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員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分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8日

  共產黨員是中國共產黨的細胞,黨員隊伍建設是黨的建設的基礎,黨員隊伍建設存在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歡迎大家閱讀。

  篇一

  當前農村黨員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年來,嘉蔭縣雖然在加強農村黨員隊伍建設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髮展和農村改革的日益深化,農村工作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為農村基層黨員、幹部隊伍建設提出了新的課題。

  一、存在的問題

  當前,我縣農村基層黨員幹部隊伍總體上是好的,素質較高,作風紮實,是一支靠得住、過得硬的隊伍,但是用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來衡量,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是結構不合理,缺乏幹事創業的朝氣。現有農民黨員中存在著年齡偏老、文化偏低、數量偏少的 “三偏”現象。據2005年年底統計,全縣農村共有黨員1150人,其中35歲以下的372人,僅佔32.35%;農民黨員平均年齡為46.87歲,55歲以上農民黨員285人。從文化程度看,初中以下的660人,佔57.39%。從數量上看,農民黨員僅佔全縣黨員總數的28.94%,而佔全縣農業總人口的比例就顯得更低了,僅為2.77%。結構不合理問題的存在,使農民黨員隊伍缺乏應有的生機和活力。

  二是黨性觀念淡薄,政治素質不高。主要反映在:***1***理想信念動搖。一些農民黨員在市場經濟大潮的衝擊下,理想失落了,信念動搖了,不管“主義”,只管利益;不相信唯物主義,而信奉宗尚拜金主義、利己主義,政治信仰蕩然無存。***2***思想道德滑坡。個別農民黨員在腦子裡完全淡忘了黨員意識,基本上成了“黨員不像黨員”,喪失了一個共產黨員應有的品質。***3***責任感、使命感衰退。有的忘記了自己肩負的歷史使命,喪失了以強村富民為己任的責任感,只要照顧,不履行黨員義務,行動上的先進性日益減退,甚至在執行政策方面起反作用,造成壞影響。***4***組織紀律觀念淡薄。個別農民黨員,不願參加黨的組織生活,甚至參加組織活動講價錢,不交納黨費,不做黨組織所分配的工作,對國家、集體和社會公益事業漠不關心。

  三是“雙帶”能力差,缺乏致富本領。不少農民黨員與農村市場經濟很不適應,想問題、做事情習慣於老一套,滿足於“三餐一宿”,小富即安,不富也安,安貧守窮;有的雖有致富的願望,但缺乏新知識、新技術,苦於無門路,顯得無能為力;有的面對農業結構調整、激烈的市場競爭,束手無策,無所適從。從調查的情況看,在農民黨員中,家庭較為富裕、有一定幫帶能力的黨員約佔農民黨員總數的20%左右,相當一部分黨員仍處於不前不後狀態,甚至有的還是“扶貧”物件。有些偏僻的山區小村黨員因受年齡、文化、自然條件等的制約,經濟生活普遍不如當地非黨群眾,根本談不上“帶”的問題,基本上失去了感召力,黨員在致富中的“帶頭”和“帶領”作用成了空談,嚴重影響了黨的先進性。

  四是優秀青年數量少,後備資源短缺。從調查的情況看,不少農民要求入黨的政治熱情不高,青年農民要求入黨的熱情更為銳減,一些邊遠山區、經濟落後的情況更差。就全縣的情況看,農民要求入黨的形勢也不容樂觀,有下滑的趨勢。部分村達不到小村5名、大村10名入黨積極分子要求,發展青年農民黨員選人難的情況已成為一種普遍現象。這種要求入黨人數減少的狀況,從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民黨員隊伍的質量和活力。另外發展不太平衡,分佈尤顯不均。黨員發展普遍存在城郊農村好於邊遠山區,強村好於弱村,在一些“老、少、邊、山、窮”的地區,幾乎成了黨員發展的“沼澤地”。

