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粗心的原因及家長應對方法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4日

  常常聽家長報怨:自己的孩子經常粗心大意,會將數字6和9、2和5等認反,學習如此粗心怎麼辦?下面小編告訴你 孩子學習粗心的原因及解決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孩子學習粗心的原因

  心理負擔有關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中等強度的動機和情緒為認知活動提供最佳背景。強度過高或過低都會對認知活動造成不良影響。缺乏動機,情緒低落,往往造成注意力不集中,神思恍懈。孩子看電視正在興頭上,卻被母親強行關進房間學習。這時,孩子根本無心學習,因此心不在焉,錯誤百出。很多小學生的四則運算容易出錯,把‘3’看成‘8’,把’+’當成’-’。當你給他指出來時,他會毫不在乎地說,有什麼了不起,我本來會做的。其原因就是題目太簡單,無法激發動機。在這種情況下,應該讓孩子知道,我們經常遇到的問題都不會很難,你與別人的區別就在於是否能把簡單的事情做好。動機過於強烈,情緒過於興奮,則會導致意識狹窄,思維混亂,甚至頭腦一片空白。有些孩子平時謹慎用功,是父母和老師眼中的好學生。可一到考試就發揮不好,平時會做的簡單題目也會出錯,甚至漏答整張試卷。原因就是他太在乎考試,太想考好了。對這樣的孩子,家長不要在考前對孩子耳提面命,也不要表現出過高的期待。讓孩子把考試當成學習的一部分,怎樣學就怎樣考,輕鬆上陣。

  二、粗心是因為缺乏精加工

  迎面走來了張老師。A同學近視眼,說這不是李老師嗎?B同學說這明明是張老師。兩位老師身材相似而五官相去甚遠。A同學只看清輪廓而沒有注意細節,因此判斷失誤。同樣道理,學習中的粗心也常常是因為缺乏對認知刺激的精細加工。精加工往往是通過對比和辯別進行的。孩子同媽媽一起去蔬菜市場,見到了韭萊。幾天後學校裡組織郊遊,孩子指著麥苗說這是韭菜,我以前見過。老師拉他來到不遠處的蔬菜大棚,說這才是韭菜。孩子說怎麼麥子和韭菜這麼像。因為在見到麥子之前,他對韭菜只有一個大致的印象。在這之後,他就會為了把二者分開而作出精細加工了。

  三、粗心是因為概念模糊

  有時,看似簡單的粗心背後是概念錯誤。例如,一個孩子的作業本上是這樣寫的,'0×6=0',‘0÷6=0,’'0+6=0','0+6=0'。當你指出他的錯誤時,他的解釋是:0就是什麼也沒有,所以任何一個數與0加減乘除結果都是零。出錯的原因是孩子不理解力口減乘除四種運算的含義。再比如,求半圓的周長時,一個孩子只算了圓弧的長度,沒有乃口上弦的長度。其實不是他一時疏忽,而是他不理解周長的概念,不知道周長應是一條封閉的曲線。所以,家長和老師還應多多追問孩子犯錯誤背後的理由,別讓粗心的幌子掩蓋了問題的真相,錯失教育的良機。

  四、粗心與個性和生活習慣有關

  主要原因有六個方面:

  一、是因為孩子的視覺記憶和辨識能力較弱,難免出現看錯或看對寫錯的現象;

  二、是家長沒有及時糾正孩子的馬虎,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習慣;

  三、是孩子缺乏責任心,做什麼都心不在焉;

  四、是孩子功課太多,緊追慢趕,往往就丟三落四,忙中出錯。

  五、注意力不夠集中;基礎不夠紮實、知識掌握不牢固、答題技巧不熟練;

  五、孩子粗心的毛病不是一天養成的。

  那是由於孩子從小就生活在一個無序的家庭中,沒有一定的作息時間,沒有一個好的生活習慣。所以家長要改善家庭環境,培養孩子良好的有規律的生活習慣。注意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因為有了責任心,他自然能夠小心謹慎地對待每一件事情,避免馬虎。家長可以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掃地、洗碗、整理自己的玩具等***。做得好了,家長要給予表揚和鼓勵;做得不好,應給予批評,讓他重新再做一次。家長要讓孩子正視粗心的壞處,讓孩子在生活中體會細心的好處,必要時可以讓孩子承擔因為“粗心”所導致的後果。

  六、沒有養成良好的及時糾正錯誤的習慣

  平時做事情都有老師和家長來協助其檢查錯誤並改正,孩子沒有形成良好的及時檢查、及時改錯的習慣。很多孩子在平時的學習中已經養成了粗心的毛病,這主要是因為自己做了作業由老師和家長來檢查,沒有良好的習慣和責任意識。

  對於粗心孩子的家長應避免在孩子學習的時候,把電視聲音開得過大,也不要打麻將或打牌,因為兒童的注意力是極易受到干擾的,你的這些做法只能讓他無法將注意力集中到學習上,長久之後,孩子便養成了這種一心二用的壞習慣。

  粗心的孩子在做作業時不專心,做完作業後不檢查,因為他們習慣於父母幫助檢查。家長應該讓孩子自己檢查並改正錯誤,這樣才能有助於孩子克服粗心的毛病,養成細心的好習慣。如果孩子因為粗心,作業或考試不太理想,那麼,你可以適當對他進行一點小小的懲罰。

