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語文作業本答案第二單元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6日

  只要願意學習,就一定能夠學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6黃河頌

  1.魄豪磅烽2.我/站在高山之巔,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驚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3.示例:***1***濁流宛轉,結成九曲連環。***2***長城用他高大雄偉的身軀,築成我們民族的屏障。4.示例:大禹治水。故事略。5.“啊!黃河!”反覆出現,起到了結構上的提示作用,將詩歌分成三個層次。此外,反覆出現也加強了抒情味。6.不好。“你”比“她”讀起來更親切,抒發情感更直接。7.選詩從三個方面歌頌了黃河:從歷史角度說,黃河養育了中華民族;從地理角度說,黃河保衛了中華民族;從精神角度說,黃河的偉大精神,成為中華民族精神上的城防。這和毛澤東說的那句話的意思一致:黃河孕育了中華兒女,孕育了燦爛的華夏文明。8.***1***示例:“不到黃河心不死”、“跳進黃河也洗不清”、“河清海晏”等;原因:黃河是中華民族與中華文明的象徵,作為一種象徵,它與我們的生活與文化已經密不可分了。***2***示例:今天我們將生活垃圾扔進黃河,明天黃河將把我們的生存權利衝進大海。

  7最後一課

  1.***1***細心耐心***2***分心專心2.示例:***1***語言像開啟文化知識殿堂的大門***2***語言是連線人與人的橋樑3.法柏林之圍4.“我”是個天真貪玩,既幼稚又有點懂事的小孩子。5.不能。“又”寫出了那時戰亂頻繁,法國敗況連連,壞事迭起,人心惶惶。 6.提示:能表現出人物亡國時的悲哀、沉痛即可。注意要用描述性語言。7.示例:阿爾薩斯和洛林現歸普魯士所有,明日起,學校只許教授德語。如有違抗,嚴懲不貸。8.示例:文明的斷殘不是古代城郭的廢弛,而是失去對文字的解讀能力;一個民族的毀滅,不在於生命的消失,而在於語言的滅亡;漢語是世界上最悠久最美麗的語言。

  8艱難的國運與雄健的國民

  1.疊瀉峻橫2.***1***A***2***C3.***1***人類在歷史上的生活不正如旅行一樣嗎?***2***這種壯美的趣味,只有雄健的精神能夠感覺到。4.意思是民族生命的程序也是這樣:有時遇到順利發展的平穩期,有時遇到戰亂之類的艱難國運。5.在和平發展的平穩時期,要高高興興地向前行;遇到艱難國運時,要敢於向前,享受冒險的美趣以及成功後的喜悅。6.“雄健的精神”也就是民族的精神,是衝破一切艱難險阻、勇往直前的精神。7.提示:用“長江大河”比喻民族生命程序,用“浩浩蕩蕩”比喻中華民族歷史勢不可擋,一往無前。這些比喻都體現了作者內心的豪情壯志。8.示例:從19世紀初起,英、美等國大量走私鴉片運入我國,危害我國人民健康,無數金銀流出國外,害得我國國弱民窮。林則徐赴廣州查辦,帶領廣大人民奮起反抗,迫使外國鴉片商交出了鴉片2萬多箱,共重1100餘噸。林則徐命人在虎門將其盡數銷燬,給了列強沉重的打擊。

  9.土地的誓言

  1.闌瀾斕讕2.①恰當。年輕人的熱情正如決堤之水不可遏止,那激憤狂放的熱情用“氾濫”來描述,更多了幾分野性,顯示出巨大的力量。3.提示:能將色彩與意象搭配合適,並有一定的整體性即可。4.示例:我覺得“埋葬”與“歡笑”搭配合適,因為昔日的歡笑確實已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只是悽苦、哀愁和悲憤。“埋葬”多了一層故鄉淪喪的沉重感和悲憤之情。5.作者把故鄉寫得如此美好,如此豐饒,能讓我們更愛她,為她的美好被埋葬而感到悲憤。這更能激起我們對侵略者的仇恨以及對恢復故鄉美好的決心和信念。6.這句話充溢著飽滿、深沉的愛國之情,表明“我”將抗擊侵略者,為保衛家鄉犧牲一切,並相信最終能獲勝的堅定信念。7.“她”和“你”指的都是“關東大地”,也就是作者的家鄉。都改成“她”不好。人稱的變化其實是感情變化的結果,隨著作者情感越來越激動迫切,人稱也從第三人稱“她”轉為抒情更直接、更親切的第二人稱“你”了。8.提示:能寫出家鄉特色,語言符合要求即可。

