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冊語文知識點總結第四單元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7日

  總結知識是提高學習成績的重要方法。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僅供參考。

  第四單元十六 《社戲》

  以“我”到趙莊看戲為線索,先略寫在平橋村的快樂生活,再詳寫到趙莊看戲的全過程,表現了農村人的淳樸善良,反映了“我”對自由快樂生活的嚮往和追求。選自《魯迅全集》***《吶喊》***作者魯迅,原名周樹人,我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體裁小說,文中的我是指迅哥兒,不是魯迅。文中的雙喜聰明能幹;阿發淳樸慷慨;六一公公淳樸善良好客。

  字詞:潺潺chán漂渺piāo miǎo歸省xǐng 行輩háng 憚dàn皎潔jiǒo絮叨xù dāo 怠慢dài 攛掇cuān duo 鳧水fú歌吹chuì 蘊藻yùn zǎo 家眷juòn 糾葛jiūgé詞語解釋:踴躍、依稀、自失、彌散、朦朧、宛轉悠揚。閱讀理解“月夜行船”

  知識點:①大家跳下船:跳錶現了孩子們的高興和看戲的急切心情。雙喜拔前篙::因為篙是插在河底泥中的,所以用“拔”,充分反映了農民孩子駕船技藝的熟練。點、磕等動詞準確地寫出了農民孩子熟練的駕船技巧。

  ②都遠遠向船尾跑去了照應:飛一般徑向趙莊前進了;左右都是碧綠的豆麥田地的河流照應: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所發散出來的清香夾雜在水氣中撲面的吹來;那聲音大概是橫笛照應:似乎聽到歌吹了;果然是漁火照應:也許是漁火;才記得先前望見的也不是趙莊照應:漸望見依稀的趙莊。

  ③心理活動: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輕鬆了【輕鬆】——但我還以為船慢【急切】——使我的心也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陶醉】;

  ④文中三次寫豆麥作用:暗示時令是春末夏初,為下文偷豆做鋪墊。

  ⑤段意:寫我看戲途中的所見所聞所感。作業:輕鬆和舒展表現了“我”歡喜輕快的心情;回望表現了“我”依依不捨的心情;罩通過視覺表現戲臺如夢的情景,與來時呼應;六一公公感激我是因為城裡讀書的我對他豆子的誇獎,表現了他的淳樸厚道;踴躍即奔騰跳躍,以靜寫動,把靜物寫活了。

  1、本篇題為“社戲”,重在敘寫去看戲,寫這些在平橋村的一般樂事又有什麼樣的作用?***多方表現樂趣,鋪墊趙莊看戲。樂趣極濃,戲應更有趣吸引讀者看下去***

  討論明確:寫這些小住平橋村的一般樂事,既多方面地表現出那段生活的樂趣,使作品內容豐富,具有生活實感;更由於這裡寫了釣蝦、放牛這兩件樂事,第二部分開頭的“至於我在那裡的第一盼望的,卻在到趙莊去看戲”,就與之構成遞進兼有轉折的關係。釣蝦、放牛已是樂趣甚濃,“第一盼望”的“看戲”自更樂趣無窮。這樣,就為寫最大樂事――看戲作了鋪墊,吸引讀者讀下去。

  ***這一部分寫“我”隨母親歸省在平橋村的生活,意在突出人物活動的環境,同時簡寫一些“趣事”,為下文詳寫“看戲”中的趣事作鋪墊。***

  2、文中為什麼說笛聲宛轉悠揚,使“我”“沉靜”,然而又“自失”起來呢?

  討論明確:“自失”是指“我”聽得出神,忘了自己。這是因為被美麗的夜景陶醉而出神的緣故。

  3、去趙莊看戲的途中,課文從哪幾個方面來描寫夏夜行船的美景的?

  討論歸納:嗅覺:***清香、水氣***

  視覺:***淡黑的起伏的群山,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

  聽覺:***似乎聽到了歌吹***

  想象:***……幾點火,料想便是戲臺***

  4、這樣描寫看戲途中的情景,起著什麼樣的作用?表現了“我”什麼樣的心情?

