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三隻白鶴教學設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三隻白鶴》是二年級語文上冊的一篇選讀課文,課文通過三隻白鶴埋魚、找魚的事,告訴學生做事要善於動腦筋,注意事物的變化,才能把事情做好。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二年級語文《三隻白鶴》教學設計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讀準本課的8個生字和9個詞語,認識“鶴、剩、留、朝”4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是哪隻白鶴找到了魚,懂得另外兩隻白鶴找不到魚的原因。啟發學生遇事要根據實際多動腦筋,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絡和變化。

  教學重點:

  1.讀準生字和詞語的讀音。

  2.理解課文內容,知道是哪隻白鶴找到了魚,並懂得另外兩隻白鶴找不到魚的原因。

  3.使學生懂得遇事要多動腦筋,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絡和變化。

  教學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另外兩隻白鶴找不到魚的原因。

  2.使學生懂得遇事要動腦筋,注意事物之間的變化和聯絡。

  教學過程:

  一、揭題引趣

  1.教師板書課題:三隻白鶴

  齊讀課題

  2.指名讀“鶴”,從字形上你知道鶴屬於動物中的哪一類呢?

  3.出示“白鶴”圖,你能講講白鶴的樣子嗎?你知道它們生活在哪裡?最愛吃什麼?

  4.有一天,三隻白鶴之間發生了一個有趣的故事,你們想聽嗎?

  二、初讀課文

  1.聽錄音朗讀課文,要求大家邊聽邊想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麼事?

  2.學生自由讀課文。藉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讀通課文,一邊讀一邊用筆畫出生字和會認的字。畫出的生字和會認的字,藉助拼音多讀幾遍,並在每個自然段的前面標出序號。

  3.電腦出示生字、詞,檢查自學情況

  ***1***電腦出示生字:

  ***3***電腦出示詞語

  中午明天抬頭記住地下

  天空白雲剛剛旁邊

  ***4***電腦出示詞語

  白鶴吃飽剩下埋在記住

  請學生選擇上面詞語說一句話。***可以選擇1個詞或2、3個詞語進行說話練習******如:三隻白鶴吃飽了,把剩下的魚,埋在地裡,留著明天再吃。***

  第一隻白鶴記住在大魚埋在太陽底下。

  第二隻白鶴記住大魚埋在白雲下面。

  第三隻白鶴記住大魚埋在柳樹旁邊。

  4.指名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其他同學聽聽他們的讀音是否正確?讀後學生糾正讀音。

  5.看看課文有幾幅插圖,說說每幅圖各與哪些自然段相對應。

  三、學習課文內容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1.出示第一幅圖

  提問:誰在幹什麼?

  什麼時間?誰在幹什麼?

  板書:一天中午埋魚

  2.他們最愛吃魚,為什麼把魚埋在地裡呢?出聲讀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讀後請同學說一說。

  3.三隻白鶴把魚埋到了什麼地方?

  ***畫大樹***

  4.緊扣“抓到了許多魚”、“吃得飽飽的”、“剩下的一條”引導學生理解,使學生懂得“許多、飽飽、剩下”是三隻白鶴埋魚的原因。

  5.指導學生讀好這一段。

  ***1***學生自己練習讀。

  ***2***教師指導學生讀好這段,教師範讀。

  ***3***學生練讀。

  ***4***指名讀。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過渡:魚埋好了,三隻白鶴在幹什麼呢?

  1.學生輕聲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劃出三隻白鶴各自找了一個什麼事物來記住埋魚的地點的?用“橫線”劃下來。

  2.指名回答,學生邊說教師邊板畫:

  [詳見第一課時板書]

  3.電腦出示:請你用這樣一句話說一說。

  _______把_______作為找魚的記號。

  4.第一隻白鶴為什麼抬頭看太陽?這是什麼時候?***中午***

  第二隻白鶴為什麼抬頭看白雲?

  第三隻白鶴為什麼看河邊的大柳樹?

  ***三***學習課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1.過渡語:三隻白鶴各自做了埋魚的記號,第二天,他們是怎樣找魚的呢?指名讀讀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學看看這段有幾句話?***4句話***想想每句話是什麼意思?