  二、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

  造成上述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觀因素,也有客觀的影響,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客觀環境的因素。一是歷史原因所致。據統計,全縣農民黨員中,“***”前入黨的有227名,佔20%,而現在這批黨員正趨於高齡化。解放後至“***”前這一時期,發展黨員主要看重成份好、政治純,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在“***”期間入黨,則過分強調思想掛帥,政治領先,“知識越多越反動”,“越窮越革命”,致使這一時期入黨的農民黨員年齡老化和文化低有著明顯“先天不足”的歷史痕跡。

  二是大量人才外流。許多農村青年都不願留家守業務農,不少農村基層領導反映,現在農村好“苗子”難找,大量有文化的年輕人外流嚴重,讀書升學考出去一批,外出打工走出去一批,投親靠友掛出去一批,客觀上造成了農村發展黨員後繼乏人的狀況,直接影響了農民黨員隊伍結構的改善。三是集體經濟薄弱。這些地方的黨組織由於缺乏經濟實力,既不能有效地帶領群眾發展經濟,又不能為群眾辦實實在在的好事,致使不少農民尤其是青年農民嚮往黨組織的熱情大為減退。

  四是不良風氣的影響。個別農民尤其是青年農民的人生觀、價值觀發生了扭曲,講實惠,不講政治,想賺錢,不想入黨,在政治追求上存在一些消極心態,認為“入黨吃虧”,“入黨無用”,“入黨不自由”等。五是發展黨員優化結構的影響。在農民入黨積極分子隊伍中年齡偏大、文化偏低入黨積極分子佔有相當的比例,其中部分優秀積極分子受發展黨員優化結構的影響,形成長期列為積極分子不能發展局面,申請退出入黨積極分子隊伍人員佔有相當比例。

  ***二***組織管理的因素主要表現在:一是思想認識偏差。一些基層黨組織對加強農民黨員隊伍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片面認為農村以農為主,只要把農村經濟搞上去,其他一切問題均迎刃而解,從而重農輕黨,對農民黨員的工作很少過問,無暇顧及。二是教育和管理滯後。從調查的情況看,一些地方無論是對農民黨員、入黨積極分子,還是對普通群眾的教育引導,普遍存在層次不分、方式方法單調、內容缺乏針對性的狀況。

  在教育物件的層次上,男女老少、亦工亦農亦商“一鍋煮”。在方式方法上,習慣於“集中上大課,開大會聽報告”,讀讀報紙,念念檔案,或者套用聽課——討論——總結“老三步曲”。在內容上,大都是“統一食譜”,千篇一律,不因人、因時、因需施教,出現供求不對路,學用脫節。管理上對如何根據變化了的新情況,及時研究制訂新的、分層分類的管理措施十分欠缺,比如:對流動農民黨員、老黨員、中青年黨員、貧困黨員等不同型別的黨員管理缺乏具體的規章制度,使管理流於形式。三是個別人為設阻。

  一些村黨組織負責人私心雜念重,嫉賢妒能,故意壓制人才,害怕“培養了苗子,失去了位子”,不願發展年輕有為的農民入黨,有意設定重重障礙,採取“拖、卡、壓”等手段,將優秀青年農民拒之門外。如保興鄉共榮村要發展一名優秀青年農民入黨,但支部開會總是通不過,也提不出不能的發展原因。這種人為設“卡”,堵塞了農民黨員隊伍的源頭,制約了整個隊伍的優化。

  ***三***黨員自身的因素。一些農民黨員放鬆或忽視理論知識和文化科技知識的學習。有的認為,農民天生就是種田打工,學習既學不來糧食,又學不來經濟,更學不飽肚子,視學習無用。有的自知文化水平低,但又認為年齡大,“修成廟來和尚老了”。有的對學農業科技知識還有點興趣,而對政治理論根本打不起精神,長期“失學”。據調查,相當部分農民黨員不知道“三個代表”是什麼,分不清楚黨員權利與義務的區別。由於不重視學習,致使農民黨員隊伍“低、老、少、缺”的狀況普遍存在,即“覺悟低、觀念老、知識少、技術缺”,面對發展市場經濟的新形勢步履維艱,甚至行為失範。

