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度翩翩鑄偉業的閱讀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這篇《風度翩翩鑄偉業》的主人公張存浩是個出色的外交家。風度翩翩、圓融通達的性格,對“真、善、美”不懈的求索,使得他浩鑄偉業。下面由小編為你帶來關於,希望對你有幫助!

  風度翩翩鑄偉業的閱讀材料

  導讀:1月10日,201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著名物理化學家、中國高能化學鐳射奠基人、分子反應動力學奠基人之一張存浩院士,著名物理學家、中國核試驗科學技術的建立者和領路人、“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程開甲院士,共同榮獲2013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國家科學技術獎包括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和國際科技合作獎五項大獎。在這五項獎勵中,級別最高、也最引人注目的是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每年獲獎者不超過2名,獎金金額每人500萬元人民幣,由國家最高領導人親自頒獎。主要是獎勵在當代科技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中,創造巨大經濟或社會效益的傑出科學家。

  眼前這位老人滿頭銀髮,多數時候安然靜坐。聽到他的老夥伴、中國科學院院士何國鍾和博士石文波對他的溢美之詞,他微笑著注視對方,不斷謙遜地欠身點頭回禮。

  他就是張存浩——今年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物理化學家,我國化學鐳射的奠基人、分子反應動力學的奠基人之一,也曾是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第二屆和第三屆的主任、黨組書記。

  張存浩給人的印象,可以用他曾經的祕書鄭永和不斷提到的一個詞——“風度”來概括。

  張存浩的目測身高約1米80,儘管背已略顯佝僂,但舉步之間,仍有儒雅的外交家風範。而他也的確是個出色的“外交家”。

  張存浩1948年赴美留學,先入愛阿華州大學化學系,後轉到密西根大學化工系讀研究生,1950年8月獲密西根大學化學工程碩士學位,那時他剛年滿22歲。早年的留學經歷,賦予他熟稔的語言技能,加上他良好的個人修養,讓他與外國人打交道時,能遊刃有餘。在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期間,他曾數次出國訪問。每每在被外國科學家以封閉會議、不對外開放的理由拒之門外時,張存浩總是彬彬有禮地吐出一句:“請讓我為你講講我們的故事。”然後他就會將中國科學家所做的研究娓娓道來。當他用嫻熟的英語講完故事後,會議的大門往往也隨之向他敞開。

  張存浩謙遜、寬和的性格,不僅能博得外國人的好感,也同樣讓他身邊的人如沐春風。

  “真正優秀的科學家應該既是充滿自信的,又是高度謙遜的。”在《我和科學基金——十五年回眸》一文中,張存浩寫道,“對同行、同事和下級的尊重就是一種應有的謙遜,它能夠引匯出更高的凝聚力。”

  作為張存浩在大連化物所工作期間的老下屬和搭檔,何國鍾深刻體會到了這種尊重。20世紀60年代,張存浩在水煤氣合成液體燃料方面的研究已達國際領先水平。為了國家需要,他轉向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火箭推進劑,何國鍾成為他的搭檔。他們提出了固體推進劑的多層火焰燃燒模型和理論,第一次揭示了侵蝕燃燒現象中臨界流速存在的根源。這些成果,破解了當時我國亟待解決的火箭推進劑燃燒過程中的關鍵問題。然而,當這個專案在1968年申報國家自然科學獎時,作為專案的帶頭人,張存浩將自己列在第四位,而將何國鐘的名字放在了第一位。如今已是中科院院士的何國鍾,提起往事,仍對張存浩欽佩不已。

  除了不爭搶功勞,他也不計較研究成果的署名。1984年,在張存浩的力薦下,當時還在中科院青海鹽湖所工作的朱清時被調到了中科院大連化物所。作為研究室主任和研究鐳射光譜學的同行搭檔,張存浩還盡力為其爭取來了傅立葉變換光譜儀和燃料鐳射機等儀器。在張存浩的直接關心和支援下,朱清時的研究工作進入了一個新階段。然而,當得知朱清時在將要發表的論文上署上他的名字時,張存浩拒絕了。

  對於此次獲得國家最高科技獎,張存浩的態度一以貫之的謙虛,他說:“這個榮譽是屬於集體的,既是屬於大連化物所這個小集體,也是屬於國家這個大集體。我也並不覺得很興奮,眼前的路還很長,還要戒驕戒躁。”

  在張存浩的夫人遲雲霞眼裡,丈夫是個絕對的好人。在兩人59年的婚姻生活中,“從來不像別的夫妻還拌嘴”。在被問到獲得了國家最高科技獎這項榮譽,最想對身邊的夫人遲雲霞說些什麼時,張存浩側身注視著夫人,雙手團握住夫人的手,語氣真誠:“我萬分感謝我的夫人,沒有她的支援,我萬萬做不到這一點。”

