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瓷哲學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本文從管理學視角出發,以稻盛和夫先生締造的核心企業京瓷株式會社為研究物件,通過剖析其企業文化,結合其近60年的發展歷程,為中國陶瓷類企業的長遠發展提供借鑑。 以下是小編整理分享的的相關文章,歡迎閱讀!

  篇一

  從日本京瓷企業文化看陶瓷類企業的長壽之道

  摘 要:一個企業家一生能夠締造一家世界500強企業已經稱得上傑出了,而能夠締造兩家世界500強企業,則可以稱得上偉大,而作為一個傳統陶瓷行業的企業家跨行接手負債累累、日虧損額近20億美元的日本航空,通過移植自己的經營哲學僅用了6個月就實現扭虧為盈,讓亞洲最大的航空公司起死回生則能被稱為神話。創造這個神話的企業家就是被譽為日本“經營之聖”的稻盛和夫。本文從管理學視角出發,以稻盛和夫先生締造的核心企業京瓷株式會社為研究物件,通過剖析其企業文化,結合其近60年的發展歷程,為中國陶瓷類企業的長遠發展提供借鑑。

  關鍵詞:稻盛和夫;企業文化;京瓷集團;敬天愛人

  0 引言

  在日本企業界,有一個“經營四聖”之說,即日本經濟崛起中最卓越的四位企業家。他們分別是松下創始人松下幸之助、索尼創始人盛田昭夫、本田創始人本田宗一郎以及京瓷創始人稻盛和夫。四人當中,唯有稻盛和夫創辦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京瓷集團和第二電電。京瓷株式會社原稱京都陶瓷株式會社,是京瓷集團的核心企業,由稻盛和夫創立於1959年4月1日,如今近60年過去了,京瓷集團仍然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並且高速地發展著。2015年,京瓷集團銷售額達到140億美元、淨利潤8.82億美元,資產達到248億美元的規模。一家陶瓷企業能夠經營到如此程度,不得不說是一個經營奇蹟。

  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於日本鹿兒島一個貧窮的家庭。父親是個印刷工人,每月微薄的收入不夠養家,不得不做些副業,每天都忙到深夜12點,即便如此,稻盛和夫一家的生活仍然掙扎在貧困線上。父親甚至在稻盛和夫出生時都忙得沒空去報戶口,一直把稻盛的生日推後了10天。因為父母都忙於生計,兒時的稻盛和夫時常無人照料。稻盛和夫12歲時,他的叔叔得了肺結核。在當時,結核病還是一種高傳染性的不治之症。稻盛和夫由於年齡小害怕被傳染,總是捂著鼻子走過叔父的房間,而他的父親和哥哥卻毫不猶豫地承擔起看護他叔父的責任。而結果是,他父親和哥哥安然無羔,他卻被傳染上了肺結核。經過與病魔的抗爭,稻盛和夫悟出一個道理 “膽怯只會帶來背運”,這可以說是稻盛和夫關於人生的第一個哲學思想。

  27歲前,稻盛和夫的人生充滿挫折。他的初中、高中、大學考試常常不及格,畢業後參加就職考試,每次都不合格。這期間稻盛和夫甚至萌生了成為“壓酷砸”的想法,與其生活在弱肉強食的不合理社會,還不如直接到“暴力團”裡廝混。就在稻盛和夫還為找不到工作而走投無路時,經竹下壽雄老師推薦下,稻盛和夫最終被松風工業錄用。對於竹下教授,稻盛和夫始終心存感激。以致多年以後,稻盛和夫在書中寫道,“我當時的指導教授竹下壽雄對我評價頗高,他眼見我一直都找不到接收單位,於是像父親一樣為我的工作問題操盡了心。”

  關於在松風工業的奮鬥經歷,稻盛和夫在自傳中做了詳盡的記錄。松風工業的社長撤換了原來非常信任稻盛和夫的技術部長青山政次,新任技術部長中途換人,不許稻盛繼續研製。稻盛一怒之下提出辭職,這一決定得到了特瓷課6位下屬以及老上司青山政次的擁護,他們也紛紛從松風公司辭職,開始籌備創業。因為對稻盛的信任,好友西枝一江甚至將自己的住宅作為抵押。最終,稻盛和夫集資300萬日元,又向銀行貸款1000萬日元,成立了京都陶瓷。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要使企業能夠生存發展,企業家們需要解決的第一個問題是,用什麼來維繫企業的存在?在京瓷創立之初,稻盛和夫就遇到了一個現在很多企業都會遇到的麻煩情況。公司成立第三年的五月,兩年前錄用的11名高中畢業生拿著請求書找到稻盛說,公司前景不明,大家心裡不安,因此要求公司就“定期增薪”和發放獎金向大家做出保證,否則不能在這裡工作。稻盛和夫非常糾結,公司剛剛創業,還很弱小,斷無實力答應他們的要求,但如果不答應,11名骨幹集體辭職,公司勢必元氣大傷。艱苦的談判進行了三天三夜,第三天,稻盛對他們說,雖然無法接受你們的條件,但我可以保證為了諸位的利益竭盡全力。如你們有辭職的勇氣,那就把這勇氣拿出來相信我一次!如果將來發現我欺騙了你們,那你們就殺了我吧!最終年輕人撤回了他們的要求,可稻盛卻陷入沉思:“辦企業,到底是為了什麼”。隨後他領悟到,辦企業絕不是為了滿足經營者的一己之私,而是要追求全體員工物質與精神兩方面的幸福。同時,做企業還應該有更高的追求,那就是為人類與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做出貢獻。之後稻盛和夫把“敬天愛人”這四個字作為社訓。

