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幸福是什麼教學反思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幸福是什麼》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下面是小編網路整理的四年級《幸福是什麼》教學反思以供大家學習。

  一

  通過區語文協作組來我們學校指導的活動,我對《幸福是什麼》的教學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對我今後的教學也有很大的幫助。從李建華老師的指點中我學到了不少,受益匪淺。

  一、確定核心要素

  文字的解讀最重要就是要找到一個核心要素,也就是所謂的基本點。這就要充分地去解讀文字,把文字放在首位,鑽研文字,從而找到文章的核心要素,找到一個突破點。《幸福是什麼》這篇童話故事的基本點就是幸福,抓住了幸福,也就抓住了文字的核心要素。因此匯入就可以把幸福提出來讓學生討論,引發對幸福的思考。這樣一開始就把文字的基本點提出來思考,比我用《幸福拍手歌》匯入要明確得多。用歌曲匯入雖能營造氣氛,也無形破壞了課堂應有的氣氛,而直接提出核心要素來討論更能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二、理解核心要素

  核心要素找到了,還要去理解這個核心要素,看看從哪幾個角度去理解,重點放在那個方面,難點又是什麼呢。《幸福是什麼》的童話故事中,對於幸福可以從兩個方面去理解。一方面是別人給予自己的幸福,自己因享受而感到幸福;另一方面是自己給予別人的幸福,自己因付出而感到幸福。在教學中,學生對自己因享受而感到幸福很容易理解,而對於自己因付出而感到幸福卻很難理解,這就要把教學的重點放在給予別人的幸福上。我在教學中沒有理解幸福這個核心要素,導致沒把付出也是幸福這一個重點突出出來,一節課下來,學生仍舊側重於因老師教我們學知識而感到幸福,因爸爸媽媽養育我們而感到幸福……

  三、達到核心要素

  明確了核心要素,那麼整節課的教學就是為這個核心要素服務,最終讓學生達到教學的目的。在教學《幸福是什麼》時,就因為沒有明確付出也是幸福這一重點,使學生最終並沒有完全理解給予別人也是一種幸福。其實在教學中,一開始就可以明確提出今天我們所要說的幸福與同學們剛才對幸福的討論是不同的,這裡的幸福是一種給予、付出。為了讓學生更能體會到給予是幸福的,對十年前疏通泉眼時的幸福就要重點學習。可以把十年前和十年後的句子進行對比學習,或者說說十年後這些人和動物喝了井水會說些什麼呢,從而感受自己只做了一件這麼小的事情,卻給別人帶來這麼大的好處。經過這一環節的學習,學生對幸福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明白給予也是幸福。最後結束時出示一首通俗易懂貼近生活的小詩,學生讀了之後就更加明白了給予也是一種幸福,自己要給予、付出才會幸福。

  同時我在今後的教學中對學生的評價要注意引導,可以把學生回答問題時說的重要的詞語用在我的評價中去,這樣一來,學生對重點詞語記憶會更深刻,也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我還要多一些激情,使自己完全融入到課堂中去,和學生一起走進課堂中去。

  

  這是一篇童話,講的是三個牧童在智慧女兒的引導下經過勞動實踐弄懂了幸福的真正含義:幸福是要靠勞動,要靠很好地儘自己的義務,做出對人們有益的事情。

  因為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所以我把教學重點定為:什麼是幸福以及三個牧童是怎樣弄懂幸福是什麼的。再加上課文淺顯易懂,教學時,我沒有作多的講解。在學生大體瞭解課文內容後,抓住三個青年和智慧女兒的話,讓學生思考,並在小組內討論交流。學生通過交流明白了是勞動讓他們感到了幸福,只有付出勞動,做對別人有用的人,才是幸福的。

  之後我讓學生聯絡他們平時看到的,聽到的,做過的,說說自己對幸福的看法,自己什麼時候感到最幸福,學生暢所欲言,有的說有一次在路上幫助了別人,人家對我說謝謝時,我感到了幸福;有的說我在家裡幫媽媽作家務時,媽媽誇我時,我感到了幸福……在不知不覺中,深化了對學生進行熱愛勞動,助人為樂的教育。

  與此同時,我不失時機地出示了一些關於幸福的名人名言,讓學生讀一讀,背一背,一方面進一步受到思想教育,另一方面也積累了語言。

  在概括課文主要內容時,我發現大部分學生能按照平時老師教的方法做,仍有五六個學生不知如何下手,以後,要及時關注這部分學生。

  三

  《幸福是什麼》是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本單元是以“中外童話”為專題。都是優美的童話,以動人的故事和優美的語言,把讀者帶入美好的情境,使人們感受到真、善、美的薰陶。

  《幸福是什麼》是一篇尋找和認識幸福的過程。因此,我的教學重點就落到“認識什麼是幸福”上。再抓住重點段的朗讀來感受勞動創造幸福的真理。

  在教學時,我就直接的匯入,你們認為幸福是什麼?你覺得你的幸福是什麼?緊接著就是了解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再抓住重點段來理解全文即具體的分析課文。

  在上完了這一課之後,就覺得學生還是沒有弄懂幸福到底是什麼?我也對自己做了一個深刻的反思。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讀的形式少:

  比如,我可以用默讀、生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讀、比賽讀等方式。以讀為主。讓生在讀中思考、在讀中體會、在讀中感悟。

  2、學生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沒有體現出來。

  比如,師先提出問題,讓學生讀,出現了問題之後,師可以適當的往好的方面引導,再讓學生來爭論、討論。不要一味的都是老師在評價,讓他們在討論的過程中也能學習。

  3、對幸福的理解,我認為幸福就是付出,勞動就是付出。還要引導學生要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伸手向父母要零花錢時,你有想過你的父母的感受嗎?上課不聽講時,你有想過老師的辛勤勞動嗎?

  比如:我在講到,假如你現在是病人,醫生把你的病治好之後,你會對醫生說點什麼呢?有一個孩子就說到:“醫生,我家裡很窮,都快吃不上飯了。我可以不給醫藥費嗎?而且我家裡上有老、下有小,你可以借一點錢給我嗎?”我在上課時就沒有怎麼好好的去引導,這種學生就是明顯的只知道叫別人幫助自己,不知道自己也要去幫助別人,就沒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老師不只是教給孩子們知識,還要教給孩子們做人的道理。好讓他們都能更好的成長。

六年級語文上冊人教版少年閏土教學設計
冀教版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計劃
相關知識
四年級幸福是什麼教學反思
幸福是什麼教學反思
幸福是什麼教學設計
幸福是什麼課堂反思
幸福是什麼課文反思
幸福是什麼課文反思
四年級垂直與平行教學反思
我是什麼教學反思
四年級巨人的花園教學反思
四年級我們的生命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