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同步練習卷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初一語文第三單元考試即將臨近,同學們要如何準備聯絡卷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

  第一部分:

  1.給加點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漢字。

  黃暈*** *** 嘹亮*** *** 澄清*** *** 山*** *** 隆*** *** ...

  2.將下列對應項連線。

  《春》

  《濟南的冬天》

  《竹林深處人家》

  《樹林和草原》 屠格涅夫 朱自清 老舍 《老舍文集》 《現代文叢》 《獵人筆記》 《朱自清全集》 黃蒙田

  3.朱自清字***佩弦***,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

  4.釋詞:

  ⑴高興起來了,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跟輕風流水應和著。 賣弄:

  ⑵自然,在熱帶的地方,日光是永遠那麼毒,響亮的天氣,反有點叫人害怕。 響亮:

  ⑶在那些黑黝黝的叢上方,天邊顯出朦朧的亮色……這是怎麼回事? 黑黝黝:

  ⑷和我一同去的是一位畫家,他說,在竹海面前,如果要我畫它,實在束手無策。 束手無策:

  5.品味下列句子中詞語的含義。

  ⑴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項上全籠著一層薄煙。 .........

  ⑵樹葉兒卻綠得發亮,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 .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 紫荊樹的葉子也非常有趣,就像它的本名羊蹄甲所顯示的那樣, ,每片葉子都毫無例外,是由腰子形的對稱的兩面合成的 ,把它折攏起來,簡直像是一隻綠色的蝴蝶, 。於是有人又給紫荊起了一個諢名,叫做“朋友樹”。 ①簡直就是羊蹄 ②彷彿羊蹄一般 ③凹進去的是末端 ④末端凹了進去 ⑤又像兩個形影不離的好朋友 ⑥又像兩個好朋友形影不離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②④⑤

  7.請在下面一段話的省略號處再續寫兩個句子。

  例句:幸福不喜歡喧囂浮華,它常常在暗淡中降臨。貧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塊糕餅,患難中心心相印的一個眼神,父親一次粗糙的撫摸,朋友一聲真誠的問候……這都是千金難買的

  幸福啊。像一粒粒綴在舊綢子上的紅寶石,在平樸中愈發熠熠奪目。

  仿句:

  第二部分:

  ***一***

  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兒卻綠得發亮,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在鄉下,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地裡還有工作的農民,披著蓑戴著笠。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裡靜默著。

  8、劃分層次,並說說兩層分別勾畫了兩幅什麼圖畫,第一層和第二層寫法上有什麼不同?

  9、這段文字描寫的春雨的特點有 的特徵。 10、這段描繪了一幅春雨圖,這幅畫著力表現11、“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是一個比喻句,“像牛毛”寫出了雨特徵;“像花針”寫出了雨 的特徵;“像細絲”寫出了雨 的特徵。

  12、“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中“逼”字突出了小草的特點。“逼”字的作用是 。

  13、“可別惱”指的是*** ***

  A、雨是最尋常的 B、一下就是三兩天

  C、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 D、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

  14、與文中“人家”這個詞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

  A、人家都不怕,就你怕。 B、你把東西快給人家送回去吧。

  C、這個村子有百十戶人家。 D、原來是你呀,差點把人家嚇死!

  15、摘錄有關詞句填空:

  ⑴最能表現景物色澤清亮晶瑩的一個動詞是 。

  ⑵運用擬人物法傳達出春雨中的鄉村安靜和平氣氛的一個詞是 。

  ⑶最能顯示江南地方色彩的一句話是 。

  16、寫景當中往往寄寓著感情。該段文字字裡行間滲透著

  17、對“樹葉兒……戴著笠”幾句描寫順序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

  A、先動景後靜景;先近景後遠景;先繪物後寫人。

  B、先靜景後動景;先遠景後近景;先繪物後寫人。

  C、先靜景後動景;先近景後遠景;先繪物後寫人。

  D、先動景後靜景;先遠景後近景;先寫人後繪物。

  ***二*** 夏之韻

  ⑴充滿整個夏天的是緊張、熱烈、急促的旋律。好像爐子上的一鍋冷水在逐漸泛泡,冒氣而終於沸騰了一樣,山坡上的芊芊細草漸漸滋成一片密密的厚被,林帶上的淡淡綠煙也*** ***一堵黛色長牆。輕飛曼舞的蜂蝶不多見了,卻換來煩人的蟬兒,潛在樹葉間一聲聲地長鳴。火紅的太陽烘烤著一片金黃的大地,麥浪翻滾著,撲打公路上的汽車,像海浪湧著一艘艘的艦船。金色*** ***了世界上的一切,熱風浮動著,飄過田野,吹送著已熟透了的麥香。那春天的靈秀之氣經過幾個月的*** ***,這時已釀成一種磅礴之勢,在田野上滾動,在天地間*** ***。夏天到了。

