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語文上冊第十課課堂練習題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努力造就實力,態度決定高度,為使在初一語文上冊第十課的學習中取得進步,同學們要準備好一些課堂練習題來鞏固知識點,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於初一語文上冊第十課的課堂練習題,希望會給大家帶來幫助。

  目

  第一部分:

  1.老舍原名 ,字 ,代表作有長篇小說 等。***3分***

  2.《樹林和草原》選自 ,作者 是    國作家。***3分***

  3.根據拼音寫漢字或給加點字注音:***3分***

  狹窄***  *** 貯蓄***  *** ch哱plainng清***  *** xi乗plainng邊***  ***

  穹隆***  *** 溼漉漉***  ***

  4.解釋句子中詞語的意思:***4分***

  ①在北中國的冬天,而能有溫晴的天氣,濟南真得算個寶地。

  溫晴:

  ②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秀氣:

  ③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

  不忍得:

  ④山坡上臥著些小村莊,小村莊的房頂上臥著點雪。

  臥:

  5.在下列空白處填上恰當的詞語:***3分***

  那水呢,     不結冰,     在綠萍上冒著點熱氣,水藻真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     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裡照個影兒呢!

  6.下面句子中甲乙兩句哪一句表達效果好些,為什麼?***4分***

  甲: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別可愛,好像是把濟南放在一個小搖籃裡,它們安靜不動地低聲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

  乙:這一圈小山圍著濟南,使濟南在冬天也特別暖和。

  7.《樹林和草原》以第   人稱寫作,這樣寫有什麼好處?***4分***

  8.用文中的一個詞語來形容獵人一大早在灌木叢中漫步的感覺。***4分***

  9.把下面這段話裡的句子重新排列,使之成為一段意思連貫、句序合理的短文:***4分***

  ⑴綠是生命的顏色。⑵春雨過後,草尖上、樹梢上冒出了一簇簇嫩綠的葉芽,更會使你覺得新的生命在跳動。⑶你看那春天的原野,綠油油的,生氣勃勃,欣欣向榮,令人感到鼓舞和振奮。⑷道旁的樹木,青翠欲滴;田間的秧苗,鬱鬱蔥蔥。⑸到了夏天,大地上一片蔥蘢。⑹面對著這充滿蓬勃生機的大地,便會感到自己也增添了青春的活力。

  正確的語序應該是: 。

  10.選出填入括號處排列最恰當的一組句子***  ******4分***

  落霞孤鶩,秋水長天,是自然之美;憂國憂民,興利除弊,是社會之美;詩詞歌賦,琴棋書畫,是藝術之美。但是如果你缺少發現美這一種特殊能力,沒有審美的眼睛,沒有審美的耳朵,沒有審美的感受,那麼     ,      ,      。

  ①你諦聽“春江花月夜”只會莫知其然

  ②你置身蘇州園林也難以領略其中的佳妙

  ③你面對“斷臂維納斯”只能瞠目而視

  A、①②③  B、③①②  C、①③②  D、②③①

  第二部分:

  ***一***

  【甲】那水呢,不但不結冰,倒反在綠萍上冒著點熱氣,水藻真綠,把終年貯蓄的綠色全拿出來了,天兒越明,水藻越綠,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況且那些長枝的垂柳還要在水裡照個影兒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麼清亮,那麼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這塊水晶裡,包著紅屋頂,黃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團花的小灰色樹影;這就是冬天的濟南。

  【乙】再看水,以量說,以質說,以形式說,哪兒的水能比濟南?有泉——到處是泉——有河,有湖,這是由形式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麼清,全是那麼甜,哎呀,濟南是“自然”的情人吧?大明湖夏日的蓮花,城河的綠柳,自然是美好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濟南有秋山,又有秋水,這個秋才算個秋,因為秋神是在濟南住家的。先不說別的,只說水中的綠藻吧,那份兒綠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綠色,恐怕沒有別的東西能比擬的。這種鮮綠全藉著水的清澄顯露出來,好像美人藉著鏡子鑑賞自己的美。是的,這些綠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為誰看的。它們知道它們那是綠的心事,它們終年在那吻著水波,做著綠色的香夢。淘氣的鴨子,用黃金的腳掌碰它們一兩下。浣女的影兒吻它們的綠葉一兩下。只有這個,是它們的香甜的煩惱。羨慕死詩人呀!

