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小時候的故事彙總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長期逃學的沈從文、屁股挨板子的郭沫若、晚飯後聽四叔錢穆吹簫的錢偉長……名人小時候的故事可謂是精彩連連,以下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關於名人小時候的故事,歡迎大家前來觀看!

  名人小時候的故事篇1:毛澤東

  一代偉人毛澤東於1893年12月26日出生在湖南省湘潭縣韶山沖的上屋場。

  韶山沖是個美麗的地方,群山懷抱,綠樹翠竹;在一片松竹掩映的斜坡上,建有一座凹形的房屋,這種房屋當地稱作“一擔柴”式民居。房屋的牆都是用土磚砌的,一多半蓋著青瓦,另一小半蓋著稻草。毛澤東就出生在那青瓦屋裡。這裡叫上屋場。毛澤東的家門口有兩個池塘,是夏天游泳的好地方。

  毛澤東的父親叫毛順生。毛順生只讀過兩年書,7歲就當家理事,但繼承的卻是一大筆欠債,不得已去當了幾年兵,回來以後在家務農。他聰明能幹,善於經商,還作糧食和豬牛生意,很快就還清了債,贖回了15畝稻田,日子越過越好。

  毛澤東的母親叫文七妹,孃家離韶山沖只10幾裡地,與韶山沖只隔著一座雲盤山,在湘鄉縣的四都唐家坨。文七妹中等身材,長得清秀,圓臉龐,寬前額,聰慧又善良,勤勞又儉樸,樂於助人,每逢災荒之年,常接濟窮人,深得鄉親們的讚譽。

  毛澤東出生以後,父母非常高興,滿月的時候做“三朝酒”,專門請一位有學問的老先生給他起了一個名字,叫“毛澤東”,字潤之。毛澤東滿月以後,母親文七妹把他帶到了外婆家。外婆非常疼愛這個外孫。就請算命先生給外孫測了八字,說要平安長大成人,必須拜一個長壽的乾孃。誰長壽呢?外婆認為後山那塊兩丈多高的石頭最長壽。於是,選了個黃道吉日置辦了香燭酒醴,把毛澤東抱到那塊大石頭前面,讓他作了個揖,拜這塊大石頭為“乾孃”,還給他起了一個名字叫“石三”,按當地的習慣就叫他“石三伢子”。外婆捨不得外孫,毛澤東就留在外婆家,一直到4歲。

  毛澤東從小就聰明,人們都誇他長大了一定有出息,是個天才。

  那是石三伢子4歲的時候。過年了,外婆給他穿了一身新衣服,頭上戴著一頂紅風帽,和小朋友們一起玩耍。有一個白鬍子老頭,喜歡跟孩子們逗著玩。他故意板著臉,翹起白鬍子,嚇唬小孩子們,說:“不許你們在這兒玩,我要割掉你們的耳朵。

  小朋友們一聽,都嚇得跑掉了,只有石三伢子站在那兒不動。白鬍子老頭就問他:”你為什麼不跑呢?你不怕我割耳朵?“石三伢子一點都不害怕他,反而問道:”老阿公!你為什麼要割我的耳朵呢?“白鬍子老頭覺得這個孩子挺有意思,一本正經地說:”我要割下你的耳朵做下酒菜!“石三伢子一點也不害怕,也一本正經地說:”一個人做事要講道理。老阿公,你講不講道理?你如果有道理,我的耳朵就給你吃;你要是沒道理,我就扯掉你的鬍子。“石三伢子邊說邊笑咪咪地望著白鬍子老頭,還把紅風帽子的扣解開,把耳朵露在外面。

  白鬍子老頭大吃一驚,心想:一個4歲的孩子就有這樣的膽量和聰明,真是少見。

  毛澤東在外婆家住的時候,他的八舅開了一個家館教孩子們讀書。4歲的石三伢子跟著去當”旁聽生“。幾個弟兄背書的時候,因為他們平時貪玩,一個個都憋得滿頭大汗,臉漲得通紅,誰也背不下來。這時候,小小的石三伢子站起來,說:”八舅,讓我背吧!“八舅驚奇地說:”你能背嗎?“”我能背下來,不信,你聽!“石三伢子從容地”趙錢孫李,周武鄭王…“一氣背了下來,一個字不錯。外婆聽說這件事以後,高興地說:”石三伢子真是聰明,怕是天上的文曲星下了凡!“石三伢子6歲就開始跟著大人幹活。他常和幾個小夥伴去放牛。小孩子貪玩,玩高興了,就忘牛,不是讓牛吃了人家的禾苗,就是牛吃不飽。怎麼才能又讓牛吃得飽,又玩得好呢?石三伢子想了一個好辦法:把小夥伴們組織起來,一夥人放牛,一夥人採野果子,割青草。然後,把牛拴起來,讓它們吃割來的青草,小夥伴們就可以做遊戲,講故事。

  名人小時候的故事篇2:安徒生

  安徒生是全世界著名的童話家,他的家鄉在丹麥一個小鎮上。小時候,安徒生家裡非常貧窮,父親是個補鞋匠,母親幫人家洗衣服,家裡常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

  安徒生的玩伴也都是些窮人家的孩子,那些有錢人都不允許自己家的孩子跟窮孩子一塊兒玩。有很多窮孩子從小就要幫家裡幹活,因此很多時候安徒生是一個人。

  有一次,父親看孤獨的在家玩,就說:“孩子,爸爸來陪你玩吧!”