  2.電腦出示:

  第二天,太陽剛剛升起,三隻白鶴都醒來了,他們都準備去找回那條埋在地裡的大魚。

  第一隻白鶴想:__________他就朝________飛去。

  第二隻白鶴想:__________他就朝________飛去。

  第三隻白鶴想:__________他就朝________飛去。

  3.第二天,太陽“剛剛”升起表示什麼時候?***早上***早上太陽在哪個方向?***東邊***

  ***學生把太陽圖往左邊移動。***

  4.電腦出示填空,讓學生說一說。

  早晨,太陽從******升起。中午,太陽在我們的******。晚上從******落下。

  學生邊說教師邊點選滑鼠

  點選1:出示東方

  點選1:出示頭頂上

  點選1:出示西方

  第一隻白鶴能找到魚嗎?為什麼?

  5.第二隻白鶴以什麼作標誌找的?***指板書***所以他朝白雲飛去,他能找到埋在地裡的大魚嗎?為什麼?***聯絡《謎語》一課,“雲兒見他讓路”,理解白雲在天空中是飄浮不定的。***

  6.第一、二隻白鶴為什麼都找不到魚?

  ***因為太陽,白雲在天空中的位置在不停地變化,所以,以太陽和白雲作標記是永遠也找不到魚。***

  7.現在,我們來看看從河邊的柳樹作標記的第三隻白鶴能不能找到大魚。

  看圖***二***:第三隻白鶴落在柳樹旁邊,柳樹的位置會改變嗎?那麼,他能找到大魚嗎?***柳樹的位置不會改變,所以第三隻白鶴能找到大魚。***

  8.指名讀第四自然段,教師指導讀好這句話。

  哪隻白鶴能找到埋在地裡的大魚呢?***第三隻白鶴***為什麼?用“因為……所以……”練習說話。

  9.另外兩隻白鶴找不到大魚,會怎麼想?怎麼做?

  10.這三隻白鶴中你最喜歡哪一隻?為什麼?假如你是它,你想對另外兩隻鶴說什麼呢?

  ***四***總結全文

  1.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明白了什麼?***做事要多動腦筋,要符合實際,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絡和變化。***

  2.正確、流利地朗讀全文。

  3.複述課文

  以“埋魚——定標誌——找魚”的順序複述課文。

  二年級語文《三隻白鶴》說課稿

  一 說教材

  《三隻白鶴》是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的一篇選讀課文,本課通過三隻白鶴埋魚、找魚的事,告訴學生做事要善於動腦筋,注意事物的變化,才能把事情做好。本文語言簡單樸實,寓理於故事情節中。全文一共有四個自然段,第二、三自然段結構相似,可以讓學生通過比較閱讀發現這一特點,並通過句式轉換將兩個自然段整合,讓學生體會不一樣的順序進行表達。第四自然段以設問結束,留給學生思考空間,要讓學生回答好這問題,勢必要讓學生理清課文的敘述順序,理解詞與句,句與句之間的聯絡。但課文內容涉及了自然事物的變化,在教學時特別要注意定位,防止以自然知識的學習認識為主而淡化語文素養的培養。所以在教學中要遵循二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通過多種形式的語言訓練,科學地指導學生讀、看、思、說、議。

  二 說目標

  根據以上分析,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制定如下:

  1.以讀為主,通過藉助拼音、圖文對照的方式讀通順句子,讀通全文,理清課文敘述順序;

  2.通過說話練習、填空補白、句式轉換等方式,理解詞與句、句與句之間的關係;

  3.能通過知識拓展,聯絡生活實際理解課文寓意,並用特定句式回答問題。 我將落實語言訓練,培養學生語文能力作為本課的重點,將瞭解課文寓意,敘述原因做為本課教學的難點。

  三 說預設

  為順利達成教學目標,落實重點,突破難點,我想通過以下四個環節進行教學:環節一是猜謎匯入,激發求知慾望;環節二是初讀感知,理清文章順序;環節三是品詞析句,進行語句練習;環節四是再讀評議,懂得本文寓意。

  接下來,我就根據以上環節,介紹我的教學預設過程。

  第一環節:猜謎匯入,激發求知慾望

  首先,我PPT出示謎語:雪白的羽毛,長長的腿,長長的脖子,長長的嘴,幾隻一起在河邊,又吃魚兒又玩水。讓學生猜一猜,既讓學生初步認識白鶴的特點,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後面學習課文做好鋪墊。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白鶴,讓學生讀一讀,讀準字音,同時PPT出示幾張白鶴的照片,將文字轉換成具體的形象讓學生加深印象。

