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學新課改隨筆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初中化學新課改,提高了課堂效率,使課堂有趣起來。那化學老師有什麼教學感言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一起來看看。

  篇1

  化學課程的特點是體現啟蒙性、基礎性。它提供給學生未來發展所需要的最基礎的化學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及終身學習的能力,使學生從化學的角度逐步認識自然與環境的關係,分析有關的社會現象,通過近近幾年的課程改革,感覺收穫頗豐。

  1 .更新傳統觀念,重建自己的教學方式

  教改的關鍵是老師,課改的實施必須通過教師的一系列實踐才能實現,因此教師在課程改革中扮演的角色十分重要。我們認識到自己必須轉變課程觀念,課改不僅僅是教材的更換,而是將學生的發展放在首位,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科學探究。因而對於我們教師不僅要有強烈的責任心,而且應根據新課程的理念不斷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並隨課程標準倡導的多元化學習方式而重建自己的教學方式。在具體的教學中,我們堅持以學生為中心,設計好每一堂課,充分關注學生在知識、技能、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變化,鼓勵學生富有個性的學習。

  2 .改變教學方法,提高課堂45分鐘效率

  新課程的實施要求我們改變原有的教學方法,不能再把自己深深地埋在題海里去總結“知識點”,教給學生“重點”,把學生帶到一個做不完的題庫中。而應該認真地研究教學,帶給學生一個既輕鬆又高效的學習環境,並根據新課程的理念對自己的教學工作進行“專業化”的評價。

  3.大膽地對概念刪繁就簡,打破以定義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與原教學大綱相比,新課程中要求的知識內容總量減少,刪除了過於繁難或陳舊的成分,降低了化學計算的技能要求,增補了化學與社會、技術、生活相聯絡的學習內容和探究性的學習素材,注重內容的基礎性、現代性和實踐性。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堅持以學生活動為中心,儘量讓學生自己進行探究。在進行新教材的概念、理論知識的表述時,打破以定義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不給孩子們下定義,讓學生自己建構知識結構。

  篇2

  2012 年甘肅省新課標和新教材***九年級化學***培訓 我有幸參加了 8 月 6 號到 7 號在蘭州 “2012 年甘肅省 義務教育新教材教師培訓”的學習。在會上分別聆聽了人民 教育出版社李俊副教授和人大附中朝陽學校的特級化學教 師韓立新專家對新課標和新教材的分析解讀報告,受益很 多。

  一、 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中情景素材折射出的教育理 念 修訂後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增加了許多新的教學情 景素材,如:新型陶瓷,導電塑料等,這些與時俱進的教學 情景素材的加入,讓我更加清醒地認識到科學是不斷髮展 的,知識會不斷更新,教會學生掌握學習方法比掌握知識更 重要。

  增加了貼近學生生活實際, 硬水對日常生活的影響, 如:

  汙水的處理和利用,城市空氣質量日報等。這些情景能讓學 生更真實地感受到化學在現代社會生活中的重要價值,激發 學生的學習熱情。根據社會存在的一些不安全隱患編入了:

  嬰兒奶粉中的蛋白質含量、煤礦瓦斯爆炸的預防、麵粉廠的 防爆措施等教學情景素材,並在標準中特別要求學生“認識 掌握化學知識能幫助人們提高自我保護意識。”讓我進一步 1 瞭解了培養學生安全意識和尊重生命的重要性。編入了:侯 德榜對我國制鹼工業的貢獻。它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 和為科學的不怕困難的獻身精神。從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 教學情景素材的變化,讓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教育首先是人 格的塑造,其次才是能力的培養,知識的傳授只是人格塑造和 能力培養的一個載體。讓學生擁有高尚的人格、過硬的能力 和發展的眼光,我們的社會,我們的國家才能擁有有創新能 力的新型社會的接班人。社會才能發展,國家才能強大。

  二、新修訂人教版化學教材解讀 ***1***修訂依據:課程標準、課題研究、教材回訪、審查 意見。

  ***2***基本原則 增強邏輯性、 可讀性、 趣味性; 探究過程的理解、 再認識; 更新知識內容;更加貼近學生;注意知識的銜接。

  ***3***修訂內容 ①增加提示性邊框欄 新版教材增加 “方法導引” 欄目, “觀察方法 如 ***實驗*** 、 ” “資料處理”、“配平方法***技巧***”、“分類方法”等, 取消了“拓展性課題”。

  ②內容順序調整 原第三單元 “自然界的水” 和第四單元 “物質結構的奧祕” 順序調整、整合。 2 ③規定了必須完成的八類學生實驗 ***4***重視化學學習的意義 通過這次的培訓中專家對新教材的解讀, 讓我瞭解到新教 材的編寫確確實實落實了“以人為本”,“讓學生從生活中 走進化學”,“ 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等教育理 念。收穫很多,加深了對課標的認識,深刻領會了新課標和 新教材在修訂中的一些新的問題,這些必然會在將來的教學 教研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在教學中把學到的理念技能轉 化到教學的行動中,更好地落實課程標準的要求,提高教學 效果。

