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七年級下冊教學設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29日

  教學設計是七年級生物教案的文字表現形式,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初中生物七年級下教學設計

  輸送血液的泵——心臟

  教學目標

  1.描述心臟的結構和功能

  2.概述血液迴圈的途徑,區分動脈血和靜脈血;認同和強化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積極參與小組內的活動,體驗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合作。

  教學重點

  1.描述心臟的結構和功能;概述血液迴圈的途徑及意義,說出動脈血和靜脈血的區別。

  課時安排2節課

  教學過程

  輸送血液的泵 ——心臟

  1.將右手放在胸門左側,感覺心臟輸送血液時的搏動。

  積極思考、踴躍提問。

  2.心臟的結構

  2.1分組觀察新鮮的豬心臟,每組思考課 本P68"討論”中的一個問題。

  教師巡視和指導。***通過觀察,使學生主動地獲取有關心臟的知識,並推測它的功能***。

  2.1.1每組派兩名代表***一名負責文字說明,一名負責展示相關圖片、心臟模型***,陳述本組的觀點和結論,本組其他同學可將課前準備的相關資料進行補充。

  教師及時點評***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發展思維能力,強化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

  2.1.2心臟有發達的肌肉,心臟分四個腔,心房壁和心室壁的厚薄不同,心臟內有瓣膜”心臟連線著血管。

  注意力集中在大螢幕,對自己所獲得的知識進行重組和加工。

  2.1.3展示:課件內容“心臟的結構”***利用學生的視覺、聽覺,加深對心臟結構與功能的理解***。

  心臟的功能發揮各自的想像並提問。

  思考與閱讀課本P6 第二段。

  每組另派兩名同學代表,陳述本組觀點***同學分工同上***。

  認真觀看。

  五位同學作總結性發言:“這節課學到了什麼?”“有何收穫?”

  展示:課件內容“心臟是怎樣工作的?”

  及時收集反饋資訊。

  教學反思

  初中生物課堂問題解決教學運用

  【摘要】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習慣採用灌輸式教學模式。然而,這種教學模式抑制了學生的個人思考空間,不利於學生對教材產生自己獨特的看法。問題解決模式是在新課改背景下產生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可以在保證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促進學生個人能力的發展。文章就如何將問題解決模式應用於初中生物課堂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

  初中;生物教學模式;問題解決教學模式;運用

  問題解決模式是在新課改背景下產生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在這種教學模式中,教師以教學中的問題為引導,使學生在對問題的探索中獲得知識與進步。這種教法可以在保證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促進學生個人能力的發展,可以有效解決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下面結合具體事例,論述如何將問題解決模式應用於初中生物課堂教學。

  一、制訂合適的教學計劃,合理設定教學問題

  在問題解決教學模式中,教師首先要做好教學計劃,合理設定教學問題,利用問題貫穿整個生物課堂,從而達到教學目的。在制定教學計劃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並且體現問題解決教學模式的核心價值理念。問題解決教學模式不同於傳統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以學生的自主探究和教師的答疑解惑為主要教學手段,對學生而言有一定的陌生感。因此,教師的教學計劃應能激發學生對新教法的興趣,能夠儘快接受這種教學方法,為新教法在初中生物課堂中的應用做好鋪墊。由於初中生長期受到傳統教學方式的束縛,學習興趣不高,教師在改變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應循序漸進,切忌急於求成。例如,在生物課堂中,教師可以增加在課堂中的提問頻率,並且向學生滲透問題解決教學模式的教學理念,消除學生心中的牴觸心理,為新教法的應用打好基礎。除此之外,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的過程中也要注意問題的合理設定,合理的問題設定是新教法順利實施的前提,也是學生進行探究的物件。教師設定的問題應能夠緊扣教材的知識點,確保學生能在探索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教材內容。如在學習“人體的消化系統”這一章的過程中,教師設定的問題應緊扣“消化系統”這個主題。例如“胃”這個消化器官,教師可以設定它在人體中的位置、消化中的作用、分泌的消化液等問題,通過這種方法幫助學生理解教材知識。另外,教師在設定問題的過程中,難度應該適中。問題既要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索慾望,又不宜過分困難,以免打擊學生的學習熱情。

  二、給予充分的課堂自由,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受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學生在課堂中思維受限,沒有自我探索的自由。因此,教師在初中生物課堂應用問題解決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應解除學生思維的束縛,給予學生充分的課堂自由。教師可以結合初中生愛熱鬧的心理,創設合理的教學環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也要打破心中的程式化認知,發揮想象,改變教學方式。例如,學習“生態系統”這一章節,教師在講解食物鏈的過程中便可以創設合理的教學環境,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施,在課堂中引入一個生態系統,讓學生在生態系統中尋找到一個食物鏈。在尋找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用一些方法激發學生的觀察力和思考能力,還可以根據學生的情況制定一些獎懲措施,利用學生的競爭心理,促進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此外,教師也要刺激學生的學習熱情,鼓勵學生進行自主思考。在平時的生物課堂中,教師要增加與學生的互動頻率,鼓勵學生,提升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其自主探索的積極性。

  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適時給予學生幫助

  學生在自主探索學習的過程中,容易遇到困難,阻礙學習程序。因此,在學生自主探索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能夠及時發現學生遇到的困難,並給予幫助。教師在幫助時,應注意時機,要留給學生自我思考的空間,同時教師也要注意,直接告知答案的方法是不可取的。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所在,並找到相應的解決辦法。這種方式可以使學生充分理解問題的精髓,促進知識的理解和吸收。問題解決教學模式是一種新型的教法,適應了新課改對初中課堂的要求。在將這種教學方法應用於初中課堂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點制定合適的教學方案,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賦予學生學習自由的同時,也要能夠適時給予學生一定的幫助。此外,良好的師生關係,也可以促進問題解決教學課堂產生良好的化學反應,對教學質量的提升產生積極的影響。

  作者:倪娟 單位:江蘇省海門市四甲初級中學

  參考文獻:

  [1]彭小青.生物課堂教學之引導教學[J].現代教學***教育版***,2012.

  [2]趙志剛.試論初中課堂良好氛圍的創設[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2.

七年級下冊生物人體內廢物的排出單元檢測及答案
風兒吹呀吹教學設計
相關知識
初中生物七年級下冊教學設計
初中生物七年級上冊教學設計
生物七年級下冊教學設計
初中生物七年級開始教學教學反思
初中生物七年級上冊期中考試
初中生物七年級上冊複習提綱
初中生物八年級下冊實驗教學計劃
生物學七年級上冊教學設計
初中生物進化的原因教學設計
初中生物用藥與急救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