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文化作文素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0日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它不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明。下面是小編整理分享的,歡迎閱讀!!!!!

  篇一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愛我中華……”這首歌時,我就會想到我們偉大的祖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每個民族又有著不同的節日,在雲南傣族,每年清明節後的第七天,是他們盛大的潑水節。

  這一天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節日的盛裝,挑著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後就開始互相潑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們一邊翩翩起舞,一邊高聲呼喊:“水!水!水!”鑼鼓之聲響徹雲霄,祝福的水花到處飛濺,場面十分壯觀。傣族人們認為,在節日裡誰被潑的水最多,他得到的幸福也最多。

  關於潑水節的來歷,有這樣生動的傳說:很久以前,在傣族聚居的地區出現了一個殘暴的魔王,他無惡不作,到處燒殺搶劫,搶奪婦女,弄得莊稼無收,人心不寧,民不聊生。人們受盡了他的殘害,對他恨之入骨,可是誰也無法殺死他。

  魔王已有6個妻子,可他仍不滿足,又搶來一個美麗聰明的姑娘。這7個姑娘們看到自己的同胞過著悲慘的生活,決心找到消滅惡魔的辦法。聰明的姑娘們心裡恨透了魔王,可表面卻不露聲色,裝著與魔王十分要好。一天夜裡,魔王從外面搶回來許多財寶和奴僕,她趁魔王高興不備時試探問清了用魔王頭髮可勒死魔王的祕密。於是,夜深人靜,趁魔王睡著的時候,姑娘悄悄地拔下了魔王的一根頭髮,勒住魔王的脖子。頃刻間,魔王的頭便滾在地下,可是頭一著地,地上就燃起大火。眼看將釀成災禍,姑娘們立即拾起頭顱,大火就熄滅了。但是,魔王的頭滾到哪裡,哪裡便發生災難,拋到河裡,河水氾濫成災;埋在地下,到處臭氣沖天,只有魔王的妻子抱著才平安無事。

  為免除災難禍害百姓,姑娘們便輪流抱著魔王的頭,一人抱一天。天上一天,等於地上一年,每年姑娘們輪換的日子,即傣族的新年,傣族人民懷著對姑娘們敬佩的心情,給抱頭的姑娘潑一次清水,以便衝去身上的血汙和成年的疲憊,作為洗汙淨身的一種祝福。

  後來,傣族人民為紀念這七位機智勇敢的婦女,就在每年的這一天互相潑水,從此形成了傣族辭舊迎新的盛大節日——潑水節。

  篇二

  當清晨的第一縷斜陽射出光芒,鋪開一張宣紙,研好一硯新墨,帶著一份激情,我,走進了這翰墨流香的書法世界,這樣的時刻,真好。

  所有的字型中,我鍾愛顏體。記得我最先學的便是顏真卿的《多寶塔碑》。他的字,是有風骨的,兼具“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瀟灑閒散與“星漢燦爛,若出其裡”的深沉開闊。楷字像人佇立,草字像人奔跑。我愛上了顏真卿的楷字,走起來橫平豎直,大氣磅礴,化瘦硬為豐腴雄渾,結體寬而氣勢足,骨力勁道而氣概凜然。臨摹顏真卿的作品讓我感到了心胸開闊,每一筆精到極致,而後埋鋒而下,不留一絲尖銳,每一筆都富有生機,提頓之間盡顯滄桑。這讓我聯想到了李白的名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同。”每每飽蘸濃墨,懸腕握筆,我胸巾都豪氣萬丈。

  我最愛用楷書寫“痴”字。“痴”字有萬般解釋。我鍾愛這字的深度,迷到深處便成了痴。我最擅長用“連絲”來表現一個字的內涵,下筆要輕,也要自然,這便是#from 本文來自高考資源網 end#“連絲”的精髓。筆尖執行之處要有包羅永珍、生生不息的跳躍感,這也是“痴”字的真諦。愛一件事,愛到如痴如醉,該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啊!王羲之為寫一個“之”字染黑了一池清水,那是何等執著的境界!

  我愛這世界,愛這馨香美麗的翰墨世界。書法,這經歷千年歷史考驗的一個使者,翩然舞在這人世間,它穿越千古的塵埃,浸潤萬里文化長河,倩影搖曳,墨影流香。每次提筆,心中都積蓄著萬千情感,唯有將胸中鬱結之氣盡情揮灑於紙上,才能穿越時空的阻隔,與歷史上的書法大家進行心靈的對談。歲月沉沉流走,逝去了紙張的柔軟,留下了淡淡的墨香。書法,將我的心靈沖洗得一塵不染。我的靈魂中銘刻下了中華最燦爛的文化之一——書法。

  在翰墨流香的世界裡,寫著寫著,就醉了……

  篇三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它不僅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明。從盤古開天闢地,到如今的現代科技飛速發展,中華文化也從幾千年前的單調,發展到現在的輝煌。