  11、兩文都是寫濟南的水,從時令上看,甲文寫的是 的水,乙文寫的是 的水。***4分***

  12、甲文中水的特點是 ,乙文中水的特點是 。***4分***

  13、同出一位作家之手,自然寫作風格也一樣,寫水都用了擬人的手法,如甲文中的“ ”,乙文中的“ ”。***4分***

  14、理解下面兩個句子的意思:***4分***

  ①這塊水晶裡,包著紅屋頂,黃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團花的小灰色樹影。

  ②濟南是“自然”的情人吧?

  15、將乙文中“哪兒的水能比濟南?”改為“哪兒的水都比不上濟南。”有什麼不好?***4分***

  ***二***

  冬日抒情

  ⑴冬天是透明的。

  ⑵透過稀疏的樹枝可以看到湖上的冰雪,看到遠山和村莊,看到像螞蟻那麼小的一序列人。冬天就像它結成的冰那樣透明。像X射線可以透視人體的骨骼,冬天可以使人透視宇宙的心臟。

  ⑶冬天使人清醒。

  ⑷一個朋友告訴我一個海外遊子的故事,他是個音樂家,多年前由於不得已的原因,去了新加坡,後來擔任了一個樂隊的第一提琴手,並把家屬接了去。以後他每年冬天都要獨自回國一次,他說就是為了要呼吸一下祖國的冬天的涼氣,那使他渾身舒適頭腦清醒的涼氣。

  ⑸因此我也想到南國的冬天,去年此時我正在廣州,在那滿是綠葉覆蓋的叢林中,我發現有一種無葉的樹,枯樹上面開出火紅的花,而那花朵是由一串像尖尖的紅辣椒似的花瓣組成的。我驚喜地向本地人打聽,原來它叫象牙紅,只在春節前後才有紅花,過了嚴冬就長滿樹葉了。過去在詩畫中都未見過象牙紅,最近出版的詩集《龍膽紫集》,是李銳同志在秦城監獄中用龍膽紫藥水寫成下的,趙樸初同志讀後贈作者一首詞中,有一聯對仗非常工整的句子:血凝龍膽紫  花發象牙紅

  ⑹巧妙還不在於對仗工整,如果你能看到那高大的扭曲伸展的枯枝上開出火紅花朵***其實不是花朵,可能是果實***的象牙紅樹的形象,你就更能體會“花發”和“血凝”的對立和聯絡了。

  ⑺冬天的水仙也是很美的,然而它的性格和象牙紅恰好相反,它必須在溫室中,必須不多不少的水分和陽光,才能保持冰肌雪骨,像凌波仙子那樣亭亭玉立。在很短的生命中,一旦失去照顧便萎謝了。

  ⑻水仙開過,冬天就快要過去了。湖邊的冰開始解凍了,老於經驗的人卻知道湖中心的冰有二尺多厚,一時化不了。可岸邊的已閃著水光,看不清哪裡是結實的冰,哪裡是薄冰上飄著水,要走到湖中心,必須先從岸邊走起。孩子們被吸引著比試試履薄冰的膽量,冰上發出咔吱咔吱的響聲,一個兩個三個……走過去,發出勝利的笑聲。

  ⑼“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這句名詩幾十年來不斷被人引用,無非是象徵著希望,然而,自然的規律,時間的循序是必然的,人間的規律雖也有必然性,卻可遲可早。在這透明的冬天裡,人們可以用清醒的頭腦,認清腳下的路,但還是一步一步地走,躺著不動或再走彎路,都會推遲希望的實現。