  討論歸納:作者藉助“我”,一路上領略了江南水鄉的夜景。這段描寫,從感覺入手,描繪了豆麥、水草的清香、淡黑起伏的連山、皎潔的月光、閃亮的漁火、宛轉悠揚的笛聲、孩子們的歡笑聲,寫得有聲有色有味,然而更有情。寫連山,以動寫靜;寫笛聲,以聲傳情;寫漁火,由遠及近。這樣寫,既給人一種詩情畫意之感,又將社戲在仙境般的景緻中呈給讀者。同時也表現了我急欲看到社戲的急切心情。

  5、“朦朧”在句子裡作什麼詞用?

  “朦朧”原來是形容詞,現在作動詞。***下文中“模糊”也是這種用法。***

  6、為什麼說連山像鐵的獸脊似的踴躍向船尾跑去?

  這樣寫既形象真切,又突出了船行的快。

  7、戲並不好看,豆也很普通,為什麼文章結尾卻寫道:“真的,一直到現在,我實在再沒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戲了”呢?

  討論歸納:“我”所難忘的是農村特有的風光,自由的空氣,人與人之間和諧親密的關係以及人們樸實、善良的性格。對這段生活的回憶也表達了“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五、總結儲存,拓展延伸。

  第四單元十七、《安塞腰鼓》

  借安塞腰鼓表達生命、力量之美***主題***,作者劉成章。

  字詞:亢kàng奮 晦huì暗 羈jī絆 驀mò然 冗rǒng雜 戛jiá然而止

  理解:①好一個安塞腰鼓:在文中反覆出現,形成迴環往復的氣勢,推動情節向高潮發展,且以飽滿的激情歌頌了安塞腰鼓的雄壯美。

  ②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江南流水更多地表現柔媚的風格,而安塞腰鼓需要承載這樣原始、粗獷生命的力量的“厚土”。

  ③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啼:以聲寫靜,更加突出了鼓聲止後的寂靜;同時“雞啼”也是希望的象徵,安塞腰鼓所噴發出來的震天撼地的力量一定會帶動生命的奔騰昇華,一定會創造出一個嶄新的世界。

  ④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脫了、衝破了、撞開了的那麼一股勁:突出場面的巨集偉、錘擊的有力。“那麼一股勁”要打破人們身上堅硬的外表,讓生命宣洩在天地間,“痛快了山河勃勃了想象力”,使人明白人之所以為人,生命之所以為生命。

  1、劃出文中高度概括安塞腰鼓所宣洩的生命力量的一句話:

  “容不得束縛,容不得羈絆,容不得閉塞。是掙脫了、衝破了、撞開了的那麼一股勁!”

  從用詞方面說:

  ***1***“緊貼在他們身體一側的腰鼓,呆呆地,似乎從來不曾響過”一句中“呆呆地”用得好,好在它用擬人手法形象地寫出了安靜時安塞腰鼓的狀態。

  ***2***“茂騰騰的後生”“噝溜溜的南風”中的“茂騰騰”“噝溜溜”用得好,好在疊詞的運用使語言親切富有韻味。

  ***3***“這腰鼓,使冰冷的空氣立即變得燥熱了,使恬靜的陽光立即變得飛濺了,使睏倦的世界立即變得亢奮了”中反義詞用得好,好在它們對比強烈,更能突出安塞腰鼓的特點。

  從句式上說:

  ***1***“一捶起來就發狠了,忘情了,沒命了”中“發狠”“忘‘隋”“沒命”用得好,好在它們語意層層遞進,語勢步步增強。

  ***2***“交織!旋轉!凝聚!奔突!輻射!翻飛!昇華!”這些短句用得好,好在它們使文章語句鏗鏘,氣勢強勁,突出了安塞腰鼓的豪放美。

  ***3***“但是”與“看”獨立成段好,好在它們特別引人注目,自然完成畫面由靜到動的急轉。

  從修辭上說:

  ***1***文章中排比用得好,好在形式多樣的排比增強了語勢,更突出了安塞腰鼓恢巨集磅礴的氣勢。

  ***2***“驟雨一樣,是急促的鼓點;旋風一樣,是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是蹦跳的腳步;火花一樣,是閃射的瞳仁;鬥虎一樣,是強健的風姿”寫得好,好在比喻使物件更加形象具體,從而鋪排出一系列異彩紛呈的畫面。

