維持體內平衡。有些小孩子喜歡把手放進嘴巴里,家長們要經常給小孩子洗手,保持清潔,爭當乾淨小標兵。

  感冒:

  夏季高溫,室內一般都會開空調降溫,然而享受空調帶來的涼爽,但是也有存在弊病,室外高溫與室內低溫這個溫度差,很容易使得小孩子感冒。

  預防小知識:室內的溫度最好保持在24℃~26℃,減少室內外溫度差,這樣也可以減少小孩子的不適感,注意小孩子的體溫。天熱不願意蓋被子,家長們最好是用薄薄的浴巾蓋著寶寶的肚子,避免著涼。

  流行性結膜炎:

  這是由於被病毒或者是細菌感染而引起的疾病,患此症的小孩子會眼睛發紅、發癢、流眼淚,但是切勿讓小孩子用手去抓,抓傷眼睛了可不是件小事。

  預防小知識:洗浴用品要保持清潔,特別是毛巾,最好不要和其他人共用;勤洗手,不要因為揉眼而把手上的細菌傳染到眼睛裡;儘量避免去游泳池或者是公共浴室。

  支氣管炎:

  感冒遲遲不好,極大可能會患支氣管炎,主要的症狀是咳嗽、流鼻涕,嚴重者還伴隨著發燒現象。

  預防小知識:急性的支氣管炎是比較容易恢復的,然而由咳嗽引起的支氣管炎恢復的速度相對來說較緩慢,因此,可使用一些抗生素,多吃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食物,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

  接觸性皮炎:

  面板敏感的小孩子接觸到過敏原容易產生過敏反應,接觸性皮炎是其中的一種。

  預防小知識:勤洗手、勤剪指甲,防止小孩子因為癢而用手抓,把細菌感染到面板上,甚至抓破面板。適當的塗抹些止癢的藥膏,使用低刺激性的香皂,發癢的地方最好不要過多清洗。

  夏季幼兒常見病之父母須知

  1、注意大人和小孩子的衛生,飯前便後要洗手,勤洗手、勤洗澡,定期接種疫苗。

  2、不吃變質的食物,隔夜的食物最好不吃,多喝白開水,少喝冷飲。

  3、堅持每天做適量的運動,運動地點最好選擇室內,且每次運動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半小時,要適當的休息,補充些水分。夏季常備風油精,能有效防暑降溫哦。

  4、保證小孩子充足的睡眠時間,避免過度勞累,讓身心都放鬆下,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一般小孩子睡眠的平均睡眠時間在9~10小時之內。

  5、外出旅行的時候,最好選擇天氣涼爽的傍晚或者是清晨,不可以讓小孩子在烈日下暴晒,及時補充水分。

  6、綠色蔬菜要經過充分的浸泡,洗乾淨之後煮熟了才能給小孩子食用。

  家長注意,寶寶夏季最容易患這7種常見病:

  1、高溫天防止中暑

  夏天容易出汗,寶寶面板汗腺發育未完全,體內水分貯存量有限,流汗過多容易引起脫水休克。

  呼吸是人體自身散熱的重要方式,因為肺部是除了面板外的次要散熱器官,呼氣時可將肺中的熱氣排出體外佔排熱量的百分之十。但如果環境的溫度高過體溫,吸入的是熱空氣,則甚至反而會使體溫上升,由於寶寶在夏天不能有效的控制自己的呼吸調節體溫,容易發生暑熱傷害。

  如果寶寶先是膚色發紅,觸控寶寶的面板能感覺到乾燥發熱。寶寶煩躁不安,有的會哭鬧,呼吸及脈搏加速,接著會顯得倦怠、昏眩、抽搐、或進入昏迷狀態,測量體溫時可高達39℃以上。寶寶很有可能就是中暑。媽媽們應有效地調節室內溫度、保持四周環境通風,溫度適宜。