  16、找出沒有用比喻的句子***  ******4分***

  A、冬天是透明的。

  B、那花朵是由一串像尖尖的紅辣椒似的花瓣組成的。

  C、……才能保持冰肌雪骨,像凌波仙子那樣亭亭玉立。

  D、冬天就像它結成的冰那樣透明。

  17、第七段中“亭亭玉立”的意思是 。***2分***

  18、第七段中象牙紅與水仙的相同處是 ,這一點通過“ ”字表現出來;兩者的不同處表現在兩點:象牙紅 ,水仙 ;象牙紅 ,水仙。***6分***

  19、下面描寫象牙紅的詞語有什麼寓意?***4分***

  ⑴“無葉”、“枯枝”、“扭曲”:

  ⑵“伸展”、“火紅”、“一串”:

  20、選出對文章理解正確的一項***  ******4分***

  A、“血凝龍膽紫,花發象牙紅”不僅對仗工整,而且運用對比修辭格,褒貶分明。

  B、第四自然段對那位音樂家離國去新加坡的做法委婉進行了批評。

  C、第七自然段對水仙的描寫先褒後貶,作者的主導傾向是貶。

  D、第八自然段,寫孩子們試著履薄冰,主要是為了表現他們的活潑可愛和不怕險阻。

  21、選出對末段理解有誤的一項***  ******4分***

  A、“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這一名言只能用於大自然,不能用於人類社會。

  B、人類社會之春的到來雖然是必然的,但時間是可遲可早。

  C、“躺著不動或再走彎路”會延誤春天到來的程序。

  D、這一段與開頭四段前後呼應,使文章結構嚴謹縝密。

  22、描寫季節景色,因景抒情,情寓其中,這是寫景散文的常用筆法,《冬日抒情》卻另闢蹊徑,文章沒有捕捉冬日的有代表性的景物一一展現,而是擷取與“ ”有關的人、事、物巧加連綴,表達一種凝重而深邃的思想:嚴酷的冬天是考驗人的季節,我們不應 ,而應該 。***3分***

  ***三***

  讀山

  張騰蛟

  群群的山巒如部部豐厚的卷冊。

  迤邐復迤邐,連綿復連綿,在時間的長流中。

  裸其奧義,隱其真髓,於大地之上。

  我,乃是一個飢餓了很久的,讀者。

  我是常常去讀山的,遠遠地讀其蒼芒,近近地讀其清幽;精讀其豪放,細讀其深沉。讀青、讀綠、讀和諧、讀靜謐。

  我常常去讀那些嶙峋崢嶸的巉巖;讀它們的容顏,讀它們的生活,讀它們的風貌,讀它們的歷史。讀它們是用一種什麼樣子的步子走出了洪荒;讀它們是以一種什麼樣子的姿態去承受億萬年的風風雨雨。然後,我也去讀它們的威武,也去讀它們的溫順。讀它們為什麼會耐得住永恆的寂寞,為什麼會耐得住永恆的蹲坐。讀它們為什麼會有那麼好的氣度,可以容忍一些錯綜複雜的根鬚在它們的身邊作蠻橫的盤纏。

  茂密的林木,在山中凝聚起了片片青翠,突現出這些豐厚卷冊中的美麗的篇章,我就這樣靜靜地讀著它們。

  讀那些嫩芽如何成長,如何茁壯,如何把一些枝丫交給了它們的子孫,然後,它們又如何回到泥土中。

  讀一條細長的根鬚,如何穿過一段泥土,然後在另外的一個石隙中鑽出頭來,成長起另外一個新的生命。

  讀一根瘦弱的樹枝,如何自陰暗的一角伸出手來採摘陽光,然後去營養自己,成長起另外一個新的生命。

  山林的本身就是一個豐富的世界,在這裡可以覓得一切。有一天,當我正在讀那棵爬藤如何藉著一侏枯樹而站了起來的時候,便驟然發現了那棵枯樹的笑顏,我已經意會出來,它是因為那棵爬藤為它裝飾了綠意而笑的。又有一天,當我正在讀著另外的一灘濃綠時,發現一條蜿蜒的小徑,非常自在地從我的身旁伸向了山巔,我想,誰是這條小徑的母親呢?會選擇在這樣的一個山野中踩下了他的第一個步子?像這麼一條瘦小的小徑,為什麼可以負荷得了那麼多腳步的踐踏呢?

