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對於初中生來說,要想學好語文,多做試題是難免的,這樣才能夠掌握各種試題型別的解題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九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測試題:

  一、基礎知識積累與運用o***30分***

  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2分***

  A.陽夏***ji6*** 色撓***rao*** 傾頹***tuf*** 行陣和睦***hang***

  B.存恤***xu*** 麾下***hui*** 間令***jian*** 以數諫故***shu6***

  C.崩殂***cu*** 羌管***qiang*** 逋戍***df*** 以頭搶地***qiang***

  D.帝胄*** zhou*** 神稷***ji*** 駑鈍***nu*** 陟罰臧否***f6u***

  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6分***

  ***1***陳勝、吳廣皆次當行*** ******2***凡三往,乃見*** ***

  ***3***挾天子而令諸侯*** *** ***4***皆刑其長吏*** ***

  ***5***置人所罾魚腹中*** *** ***6***吳廣以為然*** ***

  3.下列句子朗讀節奏劃分不準確的是*** ******2分***

  A.乃令/符離人葛嬰/將兵/徇蘄以東 B.五十弦翻/塞外聲

  C.塞下/秋來/風景異 D.腸斷/白藏洲

  4.指出下列句子中加點字意思相同的一項*** ******2分***

  A.得魚腹中書 乃丹書帛日“陳勝王” B.願陛下親之信之時人莫之許也

  C.皆次當行 之次所旁叢祠中 D.謂為信然 謂唐雎日

  5.指出下列加點詞的古今義。***6分***

  ***1***抑亦人謀也

  古義:--今義:一

  ***2***遂用猖蹶’

  古義:____今義

  ***3***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義:____今義:一

  ***4***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

  古義:____今義:一

  6.用原文句子填空或根據要求填空。***7分***

  ***1***過盡千帆皆不是,_______。

  ***2***-二一,一--,沙場秋點兵。

  ***3***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__。

  ***4***《陳涉世家》選自____***朝代***歷史學家____的鉅著____,它記載了秦朝末年陳勝、

  吳廣農民起義的歷史事實。這部書是我國第一部 體通史。魯迅稱它是“____________。

  ***5***唐雎是戰國時期“____”這類人的典型代表。西漢末年____根據史料進行整理,按

  國家次序,編訂出一部國別體史書《戰國策》。

  ***6***《武陵春》是南宋____派女詞人 的作品。其中最為人稱道的頗有新意寫“愁”

  ***7***辛棄疾是南宋____派詞人的代表作家之一。在他的《破陣子》一詞中,表現自己有雄

  心壯志,卻無法最終實現的句子是:“

  7.綜合性學習。***5分***

  在班級的“話說千古風流人物”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同學們各顯神通。有同學出示了下面這樣一份表格,請你根據提示,補充兩個人物把表格填寫完整。***注意:各項內容不要

  和範例雷同***

  風流人物 人物特點與人物相關的事蹟與人物相關的成語、俗語、謎語活動形式

  陳勝有“鴻鵠之志” 帶領農民起義 揭竿而起講故事

  二、閱讀理解o ***40分***

  ***一******經典中考·南昌***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8-10題。***9分***

  江城子密州出獵

  蘇軾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

  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8.試對“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這句話作簡要賞析。***3分***

  9.選出與“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表達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一項*** ******3分***

  A.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B.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C.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雁門太守行》***

  D.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10.這是一首敘事抒情的壯詞,試找出貫穿全篇的關鍵詞語,並結合具體語句予以分析。***3分***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I N16題。***17分***

  震①少好學,受《歐陽尚書》於太常桓鬱,明經博覽,無不窮究。諸儒為之語日:“關西孔子楊伯起。”……大將軍鄧騭~聞其賢而闢④之,舉茂才④,四遷⑤荊州剌史、東萊太守。當之郡,道經昌邑,故⑥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日:“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日:“暮夜無知者。”震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出。震性公廉,子孫常蔬食步行,故舊⑦長者或欲令為治產業④,震不肯,曰:“使後世稱為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

  ***選自《後漢書》第五十四卷***

  [註釋]

  ①震:楊震***59-124***,字伯起,東漢弘農華陰***今陝西省華陰***人。

  ②騭:讀zhi。

  ③闢:徵召來授予官職。

  ④舉:推薦;茂才;秀才。

  ⑤四遷:指多次升遷。

  ⑥故:以前。

  ⑦故舊:老朋友。

  ⑧令為治產業:叫他為***子孫***留些產業。

  1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3分***

  ***1***震少好學*** *** ***2***故舊長者或欲令為治產業*** ***

  12.下面方框中的文位元組選自《高階漢語詞典》。據義項內容,“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中的

