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登高山的注意事項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成功的完成一次高山攀登如同獲得一項學位。首先你需要學習和實踐很多不同的技能,到時候再將它們糅合在一起,檢驗能否在真實的環境裡發揮作用。對於登山的危險也要有所瞭解,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於登山的注意事項,歡迎閱讀。

  露宿

  在一日攀登中攜帶露宿裝備可以作為預防措施,由於附加的重量以及消除了熬夜的恐懼,通常都變成自我安慰的舉動。超過一天的攀登過程中,一條露營袋、一條輕量的睡袋、以及化雪用的爐子都是必備的裝備。不論你是平躺著、蜷成球,或者坐著過一整夜,最重要的是必須在身體和地面之間有一個隔離層。揹包後背的泡沫墊是不錯的坐墊,如果選擇躺倒,可以用繩子墊在腿部下面。

  在寒冷的天氣或者積雪的地方,輕量的泡沫睡墊是值得攜帶的重量。當然,露宿過程中,保持溫暖最可靠的辦法是和搭檔使勁擠在一起,不過大多數男性寧願挨凍也很少這麼做。

  有些露營袋可以在颳風和下雨的時候作為緊急的庇護所。關鍵是要足夠輕。編譯者注:救生鋁膜也是不錯的選擇,體積小,重量輕,可以抵禦一定的惡劣環境。

  下降

  除非你爬的是Chamonix的AiguilleduMidi,到了山頂之後可以享受一頓美餐外加法國淡啤酒,還來得及趕上下一班的下山纜車。否則,登頂意味著戰鬥剛剛完成了一半。也許剩下的另一半並不是最困難,當通常都是最危險的。你可能覺得疲勞,警惕性也放鬆了,下午的陽光使山谷裡遍佈松石,冰川和雪原的表面也變得鬆軟。事故往往就是在一時的疏忽或者判斷失誤時發生的。

  如果需要繩降,通盤檢查每一個繩結和錨點的安全性。如果器材短缺,只能使用單點下降錨點,就需要做一個不受力的備份,然後讓體重大的人攜帶揹包先降下去圖5。上面的人注意觀察受力的錨點,如果一切正常,後面的人就可以放心的拆掉備份。不過,儘量還是多留一些裝備吧。只要想想一旦出了問題,多少錢的裝備都換不回後悔。選擇繩降路線時,注意路線上鋒利的巖稜和松石。最後一個人下降之前,確保抽繩時繩子不會卡住。降下來抽繩時,注意有可能被繩子帶下來的松石。

  在雪坡上,小心軟而粘的雪沾到冰爪齒間,經過一段時間會變的硬而且滑。在這種雪況下,取下冰爪,用靴子踢雪下降可能會更安全些。要特別小心由於日照或氣溫上升作用於冰川引起的變化,假如你跟著早晨自己的腳印返回,變軟的雪橋可能不能再承擔你的體重。

  天氣

  壞天氣是登山者永遠擺脫不開的夢魘。每次你開始攀登的時候,在高山上都存在遭遇風暴襲擊的可能。應當知道當這個嚴酷的考驗來臨時如何對付,如果能夠避開它就更好了。

  高捲雲,有時也被稱為“馬尾雲”,是典型的風暴來臨的前兆,通常都會再12-24小時之內。使用高度表觀察氣壓變化也有助於辨別天氣趨勢。高氣壓通常意味著穩定的天氣,氣壓上升或下降都會帶來風和天氣變化。低氣壓代表不穩定。當然,這裡的低氣壓是指山區中相對變化。

  雷電是高山的噩夢,直接捱上一下你立馬就會給烤糊了。但是即使接觸到附近的入地電流也會產生嚴重後果,可能會導致心跳停止、肌肉痙攣,甚至融化合成纖維的衣服導致燙傷。如果石頭翁翁作響或者產生劈啪放電,意味著雷電即將來臨。為了保護自己,應當選擇儘可能平坦的地點,注意不要躲在山洞裡或巖簷下,在那些地方電弧會把你燒成微波爐裡的烤肉。坐在或者蜷縮在你的揹包上,與地面絕緣開來。另外應該除去身上的金屬物體,比如保護器材或者冰鎬等等當然也不是把它們扔下山,因為金屬物體會集中電流燒傷身體。儘可能蜷縮身體,以減少電流可能穿過身體的距離。剩下的就只有祈禱了。

  頭腦的競技

  高山攀登是頭腦的競技,恐懼也充斥其中。山中充滿了值得敬畏的東西,以及受傷乃至死亡的潛在可能性。熟練的技術和良好的裝備當然能夠將這些危險儘量減小,但是比任何技術和裝備都重要的是,只有堅強和理性的頭腦能夠應付下來。那些偉大的登山家,比如AnderlHeckmair,WalterBonatti,以及RiccardoCassin都是活的例證。這些老傢伙們用那些現在只能在穀倉中找到的簡陋工具攀登了不可思議的路線。他們會覺得恐懼嗎?一定會的。在衝頂的過程中?一定會的-當他們覺得危險太大,而且還有可能撤退,他們就會轉身下撤。所有這些人今天還都活著。在山中,應該知道恐懼在何時是正常的、何時是不正常的,知道每種情況下如何應對,絕不允許恐懼發展成張皇失措或者蠢行,我們想要成為這樣的人,我們只能依賴這樣的人。

戶外登山必備用品
初次攀登四姑娘山的幾個小貼士
相關知識
攀登高山的注意事項
雨後登山的注意事項簡單分析
驢友登山的注意事項
經期時登山的注意事項
戶外登山的注意事項
冬季登山的注意事項
徒步登山的注意事項
徒步登山的注意事項
新手開車上高速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開車上高速的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