  三、加強農村黨員隊伍建設的對策

  針對農民黨員隊伍建設存在的諸多問題,切實改進隊伍狀況已刻不容緩。從當前的情況看,應著重抓好幾個方面:

  第一,改善結構,建立健全嚴格的吐故納新機制。嚴格黨員***關,拓寬視野和渠道,把素質較高的青年農民吸收到黨內來。制定規劃,通過開展農民黨員中專學歷培訓、綠色證書培訓、高中文化補習,利用揮職教中心開展技能培訓,鼓勵參加自學考試等方式解決農民黨員文化偏低問題。同時,強化年底民主評議黨員制度,不走形式,對不合格的黨員,及時作出嚴肅的處置,疏通出口將其淘汰出黨,使農民黨員隊伍始終保持肌體健康。

  第二,提高素質,加強農民黨員的學習教育。教育要突出重點,講求方法,注重實效。教育內容上,著力解決好部分農民黨員理想信念動搖、黨性觀念淡薄、愚味落後、信奉封建迷信等問題;著力解決好一些農民黨員政策法律水平低、應對市場經濟的基本功差、缺乏致富能力和本領問題。要豐富學習教育載體,一是堅持“三會一課”制度,完善黨員學習日製度,使農民黨員學習制度化;二是利用黨校陣地,大規模、分期、分批地對農民黨員進行輪訓;三是發揮黨員電化教育作用,購進、製作實用技術片,把好的實用技術片送到農民手中。

  建立黨員電教科技示範點,通過輻射周邊,帶動農民致富、快富;四是延身教育載體到網際網路,精選黨課、實用技術資料掛到黨建網上,農民黨員可足不出戶上網瀏覽、查詢、下載所需資訊。建立農村現代黨員幹部遠端教育視訊專欄,使農民黨員網上觀看實用技術片,不斷提高農民黨員致富本領;五是強化“科普之冬”活動和科技“三下鄉“活動,不斷為農民黨員送科技,解決生產中實際問題,使農民黨員不斷提高科技致富能力。第三,激勵與約束手段並舉,塑造農民黨員的新形象。在激勵方面,建立奉獻與報酬相一致的激勵機制。

  努力提高農民黨員的政治地位,積極幫助他們尋找致富門路,給予老黨員和貧困黨員更多的幫助和關懷。約束方面,要建立以制度約束為基礎、管理約束為重點、監督約束為保障的約束機制。要明確“兩級組織、三個責任人”的職責,即明確鄉鎮黨委、村黨支部和鄉鎮黨委書記、組織委員和村支書在黨員隊伍建設中的職責;建立定期督查考核制度,並納入黨建“三進一”工程目標考核中,實行每半年對鄉鎮黨委黨員隊伍建設工作進行檢查,並將檢查的結果作為評定鄉鎮黨委、組織委員和支部書記是否稱職的主要依據。

  第四,構築黨支部堅強的堡壘,增強優化農民黨員隊伍結構的原動力。一要建設一個好的支部班子;二要充分發揮農民黨員的模範作用;三要大力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第五,建設高素質入黨積極分子隊伍,從根本上解決農村入黨積極分子數量下降問題。一是強力實施黨建帶團建工作。基層黨組織要經常指導同級團組織開展工作,對廣大青年團員進行黨的知識啟蒙教育,吸引優秀青年積極分子向黨組織靠攏。

