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六年級的數學小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荷蘭教育家弗賴登諾爾認為:"數學來源於現實,也必須紮根於現實,並且應用於現實。"關於六年級的數學論文我們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以供大家閱讀。

  一:我的數學學習習慣

  數學知識就像大海一樣浩瀚,需要人們不斷地創新,不斷地探索。數學知識是必需掌握的,但是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必不可少的。好習慣影響我們的學習,習慣是必要的,也許你會知道影響我們一生的36個好習慣。下面我就和大家共同談論一下自己的幾點數學學習習慣。

  一、 認真審題的習慣

  讀題時候的認真是很重要的,審題不清或沒有弄清題意往往會導致錯誤的結果,或者浪費時間,特別是在考試中,浪費了時間很可能做不完題目,導致丟分。記得上次考試時,有一道題是這樣的:小麗和爸爸、媽媽去長城,單程票價成人每人24.5元,兒童半價。問題是:往返交通費要用多少元?可以就是這樣簡單的一道題,我們班有很多學生都失分了,他們是這樣解答的:24.5×2+24.5÷2,只看條件這道題並沒有問題,但是就是因為他們在讀題的時候不認真,沒有看清問題,而造成這樣的失誤。卷子發下來時,他們看到錯號,不用老師再講解,就會解答了。這就是他們在讀題的時候不認真,沒有注意問題裡面的"往返"兩個字,因而也現了大部分的丟分。

  二、提高解題效率

  這一點是很多學生的通病,我們班就有很多這樣的例子。比如,你做著做著,突然覺得很厭倦,於是這裡看看,那裡看看,也許看到一個題目,很長很長,頓時就不想做了,於是今天又要"奮戰"到很晚了。久而久之就成了習慣,那就很難擺脫了。我們班有這樣一個同學,他平時是個很聰明的學生,回答問題總是說得很有道理。是我們大家公認的"聰明小子",可是他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做題效率太低,就是像上面所說的做著做著就不想做了,經常被老師留下來比別人多"奮戰"一段時間,才能完成任務。

  三、清晰的草稿

  在打草稿的時候,很多同學的字寫得總是很大,並且很不整潔,這就導致計算和後期檢驗的問題,本人"受益匪淺"啊!所以我在打草稿的時候總是像平常做作業一樣,在演算本上寫得工工整整的。然後檢驗,在檢驗無誤之後,再把它們"搬"到作業或試卷上。這樣我的正確率就會提高很多。

  這些只是我在學習數學時的一些簡單的看法,但是這些習慣卻讓我在學習中總是比別人略勝一疇。當然這些習慣的養成並不是一朝一夕的,而習慣的培養卻要從點一滴做起。只要平時注意有效學習,才能逐步形成使自己終身受益的良好習慣。

  二:有感生活中的垂直與平行

  數學老師說今天要在我們班舉行公開課教學,讓我們昨晚預習課本第64---65頁,可我看了半天也不知什麼意思,只知道書中有幅圖畫好熟悉和我們的操場設施一樣。可老師說過"一定要預習,不然明天很多老師聽課,叫到不會的話會很丟臉的,"沒辦法只好把書中的幾個名詞如"平行、垂直"記住,但究竟什麼意思我還真不明白!

  上課時間很快就到了,我們有些興奮又有些緊張,因為這樣的課每學期我們都會舉行一次,開始上課了,老師首先讓我們猜一猜,如果兩根小棒把它們從高處往桌面上扔,這兩根小棒可能會落在哪裡?。很快我們就討論出很多種的結果,有的說相交、有的說不相交、有的說會疊在一起、有的說快要疊在一起,同學們七嘴八舌的說著……***老師提示說:如果把桌面和地面分別看成同一個平面***,這兩根小棒的位置關係會怎樣的呢?

  讓我們閉著眼想想,如果我們把兩根小棒看成是兩條直線,哦原來兩根小棒還可以看成兩根直線,那不是就好思考多了,老師接著讓我們把想的用彩筆畫一畫這兩根小棒會出現的位置,我平常最喜難畫畫了,這可難不倒我,我一下子就畫出了九種,同學們都爭先恐後的拿著自己的作品上去"展覽",因為作品比較多,老師挑出一幅畫得最多的我的作品出來講解,開始我很得意以為我觀察最仔細了,可是經過老師用直線可以無限延長原理講解,最後只成了兩類:一類為相交,另一類為不相交。我恍然大悟原來表象也是會騙人的呀!接著老師引導我們去概括"不相交"時為何為"平行",老師利用課件把兩根直線無限延長結果無論怎樣它也不會相交在一起,這樣我一下子我就明白了,接著老師讓我們思考是不是不同的平面這兩條直線也會平行呢?經過我們和老師印證結果並不一定,所以必須記住它有一個前提就是在同一個平面內,這樣完整的平行定義就在我腦海中產生了,同一個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就是平行線,老師叫我們用自己的話說說兩條平行直線:如直線a和直線b,我們可以說直線a是直線b的平行線,還可以說直線b是直線a的平行線,還可以說直線a和b直線互相平行的,接下來做練習時我們輕而易己就把它們給"解決"了。

  認識了"平行",老師直接讓我們認識了另一位朋友"垂直",並讓我們認真觀察什麼時候圖形是最特殊的?