  2、寶寶脫水要注意

  醫學上稱為嬰兒夏季脫水熱。脫水前期無明顯症狀,寶寶一旦有不明原因的哭鬧不停、煩躁不安,媽媽就要小心了。出現這種現象,媽媽們應及時給寶寶補充足量的水分。該症是因炎夏氣溫高、氣候乾燥,寶寶通過排汗而丟失大量的水分所致。如果不及時補充水分,就會引起寶寶發熱,有時體溫可達39℃到42℃。

  3、飲水不足也會引起腹瀉

  天熱,寶寶大量出汗,如果飲水不足,體內消化液,如唾液、胃液、腸液、膽汁、胰液等都減少,影響到寶寶的食慾和消化功能,寶寶就極容易腹瀉。寶寶感染後一般出現以急性胃腸炎為主的臨床症狀,即水樣腹瀉,伴有發燒、嘔吐和腹痛,腹瀉物多為白色米湯樣或黃綠色蛋花樣稀水便,有惡臭,嚴重者可因脫水及肺炎、中毒性心肌炎等併發症導致死亡。

  4、警惕夏季傷風感冒

  夏天的特點就是烈日炎炎,離寒冷遠了離感冒似乎也遠了。但其實,寶寶的體溫調節中樞以及面板散熱、保溫調節功能都差,夏天室內空調環境、室外高溫,室內外溫差大,寶寶就很容易在夏日裡傷風感冒。寶寶的症狀表現為:不出汗,口渴、尿多、食慾不振、面色蒼白而且煩躁不安,病程可持續1-2個月。因此要求媽媽們要注意通風及溫度的控制,要經常讓寶寶在較陰涼的地方休息,無論室外或室內都要保持清潔衛生、乾燥通風,並及時給寶寶多喂些淡鹽涼開水。

  5、蚊蟲叮咬易引起面板病

  夏天也是蚊蟲活動的時節。寶寶幼嫩的面板就成了攻擊物件,它們比成人更容易被蚊蟲叮咬。寶寶很容易抓破面板而引起細菌感染,因此千萬不要小這些蚊蟲,寶寶的手腳被蚊蟲叮咬後,會留下色素沉積,而反覆抓破結疤可能會留下像小紅豆一樣的疤痕,也就是所謂的“紅豆冰”現象。它不僅僅有礙肌膚的美觀,嚴重的還會轉變成蜂窩性組織炎。媽媽們應在每天睡覺之前,噴灑無毒害的殺蟲劑,或者給寶寶使用蚊帳。出行的時候可以帶上萬金油、綠油精等藥膏。

  6、戶外活動防晒傷

  夏天隨著戶外活動的增加,晒傷的可能性也隨之大增。晒傷後寶寶面板會變紅,有刺痛和瘙癢感,有的寶寶會哭鬧,而有的寶寶則只會在面板脫皮或刺痛感來的時候才表現出煩躁不安。有些媽媽不願意為剛出生的寶寶用防晒霜,認為寶寶不需要,或是擔心防晒乳液會傷害寶寶的嬌嫩面板,而事實上六個月大以上的寶寶,就可以開始用防晒乳液了。長時間在戶外,可選擇防晒係數15-25的防晒乳液,每隔4-5小時給寶寶擦一次。

  7、謹防外傷感染

  蚊蟲叮咬後,寶寶抓破傷口,如果細菌侵入,就很容易形成傷口感染。所以在寶寶被蚊蟲叮咬後,最好馬上給寶寶搽上專用藥水,防止因瘙癢引起的抓撓。

先天心病寶寶吃什麼促進心臟發育
物理降溫操作流程
相關知識
夏季安全育兒知識
夏季安全育兒知識三篇
冬季安全育兒知識
秋季安全育兒知識
幼兒園夏季中班育兒知識大全
夏季小班育兒知識大全
秋季中班安全育兒知識
託班安全育兒知識
小班安全育兒知識
大班幼兒安全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