  篇3

  通過參加資興市教師進修學校與資興市教研室組織的初中化學新課標與有 效課堂培訓,讓我對課標、教材和課堂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和了解。《新課標》 由原來過多地關注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轉變為在獲得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同 時更加關注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因此,我們應努力克 服傳統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的定勢,更新教學理念,逐步走進化學新課程。

  一、轉變教學行為,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 初中化學課程一方面提供給學生未來發展所需要的基礎的化學知識和技能, 培養學生運用化學知識和方法分析和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另一方面要使學生能 從化學的視角去認識人與自然的關係,理解化學對社會發展的作用,瞭解化學制 品對人類健康的影響, 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自然資源;增強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 任感;使學生在面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的挑戰時,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學的 決策。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堅持“以人為本”,逐步建立起“民主、平等、對話” 的新型師生關係。“對話”不僅指師生雙方狹隘的語言交流,而且是指師生雙方各 自向對方的精神敞開和彼此接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溝通。教師要將教材的情 感因素、教師的教學熱情,學生的學習情趣融合並貫穿在教學的全過程中。教學 內容應當是源於學生生活的、 適應未來社會生活需要和學生進一步發展需要的內 容,應當擯棄那些脫離實際、枯燥無味的內容。教師應當轉變教學行為,要將過 多的“自我表演”的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保證學生的學習時間,動手操作、思考 問題、口頭表達、討論問題、發表見解都要到位。凡是學生能發現的知識,教師 就不能包辦代替;凡是學生能獨立解決的問題,教師就不要多做暗示。

  二、 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使學生真正成為化學學習的主人 有效的化學 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自主探索、親身實踐,合作交流是《化學 課標》提倡的有意義的學習方式。教學中,我們應該注意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氣 氛,注重知識的生活性和實踐性。化學課題生活化,問題引入情景化是化學新課 程的特色之一。在教學中,教師應結合生產和生活實際,設定一些問題情景,讓 學生從情景中獲取資訊,用化學思考方法去建立模型,然後進行解釋,應用和拓 展。要使學生在探索活動中,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化學知識、 技能和方法,讓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化學活動,經歷教學過程,從而培養學生健康 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課堂教學中,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倡科學探究 與合作學習。要注意培養學生傾聽他人的發言,善於陳述自己的想法,勇於修正 他人的觀點,勇於接受他人的意見並修正自己的想法。當不同見解難以統一時, 應學會各自保留自己的見解。在進行科學探究與合作學習時,要有明確的目的, 要有秩序地發表意見,要控制音量,不影響他人的討論。如果分小組活動,人員 的組合要採取輪換制,使每個人接觸面廣泛。小組成員可以輪流代表小組發言, 小組之間可以隨機交流幫助。

  三、改革化學學習活動評價的方法,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 《化學課 標》中指出:“為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評價方式。……在學習過 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學生學會反思和自我評價。”在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 過程評價, 可採取學生自評、 生生互評、 師生互評的方法。

  可經常提出類似於“你 是怎樣想的?”“通過本節課學習,你有什麼收穫?”等問題,來幫助學生認識自 己, 建立自信, 表現自我。

  對學生的化學活動的評價應該包括評價“知識與技能”、 “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除了最基本的知識目標外,還要對學生的 化學思考方法,學生在參與化學學習活動時所表現的好奇心、求知慾、實事求是 的態度以及勇於探索和創新的習慣評價。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化學意識、參與意識 和創新意識。化學意識包括化學學科感、符號感、時空觀念、統計觀念、應用意 識等;參與意識包括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主動性、積極性;創新意識包括創新的慾望、創新的素養等。


暑期如何合理規劃初一數學學習
初一開學隨筆
相關知識
初中化學新課改隨筆
初中化學新課改心得體會
初中數學新課改反思
初中數學新課改教學反思
初中教師新課改學習計劃
初中語文新課改學習心得3篇
初中生物新課改教學反思
初中數學新課程教案有哪些
初中化學說課教案
初中數學新課標培訓心得體會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