  安徒生的家夠簡陋了,只有一間小屋子,破凳爛床把這個小小的空間塞得滿滿的,沒有給孩子留下多大的活動空間。然而,就是這麼一間破爛的小屋,父親卻把它佈置得像一個小博物館似的,牆上掛上了許多圖畫和做裝飾用的瓷器,櫥窗櫃上擺了一些玩具,書架上放滿了書籍和歌譜,就是在門玻璃上,也畫了一幅風景畫……父親常給安徒生講《一千零一夜》等古代阿拉伯的故事,有時則給他念一段丹麥喜劇作家荷爾堡的劇本,或者英國莎士比亞的戲劇本。這些書本中的故事使小安徒生浮想聯翩,常常情不自禁地取出櫥窗裡父親雕刻的木偶,根據故事情節表演起來。這還不能讓他感到滿足,他還用破碎的布片給木偶縫製小衣服,把它們打扮成討飯的窮人、沒人理睬的窮小孩、欺壓百姓的貴族和地主等,並根據自己的實際生活體驗編起木偶戲來。為了擴大孩子的眼界,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父母親同意和鼓勵安徒生到街頭去看油嘴滑舌的生意人、埋頭工作的手藝人、彎腰曲背的老乞丐、坐著馬車橫衝直撞的貴族和偽善的市長、牧師等人的生活,獲得各種感性經驗。

  安徒生在他以後的寫作生涯中能夠寫出《賣火柴的小女孩》、《醜小鴨》、《看門人的兒子》等童話故事,同情勞動人民的苦難,譴責和鞭撻統治階級的貪婪、殘暴,都是與他小時候的這段生活經歷有密切聯絡的。

  名人小時候的故事篇3:科莫羅夫斯基

  1967年3月,波蘭華沙第一中學初中一年級某班,體育老師波爾正在為大家佈置今年的體育任務。由於年底要進行鉛球專案的統考,因此,他要求每位同學根據自己的實際能力上報鉛球的完成距離。

  下課時,同學們上交了一份目標單。大家所報的目標十分保守,有的甚至比基準分還要低出許多。波爾一邊看著,一邊皺著眉頭,覺得大家的體質和心理明視訊記憶體在問題。

  但接下來,他看到了一份意外的目標單,上面赫然寫著目標距離:11米。

  要知道,男子鉛球的達標距離是8米,所以大家報的目標都儘量靠近8米的距離。但這個孩子所報的目標值卻是如此之高,這不得不令波爾感到吃驚。這一定是個調皮的孩子,因為這是個世界冠軍才敢報出的目標距離。

  他看到了孩子的名字:科莫羅夫斯基。

  他示意他留下來,他有話要與他講。

  他看著科莫羅夫斯基的臉。他十分瘦弱,帶著這個年齡段孩子少有的成熟與深沉。在交談中,波爾瞭解到,他家境一般,父親與母親離異,是個典型的缺少關愛的孩子。他可能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這個目標值雖然不是基準測試值,但需要備檔,會影響到孩子的年底成績。目標值報得過高,就意味著要付出百倍的努力,他不想讓孩子承受太大的壓力。

  老師將想法告訴了孩子,勸慰他應該從實際出發,但孩子卻意外地說道:“目標值如果定得太低,我就會失去前進的動力,我想我可以接近目標值的。”

  接下來的幾堂體育課,這個孩子依然堅持著自己的觀點,他給出的其他專案測試值依然比其他同學要高出許多。波爾想起孩子說過的話後,選擇了鼓勵而不是阻撓。

  孩子在體育課時加倍努力,他目光炯炯,彷彿有用不完的智慧與力量。

  但他的成績實在太糟了,身體瘦弱,有些正確的姿勢還沒有掌握好。

  這個叫科莫羅夫斯基的孩子,沒有因困難而淺嘗輒止,而是利用休息時間來到操場上練習。波爾有好幾次看到他將鉛球一次次擲向目標值,雖然與目標值仍然有太大的距離。

  年底考試時,這個孩子破天荒地將鉛球擲出了9.5米的距離。這個成績,在所有初中一年級學生中是最好的。

  波爾興奮地告訴了大家這個孩子成功的祕訣:將目標定得更遠大些,讓自己的潛力充分發揮出來,而不是停滯不前。目標定得越遠,成功的概率就會越大。

  這個叫科莫羅夫斯基的孩子,從小就將目標瞄準了總統的寶座,他在小時候的日記中這樣寫道:將總統這個位子變成有愛有感情的角色。

  上帝垂青於目標遠大的人,心有多大,上帝賜予你的權利就有多大。

  一向以溫和著稱的科莫羅夫斯基於2010年7月5日成功當選為波蘭新一屆總統。

  瞄準月亮的弓箭手,總比瞄準樹木的人射得高。

中外名人小時候的故事
名人受挫後成功的故事
相關知識
關於名人小時候的故事彙總
名人小時候的故事彙總
成功名人小時候的故事
名人小時候的故事簡短版
名人小時候的故事精選
中外名人小時候的故事
成功人物小時候的故事彙總
偉人小時候的故事兩個
名人小時候的經典勵志故事
成功人士小時候的故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