  這樣的山野並不純然是靜謐的,可以讀到吱吱喳喳的蟲叫,也可以讀到啁啁啾啾的鳥鳴。有時候,在一堆非常繁茂的草叢裡,還可以發現到昆蟲世界中的小小的戰爭。

  在讀山的時候,也會讀到一些偶發的事件。就像那年春天,當我正在初讀一片新鮮的山林時,聽到喊聲自四面八方響了起來,並且,在喧囂中還隱隱約約聽到一些殺殺砍砍的聲音,我便立刻攀登山巔,舉目遠眺!看到了,山腳下,一群群勇壯的嫩芽,正在追攆著一個敗陣的冬天。

  山是一部豐厚的卷冊,怎樣讀也讀不完它,讀了巉巖再讀山林,還有那挺聳的峰呢?還有那些深幽的谷呢?

  我是一個讀山的人,但是我知道,有時候人家也會讀我的,當我就像是一個短短的句子般地投向山林時。

  23、①本文題為“讀山”,實際上作者著重讀出了“山”哪幾個方面的內容?②名為“讀山”實際上是在讀人,本文讀出了哪些人格特質?***4分***

  ①內容:***限10字內作答***

  ②特質:***限20字內作答***

  24、文章開篇寫道:群群的山巒“裸其奧義,隱其真髓”。請結合全文內容回答:“奧義”和“真髓”分別指的是什麼?***4分***

  ①“奧義”指的是

  ②“真髓”指的是

  25、文中畫橫線的“它是因為那棵爬藤為它裝飾了綠意而笑的”一句,有何含義?***限20字內******4分***

  26、“當我就像是一個短短的句子般地投向山林時”,試推斷和想象人家會怎樣讀“我”?***限30字內******5分***

  答案

  1.略 2.略 3.略 4.⑴陽光和熙,不冷不熱,氣候溫暖宜人。⑵這裡用了擬人的手法,意思是小巧而清秀。⑶將水人格化,寫出水的多情,到了冬天還充滿春意。⑷照應前文“暖和安適地睡著”,寫出山村和雪的神態。 5.不但、倒反、況且 6.甲句好。情景結合,寫出了自己的真切感受。***意近即可*** 7.略 8.歡暢 9.⑴⑶⑵⑸⑷⑹ 10.B 11.冬天;秋天 12、溫柔多情;甜美 13、就憑這些綠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凍上;它們知道它們那是綠的心事,它們終年在那吻著水波,做著綠色的香夢***其它擬人手法的句子也可*** 14、⑴總結性地寫了冬天濟南的景色,體現了作者對濟南冬天的喜愛之情。⑵用比喻的手法,表現了大自然對濟南的鐘愛,體現秋天濟南的美好。 15、原句子是反問句,表達的語氣更強烈一些。 16.AD 17、形容美女身材細長或花木等形體挺拔。 18、美;也;不畏嚴寒敢於抗爭;依賴水分和陽光;生命力強;生命短促 19、⑴說明象牙紅與嚴冬頑強搏鬥,表現其不屈不撓的精神。⑵頑強的生命力。 20、C 21、A 22、冬日;我們不應畏縮躲避,應該經受磨礪,以奮鬥換來燦爛的春景;我們不因鬆懈等待,應該以不懈的努力促其早日到來。 23.①巉巖、山林、蟲鳥②堅韌不拔、開拓進取、直麵人生,生命頑強等。 24、①山所體現的人生態度。②山所隱喻的人生哲理。 25、老一輩為成長的人而高興,為互相扶助而幸福。 26、在豐富的世界裡,讀“我”的成長過程,讀“我”的精神品質,讀“我”的生活態度……***扣住“山林”擴充套件內容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初一語文上冊課文竹林深處人家課堂練習題
初一語文我的老師課堂訓練題
相關知識
初一語文上冊第十五課課後練習題
初一語文上冊第十課課堂練習題
初一語文上冊第二單元達標試題
人教版初一語文上冊第四單元訓練題
初一語文上冊第一課春預習作業
初一語文上冊第五單元檢測試卷
初一語文上冊第一次聯考試卷
初一語文上冊第二單元過關測試題
初一語文上冊第五單元自測試卷
初一語文上冊第五單元同步訓練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