  公司步入正軌後,稻盛和夫的前輩兼好友吉田源三對他說過一句深遠的話:“稻盛,你雖然這麼年輕,但是你有明確的哲學。”從此,技術員出身的稻盛和夫開始了思想的昇華,不斷總結自己的人生哲學和經營哲學,最終將其傳播到了全世界。稻盛和夫將“活法”與“實學”相結合,把經營思想建立在人性發現和善行追求之上,最終跳出了傳統經營的窠臼。通過對傳統文化的汲取和反思,對“人應該如何生活”的本源和動力的探究,構建了京瓷特有的企業價值體系。稻盛和夫將京瓷的企業文化濃縮為五個部分:

  1 阿米巴經營

  阿米巴經營是稻盛和夫在京瓷公司的經營過程中,為實現京瓷的經營理念而獨創的經營管理手法。在阿米巴經營中,把公司組織劃分為被稱作“阿米巴”的小集體。各個阿米巴的領導者以自己為核心,自行制定所在阿米巴的計劃,並依靠阿米巴全體成員的智慧和努力來完成目標。通過這種做法,生產現場的每一位員工都成為主角,主動參與經營,從而實現“全員參與經營”。包括稻盛創立的京瓷公司、第二電電以及稻盛和夫主導重建的日本航空,現在已經有600多家企業引進了阿米巴經營。

  阿米巴Amoeba在拉丁語中指單個原生體,又稱變形蟲。對企業而言,阿米巴首先指的是工廠車間中的最小工作單位。京瓷在生產流程上的阿米巴管理有幾個基本原則:一是工序最單純,把一項工作分解成一個個最單純的工序,作為組建阿米巴的基礎;二是人數最少,相對於一個工作量,以最少的必要人數來組成;三是靈活組合,如果產品的種類、工序發生變化,阿米巴可以隨時重新排列組合。各個“阿米巴”自行制訂計劃,獨立核算,自主成長,讓每一位員工成為主角,“全員參與經營”,打造激情四射的集體,依靠全體智慧和努力完成企業經營目標,實現企業的飛速發展。   2 稻盛會計學7項基本原則

  稻盛會計學中總結出了能正確把握經營狀態、引導公司發展、極具實踐意義的“7項基本原則”。

  1現金本位經營原則

  以現金為基礎展開經營的原則,是指聚焦現金流,將經營簡單化。現代的會計學總是將事物複雜化,經營的實際狀況的把握也變得更加困難。如果想讓會計迴歸原點即能夠正確反映經營的實際狀態,應該關注最重要的“現金流”,以此為基礎做出正確的經營判斷。

  2一一對應原則

  公司經營過程中一定會有“物品”和“現金”的流動。這時,物品、現金及票據必須保持一一對應。這就是“一一對應原則”。通過徹底貫徹這個原則,每天通過票據累計得出的資料就是能反映公司整體真實狀態的數字。

  3肌肉型經營原則

  如果把企業比作人體,就應該以完全沒有贅肉不良資產、健全的“肌肉型企業”為目標。這就是“肌肉型經營的原則”,是京瓷會計學的支柱。

  4完美主義原則

  完美主義是指絕不含糊和妥協,對於工作的所有細節應該力爭完美,這是在經營過程中所應採取的基本態度。特別是對會計來說,數字要求100%正確。

  5雙重確認原則

  “雙重確認”,是一種不僅包括財務在內的所有領域,維護個人與組織健全的“保護機制”。票據處理、存款處理等必須要有數人進行檢查,這種雙重確認的體系可以確保業務的信任度和公司組織的健全。

  6提高核算原則

  對於企業的會計而言,努力提高本公司核算是最為重要的使命。京瓷採用阿米巴經營這種小集團獨立核算制度,使得全體員工都能為提高核算做出貢獻。

  7玻璃般透明的經營原則

  為了構築經營者與員工之間的信賴關係,要將公司的現狀毫無保留地告知員工,必須做到“透明”的經營,決不能隱瞞。不只是經營高層,讓員工們對自己公司的現狀一目瞭然,這是十分重要的。此外,還要向公司外部的股東、投資人等相關人員正確地通報公司的狀況,保持公平的資訊公開更是不可或缺的。

