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綜合檢測題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學習,是每個學生每天都在做的事情,七年級的同學們要準備哪些關於語文第五單元的綜合檢測題來練習呢?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

  一、積累與運用***20分***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5分***

  攥*** *** 寒顫*** *** 匿笑*** *** 禱告*** ***

  2.根據注音寫出漢字。***5分***

  ***nèn*** 芽 ***shà*** 時 水波***línlín*** 花***bàn***

  3.填空。***5分***

  ①《金色花》的作者是 ***國家***的 ***人名***。

  ②《詠雪》與《陳太丘與友期》選自《 》,此書是 朝 ***人名***組織編纂的。

  4.默寫李清照的《如夢令》詞,要求書寫規範、美觀。***5分***

  二、現代文閱讀***36分***

  ***一******10分***

  北京的冬季,地上還有積雪,灰黑色的禿樹枝丫叉于晴朗的天空中,而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

  故鄉的風箏時節,是春二月,倘聽到沙沙的風輪聲,仰頭便能看見一個淡黑色的蟹風箏或嫩藍色的蜈蚣風箏。還有寂寞的瓦片風箏,沒有風輪,又放得很低,伶仃地顯出樵悴可憐模樣。但此時地上的楊柳已經發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們的天上的點綴照應,打成一片春日的溫和。我現在在那裡呢?四面都還是嚴冬的肅殺,而久經訣別的故鄉的久經逝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天空中蕩了。

  但我是向來不愛放風箏的,不但不愛,並且嫌惡他,因為我以為這是沒出息孩子所做的玩藝。和我相反的是我的小兄弟,他那時大概十歲內外罷,多病,瘦得不堪,然而最喜歡風箏,自己買不起,我又不許放,他只得張著小嘴,呆看著空中出神,有時至於小半日。遠處的蟹風箏突然落下來了,他驚呼;兩個瓦片風箏的纏繞解開了,他高興得跳躍。他的這些,在我看來都是笑柄,可鄙的。

  有一天,我忽然想起,似乎多舊不很看見他了,但記得曾見他在後園拾枯竹。我恍然大悟似的,便跑向少有人去的一同堆積雜物的小屋去,推開門,果然就在塵封的什物堆中發見了他。他向著大方凳,坐在小凳上;便很驚惶地站了起來,失了色瑟縮著。大方凳旁靠著一個蝴蝶風箏的竹骨,還沒有糊上紙,凳上是一對做眼睛

  用的小風輪,正用紅紙條裝飾著,將要完工了。我在破獲祕密的滿足中,又很憤怒他的瞞了我的眼睛,這樣苦心孤詣地來偷做沒出息孩子的玩藝。我即刻伸手摺斷了蝴蝶的一支翅骨,又將風輪擲在地下,踏扁了。論長幼,論力氣,他是都敵不過我的,我當然得到完全的勝利,於是傲然走出,留他絕望地站在小屋裡。後來他怎樣,

  我不知道,也沒有留心。

  然而我的懲罰終於輪到了,在我們離別得很久之後,我已經是中年。我不幸偶而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才知道遊戲是兒童最正當的行為,玩具是兒童的天使。於是二十年來毫不憶及的幼小時候對於精神的虐殺的這一幕,忽地在眼前展開,而我的心也彷彿同時變了鉛塊,很重很重的墮下去了。

  但心又不竟墮下去而至於斷絕,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墮著,墮著。

  我也知道補過的方法的:送他風箏,贊成他放,勸他放,我和他一同放。我們嚷著,跑著,笑著。──然而他其時已經和我一樣,早已有了鬍子了。

  我也知道還有一個補過的方法的:去討他的寬恕,等他說,“我可是毫不怪你呵。”那麼,我的心一定就輕鬆了,這確是一個可行的方法。有一回,我們會面的時候,是臉上都已添刻了許多“生”的辛苦的條紋,而我的心很沉重。我們漸漸談起幾時的舊事來,我便敘述到這一節,自說少年時代的胡塗。“我可是毫不怪你呵。”我想,他要說了,我即刻便受了寬恕,我的心從此也寬鬆了罷。

  “有過這樣的事麼?”他驚異地笑著說,就像旁聽著別人的故事一樣。他什麼也不記得了。

  全然忘卻,毫無怨恨,又有什麼寬恕之可言呢?無怨的恕,說謊罷了。我還能希求什麼呢?我的心只得沉重著。

  現在,故鄉的春天又在這異地的空中了,既給我久經逝去的兒時的回憶,而一併也帶著無可把握的悲哀。我倒不如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罷,──但是,四面又明明是嚴冬,正給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氣。

  5、“北京的冬季,地上還有積雪,灰黑色的禿樹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在我是一種驚疑和悲哀。”為什麼“在我是一種驚疑和悲哀”?分析這句話在結構上的作用。***3分***