  尤其是農村黨組織要緊密聯絡農村青年的思想實際,利用黨員活動陣地,集中進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進行黨的基本知識和科學文化知識教育。二是基層黨組織要充分發揮積極分子在農村工作中的典型示範和引路作用,在工作中給他們交任務、壓擔子、進行培養鍛鍊,使他們在實際工作中體會黨的先進性,加強對黨的宗旨、黨員標準的認識。三是各基層黨組織要針對農村黨員隊伍年齡結構不合理狀況,充分利用縣、鄉、村三級培訓網路,把35歲以下一線青年農民作為教育培訓重點,當作振興經濟的戰略措施來抓,開展教育培訓。同時黨組織要指派素質高、熟悉黨務工作的黨員與他們結對子,向他們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引導他們靠近黨組織,特別要主動與致富能手,專業大戶交朋友,經常與他們談心,交流思想,幫助他們早日加入黨組織,壯大農村“雙帶”黨員隊伍。

  篇二

  幾年來,通過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三項工程”的實施,農村基層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進一步鞏固,基層組織班子的凝聚力和戰鬥力明顯提高,農村黨員幹部的整體素質進一步提升、創業帶富能力進一步增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績,但仍然存在服務意識不強,社會管理方式落後,服務民生手段不多,服務成效不明顯等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這需要我們在今後工作中進一步加強和改進。

  1.村級組織社會管理方式落後,服務意識不強。隨著農村黨建工作形勢和任務的不斷調整,農村基層組織服務群眾、服務發展的方式的不斷變化,部分村級組織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服務意識不強、能力不足、水平不高等問題。因此,必須建立農村基層組織服務新模式,使之更好地服務群眾、服務發展。一是強化服務群眾意識。

  發揮好鄉***鎮***黨委在基層組織建設中的龍頭作用,不斷鞏固村級領導班子的戰鬥堡壘地位,提高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要選好配強村“兩委”幹部,特別是選好村“兩委”負責人,逐步實現基層組織和幹部隊伍由鬆散型、數量型向服務型、質量型轉變。二是創新社會管理方式。按照建設一支順民心、集民意、帶民富的高素質村級幹部隊伍的目標,提高黨務、村務公開質量,加強民主管理與民主監督,健全和完善服務廣大群眾制度,實現基層組織服務群眾規範化、常態化和親情化。三是有效解決民生問題。要以轉變服務群眾工作態度、方式和方法為切入點,通過基層幹部素質不斷提升,進一步強化黨員幹部服務意識,真心實意地解決群眾政策理解不透、致富資訊不靈、致富技能貧乏等難題。

  2.通過“三項工程”的實施,村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得到有效提升,但任然存在結構不優、“雙帶”能力不強等問題。目前,全縣村黨組織書記年齡結構偏高,文化結構偏低的問題。村黨組織書記平均年齡46.9歲,45歲以上的佔60.01%,而35歲以下只有16人,佔總數的6.87%。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村黨組織書記只佔20.6%。全縣“專案支書”雖然已達221名,佔總數的94.8%,但大多數創業專案規模比較小,在帶領群眾共同致富上仍需加強。

  為進一步加強村黨組織書記隊伍的建設,一是立足當地,發展培養年輕有為的村“兩委”成員,積極為到村任職高校畢業生、大學生“村官”創造條件,把他們鍛鍊成為村幹部隊伍建設中的一支中堅力量。二是大力推行學歷教育,堅持教育培訓,提高村級黨組織書記的整體素質。有計劃地進行黨性教育和適應新形勢下農村工作的能力,提高帶領群眾致富的本領。三是要把農村科技致富能手、返鄉務工經商人員、種養大戶、入黨積極分子、退伍軍人、知識青年廣泛納入入黨組織,壯大農村黨員隊伍力量,為村黨組織書記崗位提供更多的合適人選。

  3.農村黨員隊伍中年齡老化、文化水平偏低。全縣一萬多名農村黨員中,36歲以上黨員佔77.5% ;35歲以下佔22.5%;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黨員佔17.59%;初中以下文化水平的黨員佔總數的56.2%。要有效提升農村黨員的整體素質,一是建立和完善農村發展教育黨員工作機制,加強對發展黨員工作的領導,落實工作責任制。建立健全各項制度,規範工作做法,保證黨員隊伍的培養質量,使農村黨的組織始終充滿生機和活力。

