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下語文目錄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隨著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進行,七年級語文教材建設的重要性日益顯現出來,那麼目錄現在都有什麼內容呢?為大家整理了,歡迎大家閱讀!

  人教版七年級下語文課本目錄

  第一單元

  1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2 爸爸的花兒落了

  3 醜小鴨

  4 詩兩首

  5 傷仲永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成長的煩惱

  第二單元

  6 黃河頌

  7 最後一課

  8 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

  9 土地的誓言

  10 木蘭詩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 黃河,母親河

  第三單元

  11 鄧稼先

  12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

  13 音樂巨人貝多芬

  14 福樓拜家的星期天

  15 孫權勸學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我也追“星”

  第四單元

  16 社戲

  17 安塞腰鼓

  18 竹影

  19 觀舞記

  20 口技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 戲曲大舞臺

  第五單元

  21 偉大的悲劇

  22 在沙漠中心

  23 登上地球之巔

  24 真正的英雄

  25 短文兩篇

  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 漫畫探險

  第六單元

  26 貓

  27 斑羚飛渡

  28 華南虎

  29 馬

  30 狼

  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 馬的世界

  課外古詩詞背誦

  山中雜詩

  竹裡館

  峨眉山月歌

  春夜洛城聞笛

  逢入京使

  滁州西澗

  江南逢李龜年

  送靈澈上人

  約客

  論詩

  名著導讀

  《童年》:在苦難中長大

  附錄

  臨摹、欣賞、顏體書法

  漢語詞類表實詞

  七年級下冊語文課文理解

  1、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選自《朝花夕拾》,文章通過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兩種不同生活的描寫和感受,表現了作者由童年的遊戲、玩樂到長大讀書的成長過程,含蓄地批判了腐朽的封建教育制度對兒童身心發展的束縛。

  魯迅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他的代表作有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中篇小說《阿Q正傳》,小說集《吶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雜文集《墳》《且介亭集》《二心集》等。

  2、《爸爸的花兒落了》選自臺灣作家林海音的小說《城南舊事》,“爸爸的花兒落了”一方面實指夾竹桃的敗落,另一方面象徵天性愛花的爸爸離開人世。語帶雙關。小說以此為題,含而不露,哀而不傷。本文有兩條線索貫穿全文,一是關於爸爸愛花、對花兒的描寫貫穿始末,另一條線索就是畢業典禮,圍繞畢業典禮這一中心事件,作者採用插敘手法,表現爸爸對女兒的關懷。這兩條線索,前者是主線,後者是副線,後者起著烘托、映襯、推動的作用。

  3、《醜小鴨》是一篇帶有自傳色彩的童話。作者安徒生,丹麥著名作家,世界著名童話大師。他的代表作有《賣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裝》《醜小鴨》等。在本文中,作者以自己的切身經歷為基礎,採用童話這一靈活的藝術形式,塑造了一隻“醜小鴨”的形象:一隻又大又醜的小鴨子,一出生就伴隨著別人的嘲弄和歧視,但是,在經歷過種種挫折和打擊之後,他終於變成了一隻美麗的天鵝。從文中可以看出,醜小鴨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對美的嚮往和不懈追求。他啟示人們:只要不懈追求,努力進取,即使身處逆境,也終能實現自己的理想。文章以醜小鴨的遭遇和奮爭為線索,按時間順序展開故事。

  4、《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選自《普希金詩集》。在這首詩中,詩人以勸說的口吻直抒胸臆,闡明瞭一種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當生活欺騙了你時,不要悲傷,不要心急;在苦惱之時要關於忍耐,一切都會過去,未來是幸福、美好的。這首詩以平等的娓娓的語氣寫來,語調親密和婉,熱誠坦率,詩句清新流暢,有豐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

  普希金,是俄羅斯偉大的民族詩人、小說家,史稱“俄羅斯文學之父”。他被認為是俄羅斯文學語言的建立者和新俄羅斯文學的奠基人。著名詩作有《自由頌》《致大海》《致恰達耶夫》等。課文《假如……》是他在鄰居女兒的紀念冊上題下這首詩。