  有心的老師都會發現,一個班級裡的孩子,其個性總是千差萬別的。有的粗枝大葉,有的謹小慎微;有的一時興起,有的有條不紊;有的大喜大悲,有的溫和平靜。前者比後者更容易犯粗心的毛病。因為非智力因素會對認知活動產生廣泛的影響,使認知活動帶上個人的特點和風格。一個孩子的房裡一團糟,鞋子東一隻西一隻,他的作業本往往字跡潦草,頁面不規整。一個孩子常常丟三落四,做事會憑興致所至,往往觀察沒有順序,思考缺乏條理。

  因此,從生活做起,從小事做起,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和個性,能減少學習中的粗心。整理自己的衣櫥、抽屜和房間能讓孩子,變得仔細,有條理;安排自己的課餘時間和複習進度表,能讓孩子變得有計劃,有順序;和諧民主的家庭氣氛能培養愉悅平和的心境,讓孩子做事不驕不躁。這要求家長有足夠的耐心,不遷就,不粗暴。這樣,你就能夠通過改變孩子的行為來改變他的習慣以至於最後改變個性。日積月累,你會發現孩子的粗心漸漸減少。

  七、家長千萬不要給孩子貼負標籤。

  即使孩子有粗心的毛病也不能總說,總說,他就會認為自己就是這個樣子了,人還有一個求證的心理,自己常常犯,剛好證明自己就是這個樣子的,這樣一來,孩子的粗心真的就會越來越嚴重

  努力去發現孩子細心做事的時候,不失時機的肯定他,喚醒孩子,讓他感覺到自己其實是可以很細心的。慢慢就好了。

  改正粗心的毛病,家長還可以讓孩子多做一些“細活兒”,如寫毛筆字,縫鈕釦等,這些都能鍛鍊孩子的細心程度。

  家長們應對的方法

  1、家長不要動不動就以粗心為理由批評孩子,這樣容易給孩子造成心理上的壓力。考試過程中會把自己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我不要粗心”之類的心理要求上,這樣反而更容易引起注意力分散,出現更多不必要的錯誤。

  2、家長儘量不要採取正面懲罰的方式,以避免對孩子粗心的強化,比如在孩子粗心時不去批評他,但是在孩子細心地完成一件事的時候,家長此時及時表揚孩子,強化他的細心,這樣孩子就會慢慢接受這種心理暗示,越來越向著細心的方向發展了。

  3、在平時的學習中幫助孩子養成檢查自己作業的好習慣。很多家長都願意為孩子檢查作業,以為這是對孩子負責,殊不知這樣孩子就養成了不細心檢查的習慣,要讓孩子改掉粗心的毛病,首先要從家長做起。

  4、在日常生活中,家長要用自己的細心去感染孩子,比如把家裡佈置得井井有條,建議孩子學會自己整理東西、收拾房間,培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的責任感。

  與其一味責備、給孩子施加心理壓力,倒不如在平時加強對孩子的訓練,培養他們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

  5、在心理學中有一門課程叫行為矯正。其實打,是行為矯正中的一個方法。既是懲罰中的一個具體的做法。且是一個有負面效應的做法。我們為了孩子粗心打孩子,我們一遍一遍地說他粗心……,其實是在強化他的粗心啊***等於在提醒他要粗心,因為潛意識只接受有實質性意義的資訊,比如說:“以後不要在這樣粗心大意了!”潛意識接受了粗心大意,而那些以後不要……潛意識是不會接受的。***。如果我們反過來做,在他粗心的時候不理睬他。淡化他的粗心,然後在他偶爾不粗心的時候馬上表揚他,強化他的細心,這樣慢慢地他就會向著細心方向發展了。

  面對小孩子這種問題,最好的方法是行為的強化,多給關懷,努力的去發現他的優點,換醒孩子,讓他覺得自己是個細心的人。

  另外我們還可以運用行為矯正的方法。但不是運用懲罰,而是運用正強化的方法。因為正強化是比較有效的方法。強化什麼是關鍵。我們為了孩子粗心打孩子,我們一遍一遍地說他粗心……其實是在強化他的粗心啊***等於在提醒他要粗心,因為潛意識只接受有實質性意義的資訊,比如說:“以後不要再這樣粗心大意了!”潛意識接受了粗心大意,而那些“以後不要……”潛意識是不會接受的。***。如果我們反過來做,在他粗心的時候不理睬他。淡化他的粗心,然後在他偶爾不粗心的時候馬上表他,強化他的細心,這樣慢慢地他就會向著細心方向發展了。

孩子學習馬虎粗心的原因是什麼
離婚後孩子如何教育
相關知識
孩子粗心的原因及家長應對方法
孩子粗心的原因是什麼
筆記本觸控板失靈的原因及一般解決方法
腿部肥胖的原因及快速瘦腿方法
卵巢早衰的原因及中醫保養方法
藍屏的原因及通用處理方法
發動機拉缸故障的原因及維修保養方法
孩子學習馬虎粗心的原因是什麼
孩子腹痛的原因以及方法
鼻子毛孔粗大的原因及清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