  二是把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入黨積極分子隊伍作為發展黨員工作的“源頭工程”來抓。重點在35歲以下,有文化、有經濟頭腦、有上進心、政治素質好、致富能力強的農村致富帶頭人、行業協會負責人和外出務工經商人員、非黨村組幹部、後備幹部、退伍軍人和農村婦女中發展黨員,優化農村黨員隊伍結構。三是加強農村黨員的文化素質教育工作。各級黨組織要建立相關培訓制度,以縣委黨校、青年農民學校、涉農中職班等機構為主要陣地,常年制、連續性舉辦集中培訓、骨幹培訓,依託農村黨員幹部遠端教育平臺,加強黨員幹部自助學習能力,切實提高農村黨員隊伍文化教育水平和科技致富能力。

  4.村幹部隊伍後繼乏人,優秀人才難以脫穎而出。目前,我縣建制村共有村級後備幹部1130多人,平均每村近5名。但普遍存在年齡結構不盡合理,高學歷人才、致富能人少,缺少發揮作用平臺等問題。為解決這些問題,需要進一步抓好村級後備幹部的推選、培養、管理和使用等幾個重點環節。一是強化培訓。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思路,每年篩選部分優秀農村青年進行培訓,夯實後備幹部理論功底。同時,由鄉***鎮***村領導、駐村幹部擔任後備幹部培養人,通過言傳身教,幫其儘快提高。

  二是放手壓擔。合理設定村“兩委”負責人助理崗位、村級管理崗位,或嘗試讓村後備幹部到鄉***鎮***企事業機關短期學習,對後備人才進行實踐鍛鍊,增強其參加社會管理、服務工作的主動性與責任心。三是健全和完善後備人才庫。村級黨組織每半年根據班子建設狀況和擬任職位要求,對後備幹部表現情況進行考察,並作為村黨組織書記年終工作述職內容之一。同時,考察材料送鄉***鎮***黨委備案,進一步完善村幹部後備人才儲備體系。四是完善後備人才使用制度。鄉***鎮***黨委在提拔村幹部人選時必須堅持在後備幹部中產生,及時啟用成熟的後備人才,提高後備人才的上崗率,努力實現後備幹部使用的高效益。

  篇三

  共產黨員是中國共產黨的細胞,黨員隊伍建設是黨的建設的基礎。加強黨員隊伍建設是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的基礎性工作。幾年來,全黨通過開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先進性教育、學習科學發展觀活動,以及當前正在深入開展的創先爭優活動,使廣大黨員普遍受到了一次次理想信念的再教育,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不斷得到提高,黨建工作基礎進一步夯實。然而我們應當清醒地看到,在黨員隊伍建設方面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黨員隊伍管理教育存在兩個“難適應”問題

  1、教育水平難適應。一是教育方式單調,通常是開個會、講個課、讀檔案、念報紙,缺乏吸引力,黨員人到心不到,學習教育流於形式;二是教育內容跟不上經濟社會的發展,與黨員的思想實際要求差別較大,很多是就理論談理論,教育缺乏針對性和說服力。三是教育物件不分層次,只管硬輸硬灌的“大呼隆”式、“趕鴨子式”的低效或無效教育,方法簡單,效果差。

  2、管理水平難適應。一是習慣於粗放管理,僅僅停滯在淺層次的管理上,對管理中出現的隨意性、草率性和盲目性,見怪不怪,往往憑經驗,簡單地看開了多少會,發展了多少黨員,開展了多少活動,建立了多少本、薄、冊。二是黨務幹部隊伍素質參差不齊。部分黨務幹部存在著“抓經濟實惠多、抓黨務麻煩多”的心態,出現管理地位不明找準位臵難,應付差事做好工作難,人心不穩提高素質難的現象,加上黨建經費投入不足,先進的管理硬體不配套,執行機制跟不上,黨員教育管理顯得力不從心。

