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優美散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3日

  散文是與詩歌、小說和戲劇並列的重要的文學體裁,在中國的發展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歷史。在高中的作文課上,有練習寫過散文嗎?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1:月是故鄉明

  是誰,在白露橫江的異鄉秋夜裡,不知桂花的清香,不理美酒的醇厚,硬是那樣偏執地吟出一句別有滋味的詩句來;“月是故鄉明”。簡簡單單,清清淺淺,卻一語道破了天機,解釋了我們情感與認知之間那奇妙的天平。

  因為深情,所以偏執。

  這就是為什麼加利福尼亞更透明的陽光,萊因河畔更圓滿的月亮,劍橋小郡更浪漫的流水都遠遠及不上家園日暮時點起的那一束橘黃的燈光。

  只因這是我們所熟悉而深愛的地方。南方小城溫暖溼潤的空氣,芳草青青的校園裡若有若無的花香,來來往往的人,似曾相識的臉,母親洗過的潔淨的衣裳,老師批過的嚴整的筆記……這一切都讓我們享之坦然並且心存感激,即使將來走遠了,在異國他鄉也能滿心驕傲地懷想

  那山不巍峨也可以是綿綿的,水不秀麗也可以是悠悠的啊;校園說不上多麼與眾不同然而因為自己每一日的輕輕走過而認定了她的美麗;衣服即使並不嶄新明豔可因為有了母親的撫摸而感覺得到它獨特的溫柔與芬芳。

  相信每一個人,都有這樣一份深深的、濃濃的、扯不斷的情感牽繫,因著這種牽繫,便含著笑,含著淚,縱容了自己的那份偏執的認知。

  老舍去過巴黎,住過倫敦,可痴痴念叨著的,還是北京。說人家的城市笨拙,自家的城市莊重;說人家的城市喧鬧,自家的城市有人情味……讀者看著看著便要笑了,“好個明顯的地域情結嘛!”然而誰不知道,老人這一份固執的喜愛,不留情面的批評,全只因了那感情的天平,早已沉沉地傾向了他從小生長的京城。因而,老舊的城牆是美的,養鳥種花的人們是美的,連那黃包車師傅的吆喝聲,也是那樣好聽的鄉音。

  蕭乾的好友遠居美國,幾十年了,卻不喜歡美式的生活,仍將院子裝點得如在故土,更像孩子一樣渴望要一顆家鄉的棗核……

  因為深愛,所以偏執。

  許多的美好,並非我們看不到,並非我們不願讚美,只因為它激盪不起心中的最深處的漣漪。正如那異國的月亮,怎麼看,硬是生分而不遂人意,更不能出現李白杜甫的詩情畫意來;而許多的不完滿與平凡,也並非我們看不到,只因那是自己生命中不能割捨的牽繫,所以便固執而不悔地愛了它,就如同母親對並不美麗的女兒,國民對並不富強的祖國。

  “月是故鄉明”,詩人的聲音穿過千年的白霜與夜晚,道出了我們最不容辯駁的理由。於是,我們會心一笑。

  因為深愛,所以偏執。

  篇2:綻放生命的光芒

  一棵蘆葦會思考嗎?會的,只要賦予它生命!

  ——題記

  雖然現在只是一棵幼苗,只要不怕風雨,終會長成參天大樹的;雖然現在只是涓涓細流,只要永不懈怠,終會擁抱大海的;雖然現在只是一隻雛鷹,只要跌幾個跟頭,終會佔有藍天的……

  是的,生命是有價值的,要實現其價值,就要讓它閃熠光輝,綻放光芒,演繹人生的精彩!

  天地萬物,大自然賦予了生命,它們各自以其生命的姿態,裝點著這個美麗的世界,詮釋著自己,用獨特的方式熱愛著大自然,熱愛著自己的生命。

  蝸牛,揹著那重重的殼,一步步地往上爬……無論有多遠,無論有多高,她都不會甩棄自己的家,永遠都拉著它向前邁步,向上攀登……生命對於這個小動物來說,也許只有不斷地前進,才是她綻放生命之光的方式,用這種生命的姿態來詮釋。

  如果有人問我:“你希望你下輩子成為什麼?”我或許看著遠處的那片綠,告訴她:“我願意成為一棵樹。”綠是生命的顏色,我愛它的奮發向上,充滿蓬勃的生機,也愛它綠得可愛!在我印象中,樹永遠都是長著繁茂的葉子,撐開那翠綠的大傘,為人們提供一片蔭涼。樹愛的是綠,綠也愛的是樹,所以,當葉子逐漸變黃,樹就會毫不留情地讓它飄走,從不挽留……也許,只有綠才是詮釋樹的生命的一種表達,也只有這樣,樹才能綻放它的生命之光……

  風告訴我:“其實我是有生命的。”哦!我知道了,我見到你在向葉兒招手,向花兒微笑!雨也告訴我:“我也是有生命的。”哦!我也看到了,你在向草兒彎腰、點頭!我感覺到你們的存在,你們都傳遞著生命的資訊,用自己的語言來輕輕地告訴我,春天到了,生命綻放的季節來到了!