  ⑵夏天的色彩是金黃的。按繪畫的觀點,這其中大約有一定的道理。春之色為冷的綠,如碧波,如嫩竹,貯滿希望之情;秋之色為熱的赤,如夕陽,如紅葉,標誌著事物的終極。夏天在春華秋實之間,自然應了這中性的黃色——收穫已有而希望未盡,正是一個承前啟後,生命交替的旺季。你看,麥子剛剛割過,田間那挑著七八片綠葉的棉苗,那朝天舉著喇叭筒的高粱、玉米,那在地上匍匐前進的瓜秧,無不迸發出旺盛的活力。這時他們已不是在春風微雨中細滋慢長,而是在暑氣的蒸騰下,蓬蓬勃發,向秋的終點作最後的衝刺。

  ⑶夏天的旋律是緊張的,人們的每一根神經都被繃緊。你看田間那些揮鐮的農民,彎著腰,流著汗,只是想著快割,快割;麥子上場了,又想著快打,快打。他們早起餐睡亦夠苦了,半夜醒來還要聽聽窗紙,可是想風了;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雲。麥子打完了,該鬆一口氣了,又得趕快去給秋苗追肥,澆水。“田家少閒月,五月人倍忙”,他們肩上挑著夏秋兩季。

  ⑷遺憾的是,歷代文人不知寫了多少春花秋月,卻極少有夏的影子。大概,春日融融,秋波淡淡,而夏呢,總是浸在苦澀的汗水裡。有閒情逸致的人,自然不喜歡這種緊張的旋律。我卻想大聲讚美這個春與秋之間的黃金季節。

  18.給下列字注音:

  芊芊*** *** 黛色*** *** 磅礴*** *** 積蓄*** ***

  19.第一段括號中依次填入的詞語,最為恰當的一項是*** ***

  A、凝成 主宰 積蓄 升騰 B、變成 支配 貯存 升騰

  C、變成 主宰 貯存 飛昇 D、凝成 支配 積蓄 飛昇

  20.第一段中作者調動多種感官來寫夏天,請舉出相應的例。

  視覺:

  聽覺:

  嗅覺:

  觸覺:

  21.第二段的中心句是。

  22.第三段中說“夏天的旋律是緊張的”,從文中的哪些句子可以看出?

  23.最後一段,作者說要大聲讚美春與秋之間的黃金季節夏季,其原因是 中起 作用。 “歷代文人不知寫了多少春花秋月,卻極少有夏的影子”,這樣寫在文

  24.夏天給你留下什麼印象呢?請抓住其中印象最深的一點,用比喻或擬人手法加以描述。

  ***三*** 挖筍子

  我的故鄉在盛產竹子的鹿谷。每年清明節回家鄉掃墓,我便帶孩子到竹林裡去挖筍子。在密密麻麻的竹林裡,我們亮著眼睛尋找,看到剛冒出土,還很嫩,但長得粗壯的,我們就驚喜萬分地歡呼著將它挖出來,這樣的筍子最好吃了。

  孩子說,奇怪,過年時回來,都不見有筍子,怎麼一下子會長出這麼多粗壯的胖筍子呢? 我告訴他們,胖筍子當然不是一夜之間長成的。竹根在堅硬的地底下,利用漫長的寒冬默默成長。暗自孕育筍芽。等春天一到,甘霖降下來,他們才撬開土石,雄壯地冒出頭來。冒出時根部已經生的很紮實,所以長起來強勁有力,不到一個月就挺挺拔拔,長成一棵有枝有葉的長竹子。

  孩子聽了很詫異地說,那我們不要挖筍子了,挖掉多可惜呀!我說不挖也不行,竹媽媽根部抱著很多小筍牙,有的生長在不容易長的石縫裡,如果不把長出來的挖出來一些,竹媽媽就懶得叫石頭縫裡的孩子們努力掙扎,努力冒出頭來了。我說這和人一樣,******。

  孩子笑一笑說,媽媽,假如你是筍子,是希望被挖掉,還是希望被留下來呢?