  10木蘭詩

  1.南北朝宋郭茂倩樂府詩集2.***1***文告***2***通“貼”,貼上***3***買***4***市集3.***1***征戰多年,戰鬥無數,許多將士戰死沙場,木蘭等終於勝利歸來。***2***對著窗前的鏡子,整理雲鬢,貼上花黃。4.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5.句①刻畫了木蘭不慕榮華富貴的高貴品質;句②展現了木蘭對故居的親切感和恢復女兒裝的天真活潑,表現了她的喜悅;句③從夥伴的反應側面烘托了木蘭喬裝之巧妙和作戰之勇敢。6.不能刪。這個比喻句既解釋了夥伴的驚忙,烘托了木蘭的喬裝之巧妙、作戰之勇敢,也可以當作是木蘭的回答,展現了木蘭的聰明機智與自豪之情,還可以看作是敘事人對木蘭的讚頌,為民歌常用手法。***能答出其中一點即可***7.D8.示例:豫劇《花木蘭》。著名唱段《劉大哥講話理太偏》:“劉大哥講話理太偏,誰說女子享清閒?男子打仗在邊關,女子紡織在家園。白天去種地,夜晚來紡棉,不分晝夜辛勤把活幹,將士們才能有這吃和穿。恁要不相信啊,請往那身上看:咱們的鞋和襪,還有衣和衫,千針萬線可都是她們連啊……有許多女英雄,也把功勞建,為國殺敵是代代出英賢,這女子們哪一點不如兒男……”

  單元複習

  1.源瑰雅摹2.***1***影入平羌江水流***2***萬里赴戎機朔氣傳金柝***3***彈琴復長嘯深林人不知***4***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5***示例: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3.***1***A***2***B4.示例:當我看到柳枝綻出嫩芽的時候,當我仰望晴空的流雲,聞著西湖龍井清香的時候,或者當我聽到橫笛那悠揚的樂曲的時候,我想起浙江那美麗迷人的風情……5.祁瑞宣、教員們、學生們。亡國之痛。6.反映祁瑞宣當時內心尷尬茫然,害怕遇見熟人,特別是學生,由此可見他的愛國之情和身為亡國奴內心的痛苦。7.示例:“潮氣像霧似的凝結在空中,使人不敢呼吸”,“屋裡像墳墓那樣潮溼,靜寂”。這些環境描寫描繪出一種壓抑、沉悶的氛圍,烘托出人物心情的沉痛。8.以前充滿“歡笑與喊叫”,亂鬧亂吵;現在,院裡沒有任何聲音。學生上課前的表現的變化,表現了學生們愛國情感的強烈和亡國後的悲憤心情。9.惟但只10.問姑娘在想什麼,問姑娘在思念什麼。11.木蘭從軍的原因是“可汗大點兵”,而“阿爺無大兒”。可見木蘭是一個熱愛國家、孝順父母的人。12.從“旦”、“暮”的時間變化中可以看出行軍速度之快,可見戰事緊迫;從“黃河流水鳴濺濺”和“燕山胡騎鳴啾啾”中可以看出戰爭的緊張氣氛;從兩個“不聞爺孃喚女聲”中可以看出木蘭對親人的思念之情。***不要求面面俱到***13.***1***何時才能夠***2***跑14.這首詩通過馬的自述,表現了詩人想要建功立業的豪情和壯志難酬的苦悶。15.略

七年級下冊語文作業本答案第三單元
七年級下冊語文課時特訓答案第六章下
相關知識
七年級下冊語文作業本答案第二單元
七年級下冊語文作業本答案第三單元
七年級下冊語文作業本答案人教版答案
浙教版七年級下冊語文作業本答案
七年級下冊語文作業本答案浙教版
七年級下冊語文知識點總結第二單元
七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人教版答案
語文七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浙教版
浙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散步
浙教版七年級上冊語文作業本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