  ***3***文中的反覆用得好,好在使語言節奏明快,形象深刻清晰。

  從寫法上說:

  ***1***“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馬鳴風蕭蕭!使人想起:千里的雷聲萬里的閃!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爾後最終永遠明晰了的大徹大悟!”寫得好,好在它使人產生了豐富的聯想和想像,增加了文章的內涵。

  ***2***“耳畔是一聲渺遠的雞啼”寫得好,好在“以聲寫靜”,更加突出了鼓聲止後的寂靜。

  ***3***文中開頭的靜態描寫好,好在它為文章後面寫動設下鋪墊,使文章靜中蘊動,動靜結合,充滿畫面美。

  第四單元十八、《竹影》

  選自《豐子愷文集》,作者豐子愷,現代畫家、散文家。

  字詞:愜qiè意 蘸zhàn參cēn差cī

  1、名人與竹:蒐集有關畫竹的名家或關於竹的成語,名句。

  成語:胸有成竹,青梅竹馬,勢如破竹

  詩句:竹外桃花三兩支,春江水暖鴨先知。/當塗慈老山,竹堪為簫管。***慈老竹 唐?李白 ***/《山居秋暝》詩句: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宋?蘇軾 :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宋?王安石: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2、竹之悟:有人說,竹---每前進一步都要做一個小結; 也有人說,竹----外強內幹。

  你認為呢?請你聯絡實際,說說你的感想。

  第四單元十九、《觀舞記》

  作者冰心,選自《冰心全集》,

  字詞:褶zhě裙 顰pín蹙cù 粲càn然 嗔chēn視 叱chì吒zhà

  識記:假如我是個詩人,我就要寫出一首長詩,來描繪她們的變幻多姿的旋舞。假如我是個畫家,我就要用各種彩色,點染出她們的清揚的眉宇和絢麗的服裝。假如我是個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來傳達出她們輕捷的舞步和細響的鈴聲。假如我是個雕刻家,我就要在玉石上模擬出她們的充滿了活力的苗條靈動的身形。

  1、 描寫舞姿的古詩詞 :

  ? 翩若游龍,婉若驚鴻。 ——曹植《洛神賦》 舞底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 ——晏幾道

  第四單元二十、《口技》

  作者林嗣環,明末清初人。選自《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這是清代張潮編選的筆記小說。

  字詞:滿坐寂然***坐通座,座位,這裡指座位上的人***雖人有百手***雖,即使;今義,雖然***:婦撫***撫摸***兒乳***餵奶***、兒含乳***乳頭***啼、:以為妙絕***極***、群響畢***全,都***絕***消失***、:眾妙***妙處***畢備、:以為妙***奇妙***絕、手有百指***指頭***、不能指***指出,指明***其一端、 中:間***夾雜***、善***擅長***口技者、不能名***說出***其一處、會賓客大宴***宴,舉行宴會;會,適逢***意少舒***少,稍微;舒,伸展、鬆弛***稍稍:漸漸;傾側:翻倒傾斜;齁:打鼾。奮袖***揚起、舉起***出臂、施八尺屏障***設定,安放***眾賓團坐***圍繞而坐*** 以為***認為***妙絕、變色離席***色,臉色。席,座位***、曳***拉***屋許許聲、嗚:發出嗚嗚的聲音。①一時,表同時發生;忽、忽然表突然發生;既而表相繼發生;是時表在特定的時間內發生;少頃、俄而、未幾表在很短時間內發生。

  ②第一段寫表演前的準備和會場情況。“善”統領全篇,以道具簡單襯托口技表演者技藝的高超。“滿座寂然,無敢譁者”渲染緊張氣氛,暗示表演者技藝高名氣大。第二三四段均可分兩層:第一層正面描寫表演;最後一句為第二層寫賓客的反應,側面烘托口技表演者技藝的高超。第五段照應開頭。第四段“凡所應有,無所不有”對百千種聲響做總概括;“雖人有百手…不能名其一處也”則是議論,運用誇張對偶讚揚口技表演者技藝的高超。對聯:①千種聲響驚賓客;萬般變化絕古今。②屏內兒啼犬吠火起惟妙惟肖歎為觀止;座中側目微笑默嘆如痴如醉如臨其中。