  我也笑一笑說,中國人喜歡吃筍子,在我最鮮嫩好吃的時候被挖掉,我會覺得貢獻大而很高興。但是,如果我沒有被挖筍人發現,我也不會氣餒。因為我有足夠的力量往上伸,往上長,只要我能夠超過身邊的長竹子,我就能得到雨露,也能享受到陽光。然後我要跟著同伴們在寒風和烈日下磨練,等我長成堅韌的大竹子,還怕沒有人要我、用我嗎?

  孩子點點頭,默然沉思起來 。他一定在想,竹子好偉大,不該冒頭的時候不冒頭,不該氣餒的時候不氣餒。不管風吹雨打,更不怕冰霜炎日,一年四季青翠挺拔而不彎腰,這真是中國人自強不息的堅忍精神呀!

  25、對孩子的問話在文中作用概括得具體而又準確的一項是*** ***

  A、過渡作用 B、承上啟下的作用

  C、全文由孩子的問話串聯而成,層層揭示文章的主旨。 D、總結下文的作用。

  26、請你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文章的主旨。

  27、請根據文章的內容 ,說出竹筍的用途。

  28、“孩子說,奇怪,過年時回來,都不見有筍子,怎麼一下子會長出這麼多粗壯的胖筍子呢?”句中 的“胖”字用得好,請說說它好在哪裡?

  29、仔細揣摩作者的用意,請在第四自然段的橫線上填上合適的句子。

  30、指出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所指的物件。

  ⑴每年清明節回家鄉掃墓,我便帶孩子到竹林裡去挖筍子。

  出頭來了。*** ***

  ⑶我的故鄉在盛產竹子的鹿谷

  第三部分:寫作

  家鄉的

  要求:從“春”、“夏”、“秋”、“冬”中選擇一個詞語填入橫線上,然後寫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要有適當的景物描寫。

  答案:

  1.略 2.略 3.佩弦、舒慶春、舍予 4.略 5.略 6.D 7.略 8.……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 白天細密的雨景;傍晚寧靜的雨景;第一層是正面描寫,第二層是側面描寫。 9.多、細、密、光亮閃爍、連綿不斷等 10.春雨的輕柔、溼潤,郊外夜雨的美麗。 11.多;細;密 12.綠。將小草入目由被動化為主動,寫出了雨中小草極其青綠的色彩,使雨中淡墨般的畫面點染上十分鮮明的綠色。 13.B 14.C

  15.逼;靜默;披著蓑戴著笠 16.喜悅 17.C 18.略 19.A 20.視:山坡……長牆。聽:蟬兒,潛在……長鳴。嗅:吹送著……麥香。觸:熱風浮動著。 21.夏天的色彩是金黃的。 22.田間的農民只要快割,快割;麥子上場了,又想著快打,快打。 23.因為夏季是緊張、熱烈的。襯托 24.略 25、C 26、作為一箇中國人要像竹子一樣,自強不息,堅忍不拔。 27、作為筍子可供人吃,長大後又可以變成堅韌的大竹子供人用。 28、“胖”字本來是中性詞 ,用在這裡表達了小孩對竹筍的喜愛之情,並且還把竹筍的一種情態表現出來了。 29、不受點刺激和打擊,是會忘掉努力的。***句意相近即可*** 30、⑴作者的兒子⑵竹筍⑶作者自己⑷竹筍

  *** ⑵如果不把長出來的挖出來一些,竹媽媽就懶得叫石頭縫裡的孩子們努力掙扎,努力冒..*** ⑷中國人喜歡吃筍子,在我最鮮嫩好吃的時候被挖掉,我會覺得貢獻大而很高興。

七年級語文下冊期末測試卷
七年級語文上冊期中考試卷
相關知識
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同步練習卷
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五單元課後練習題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目標檢測卷
五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同步作文
四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測試練習卷
四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同步作文
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檢測試題新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優秀作文
北京課改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三單元測試試題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第六單元目標檢測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