  《未選擇的路》選自《中外哲理詩精選》,在這首詩中,作者塑造了一個面臨選擇的人物。描繪了他選擇時的心態,告誡人們人生只能選擇一條路,而且沒有回頭路可走,因此應獨立思考,自主選擇。這首詩有著特別的意蘊,它是借寫自然界的道路來表達對於人生之路的思考。作者弗羅斯特,美國詩人,被認為是“新英格蘭的農民詩人”,因他處在傳統詩歌和現代詩歌交替的一個時期,也被稱為“交替性的詩人”。著名詩集有《山間》《新罕布什爾》等。

  5、《傷仲永》選自《臨川先生文集》,文章以“傷”為題眼,意在表明對方仲永的“哀傷、嘆惜”之情。方仲永從5歲到20歲之間,他的才能每況愈下,告訴人們:後天的教育和努力學習是天才成長的關鍵因素。作者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人,世稱臨川先生。

  6、《黃河頌》選自組詩《黃河大合唱》第二部《黃河頌》。《黃河大合唱》是著名詩人光未然張光年為配合音樂家冼星海創作的大型民族交響而寫的組詩。在選文中,詩人以時代的歌手出現,代表祖國英勇的兒女,身著黃河唱出了頌歌。他歌頌黃河氣勢巨集偉,源遠流長,並且要以它為榜樣,像它一樣偉大堅強。這首詩具有直白、豪邁的風格。

  7、小說《最後一課》是法國作家都德所作。作品寫的是法國阿爾薩斯地區被德國普魯士軍隊佔領以後,侵略者強迫當地學校改教德語的事件。文章以一個淘氣調皮的男孩小弗朗士作為主人公,並以他的視角來觀察、描寫韓麥爾先生這一形象,通過無知而稚氣的口吻以及心理變化,間接地寫出了阿爾薩斯地區人民由衷的悲痛和對侵略者無聲的抗議,表現出他們對祖國的深情。

  8、《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作者是李大釗,他不僅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而且是學者和詩人。他的詩文被魯迅譽為“革命史上的豐碑”。課文圍繞著艱難的國運和雄健的國民之間的關係,以長江大河,旅途徵人作比,闡述了艱難的國運一定要有雄健的國民這一道理,鼓勵國民“拿出雄健的精神,高唱著進行曲調”,迎接崎嶇與險阻。這篇文章通篇使用比喻增強了說理的透闢性、情感的生動性和語言的形象性,使作品的意蘊、文字的含義同時豐富了起來。

  9、《土地的誓言》作者端木蕻良原名曹漢文,遼寧昌圖人,現代作家。這是一篇抒情散文,充溢著飽滿、深沉的愛國熱情。從文章來看,標題的要點應在於“誓言”。這“誓言”是作者對著土地發出的。作者在文章末尾壯懷激烈地發誓:“我要回到她的身邊……為了她,我願付出一切。我必須看見一個更美麗的故鄉出現在我的面前——或我的墳前。”因此,本文是“面對土地發出的誓言”。

  10、《木蘭詩》選自宋代郭茂倩編的《樂府詩集》,這是南北朝時北方的一首樂府民歌。全詩以“木蘭是女郎”來構思她的傳奇故事。以時間為序,採用比興的手法,敘述了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奔赴沙場,凱旋迴朝,建功受封,辭官還鄉的故事,塑造了一個巾幗英雄的形象。這首詩與《孔雀東南飛》一起,被譽為樂府民歌的“雙璧”。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目錄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目錄
相關知識
人教版七年級下語文目錄
人教版七年級下語文課時作業本答案
人教版七年級下語文期末試題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級下語文期中試卷
人教版七年級下語文複習資料
人教版七年級下語文複習資料
人教版七年級下語文教學設計
人教版七年級下語文教學設計
七年級下語文目錄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級上語文書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