  6、“四面都還是嚴冬的肅殺,久經訣別的故鄉的久經逝去的春天,卻就在這天空中盪漾了。”為什麼說春天“久經逝去”,又說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盪漾了? ***2分***

  7、作者看到一本外國的講論兒童的書,為什麼說是“不幸”? ***2分***

  8、末段的語句怎樣理解?為什麼說“悲哀”是無可把握的悲哀?為什麼說“我倒不如躲到肅殺的嚴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嚴冬,正給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氣”? ***3分***

  ***二******10分***

  我手裡攥著萬芳送給我的小刀一路走一路想,叫我怎麼說呢?她還會像以前一樣和我要好嗎?一定不會了。

  我輕輕地敲了敲門。門開了,萬芳伸出頭來,一把拉了我進去。

  “萬芳……”我站在過道里不肯再往前走。

  “你怎麼啦?也不打傘,是不是捱揍了?”萬芳奇怪地看著我。

  “沒有……”我慢慢從口袋裡掏出小刀,“你能不能把羚羊還我……”我幾乎聽不見自己的聲音。

  萬芳愣了一下,沒有接小刀,只是咬著嘴脣看著我,我垂下眼睛不敢看她。

  “昨天不是說得好好的,你怎麼能這樣呢?”

  我努力不讓自己哭出來。這時,她的媽媽從屋裡出來了。看見我手裡的小刀,又看看我們的樣子,立刻明白了:“萬芳,你是不是拿了人傢什麼東西?”

  萬芳我一眼,跑進屋去。過了一會兒,她拿著那隻羚羊出來了。她媽媽接過來一看說:“哎呀!你怎麼能拿人家這麼貴重的東西呢!”她把羚羊遞到我的手上,“好好拿著,別難過,看我呆會兒揍她!”

  我把小刀遞到她的手上說:“阿姨!羚羊是我送她的,都怪我……”當我抬起頭來的時候,萬芳已經不見了,她不會再跟我好了……

  我一個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來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個寒顫。路上一點聲音也沒有。忽然,我聽見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回過頭,只見萬芳跑了過來。她把小刀塞到我的手裡說:“你拿著,咱倆還是好朋友……”

  我呆呆地望著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淚。我覺得我是世界上最傷心的人!因為我對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麼不光彩的事呀!

  9、這篇文章寫了發生在三個時間的三件事情,寫得集中緊湊,作者是怎麼佈局的?寫了祖孫三代,一家四口,人物是怎樣巧妙安排的?***2分***

  10、“‘那隻羚羊木雕哪兒去啦?’媽媽突然問我。”請分析“突然”一詞的表達作用。***2分***

  11、“我一個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來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個寒顫。”這句話裡的景物描寫有什麼作用? ***3分***

  12、“我呆呆地望著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淚。我覺得我是世界上最傷心的人!因為我對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麼不光彩的事呀!可是,這能全怪我嗎?”上面的心理描寫有什麼作用? ***3分***

  ***三***三代 ***16分***

  在交叉路口轉彎的時候,我的腳踏車把一位陌生先生的右腳踝壓傷了。本來我是安全避閃的,當我看到那位先生一手牽著一個剛會走路模樣的小男孩,一手牽著一個步履蹣跚的年老中風病患者時,我立刻緊急煞車,把車頭傾向一邊。豈料就在這時,他突然急速地跨前一不,自己撞了上來。

  我趕緊跳下車,不安地說:“對不起!對不起!”

  他一邊彎下腰按摩腳踝,一邊和氣地抬起頭:“我不怪你,是我自己撞上的……也許是我太多慮了,我以為車子如果不會撞上我的小孩,便會撞上我的父親,於是下意識地上前阻擋。”

  在我驚魂未定、訥訥不知所措的時候,那位先生已牽著小孩和老者慢慢離去,我楞楞地目送他們,三個腳步遲緩的背影構成一幅感人的畫面。我有擱下車子跟上去幫助那位先生的衝動,可是,我沒有那樣做:我發覺小孩和老者好像那位先生肩上的一幅擔子的兩頭,再艱苦他也不肯放下任何一頭的。

  13、給加點字注音。***4分***

  腳踝*** *** 煞車*** *** 蹣跚*** *** 訥訥*** ***

  14、解釋詞語。***2分***

  蹣跚: 訥訥:

  15、比較閱讀。

  ***1***《散步》這篇課文以“散步”為題是從文章主要事件的角度確定的,本文是以“三代”為題是因為 。***2分***

  ***2***《散步》與《三代》的相同之處在於主人公都是 ,內容都與 有關,不同之處在於前者的主題突出了為人子女應 ,後者則突出了主人公的 精神,選材上兩者都是通過 刻畫人物,表現主題。***4分***

  16、比較課文《散步》與《三代》,你更喜歡哪一篇,為什麼?***4分***

  三、文言文閱讀***14分***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捨去,去後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17、本文選自餘嘉錫《 》。《世說新語》作者 , ***朝代***人。***3分***