  原來,生命是如此的微妙,它的光芒是如此的閃亮、耀眼!

  讓我們一起來感受生命的偉大和質樸,體會在荒涼生命中的溫情,一起來敬畏生命!你生命長河裡有多少顆閃亮的珍珠?也許,它還在等待我們去發現,期待著我們去尋覓。

  生命的光芒,應該是五彩繽紛的,閃亮奪目的!在我們的心靈裡,有多少顆令人痛苦的沙子?請把它們一一挑揀出來,讓陽光射進潮溼的心扉,讓心靈再次看到陽光——生命的陽光!

  如果人生是一次採集,那我就會把最美,最甜的果子採下,釀成一壺醇醇的酒;如果人生是一次釀造,那我就會去尋找最鮮,最美的蜂蜜,去釀出生命中最好、最甜的蜜糖;如果人生是一串珍珠,那我就會小心翼翼地將每一顆珍珠都擦得晶瑩透亮,因為它們是我的生命之珠。我要讓自己的生命綻放七彩的光芒!

  生命,原來是需要這樣……

  篇3:陌生的路途

  這是我所陌生的路途。站在十字路的交點,徘徊不前。是走向那長長的開滿荊棘花的理想之路抑或轉個彎走向那虛幻美麗的現實之路?或許我會走向那第三天陌生的路途。追求並不忘卻自身處境。適時追求適時放棄,且行且息,既不摒棄,也不盲目追求,如此甚好。

  我們一直所追求的所謂盡善美並不時時符合生活的法則,只有真實才是永恆。可人們往往在追許其意義的時候,忘記了眼前的事物。抬眼望著天穹,卻似在向我訴說海子臥軌自殺時的悲涼,誠然敬佩他對理想的執著。可他卻不夠聰明。既然擁有生命,就不應該對生命完全漠然。他忘記了某些現實生活中無法逃脫的羈絆,固執地將自己圈在那個虛妄的世界裡,忘卻了真實和客觀存在的現實生活。如果他能像陶潛那般,不與世人同流卻依舊珍愛自己的生命,將自己的理想與現實結合起來找尋那第三條路。那麼,今天會不會少一些無病呻吟且輕視生命的人。

  面對這些感時傷懷的一切,內心應存有一份明澄,卻不能停下前行的步伐。約翰.巴里莫爾的話語縈繞耳際,不敢忘卻。“人不會老去,直到悔恨取代了夢想。”人就是如此,開始回憶開始變老。千古詞帝李煜,淪為他朝之臣,悔恨當初。縱然詞留千古,可詞中的悲涼之情不值得我們深思麼?難道這不正是我們人類的劣根性麼?軟弱無力的文字,能敵得過內心的期盼嗎?若是,那麼這樣的追求是否太過蒼白。悔恨只是人們面臨窘境是一種變相的退縮。、

  除了悔恨,也曾有一種力量讓我們淚流滿面。這正是偉人之所以為偉人,平凡人終為平凡人的原因。

  無聲的世界,對一個音樂家來說,何其殘酷。“我簡直痛苦難耐,我時常詛咒我的生命,我卻要和我的命運挑戰,但有時候我竟是上帝最可憐的造物,隱忍,然而這是我唯一的出路……”你無法知悉貝多芬此時的悲切。如果是作為平凡人的你現在是否已經不堪重負倒下了呢?而貝多芬在失望中沒有絕望,因為他懂得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絕望的人。他追到了他生命的意義,他帶著人類向前跳躍,跳躍……在空中劃出一道燦爛的圓弧。

  正如一粒沙融入大海與一滴水掉進沙漠一般。前者為融合,後者為消失。適時放棄與執著追求兩者間應有一架天枰權衡。不如在真實的前提下,保持理性,擁著執著嘗試走向那第三條陌生的路途。

  

高中優美散文集
高中優美回憶散文校園
相關知識
高中優美散文作文
高中優美散文摘抄大全
高中優美散文摘抄
高中優美散文欣賞
高中優美散文句摘抄
高中優美散文集
高中優美散文
高中優美散文句子
高中優美散文作文欣賞
優秀的高中優美散文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