  3 稻盛經營十二條

  稻盛和夫在京瓷、第二電電、日航的經營過程中總結出的、能夠給公司的經營帶來成功的12條實踐專案。

  1明確事業的目的與意義

  確立正大光明、符合大義名分的崇高目的。

  2設定具體目標

  所設目標始終與員工共有。

  3胸中懷有強烈願望

  要懷有能夠滲透到潛意識之中的強烈而持久的願望。

  4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

  一步一步、紮紮實實、堅持不懈地做好具體的工作。

  5追求銷售最大化和經費最小化

  利潤無需強求,量入為出,利潤必定隨之而來。

  6定價即經營

  定價是領導的職責。價格應定在顧客樂於接受,公司也能盈利的交匯點上。

  7經營取決於堅強的意志

  經營需要洞穿岩石般的堅強意志。

  8燃燒的鬥魂

  經營需要強烈的鬥志,其程度不亞於任何格鬥競技。

  9拿出勇氣做事

  不能有卑怯的舉止。

  10不斷從事創造性的工作

  明天勝過今天,後天勝過明天,刻苦鑽研,不斷改進,精益求精。

  11以關懷坦誠之心待人

  買賣是相互的,生意各方都要得利,皆大歡喜。

  12始終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抱著夢想和希望,以坦誠之心處世。

  4 “六項精進”

  “六項精進”總結了人生和工作中最為重要的實踐內容。如果每天都能持續不斷地對“六項精進”加以實踐,就一定能開創自己美好的人生。

  5 調動員工積極性的七個關鍵

  經營企業的過程中,重要的就是要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經營者無論如何努力,一個人的能力也是有限的。如果希望公司不斷髮展,就需要有志同道合的員工。

  1把員工當做經營夥伴

  要把員工當做能與自己同心同德、同甘共苦的“夥伴”,把他們看成一同分擔經營責任的“共同經營者”。

  2讓員工發自內心地擁護你、佩服你

  經營者要使員工發自內心地擁護、佩服你這個社長,無論怎樣都願意跟隨你,而你必須要使他們幸福。

  3闡述工作的意義

  員工如果能發現自己工作的意義,就會熱情高漲,最大限度地發揮出自己的能力。

  4樹立遠大目標

  如果大家共同擁有美好的願景,都具備“希望這樣”的強烈願望,那麼,就會產生強大的力量,超越一切障礙,朝著夢想實現的方向前進。

  5明確使命

  能夠讓員工的積極性持久而不動搖的就是“使命”。明確公司的使命和目的,並與員工們共同擁有。

  6不斷講述哲學

  “為了實現崇高的企業目的,我準備以這樣的思維方式、以這樣的哲學來經營企業”,必須向員工們講這樣的話並與他們共有。

  7提高自己的心性

  經營者一定要學習正確的哲學,努力拓展自己的器量。

  如果把一家只有28個人的小工廠,發展成擁有6.5萬員工的世界500強企業,可以說明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在陶瓷行業的巨大適用性,那麼隨後第二電電的成功,則體現了其經營哲學的普世價值。創辦第二電訊電話公司KDDI ,是稻盛和夫依據其經營哲學成功的又一典型事例。日本的電信市場自明治維新以來一直由日本電信電話公司NTT 一家獨佔,通訊費用貴得離譜。1984年,日本政府決定打破壟斷,對通訊事業實施民營化。但日本的大企業害怕與實力強大的NTT對抗,都按兵不動。對於是否應該跨行發展這樣的新事業, 稻盛做了很長時間的思考 。他認為此舉的目的 ,不是為了個人的私心 ,而是為了降低日本國內的遠距離通話的費用,為民眾著想。所謂“動機善,則事業成”。基於這樣考慮,他終於下決心冒著同當時日本最大的通訊公司NTT 的競爭風險,創辦了第二電電KDDI。KDDI創立後, 通過貫徹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取得了巨大的發展,並迅速成長為世界500強企業。   2010年,在日本政府的再三請求之下,稻盛和夫以零薪水出任面臨破產命運的日本航空公司董事長。此時的稻盛和夫已近78歲高齡,而且脫離經營第一線已經有十幾年了。關鍵是對於航空業而言,他是個純粹的門外漢,更何況日本航空已是病入膏育、積重難返,此前已經空降過幾位高人執掌,均是無功而返。儘管周圍的人都強烈反對,稻盛和夫還是接受了這個艱鉅的挑戰。其原因是出於下面3項社會責任:一是為了防止日航破產對日本整體經濟的惡劣影響;二是為保住留任日航員工的工作;三是為了維護合理的競爭環境,確保國民的利益。此前,日本航空內部對於公司倒閉的危機感和責任感都十分欠缺,員工們更是一盤散沙。輿論都認為重建是不可能的事。在這樣的情況下,稻盛帶著“稻盛哲學”與“阿米巴經營”來到日航。通過制定“日航哲學”,不但誕生了日本航空共有的價值觀,同時也推進了全體員工的意識改革。此外,通過匯入阿米巴經營,使每一位員工都萌生了經營者的意識,全體員工開始思考如何提高自己部門的銷售額,如何削減經費。其結果是,此前一直虧損的日本航空公司,重建開始後的第二年度就取得了1884億日元的營業利潤,變身為世界航空領域收益最高的企業。稻盛和夫用例項向世人證明了企業文化的驚人力量。