  “遺”的意思為*** ***項。***3分***

  遺yf①遺失。《後漢書·列女傳》:“羊子嘗行路,得遺金一餅。”

  ②遺忘。《漢書·刑法

  志》:“三日遺忘。”

  ③遺留。清·全祖望《梅花嶺記》:“忠烈遺骸。”另見wei

  遺wei④給予;饋贈。《史記·魏公子列傳》:“欲厚遺之。”

  ⑤送交;交付。《史記·魏公子列

  傳》:“遺魏王及公子書。”

  ⑥加給。《詩·邶風》:“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遺我。”另見yf

  13.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2分***

  使後世稱為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

  14.楊震能“四遷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的原因是什麼?請用原文回答。***3分***

  15.選文寫了楊震為官後的兩件事,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每件事不超過lO個字******3分***

  16.讀了選文,你對楊震有何評價?簡要談談你的看法。***3分***

  ***三***閱讀下文,完成17-21題。***14分***

  玉蘭花的記憶

  蘆瑋

  ①不記得從什麼時候起,每當院子裡的玉蘭花散放出清遠的香味時,總有認識或不認識的鄰人,專程前來要花。

  ②玉蘭花樹約有兩層半的樓房高。自我有記憶起,便有花香。父親總是起個大早,趁花含苞時便給摘下。他把較細的竹竿末端削成剪刀口狀,以輔助摘花,有時親自爬上樹去摘,身手矯健。然後再把摘下的花,分別裝在小袋子裡,置於冰箱保鮮,一有鄰人聞香駐足,便可以方便相贈。

  ③當然,父親一定會留下用手可以夠得到的範圍,讓前來感染香氣的鄰居,也可以得到在綠陰中尋一抹清幽的樂趣。

  ***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 ~16題。***17分***

  震①少好學,受《歐陽尚書》於太常桓鬱,明經博覽,無不窮究。諸儒為之語日:“關西孔子

  楊伯起。”……大將軍鄧騭②聞其賢而闢④之,舉茂才④,四遷@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當之郡,道

  經昌邑,故⑥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日:“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日:“暮夜無知者。”震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出。

  震性公廉,子孫常蔬食步行,故舊⑦長者或欲令為治產業④,震不肯,日:“使後世稱為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

  ***選自《後漢書》第五十四卷***

  [註釋】①震:楊震***59-124***,字伯起,東漢弘農華陰***今陝西省華陰***人。②騭:讀zhi。

  ③闢:徵召來授予官職。④舉:推薦;茂才;秀才。⑤四遷:指多次升遷。⑥故:以前。⑦故舊:老朋友。

  ⑧令為治產業:叫他為***子孫***留些產業。

  Il.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3分***

  ***1***震少好學*** *** ***2***故舊長者或欲令為治產業*** ***

  12.下面方框中的文位元組選自《高階漢語詞典》。據義項內容,“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中的 “遺”的意思為*** ***項。***3分***

  遺yf①遺失。《後漢書·列女傳》:“羊子嘗行路,得遺金一餅。”②遺忘。《漢書·刑法志》:“三日遺忘。”③遺留。清·全祖望《梅花嶺記》:“忠烈遺骸。”另見wei

  遺wei④給予;饋贈。《史記·魏公子列傳》:“欲厚遺之。”⑤送交;交付。《史記·魏公子列傳》:“遺魏王及公子書。”⑥加給。《詩·邶風》:“王事敦我,政事一埤遺我。”另見yf

  13.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2分***

  使後世稱為清白吏子孫,以此遺之,不亦厚乎?

  14.楊震能“四遷荊州剌史、東萊太守”的原因是什麼?請用原文回答。***3分***

  15.選文寫了楊震為官後的兩件事,請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每件事不超過10個字******3分***

  16.讀了選文,你對楊震有何評價?簡要談談你的看法。***3分***

  ***三***閱讀下文,完成17-21題。***14分***

  玉蘭花的記憶

  盧瑋

  ①不記得從什麼時候起,每當院子裡的玉蘭花散放出清遠的香味時,總有認識或不認識的鄰人,專程前來要花。

  ***2玉蘭花樹約有兩層半的樓房高。自我有記憶起,便有花香。父親總是起個大早,趁花含苞時便給摘下。他把較細的竹竿末端削成剪刀口狀,以輔助摘花,有時親自爬上樹去摘,身手矯健。然後再把摘下的花,分別裝在小袋子裡,置於冰箱保鮮,一有鄰人聞香駐足,便可以方便相贈。

