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感悟散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是不是生活於都市的人們,被城市喧囂和擁擠的太久了,壓抑的心都想出去放飛啊。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供大家欣賞。

  :最難的是說服自己

  這個世界,最難說服的,是我們自己。

  說好該去休假了,卻為一筆買賣,取消了醞釀已久的行程;說好要看淡得失名利了,同事一升遷,心裡便又禁不住暗潮洶湧;說好要關注健康了,卻只在去醫院看一回病人,去殯儀館送一次逝者後,勉強堅持幾天;說好要開心過生活了,卻時不時為不值得的人、不值得的事慪氣;說好要去做喜歡的事了,卻困在不喜歡的生活泥淖中掙扎不出來。

  明明知道,我們說服自己,是為了自己好,但偏偏就是做不到。我們在職場上奔命,在權力場上爭鬥,我們在乎鈔票,在乎權力,在乎聲名。然而,我們卻很少在乎過自我的心靈。

  有時候,我們說服不了自己,是因為我們活得太在乎別人了。我們幹什麼不幹什麼,我們說什麼不說什麼,總考慮別人怎麼看。更可怕的情形是,有的人,只有他人奉承與恭維才幸福,只有他人敬畏與膜拜才滿足。當價值觀嚴重扭曲,當虛榮心甚囂塵上,理性的光輝就蕩然無存了。

  當一顆心擺脫了俗世的滋擾,當安妥了的靈魂回到精神的故鄉,那一刻,一個生命,一定優雅地說服了自己。

  :好高騖遠的人是不會成功的

  總是有很多的讀者在問我這樣的問題:我也一直在努力,為什麼還是不能成功?我應該怎麼努力才能夠把理想變為現實?最近甚至有一箇中年朋友也在困惑:是不是自己的走的路子不對呢?不然,為什麼20年過去了,自己依然在成功的門外徘徊?

  1871年的春天,英國蒙特瑞綜合醫科學校的學生威廉斯勒,也對自己人生中的問題感到很困惑。他不明白應該怎麼處理遠大的理想和具體的身邊小事,一個人應該有什麼樣的做事態度才能成功。他渴望成功,但對手邊的小事又覺得沒有什麼意義。他甚至以為現在的學校生活枯燥乏味,沒什麼值得去用心的。因而他的成績也每況愈下。他找他的老師探討這些困難的人生問題。他的老師推薦他閱讀哲學家卡萊裡寫的一本哲學啟蒙讀物。老師說,他的書裡或許有答案幫助你解決問題。

  威廉斯勒是一個意志很堅定的青年,他一向不崇拜大人物,更不相信所謂的名人名言,對許多問題一向有自己的獨到見解。但既然是老師推薦的,他想或許真的有用,於是拿過書漫不經心地瀏覽起來。

  突然間,書中的一句話讓他眼前一亮:“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看遠方模糊的東西,而是要做手邊最具體的事情。”他恍然大悟,是啊,不論多麼遠大的理想,都需要一步步去實現啊!不論多麼浩大的工程,都需要一磚一瓦壘起來啊!

  他想明白了,他的困惑解決了,他終於找到了人生的答案。他知道,那些遠大的理想,應該讓它們高懸在未來的天空裡,最緊要的,是把自己手邊的每一件具體的事情做好。

  也就是從那一天開始,1871年春天的一個下午,年輕的威廉斯勒開始埋頭讀書,因為他知道這是他目前最緊要的事情,他要把自己的成績提高上去。半個學期以後,威廉斯勒就一躍成為整個學校最優秀的學生。

  兩年以後,威廉斯勒以全校最優異的成績畢業。畢業後他來到一家醫院做醫生,他認真對待每一位患者,對每一次出診都一絲不苟。兢兢業業的態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使他很快成為當地的名醫。

  幾年以後,他創辦了約翰·霍普金斯學院。他把自己的人生態度貫徹到每一個細節裡。許多專家學者慕名來到他的學院工作,使他的學院很快成為英國乃至世界最知名的醫學院。

  事實上,我們研究那些成功者的人生軌跡,你一定能夠發現,他們都是些十分務實的人,他們有遠大的人生目標,他們每天都在一步一步地紮實地向著自己的目標努力,他們的人生詞典裡沒有猶豫,沒有彷徨,更沒有朝三暮四的空想。

  一個人應該有遠大的理想,沒有理想就會迷失方向。但是,要實現理想,就必須踏踏實實地從手邊的事情做起,不能好高騖遠。因為,手邊的每一件小事才是你理想大廈的一磚一瓦,好高騖遠的空想不過是空中樓閣。

  :努力,為了父母不低三下四求人

  今年過年,我去三叔家串門。本該是喜慶的日子,卻看到他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在手忙腳亂地準備著大包小包的禮品。

  我問道:“三叔,你這是要去給誰拜年啊?”

