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物理教案人教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一份優秀的物理教案,往往能使學生更能有興趣的聽下去。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用例項說明物體的動能。

  2.知道動能和我們生活的關係。

  過程與方法

  1.經歷觀察物理現象的過程,能簡單描述所觀察物理現象的主要特徵。 2.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學習擬訂簡單的科學計劃和實驗方案。

  3.能書面或口頭表達自己的觀點,初步具有評估和聽取反饋意見的意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有將自己的見解公開並與他人交流的願望,認識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性,有主動與他人合作的精神,敢於提出與別人不同的見解,敢於放棄或修正自己的錯誤觀點。

  2.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例項說明物體的動能。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探究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

  教學工具

  斜面、質量不同的鋼球、木塊、彈簧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從日常生活中的現象中引入“能量”這個詞。

  運動員在激烈運動後,我們說消耗了體內儲存的能量;燃燒煤可以取暖,我們說煤燃燒時放出了能量;電燈發光,電爐發熱,電扇吹風,我們說都消耗了能量。

  在這些不同的現象中,有一個共同的東西把它們聯絡起來,這就是能量,簡稱能。

  二、新課教學

  ***1***“能”是什麼?

  能的概念和跟前面學過的功的概念有密切聯絡。一個物體能做功,我們就說它具有能。

  能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今天,我們學習最常見的一種形式的能——機械能。

  ***2***運動物體具有能量嗎?

  ***啟發學生舉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說明運動物體能做功。例如,風可以吹轉風車,流水可以推動水磨,揮動的鐵錘可以把樁打進地面等。當學生舉例中固體、液體、氣體都有了時,教師總結:固體、液體、氣體都是物體,只要它們運動,即具有速度,就具有動能***

  提問:運動物體做功後靜止,它還具有動能嗎?動能到哪裡去了呢?

  ***啟發學生得出物體不運動就沒有動能以後,教師講解:物體原有的動能用來做功了,即能量可以做功,做功要消耗能量。打個比方,你有錢可以買商品,買了商品錢就付出去了***

  ***3***用小釘錘釘木樁和用大鐵錘釘木樁,顯然做功多少是不一樣的,這說明運動的釘錘和鐵錘具有的動能大小不一樣。那麼,動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呢?

  教師演示課本圖1-1所示的實驗。先說明鋼球把平面上的木塊推得越遠,做的功就越多,這是因為阻礙木塊運動的摩擦力是一定的,推得越遠說明克服摩擦力做的功越多,表示鋼球推木塊前具有的動能越大。然後做同一個鋼球從不同高度滾下的實驗,引導學生觀察從不同高度滾下的鋼球的速度不同,得出:鋼球速度越大,動能越大的結論;最後做質量不同的鋼球從同一高度滾下的實驗,引導學生觀察得出:不同質量的鋼球從同一高度滾下的速度是相同的,從而得出:質量越大,動能越大。

  教師總結:運動物體的動能,與物體質量和運動速度兩個因素有關。質量相同時,速度越大,動能越大;速度相同時,質量越大,動能越大。

  提問:行駛的計程車和卡車,如計程車速度大於卡車速度,哪個動能大些?如計程車速度小於卡車速度,哪個動能大些?***引導學生分析得出:前一情況無法判斷,後一情況是卡車的動能大***教師總結:動能由質量和速度兩個因素決定,且是隨任一因素增大而增大的。因此在比較物體的動能大小時:①當一個量相等,另一個較大時,則動能較大。②當兩個量都較大時,動能亦較大。③當一個量較大,另一個量較小,則無法判斷動能的大小。

  最後說明:速度越大、質量越大,動能就越大,是一個定性的粗略的比較,並不是數學上的按比例的變化。

  ***4***被舉高的物體具有能量嗎?

  ***啟發學生舉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說明舉高的物體落下來能夠做功。例如,舉高的重錘落下來打樁,攔河壩把水位升高,水流下來可以衝動水輪機等***教師強調:如果不把重錘舉高,重錘就不能把木樁打入地裡做功;如果沒有重力作用,鐵錘就不會落下來。因此被舉高的物體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勢能。

  ***5***提問:重力勢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呢?

  引導學生由重錘打樁得出:

  物體的質量越大,舉高越高,重力勢能就越大。

  ***6***發生彈性形變的物體具有彈性勢能。

  ***演示彈簧槍或課本圖1-4的實驗,並簡單說明什麼是彈性形變後,即引出彈性勢能概念***

  教師簡單介紹“彈性形變越大,彈性勢能就越大”。

  由於只要求學生知道什麼是彈性勢能,教師講解時應力求簡單明瞭,時間不宜超過5分鐘。

  ***7***動能和勢能統稱機械能。

  教師講明兩點:

  ①物體具有動能,也可以說具有機械能;物體具有勢能,也可以說具有機械能;物體同時具有動能和勢能,動能和勢能加在一起就是物體具有的機械能。

  ②物體具有的能量大小是用做功多少來衡量的。因此,能的單位和功的單位相同,都是焦。

  課後小結

  你學到了什麼?

  課後習題

  1.物體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這個物體具有能量.在物理學中,能的單位是______,簡稱______,符號是______.

  2.物體由於_______而具有的能,叫做動能.物體動能的大小跟它的_______和______有關.質量相同的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大,它的動能越_____;運動速度相同的物體,質量越大,它的動能也越_____.

  3.物體由於被_______而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勢能.物體的重力勢能跟它的_______和______有關.對於高度相同的物體,質量越大的勢能越______;對於質量相同的物體,高度越高的勢能越______.

  4.物體由於_____________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彈性勢能.

  5.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統稱勢能._________和_________統稱機械能.

  6.滾擺下降時,它的重力勢能越來越______,動能越來越_____,________能轉化為____能.滾擺上升時,它動能越來越______,重力勢能越來越______,______能轉化為________能.

  7.在只有_____能和______能的相互轉化時,機械能是守恆的.

  8.人造地球衛星在近地點的動能最______,勢能最_____;在遠地點的動能最______,勢能最_____.當它從近地點向遠地點運動時,_______能轉化為__________能.

  9.課本上“探究動能的大小與什麼因素有關”和“探究重力勢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這兩個實驗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八年級物理下冊教案人教版
八年級物理下冊教案功率
相關知識
八年級下冊物理教師教學工作總結範文
八年級下冊物理老師教學反思範文
教科版八年級下冊物理功教案
八年級下冊物理浮力教案
關於八年級下冊物理教學工作計劃
蘇教版八年級下冊物理期末試卷
八年級下冊物理教學計劃
八年級下冊物理教案人教版
八年級下冊物理教案
八年級下冊物理功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