  18、解釋下列加點字的詞。***3分***

  ①期行*** *** ②尊君在不*** *** ③相委而去*** ***

  ④下車引之*** *** ⑤尊君*** *** ⑥家君*** ***

  19、下列各句中加點的“之”與“下車引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君子之學必好問 B、子將安之 C、良愕然,欲毆之 D、投諸渤海之尾

  20、這則故事告訴我們一個什麼道理? ***2分***

  21、元方“入門不顧”是否失禮?說說你的看法。***2分***

  22、假如你獨自在家,你父親的同事有要事來找他,你會怎麼回答呢?***2分***

  四、作文***30分***

  從以下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作文。

  ***一***、同學們,在家庭生活中,有很多人給了你關懷、幫助和愛,對於他們每一個人,你一定會有獨特的感受。請以“讀懂 ______ ”***父親、母親、爺爺、老師……***為題目***補全題目***,寫一篇記敘文。

  ***二***、人生是多姿多彩的。第一次坐飛機,第一次看見雪,第一次等候把小鳥孵出來,第一次上網,第一次挨批……第一次的經歷不一定都愉快,但給你留下的印象一定是永生難忘的。請你將題目“第一次……”補充完整,寫下你第一次的難忘的經歷與感受。

  要求:1、圍繞中心選材,敘事完整。

  2、文章要有真情實感,力求創新。

  3、字跡工整,字數不少於500字。

  答案:

  一、1. zuàn;zhàn;nì;dǎo 2.嫩;霎;粼粼;瓣 3.略 4.略

  二、***一***5、看上下文,就可以理解為什麼“驚異”,為什麼“悲哀”。故鄉的風箏時節,是溫和的春二月,而北京卻是肅殺的嚴冬。故鄉的風箏時節,楊柳發芽,山桃吐蕾,而北京,“灰黑色的禿樹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所以驚異於北京竟在這樣的季節放起風箏來了。“我”見風箏而悲哀,是因為想起小時候“精神的虐殺”的一幕,而且這一幕永遠無法補過。說“驚異和悲哀”,從結構上說,是為了引出下文。6、這裡所說的“春天”,有特定的含義,是小時候的故鄉的春天,是天空中有風箏的春天,現在,在北京,看見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由風箏而聯想到故鄉風箏時節的春天氣息,所以覺得這春天“就在這天空中盪漾了”。7、跟“懲罰”一詞聯絡起來就明白了。因為自己一向以為管小兄弟管得對,現在見到書上的道理,心情一下子沉重起來,受到懲罰了,對舊“我”來說,良心遭受了譴責,可謂“不幸”。8、“我”要討弟弟的寬恕,撫平他精神的刨傷,而弟弟卻全然忘卻, “我”沉重的心情因無法補過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覺悟者永遠無法補過,這是尤其悲哀的,使人不寒而慄。

  ***二*** 9、萬芳拿自己的新褲子換“我”的破褲子,是上星期的事。送羚羊木雕,是昨天的事。逼“我”要回羚羊,是今天的事。作者劈頭就從媽媽追問“那隻羚羊哪兒去啦”寫起,一開頭氣氛就很緊張,緊緊抓住了讀者的注意力。爭辯結束,穿插上星期體育課發生的事情和昨天送羚羊的事情,情節就緊湊了。 10、用“突然”一詞,一開頭氣氛就緊張起來,顯出媽媽的驚慌和“我”的驚嚇。11、冷冷的月光烘托心情的哀傷。12、這段話裡用心理描寫揭示了大人的狹隘、重財輕義對孩子心理的嚴重傷害。留下一個發人深思的問題。

  ***三***13、huái shā pán shān nè 14、蹣跚:腿腳不靈便,走路搖擺的樣子。 訥訥:形容說話遲鈍。 15、⑴表現三代人之間的和諧、融洽、血肉交融的關係。 ⑵中年人 表現親情 孝敬長輩 犧牲 細節 16、略

  三、17、《世說新語箋疏》 劉義慶 南朝宋 18、①約定 ②通“否” ③丟下、丟棄 ④拉 ⑤對別人父親的一種尊稱 ⑥對人稱自己的父親 19、C 4.做人要重禮守信 20、略 21、略

  四、略

初一語文下學期期末測試卷
新人教版初一上冊語文第五單元達標檢測試題及答案
相關知識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綜合檢測題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二單元綜合檢測題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綜合檢測題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綜合檢測題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綜合檢測題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五單元綜合練習題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四單元綜合練習題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六單元綜合練習題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綜合練習題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達標檢測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