  二、黨員隊伍思想狀況存有“四個化”傾向

  一是理想信念弱化。主要表現在:有些黨員沒能把自己從事的實際工作放到實現黨的奮鬥目標的正確位臵上去看待,個人主義嚴重,對個人有利的事搶著幹,對有困難的事等等看,對有風險的事躲和讓;有的黨員正義感和責任感明顯消退,對身邊發生的一些違法違紀的行為漠然視之,不敢大膽批評指正。尤其是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深層次矛盾加劇,有些黨員感到迷茫、困惑和難以適應,工作處事往往隨大流,追求沒目標,努力沒方向。

  二是服務意識淡化。缺乏為群眾服務的意識,工作不深入、不具體,與群眾的感情疏遠。有的黨員抱著“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對群眾的事情漠不關心,臵之不理或敷衍了事;有的丟棄了艱苦奮鬥的作風,工作浮在表面,有時下基層也是蜻蜓點水,霧裡看花,很少與群眾面對面座談,對群眾的冷暖知之甚少;有的黨員群眾觀念不強,想最多的是個人如何發家致富,沒有處理好先富與共同致富的關係,凡事為個人著想,不能夠帶領群眾共同致富奔小康。

  三是紀律觀念退化。有的黨員不能用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組織紀律觀念淡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的不願接受組織約束,遊離於組織之外,我行我素,黨員不象黨員;有的黨員只要權利,不要義務,不做黨組織分配交給的任務,不參加組織生活,不及時按標準繳納黨費;有的甚至違法違紀,造成不良影響。

  四是進取精神軟化。集中表現為缺乏加快發展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有的黨員發展慾望不強,精神不振作,思路不開闊,工作按部就班,缺乏幹事創業的氣魄、膽識和謀略;有的黨員存在小富即安、小進即滿的保守思想,創業精神不足,工作萎靡不振,大事幹不來,小事不願幹;有的黨員信心不足,一味強調客觀困難、落後有因,遇到問題繞道走,碰到矛盾向上繳,缺乏克服困難、爭創一流的拼搏精神和幹勁;有的黨員觀念陳舊落後,按老眼光看事,按老經驗管事,按老規矩辦事,怕負責任,怕擔風險,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缺乏敢闖、敢冒、敢試的勇氣和魄力。

  三、不同型別黨員存在各自不同的薄弱環節

  農村黨員:突出表現為帶創能力不強,因循守舊,小農意識濃厚。一些農村黨員貪圖小利,有時小恩小惠就能改變他們的政治立場。農村老黨員中多數文化程度較低,思想僵化,常用老眼光看新問題,許多人還是需要救助的貧特困黨員,發揮不了先鋒模範作用。有的黨員村幹部中有的私心雜念較為嚴重,想小家的多,顧大家的少,在群眾中威信不高。

  機關黨員:總體素質明顯好於農村黨員,但仍存在衙門習氣、作風飄浮、工作拖拉等問題。有的遇事互相推諉扯皮,一些該辦的事找碴推拖,一些急需辦的事不能及時辦理,影響了工作的進展;一些非領導職務尤其是年過四十的黨員幹部,覺得提拔升遷無望,工作應付了事,得過且過;有的黨員領導幹部不能正視職務的調整,工作帶有情緒,不能很好履行職責;有的黨員濫用手中權力,腐化墮落,以身試法,損壞了黨員的形象。

  非公組織黨員:大部分受業主影響很大,作用發揮有限;有的組織觀念不強,思想消極,認為現在的黨員與非黨員一個樣,都是為老闆打工,只是老闆的僱工,體現不出黨員的榮譽感、自豪感;還有一大部分特別是在臺資企業就業的黨員怕暴露黨員身份會招來不必要的麻煩,不想、不願公開黨員身份。

