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經典名言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如今佛教是一種宗教信仰,也成為了文化現象。下面小編為你分享的是的內容,希望你會喜歡!

  最新

  1 輪迴自然界萬物最燦爛之日,為何就是委地之時?

  2 問佛∶如果遇到了可以愛的人,卻又怕不能把握怎麼辦?佛曰∶留人間多少愛,迎浮世千重變;和有情人,做快樂事,別問是劫是緣。

  3 佛曰:執著如淵,是漸入死亡的沿線佛曰:執著如塵,是徒勞的無功而返佛曰:執著如淚,是滴入心中的破碎,破碎而飛散佛曰:不要再求五百年,入我空門,早已超脫涅磐。

  4 禪者心也,心中有禪,坐亦禪,立亦禪,行亦禪睡亦禪,時時處處莫非禪也。禪也是頓生的,特定的時間,特定的空間,人頓悟,得禪意。《禪語》

  5 空中,梧桐落葉飄零;眼前,蕭瑟秋花凝霜。一位秀才問趙州禪師:“此情此景,如何感悟人生?”趙州禪師淡淡地說:“不雨花猶落,無風絮自飛。”有人問大龍智洪禪師:“什麼是微妙的禪?”智洪禪師回答:“風送水聲來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

  6 問佛∶如何讓人們的心不再感到孤單?佛說∶每一顆心生來就是孤單而殘缺的,多數帶著這種殘缺度過一生,只因與能使它圓滿的另一半相遇時,不是疏忽錯過就是已失去擁有它的資格。

  7 修行是生活的昇華,從煩惱痛苦的人生,修改為喜悅安樂的人生。

  8 人生是“過客”,旅遊一段路程,到達終點各分散,應放鬆心情欣賞沿途風景,珍惜短暫的光陰。

  9 求內心清淨,不覓外境舒適,隨緣了業,但求盡心,超越得失,灑脫自在。

  10 少欲知惜福培感恩圖報,由乞求改為施捨的人生。

  11 多管自少管他人閒事;逆來順受,忍為福之基你欺罵我,正是成就我。

  12 誠實待隨喜贊勸修口德,多看他人優點。

  13 善盡本遵守法處事有分用心如物來則事去不留。

  14 孝養父尊敬師同事和對屬下晚輩慈悲。

  15 蓮花生在被人遺棄的廢物和汙泥中,仍然放出悅人的芳香,宛如佛弟子生在愛慾強烈的人群中,而能散發著智慧的光芒。

  精選

  1 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2 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3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4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5 孝敬父母,愛護妻子,職業安定,是大幸福。

  6 瞭解神聖永恆的事物,可適當地稱為‘智慧’,對俗事的瞭解只不過是‘知識’罷了。

  7 宇宙間每一件事物的形成都有其原因。完美的聖者不但解釋生成原因,而且也說明每一件事物的消滅情形。

  8 不知道苦惱苦惱除去苦惱的境界和消除苦惱的方法——就叫做‘無知’。

  9 鍛鍊心智的形式有三種:第一種是高尚道德的訓練,第二種是高超思考方的訓練,第三種是高等領悟力的訓練。

  10 讓你的老年過得像童年一般天真浪漫,讓你的童年過得像老年一般沉著穩重,這意思也就是說: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夾雜傲慢,也不要使你的謙卑缺乏智慧的成份。

  11 智慧是從禪定產生的,沒有禪定就不能生出大智慧。

  12 假如一個人活了一百歲而沒有真實的智慧,又不能自我規律,那倒不如只活一天,具有智慧和定靜的功夫。

  13 假使有人說你的壞話,你不需要心憤恨、輕視或者對他們不滿。

  14 假如你心存怨恨,那麼它不但會阻礙你心智的發展,而且使你無法判斷那言論到底是對還是錯。

  15 同時,假如別人給我戴高帽子,過於讚美我的教法和僧侶,你也不要太得意,因為這樣也會損害你內在的心智發展。你應該接受事實的部份,而且向他們表明實際的情況。

  錦集

  1 深明因果,一切自作自受!常加反省,廣種善因得樂果!

  2 去諸除習放下執絕不結處處學謙讓。

  3 寬恕包容拓寬心胸,絕不發脾氣,自己傷害自火燒功德林。

  4 心地光放下偽表裡一致,尋回純真無邪的本來面目。

  5 對一切境一切時,心內清平等,絕不起分別妄想及憎愛執著。

  6 內心清淨無染為修行之真正目的,前列各項正如建屋之地基,必須努力作到才能“內調自外敬他人”改變氣質速成佛煩惱痛苦立刻轉為自在解脫。

  7 每日心不離佛,多唸佛禮佛,學佛修佛行,現生吉祥,臨終往西方,華開見佛悟無生。

  8 若人慾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9 人在愛慾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苦樂自當,無有代者。

  10 覺了一切法,猶如夢幻響。

  11 佛言:當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無我者,我既都無。其如幻耳。

  12 阿字十方三世佛,彌字一切諸菩薩。陀字八萬諸聖教,三字之中是具足。一句彌陀是佛王法王咒王功德之王。專念「南無阿彌陀佛」一佛,即是總持總念諸佛諸菩薩諸經咒諸行門。所謂「八萬四千法門,六字全收。」亦謂「賅羅八教,圓攝五宗。」既得臨終往生淨土,亦獲現世身心安樂。

  13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14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15 知幻即離,不假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16 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

  17 我觀是南閻浮提眾生,舉心動念無不是罪。

  18 複次地藏,未來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於佛法中所種善根,或佈施供養,或修補塔寺,或裝理經典,乃至一毛一塵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迴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樂。如但迴向自家眷屬,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樂,舍一得萬報。是故地藏,佈施因緣,其事如是。

  19 複次地藏,若未來世,有諸國王,至婆羅門等,遇先佛塔廟,或至經像,毀壞破落,乃能發心修補。是國王等,或自營辦,或勸他人,乃至百千人等佈施結緣。是國王等,百千生中,常為轉輪王身。如是他人同佈施者,百千生中,常為小國王身。更能於塔廟前,發回向心,如是國王,乃及諸人,盡成佛道。以此果報,無量無邊。

  20 念阿彌陀佛功德,多於念地藏菩薩百千萬倍。何以得知?準《觀音經》,有一人供養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乃至一時,不如禮拜供養觀世音菩薩。《十輪經》雲:'一百劫念觀世音,不如一食頃念地藏菩薩。'《群疑論》曰:'一大劫念地藏菩薩,不如一聲念阿彌陀佛。'何以故?佛是法王,菩薩為法臣,如王出時,臣必隨從,大能攝小。佛是覺滿果圓,超諸地位,所以積念者功德最多,過於地藏百千萬倍。菩薩未屬佛地,果未圓滿,故功德最少。"

還會看:

佛家的經典名言
有關為人處事的名言句子
相關知識
佛家經典名言
麥家經典名言
道教名言名句格言大全_道家經典名言名句
佛家的經典名言
企業家的經典名言語錄
懷念家鄉的經典名言名句
熱愛家鄉的經典名言名句
形容家庭和睦的經典名言佳句
文學家卡夫卡經典名言有哪些
佛人生經典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