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學期生物複習資料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但是如果不經過及時的生物複習,這些記住過的東西就會遺忘。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僅供參考。

  ***一***

  發生在肺內的氣體交換

  1.肺與外界的氣體交換是通過呼吸運動***既: 呼 氣和 吸 氣***完成的。過程如下:

  吸氣:呼吸肌 收縮 →胸廓容積 增大 →胸廓氣壓↘→肺 擴張 →肺內氣壓 減小 →氣體入肺 呼氣:呼吸肌 舒張 →胸廓容積 減小 →胸廓氣壓↗→肺 回縮 →肺內氣壓 增大 →氣體出肺

  2.呼吸時胸廓容積的變化可通過測量 胸圍差 來進行。公式如下:

  胸圍差=深 吸 氣的值-深 呼 氣的值。測 三 次,取 平均 值

  4.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肺泡 血液

  血液與組織細胞的氣體交換:血液 組織細胞

  3.呼吸肌有兩種:分別簡稱為 肋間 肌和 膈 肌。

  4.吸氣時呼吸肌都 收縮 ***此時膈頂 下降 ,胸廓容積 增大 ***

  呼氣時呼吸肌都 舒張 ***此時膈頂 上升 ,胸廓容積 減小 *** 5.肺泡適合進行氣體交換的特點: ①數量 多 ②外包 毛細血管網

  ③壁薄:肺泡壁、毛細血管壁都很 薄 ,只有一層 上皮細胞 構成。

  6.人撥出的氣體可使澄清的石灰水變 渾濁 。說明:人撥出的氣體中含有較多的 二氧化碳 7.氣體交換的原理: 氣體擴散 作用——氣體總是由 多 的地方向 少 的地方擴散,直到平衡為止。 8.人體O2最多的部位是 肺泡 ,CO2最多的部位是 組織細胞 ***產生CO2的源頭***。

  9.常見的大氣汙染源有: 工業生產的排放 、 車輛、船舶尾氣 、 秸稈焚燒 、 地面揚塵 10.控制 汙染物排放 ,是防治大氣汙染,改善空氣質量的根本措施, 植樹造林 是有效措施。

  ***二***

  血液的成分:

  1.在新鮮的人的血液中放入 抗凝劑 ,靜置一段時間後,血液出現 分層 現象。 上層淡黃色液體為 血漿 ***佔55%***,下層暗紅色物質為 紅細胞 ***佔45%*** 中間的很薄的一層白色物質為 白細胞和血小板 。血液中成分最多的物質為 血漿

  血漿 ***主要是 水 ***;②血細胞: 紅細胞 、 白細胞 、 血小板 血細胞 ,運輸 養料和廢物 ;②紅細胞:運輸 O2 ***

  功能吞噬病菌 、②血小板:促進 止血,加速 血液凝固 *** 3.①與氧結合形成 鮮紅 色的 動脈 血 ②與氧分離形成 暗紅 色的 靜脈 血 4.血細胞比較表:

  4.貧血分為兩種:缺 紅細胞 和缺 血紅蛋白 。貧血時應該補充含 鐵質 、 蛋白質 豐富的食物。 5.血漿:血液 未凝固 時的淡黃色液體 血清:血液 凝固 時的淡黃色液體

  ***三***

  血管***分為 動脈 、 靜脈 、 毛細血管***

  1.人面板下的“青筋”是 靜脈 ,可進 行靜脈注射***即輸液***。中醫上“切脈” 所摸血管為 動脈 2.毛細血管適於物質交換的特點:

  ①細 ②薄 ③慢 ④多 ①管腔 極細 ***只允許紅細胞 單行 通過***→導致管內血液流動速度 最慢 。

  ②管壁 極薄 ***只一層 上皮細胞 構成*** ③數量 多 ,分佈 廣

  3.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動方向是 動脈 → 毛細血管 → 靜脈***毛細血管前面是動脈後面是靜脈***

  4.分析下列情況是哪種血管受損: ⑪血液少量滲出—— 毛細血管 受損

  ⑫噴射出鮮紅色的血液—— 動脈 受損 ⑬緩緩地流出暗紅色血液—— 靜脈 受損

  5.如圖為在四肢 靜 脈的內表面的 靜脈瓣 ,有防止 血液倒流 的作用

七年級下生物複習資料內容
七年級下生物期末複習資料
相關知識
七年級下學期生物複習資料
七年級下學期生物複習卷
七年級下學期生物複習提綱
七年級下學期歷史複習資料
七年級下學期政治複習資料
七年級上學期生物複習提綱
六年級下學期語文複習資料
北師大六年級下學期語文複習資料
七年級數學期末總複習資料
蘇教版五年級下學期英語複習資料***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