  然後揭示課題,板書補充課題。

  第二環節:初讀感知,理清文章順序

  這一環節我要求學生二讀課文,第一遍自由讀,讀時藉助拼音把生字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思考文章講了怎樣的一件事;第二遍讀時要求學生對照文中的插圖來讀,邊讀邊標出自然段序號,思考兩張插圖分別對應哪個自然段。二年級的學生已經初步具備識字的能力, 讓他們憑藉拼音, 邊閱讀邊識字,讀通全文。當他們能正確朗讀課文時,對故事的內容也有了初步的感知。再通過圖文對照,藉助圖畫的形象, 理清故事的敘述順序,知道課文按照“埋魚——找魚”的順序進行敘述。

  第三環節:品詞析句,進行語句練習

  學習第一自然時,我要求學生用“ 什麼時間” 、“ 誰” 、“把什麼東西埋在哪裡” 的句式練習說話。接著向學生解釋“埋”的意思,加上動作表演,即先在地裡挖個坑,把魚放進去, 然後掩上土。當學生理解後,要求他們按照“先——接著——再” 的順序說說白鶴埋魚的過程。

  學習第二自然段時,我提問:三隻白鶴埋好魚,準備第二天來找,飛走之前, 它們各自採用什麼辦法記住埋魚的地方?然後讓學生在四人小組內讀一讀這一自然段,並完成練習題:第一隻白鶴記住魚埋在 ;第二隻白鶴記住魚埋在 ;第三隻白鶴記住魚埋在 。指名回答,根據學生回答我板書:太陽底下 白雲下面 柳樹旁邊

  這裡用完成填空的方式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書,促進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為理解寓意打好基礎。

  第三段和第二段的結構相似,可以讓學生用對比讀的方式學習。我先用PPT 出示這兩個自然段,讓學生讀一讀,然後提問有什麼發現?學生們會從朗讀中發現結構相似這一特點。然後我將兩段按第一第二第三隻白鶴的順序進行段落語句重組,當然PPT中完整出現的是對第一隻白鶴的敘述,讓學生讀一讀,然後按照這樣的句式在四人小組裡說說第二隻和第三隻白鶴。最後我將原文的二、三自然段和重組的句式一起出示,讓學生再次讀一讀,從中讓他們自己發現為什麼課文是採用這種句式,因為語言更簡練。

  學習第四自然段時,重點指導讀出疑問的語氣。然後我提問:三隻白鶴向各自記住的標誌飛去了,到底哪一隻白鶴能找到大魚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 讓我們先來做一道練習:

  ① *** ***, 太陽從東邊升起,*** *** 太陽在我們頭頂, 傍晚, 太陽從西邊落下。

  ② 風娃娃一吹, 天上的*** *** 飄呀飄, 一直飄向遠方。

  ③ 那棵柳樹種在*** *** , 天天和小河在一起。

  這樣的詞句練習,使學生了解了太陽、白雲隨著時間的推移,都在移動,只有柳樹種在河邊是固定不變的,這幾個句子和課文內容相對應,也為學生理解課文寓意做了進一步的鋪墊。最後我讓學生根據上面的內容,用“因為„„所以……”的句式來回答第四段的問題。

  第四環節:再讀評議,懂得本文寓意

  經過前面幾個環節的層層鋪墊,學生已經能夠懂得課文的寓意,難點已經不難了,我總結提問: 本課告訴了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學生議論. 我稍加歸納, 即可揭示寓意。

  四 說板書

  三隻白鶴

  第一隻 太陽底下

  第二隻 埋在 白雲下面

  第三隻 柳樹旁邊

  以上只是我的教學預設,並沒有在課堂上實施,其中必有許多不足之處,還請老師們批評指正。


  

適合小學的散文書籍
二年級語文回鄉偶書教學設計
相關知識
二年級語文三隻白鶴教學設計
小學二年級語文下冊泉水教學設計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白鯨教學設計
二年級語文回鄉偶書教學設計
三年級語文望天門山教學設計
三年級語文神筆馬良教學設計
三年級語文夜書所見教學設計
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草原教學設計
蘇教版五年級語文下冊望月教學設計
小學五年級語文下冊草原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