  ③當然,父親一定會留下用手可以夠得到的範圍,讓前來感染香氣的鄰居,也可以得到在綠陰中尋一抹清幽的樂趣。

  ④念小學時,家人總要在我的書包裡放些玉蘭花,用手帕包好,以免損及象牙白的花瓣。

  然後再三叮嚀,送給老師和同學。有時自己懶惰貪玩,便忘了,經常是老師提醒:“我又聞到花香哦。”我才猛然記起。

  ⑤常常在送給老師後,玉蘭花就所剩無幾了,所以當同學向我要時,就顯窘促,只好從親近的同學開始送;一些偶有口角的,就給省下來了。現在想起來,真自覺小家子氣。那時一直不明白,何以小小的花朵,竟有如此大的魅力?因為我總是喜歡花的姿態,遠遠勝過它的香氣。直到漸漸長大,才稍稍明瞭這是一種喜悅心情。二十幾年前,物資並不豐富,用香水的人當然不多。能在夏日清早感染一身香氣,並持續整天,的確令人喜悅。在要花的過程中,即使不認識的人也能透過花間說家常,增進情誼,真是情趣無限。

  ⑥而父親趕早摘花,想到會有許多人喜歡他種的花,並盤算著不知今天的花夠不夠時,這份可以與人分享的心情,更是令人欣慰吧。尤其某個有晨曦的夏天清早,當我看見父親摘下一朵沾露的玉蘭花,小心翼翼地插在母親的耳際,順手理理母親的頭髮時,我被這般美麗的父母深深感動。

  ⑦我恍然大悟。原來,母親身上的花影飄香,皆是父親每天親手插上去的。對父親而言,

  這也許是極自然不過的一個舉止,但躍入我眼裡,卻是溫柔萬分。我很難明確地描述出這份感動,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這種感覺真的很好。

  ⑧玉蘭花對我有很特別的記憶。我曾在它的枝幹上,每年刻畫一痕,以志成長;也和姐姐爬坐上樹枝,吃著西瓜,享受風的搖擺。但這都只不過是父親無形中帶給我的一些生活上的啟示。

  17.作者借玉蘭花的“記憶”,表現了人與人之間的哪些美好感情?請分條概括。***3分***

  18.選文第⑤段,寫自己的“小家子氣”,有哪些作用?***3分***

  19.選文第⑥段寫到“我被這般美麗的父母深深感動”,“美麗”的含義是什麼?***3分***

  20.請對選文中畫線的兩個句子,任選一句加以評析。***3分***

  ***1***經常是老師提醒:“我又聞到花香哦。”我才猛然記起。

  ***2***也和姐姐爬坐上樹枝,吃著西瓜,享受風的搖擺。

  21.題目是文章的“眼睛”。請發揮你的聰明才智,給上面這篇文章另擬一個題目。***2分***

  三、寫作***50分***

  22.我們每天都要接受老師的教誨、父母的教導、同學的勸告……你對這些“話”有什麼感受和

  認識?哪些讓你難以忘懷,為什麼?

  請以“教誨”“教導”“告誡”為話題,自選一項,寫一篇文章。

  九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測試題答案:

  1.B

  2.***1***編次

  ***2***才

  ***3***挾持、控制

  ***4***懲罰

  ***5***用魚網捕

  ***6***對、正確

  3.B【解析】正確劃分是:五十弦/翻/塞外聲。

  4.B【解析】A項中,第一個“書”是名詞,即“字條”,第二個“書”是動詞,指“書寫”;B項中,兩個“之”均為代詞,指“他們或他”;C項中,第一個“次”是“編次”,第二個“次”是“軍隊駐紮”;D項中,第一個“謂”是“說”,第二個“謂”是“對……說,告訴”。

  5.***1***而且壓抑

  ***2***失敗凶猛而放肆

  ***3***身份低微,見識短淺言行品德惡劣

  ***4***深感遺憾極為憎恨

  【解析】古今異義詞的古今意義解釋要靠平時積累,結合其在古文中的具體語境來分析。

教科版六年級上冊語文第七單元練習試題及答案
八年級上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
相關知識
九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人教版小學五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測試卷及答案
新蘇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四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測試卷及答案
新人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七單元測試題及答案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測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