  三叔眉頭一直緊皺著,說:“晚上要去給陳迪的班主任拜年,馬上就要高考了,得麻煩人家老師多關照他呀。”

  陳迪是我三叔的兒子,再有半年就要高考了。但是他學習一直吊兒郎當。三叔全家都指望著他能考個好大學。可以他現在的成績,能上二本就是超常發揮了。

  因為務農存不下錢,三叔和三嬸就去打工,滿懷希望要把陳迪供入大學。由於沒什麼手藝和技能,他們只找到了一份在傢俱廠給傢俱噴油漆的工作。一做就是好多年。

  從陳迪上學開始,三叔就沒少為他四處求人。

  他中考成績太差,只能進最差的班級,三叔託關係,才把他送進了還不錯的普通班。

  高中讀到一半,他偷偷從學校跑回家說不想讀書了,要去打工。氣得三叔連夜從浙江趕到貴州,把陳迪大罵了一頓。罵完以後又帶著他回學校,說一堆諸如“自己家境不好”,“就指望陳迪讀書出頭”的話博取同情。

  我問陳迪:“如果你不想讀書,我勸勸你爸送你去職業學校學門技術?”

  他說:“學不進去,只想出去打工算了。”

  我氣不過他,嗆了他一句:“你一直這樣不爭氣,難道你爸媽要為你求人求一輩子嗎?”

  大學時結識了一個醫學院的好朋友,她在我們學校醫學院的成績一直排在前三名,是公認的學霸級人物。對於學醫的人,尤其是女生,我都無比敬佩,因為只要一想到解剖人體時鮮血橫流的場景,我就止不住渾身顫抖,實在太害怕了。

  我調侃她說:“聽說你們醫學生的課餘時間就是在搬屍體……你不害怕嗎?”

  她說:“怕啊,我以前見到血都會大聲尖叫的。”我詫異道:“見到血都害怕,怎麼會選擇學醫?”

  她回答說:“其實我也不是很喜歡當醫生啊,只是,我不想讓我媽再去求人了。”

  她頓了一下,收了收笑容,接著說:“高中的時候我爸車禍住院,醫藥費住院費手術費一大堆費用要交,家裡沒錢,根本交不起。我媽就跑去求醫生,可是醫院不是慈善機構,錢是必須得交的。所以我媽只能四處找親戚朋友借錢。錢可以還清,人情債卻是要跟一輩子的。我現在還記得我媽求人時低聲下氣的樣子,我再也不想讓父母經歷四處求人的酸楚了。”

  我默然,一直以來我都堅持做人要為自己活,不要讓“孝順”二字綁架自己對生活的追求。但是面前這個一心一意為了父母的女生,卻讓我無比慚愧。

  也許學醫並不是她最想做的事情,但是學醫是她最想為父母做的事情。真正為自己而活,不是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能夠為了所愛的人堅持做著不喜歡的事情,同樣值得敬佩。

  我們這代人,整天在朋友圈喊口號要自尊、要有個性、要不服軟。但是我們的父母因為我們的不爭氣在別人面前屢屢低頭的時候,他們的皇冠早已掉下來無數次。

  經常有人來問我:“我找不到努力的方向,我很迷茫,我該怎麼辦?”

  我回答說:“想一想你如果保持現在渾渾噩噩的生活狀態,你父母該怎麼辦?你愛的人該怎麼辦?”

  也許你現在努力還不足以讓父母過上錦衣玉食的日子,成就還不足以成為父母炫耀的談資,但是請不要讓父母因為你的不思進取而放下尊嚴去四處求人,請不要讓父母因為你的懦弱而在別人面前扮演更懦弱的角色。

  希望你人生的缺口,不需要用父母的尊嚴來填補。
 

古代精美散文集
東方散文經典文章
相關知識
都市感悟散文
生活感悟散文珍藏精選
生活感悟散文珍藏推薦
生活感悟散文珍藏
生活感悟散文精選
生活感悟散文推薦
丁立梅音樂感悟散文
大學生必讀生活感悟散文
參觀白鹿原影視城後的感悟散文
享受閱讀的經典生活感悟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