  中華文化,範圍廣闊。傳統學科中的數學、醫學、農學;四大發明中的指南針、火藥、造紙術、印刷術;建築中的萬里長城、阿房宮;繪畫中的中國國畫;文學中的中國古典詩詞、小說、神話、寓言;還有書法、音樂、舞蹈、戲曲、曲藝、服飾、飲食、武術等等,這些絢麗的文化經過幾千年的發展已經變得豐富多彩,融入了我們的生活之中。而在眾多的傳統文化中,戲劇,無疑是能夠很好地體現中華民族傳統、精神和特色的一項文化。

  戲曲是中國傳統的戲劇形式。是包含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以及表演藝術各種因素綜合而成的。它的起源歷史悠久,早在原始社會歌舞已有萌芽,在漫長髮展的過程中,經過八百多年不斷地豐富、革新與發展,才逐漸形成比較完整的戲曲藝術體系。戲劇的發展可以說是隨著文明的出現就出現了,雖然原始的戲劇很粗糙,也可能稱不上是戲劇,但任何一項文明的發展都是要經歷剛開始的粗糙,才能逐漸得趨於完善的。原始的戲劇為後來完美的戲劇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戲劇從原始社會發展代中國古代,經歷了一個重大改革。中國古代戲劇因以“戲”和“曲”為主要因素,所以稱作“戲曲。中國戲曲主要包括宋元南戲、元明雜劇、傳奇和明清傳奇,也包括近代的京戲和其他地方戲的傳統劇目在內,它是中國民族戲劇文化的通稱。

  正是從古代的戲劇開始,到如今,戲劇已經成為了一個龐大的,完美的整體。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各民族地區的戲曲劇種,約有三百六十多種,傳統劇目數以萬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又出現許多改編的傳統劇目,新編歷史劇和表現現代生活題材的現代戲,都受廣大觀眾熱烈歡迎。比較流行著名的劇種有:京劇、崑曲、越劇、豫劇、湘劇、粵劇、秦腔、川劇、河北梆子、安慶黃梅戲、湖南花鼓戲……等等眾多劇種,尤以京劇流行最廣,遍及全國,不受地區所限。戲劇的發展可以說是相當的成功的,有眾多老一輩的藝術家和群眾們熱衷戲劇,希望將戲劇,這項中華的璀璨文化發揚光大。

  然而,戲劇在現在的發展中卻面臨著一個非常大的問題:現代文化的衝擊。隨著老一輩藝術家的漸漸衰老,新一代的年輕人逐漸崛起,現代文化正和傳統文化商討著一個問題:我們兩個,到底哪一個才能站得住腳呢?我曾經看過一個電視節目,記者到街上進行隨機採訪,物件都是一些年輕人,記者一些老藝術家的名字,問他們知不知道,而大多數被採訪者都表示沒有聽過。現在,新一代的文化如浪潮般席捲而來,新一代的偶像受到眾多粉絲的追捧,新一代的歌曲、舞蹈在人群之間流傳。有許許多多的現代偶像的粉絲對中華傳統文化不屑一顧,認為那樣的藝術、文化不適合喜歡追趕潮流的自己;對老一輩藝術家和傳統節目一無所知,認為父母那一代人知道,並不等於他們也應該去知道。這是多麼令人心寒啊!

  當然,我並不覺得追趕潮流不好,我也喜歡新生代的偶像,但是我覺得對於傳統的文化也應該有一定的瞭解。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意識到,現代的文化需要發展,但傳統的文化更需要發揚光大。於是,媒體開始越來越多地把傳統文化向年輕的一代用他們喜歡的方式進行發揚、宣傳,讓更多的年輕人喜歡上了中國傳統的戲劇;新一代的影星、歌星也開始在自己的影片、歌曲中加入中國傳統元素,利用他們自身的號召力,讓更多的年輕一代對戲劇有更多地瞭解,為發揚傳統戲劇獻上自己的力量,畢竟,這些年輕的歌手的老師也是上一輩的老藝術家;而老藝術家們也開始在傳統中融入新元素,是傳統戲劇在原有的基礎上更加吸引年輕人,使年輕人不僅追趕潮流也愛上傳統,對戲劇有更加深入地瞭解。

  現在,也有許多外國人喜歡上中國的戲劇,對中華文化也有深入地瞭解。戲劇,這一中華獨特的文化,正在被更多的人所瞭解,所喜愛。璀璨的戲劇藝術將會在世界的東方放出光芒!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五年級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書法
相關知識
中國傳統孝道的文化內涵
中國傳統哲學論文
中國傳統詩歌英文翻譯
中國傳統插花作品創意說明效果圖大全
中國傳統陶藝作品圖片
關於中國杭州傳統文化作文
小學三年級作文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作文參考範文
中國的傳統文化作文
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