  我們觀察後運用瞭解決平行的有關知識很快就發現第***2***圖形不一樣,用三角板一測還發現兩條相交的這個角是直角呢!於是老師一一對垂直的有關知識進行了講解,"交點"這時叫"垂足",相交的這兩條直線叫垂線,同樣老師也讓我們做了類似的練習,結果我們以更快的速度完成了練習。

  最後一環是找"垂直與平行"老師說其實我們每天都在和垂線、讓我們大家一起找一找,首先我們到了教室的,然後又到操場上去找,我們最後到了我們經常去玩的地方"雲龍橋"去,結果發現這些我們經常去地方有很多的"垂直與平行",我們大家都是驚訝極了,垂直與平行的現象真是無處不在,它不僅用處廣泛而且美觀,而且我們的生活也離不開垂直與平行。同學們,其實,生活就是數學的課堂,只要你有一雙數學的眼睛,你也能發現很多的數學祕密噢!

  三:養螃蟹的數學

  【提出問題】:我們的家鄉高淳縣因為螃蟹而聞名全國,我家也是養螃蟹的。我喜歡我家的螃蟹,它們小的時候很可愛,爬在手上癢癢的。養螃蟹很辛苦,需要很高的成本,但收益也不錯,也許這就是“苦中有樂”吧!我們一家的生活就指望爸爸的蟹塘了,為了弄清楚今年我家蟹塘的利潤,我決定做一次調查。

  【調查結果】:要知道我家今年的成本和收入各是多少,那麼就要先了解拿了多少蟹苗。對於這個問題,我還是要問我無所不知的老爸。晚上,爸爸回來後,我連忙跑去問:“爸爸,咱們家今年拿了多少蟹苗呀?”爸爸不解的問:“你問這些幹什麼呀?”於是,我便把前因後果跟他講了一下。老爸終於明白了我的意思。他對我說:“我們家一共拿了20000元的蟹苗。”接著又對我說了許多關於螃蟹的知識。

  晚上問了一些問題後,我把它們用一張紙記錄下來,大概是以下這個樣子:

挖土機清塘

10000元

田畝費

18000元

蟹苗

20000元

玉米

3000元

小麥

4000元

螺螄

20000元

小魚

70000元

  成本總計:145000元

  現在已經知道成本是多少錢了,前面提到說要計算成本、收入各是多少,所以我還是要再問一下老爸。爸爸說:“目前大約有3000多隻螃蟹上岸了,佔總數的四分之一,每斤平均可以賣到50元左右。”除了螃蟹可以賣錢,龍蝦和魚也可以賣錢,如果魚按4元一斤,龍蝦按7元一斤,我們家還是可以多賺一些錢。

  【推算結果】:

  計算成本已經算好了,是145000元,下面只要算收入了。如果按照每隻螃蟹0.35斤,每斤50元來算,那麼就可以得到下面的算式:

  3000×4 = 12000***只***

  12000×0.35 = 4200***斤***

  4200 × 50 = 210000***元***

  210000 – 145000 = 65000***元***

  4×600 = 2400***元***

  7×2000 = 14000***元***

  65000 + 2400 + 14000 = 81400***元***

  除去成本的話,我家大約可以賺81400元。

  【對推算結果的反思】:

  結果出來了,我無比興奮,因為這是我忙活了很多時間的成果。我對爸爸說:“沒想到賺錢也這麼辛苦呀!”我一開始以為養螃蟹不用成本呢!爸爸笑著說:“處處有數學呀,沒想到養螃蟹中也有數學!”這時,我考慮了一個問題:這些錢都花到哪兒去了呀?接著我想了想,明白了這些錢是家裡用來買生活用品和衣服糧食的錢,我笑我自己太笨了。


2017數學六年級小升初試卷_小學六年級小升初數學模擬試卷
小學六年級數學上學期期末考試卷
相關知識
關於六年級的數學小論文
關於五年級的數學小報設計圖
關於四年級的數學手抄報內容資料
關於四年級的數學手抄報模板
關於三年級的數學手抄報圖片
關於三年級的數學手抄報效果圖
關於五年級的數學手抄報素材
關於四年級的數學手抄報設計圖
關於四年級的數學寒假作業答案
關於四年級的數學手抄報圖片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