  社群黨員:大多為離退休黨員、下崗失業黨員、復員轉業軍人黨員。這類黨員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離退休黨員、復員轉業軍人黨員在轉入社群後,先鋒模範作用減退,放鬆了對自己的要求;有的黨員片面追求個人利益,組織觀念淡薄,黨員意識、宗旨意識不強;有的下崗失業黨員不能正確看待改革與發展,滿腹牢騷怨氣,對黨組織的活動漠不關心。

  流動黨員:一部分是從農村進城務工的黨員,到了城市未找到黨組織,不參加黨的組織生活,處於失控狀態;另一部分是外出務工的黨員,這些黨員基本上未過組織生活,也不向組織報告工作、學習、生活情況,使他們遊離於組織之外。

  離退休黨員:大部分認為只要聽黨的話、不說落後的話、不幹不該乾的事,就符合黨員標準,存在著“離職離崗、思想下崗”的現象;極個別偏激看問題,發牢騷、講怪話。一些退休安臵在農村的黨員,存在著年老不怕組織處分的思想,加上視野的侷限性,往往以偏概全看問題,在群眾中散佈有損黨和政府形象的言論,忘記了自己黨員的身份。

  四、黨員隊伍存在突出問題的原因分析

  1、思想認識偏差。一些黨組織對抓好黨員隊伍建設在思想認識上不夠重視,把黨建工作當作軟指標,多抓少抓關係不大,往往用完成業務工作來代替黨建工作。一些領導幹部對黨建工作認識不到位,對支部工作不關心不支援,不主動帶頭參加黨組織的活動,在黨員中造成不好的影響。一些農村黨支部在發展黨員過程中,只停留在“發展經濟能帶頭,遵紀守法不犯罪,計劃生育不違反”的低標準上,降低了政治性的要求,新黨員入黨後又不注意跟蹤教育管理,造成農村黨員整體素質下降。

  2、社會因素影響。一是市場經濟負面衝擊,給人們的思想觀念帶來劇烈震盪,競爭機制的推行,社會成員之間的收入差距拉大,很容易使一些黨員理想信念發生動搖、價值取向異化、社會行為失範。二是對市場理論建設相對滯後,經濟負面效應的衝擊準備不足,對新形勢下出現的模糊認識研究不夠,對社會上流傳的錯誤觀點反擊不力,造成黨員認識模糊、思想困惑。

  3、管理監督不嚴。一是從嚴管理力度不夠,黨員的監督乏力。有的黨組織怕麻煩、怕得罪人,常常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能按標準處臵不合格黨員,黨員出口不暢。有的黨組織找不準與市場經濟發展的切入點,黨員管理和中心工作形成“兩張皮”,有的黨務幹部找不準管理癥結,拿不出有效的措施和辦法,顯得力不從心。三是黨組織自身建設不到位,號召力不強。有的黨支部活動不正常,制度不健全,缺乏活力和向心力。有的黨支部就活動抓活動,對黨員的實際生活困難解決、關心不夠,一定程度上挫傷了黨員的積極性。

  4、黨員學習不夠。部分黨員對學習不感興趣,認為學習是領導的事,跟自己沒有多大關係,坐不住、學不進,萬不得已參加學習也是“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有的黨員滿足現狀,不求新知,知識水平和能力難於適應本職工作的要求,不能有效履行好自己的崗位職責。有的黨員放鬆了世界觀的改造,在紛繁複雜的現實生活面前,失去了原則,滋生了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有的甚至腐化蛻變違法違紀。

 

還:

黨員隊伍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分析
黨員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及下步打算
相關知識
黨員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分析
黨員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及下步打算
黨員隊伍建設存在的突出問題分析
黨員隊伍管理存在的問題原因分析
黨員隊伍建設面臨的問題有哪些
淺論中小企業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黨員個人黨性存在的問題分析
遵守黨的廉政紀律方面存在的問題分析_黨員對黨的廉政紀律觀念不足原因
遵守黨的廉政紀律方面存在的問題分析_黨員對黨的廉政紀律觀念不足原因
黨員黨性修養存在的問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