  稻盛和夫先生的經營生涯可以分為京瓷、第二電電、日本航空三個階段。27歲創立京瓷,52歲創立第二電電,78歲拯救日本航空,大體上稻盛先生平均26年就創造一項事業,最後稻盛先生以其個人的成長經歷,推匯出“人生和事業成功的方程式”人生和事業成功=能力×熱情×思維方式。他認為,人生和事業是“理念、能力、熱情”三大要素相乘得出的結果。其中,“能力”代表先天條件;“熱情”是主觀努力的程度;“理念”即“思維方式”,“何為正確的做人原則”是判斷。成功方程式是稻盛和夫先生用其人生感悟給年輕人的啟迪和教化。

  1983年7月,在京都青年會議所成員的要求下,稻盛和夫成立了旨在學習企業經營的“盛友塾”。成立之時,盛友塾只有25名塾生,學習採用答疑解惑的形式進行,學員可以同稻盛和夫當場交流意見並討論,有助於塾生學到“實實在在的經營學”。其後,慕名而來的學員越來越多,稻盛遂將原本只是交流的學習班固定下來定期舉辦,並逐步完善組織體制。1988年12月,盛友塾正式改名為“盛和塾”,並於4月在大阪開設支部。塾生們的經營業績,最能說明盛和塾快速發展的狀況。據說,已有100餘名塾生的企業成功實現上市,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孫正義創立的軟銀公司。

  20世紀末以來,稻盛和夫不斷著書立說,傳播自己多年以來形成的經營哲學。通過《稻盛和夫自傳》、《活法》、《幹法》、《阿米巴經營》、《人為什麼活著――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稻盛和夫的實學:阿米巴經營的基礎》、《稻盛和夫的實學:經營和會計》、《經營為什麼需要哲學》、《經營十二條》、《六項精進》、《你的夢想一定能實現》、《在蕭條中飛躍的大智慧》、《成功與失敗的法則》、《創造高收益》等系列著作,稻盛和夫的經營哲學和人生哲學得以廣泛傳播。中國學者季羨林曾說:“根據我七八十年來的觀察,既是企業家又是哲學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簡直鳳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

  6 結語

  從1959年27歲開始創業,稻盛和夫先生白手起家,創辦了兩家世界五百強企業,這在世界商業史上都恐怕絕無僅有。如今稻盛和夫先生的經營哲學不僅超越了行業,而且超越了國境,超越了民族和文化差異。京瓷集團敬天愛人的企業經營哲學以及阿米巴經營,12條準則,6項精進,7個關鍵的企業文化體系,不僅在陶瓷行業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且移植到通訊行業,在第二電電同樣取得了成功,最後甚至移植到了航空業,一樣取得了成功。在中國當下,很多陶瓷企業都挺不過10年的大局下,如何成為陶瓷行業裡的長壽型企業,中國的企業家們不妨讀讀稻盛和夫的書,稻盛和夫先生的經營實踐是我們學習的榜樣之一。

  參考文獻

  [1]盧井. 日本京瓷的“勝利方程式”[J]. 時代金融, 20053:32~32.

  [2]稻盛和夫.京瓷的成功軌跡[M].北京:中國友誼出版社,2003.

  [3]楊澍. 京瓷50年的哲學與實學[J]. 商學院, 20101:50~54.

  [4]稻盛和夫.京瓷哲學[M].北京:東方出版社,2016.

  [5]稻盛和夫.稻盛和夫自傳[M].北京:華文出版社,2010.

下一頁分享更優秀的<<<

成功哲學心得體會
教育哲學論文
相關知識
京瓷哲學論文感想2
京瓷哲學論文
京瓷哲學論文感想
京瓷哲學人生論文
京瓷哲學感想論文:自己的路自己來開創2
京瓷戰勝困難哲學論文
生活中處處有哲學論文
我看人生哲學論文
人生哲學論文
論教育哲學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