  “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

  這樣一個風度翩翩、圓融通達的人,在面對自己的理想時,卻有著旁人無法撼動的堅定抉擇。

  張存浩9歲時被送到在重慶大學任教的姑父家撫養,一直到他考入大學。他的姑父傅鷹是享譽中外的物理化學家;姑母張錦是中國有機化學領域較早的女博士、教授。當他在美國讀完碩士時,正值朝鮮戰爭爆發,他料定美國將會阻止中國留學生歸國,想放棄深造的機會,立即回國。但他的姑母張錦堅持要求他念完博士,他沒有向姑母妥協,毅然回國。

  在北京,他遇到了東北科研所大連分所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前身所長張大煜,並應邀到大連參觀。在大連分所,張存浩看到了很多當時在國際上都堪稱精良的先進儀器裝置,認定這裡是做科研的好地方。再一次,他為自己的理想作出了抉擇——謝絕北京大學等京區4個著名高校和科研單位的聘請,告別姑父、姑母,隻身奔赴大連。

  1973年,大連化物所組建鐳射化學實驗室,任命張存浩為室主任。張存浩認為化學鐳射的能量來自化學反應,放大規律比較容易掌握,實用性很強,正是國家戰略需要的前沿課題。然而,要開始這項研究,卻“資料、儀器、裝置樣樣都缺,什麼都沒有”。但愈是新的、難的前沿研究,張存浩就愈不懼怕。他常說,“在科研上,一樣‘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當時,超音速燃燒型氟化氫/氟化氘鐳射器的研製在國外也剛剛起步。他大膽選擇不依靠國外文獻的路子,自己獨立摸索進行燃燒體系研究。在研製過程中,張存浩對科技創新有了全新的認識:“有時我們要走與外國人不同的技術路線,並不是我們想要標新立異,而是因為外國人在關鍵技術的應用研究上常常是把走不通的路線發表了,而把走通了的路線嚴格封鎖起來。所以在確定研究路線時,一定要解放思想,保持清醒的頭腦。”原作者:詹媛此後,他率領團隊解決了化學鐳射關鍵技術,併成功研製出我國第一臺連續波超音速化學鐳射器,其整體效能指標達到當時世界先進水平;1985年,他在國際上首次研製出放電引發的脈衝氧碘化學鐳射器;1992年,他領導的團隊又研製出我國第一臺連續波氧碘化學鐳射器。在他的帶領下,我國鐳射器整體效能始終保持在國際先進水平。

  張存浩還開創了我國分子反應動力學的研究,並在國際上率先提出了近紅外化學鐳射的設想。而後,他又嘗試利用拉曼介質與強鐳射相互作用,發展化學鐳射特定波長可變的技術。其成果被國際同行高度關注和肯定。

  “昨天還為朋友即興演唱呢”

  一個人一生能在某個領域登峰造極,已極為不易,但張存浩的成就卻不囿於物理化學領域。他不僅僅是一個科學家,更具有非凡的科研管理才能。在鄭永和看來,曾經的老領導張存浩是一位“傑出的戰略科學家”。

  他在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期間,自然科學基金總經費增加了近8倍,先後與35個國家和地區的科技界建立了合作關係,增設管理科學學部,新增了13個資助類別。他兩次上書國家領導人,最終申請設立了“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20年來,“傑青”專案共資助了3 003名科研人員。這項在基礎研究領域以發掘人才著稱的資助專案,如今成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品牌。

  在任期間,他還推動成立了我國科技管理部門中的第一個專業學風管理機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監督委員會。

  在擔任張存浩的祕書一職期間,鄭永和常常為老領導目光之長遠、視野之廣闊、知識之淵博而感到震撼。在張存浩的兒子張融眼中,父親不只在光學、動力學、熱力學領域目光敏銳,他還熱愛古典音樂,“會唱上千首歌”,還收藏著堪稱古董的留聲機和很多古典音樂唱片。“昨天還為拜訪他的朋友即興演唱呢。”

  科學之真,張存浩在物理化學領域登峰造極;人性之善,他竭力發掘、提拔人才;藝術之美,他對美術和音樂多有涉獵。但張存浩說自己至今仍然“聞過則喜,勝無驕敗無餒”。時光雖無情,卻無損老人對“真、善、美”的不懈求索。

  風度翩翩鑄偉業的閱讀題目

  1.解釋詞語:風度翩翩

  2.是什麼讓張存浩鑄偉業?

  

  1.舉止文雅優美。

  2.謙遜、寬和的性格。不爭搶功勞,也不計較研究成果的署名。

  風度翩翩、圓融通達。在面對自己的理想時,卻有著旁人無法撼動的堅定抉擇。

  對“真、善、美”不懈的求索


生命的高度閱讀練習及答案
每個人都有酒窩喬葉閱讀答案
相關知識
風度翩翩鑄偉業的閱讀答案
大師風範的閱讀答案
讀書是風雅樂事的閱讀答案
君子之風的閱讀答案
大風的閱讀答案
風箏仙女的閱讀答案
父親的自行車曾業桃閱讀答案
陳泥鰍的閱讀答案
草莓的閱讀答案
草垛的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