  節奏:遙聞/深巷中犬吠;婦拍兒/亦漸拍漸止;於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中/間/力拉/崩倒之聲。

  概括第二三四段段意。

  1、實詞

  善: 擅長 遙: 遠 驚覺:驚醒 以為:認為 齊作:一齊響起 走: 跑

  宴:即“大宴賓客”。 撫尺:藝人表演用的道具,也叫“醒木”。

  其:代詞,指婦人。 乳:名詞用作動詞,餵奶。  是: 指示代詞“這”。 妙: 形容同用作名詞,指絕妙的聲音。   作作索索:指老鼠活動的聲音。 舒: 動詞,伸展,鬆弛意為“放鬆”。

  間: 動詞,摻雜,夾雜。 崩倒: 房屋倒塌。句首承前省略主語“眾人”。   曳屋: 指拉塌燃燒著的房屋。 一端:指一種***聲音***。  名:名詞用作動詞,譯為“說出”。 是:指示代詞,這時。

  2、虛詞

  【於】介詞,在。 【少】 副詞,表程度,意為“稍微”。

  【絕】副詞,表程度。譯為“極”、“最”。 【而】 連詞,表並列,譯作“並”。

  【既而】 表時間,不久。而:作時間副詞的詞尾。 【但】只

  【亦】 也 【微】 隱約

  【畢】 都 【而已】 罷了

  【會】 適逢,正趕上。 【力拉】 擬聲詞,劈里啪啦。

  【許許】象聲詞。

  3、通假字 【坐】通假字,同“座”。

  4、詞類活用

  ①京中有善口技者   善:形容詞活用為動詞,擅長。

  ②會賓客大宴   宴:名詞活用作動詞,舉行宴會。

  ③不能名其一處也   名:名詞作動詞,說出。

  ④滿坐賓客無不伸頸,側目,  目:做動詞用,用眼睛看。

  ⑤婦手拍兒聲   手:名詞作狀語。意為用手。

  5、古今異義

  ①但聞屏障中撫尺一下   但:古義只;今義表示轉折的連詞。

  ②微聞有鼠作作索索   聞:古義聽;今義用鼻子嗅。

  ③雖人有百手   雖:古義即使,表假設的連詞;今義錶轉折的連詞。

  ④兩股戰戰,幾欲先走   股:古義大腿;今義屁股   走:古義跑;今義指步行。

  ⑤會賓客大宴   會:古義適逢;今義會議

  ⑥賓客意少舒   少:古義稍微;今義數量小

  6、一詞多義

  乳 婦撫兒乳***動詞,餵奶*** 兒含乳啼***名詞,奶頭***

  絕 以為妙絕***副詞,極*** 群響畢絕***動詞,盡、消失***

  妙 眾妙畢備***妙處***     以為妙絕***奇妙***

  7、特殊句式

  【會賓客大宴】***倒裝---賓語前置---“會大宴賓客”***

  8、理解開頭和結尾重複交代口技表演者所藉助的道具的作用。

  作用:內容上:強調道具簡單。突出這場表演主要是用“口”來進行表演,從另一個側面進一步襯托口技表演者精湛高超的技藝。***板書:道具<簡單> 襯托***

  結構上:不是簡單的重複,而是起到首尾照應的作用。***板書:首尾照應***

七年級下冊語文知識點總結第五單元
七年級下冊語文知識點總結第三單元
相關知識
七年級下冊語文知識點總結第四單元
七年級下冊語文知識點總結第二單元
七年級下冊語文知識點總結第六單元
七年級下冊語文知識點總結第五單元
七年級下冊語文知識點總結第三單元
七年級下冊語文知識點總結第一單元
八年級下冊語文知識點總結蘇教版
七年級上冊語文知識點總結
七年級下冊語文知識點
七年級下冊語文作業本答案第三單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