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中考現代文閱讀專練題及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現代文閱讀是杭州中考語文一個考查重點,需要同學們在複習階段堅持語文閱讀的練習。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歡迎大家閱讀練習。

  杭州中考現代文閱讀原文

  1887年,錢玄同出身於一個舉人家庭。當其他幼童還在玩著泥巴追逐打鬧時,錢玄同被關在家中勤奮苦讀。3歲隨父背誦《爾雅》,5歲上私塾讀經書,老來得子的父親將下一代中舉的希望寄託在他身上。有一次偷看《桃花扇》被老師發現,一戒尺打來,眉心便永遠留下了疤痕。稍長些,他被很多人稱為“神童”,但他終究不快樂,這或多或少地影響了他後來參與《新青年》,致力於教育事業的決定。

  ***%11歲時父親去世,身為妾的母親生性善良,難免受到欺負,他當時的理想是考舉人走仕途之路。15歲時母親病逝,過去的人生逐漸關閉,未來的門窗逐漸開啟,他渴望接受新的事物,改變陳舊滯重的生活狀態。16歲那年冬天,朋友送他章太炎的《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和鄒容的《革命軍》,讀後思想受了大刺激,以前的尊清見解為之動搖了。17歲那年,他把辮子剪了,以表示反對清朝的決心。

  1906年9月,錢玄同以優異的成績赴日本早稻田大學學習,期間隨章太炎學習聲韻訓詁之學,思想上深受章太炎提倡復古的影響。辛亥革命之前,他主張革命以後應復古禮,曾寫了《深衣冠服說》,並做了一套復古的禮服穿戴,這在朋友中傳為笑柄。辛亥革命後的洪憲帝制和1917年的復辟運動兩件事,對錢玄同產生巨大轟擊,他的復古思想全然消滅,轉向了反對復古。北洋軍閥的倒行逆施以及政府中舊文人打著“儲存國粹”旗號來抵制科學和新知識,使他決定踏上兩條路:一是文學革命,主張用白話;二是思想革命,主張反對禮教。

  在五四文學革命的前驅中,錢玄同自詡“小卒”,卻是一名比任何人都勇猛的“急先鋒”,他不是革命運動的發起者,但當胡適發表《文學改良芻議》、陳獨秀髮表《文學革命論》後,他毫不猶豫地加入了《新青年》,與陳、胡二人並肩作戰。1917年,他開始積極投稿,用通訊的方式發表了很多文章,其中寄給陳獨秀、胡適、劉半農的最多,討論的內容是怎樣建立新的文學,主要貢獻是從文學發展的趨勢和語言文字的學理上說明新文學建立的必要和可能,同時,他積極參加國語運動,加入了國語研究會,主張文化教育改革。

  #$在此期間,他提出了“選學妖孽,桐城謬種”的口號,明確了新文學革命的物件,再次奮力撥出推翻覆古派的口號。作為國學大師章太炎的得意門生又身為古文大家的錢玄同,毅然從舊文化的營壘中突圍出來支援文學革命,其影響力巨大。最初的文學革命,只是在《新青年》上說說而已,沒有產生號召性力量。“其後錢玄同、劉半農參加進去,‘文學運動’‘白話運動’等旗幟口號才明顯地提出來,這時形成的力量才有凝聚力。”***周作人語***

  當《新青年》提倡文學革命時,中國思想界一片沉悶,新舊思想沒有交鋒,不利於把新文化運動推向前。於是錢玄同化名王敬軒,裝扮成反對新文化的頑固派,寫信攻擊《新青年》,劉半農則針鋒相對加以駁斥,故意在社會上造成論戰,以引頑固派出洞,這就是新文學史上有名的“雙簧戲”,它成功地推動了新文學、新文化運動。

  除了自己寫文章,錢玄同還甘當“求稿”小卒。最著名的例子是他向魯迅求稿,其中最經典的對話如下:***魯迅***“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裡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入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較為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麼?”***錢玄同***“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說決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談話的結果是魯迅從消沉中醒來,開始為《新青年》寫文章,第一篇就是《狂人日記》。

  五四高潮後,《新青年》團體解散,錢玄同退回書齋,致力於學術研究和國語運動。不過在1925年女師大事件中,他同魯迅等人一起,發表了同情學生、反對楊蔭榆的宣言。一二·九運動期間,兒子錢三強參加遊行,也得到他的關心和讚許。日本佔領北平後,他改名為“夏”,與“夷”相對,表示絕不做敵偽順民。晚年的錢玄同因國事蜩螗,外寇侵凌,常滿腔孤憤,抑鬱難語。1939年1月17日,因突發腦溢血猝然離世,終年52歲。北平師大的祭文,可算是對他一生的最為精確的評價:

  嗚呼先生,一代宗師;學出餘杭,不囿藩籬。文字音韻,博採群規;金石甲骨,剖難析疑。不惟闡古,抑且開今;編《新青年》,滿紙瑤林,作獅子吼,發海潮音;鼓吹學子,一掃陰沉;五四運動,賴有指標,文藝復興,匪異人任。

  杭州中考現代文閱讀題目

  ***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A.錢玄同幼年就被迫學習中國傳統經書,但那時落後的教育方式剝奪了他童年的快樂,私塾中的體罰經歷埋下了他日後堅決革命的種子。

  B.母親的艱難身世促使少年錢玄同立志參加科舉考試,走仕途來改變處境,但後來母親病逝,導致了錢玄同的人生髮生轉折,他剪辮反清。

  C.錢玄同學術上得益於章太炎,思想上也深受其影響,提倡復古,但晦暗的社會現實教育了他,他開始高舉文化革命與思想革命的大旗。

  D.身為舊文化大家的錢玄同曾寫信攻擊《新青年》,與劉半農激烈論戰,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終於使文學革命具有了號召力和凝聚力。

  E.日偽時期,錢玄同雖然已經退居了書齋,致力於學術和教育,但新文化運動先驅者的光輝並未退去,他用自己的言行證明了“勇士”的本色。

  ***2***縱觀錢玄同一生,思想和人生態度多有鉅變,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

  ***3***北平師大祭文中的“五四運動,賴有指標,文藝復興,匪異人任”從哪些方面評價了錢玄同的貢獻?請結合材料分析說明。

  ***4***材料以錢玄同為核心,涉及上下三代,試探究錢氏家風嬗變的過程,並談談對你的啟發。

  杭州中考現代文閱讀答案

  ***1***CE

  ***2*** ①少年時代尊清,想走科舉道路,後轉為反清,剪辮明志;

  ②辛亥革命前思想上主張復古,辛亥革命後逐步轉向反覆古,主張文化和思想革命;

  ③五四時期是激進的新文化運動先驅,五四退潮後轉為具有愛國思想的書齋學者。

  ***3*** ①“五四運動,賴有指標”評價的是錢玄同在新文化運動中的思想、理論、實踐,對後來的五四運動產生了指引作用。

  ②“文藝復興,匪異人任”評價的是錢玄同在文化革命中的啟蒙作用有似於西方的文藝復興,其主要評價的是他的白話文運動和國語運動。

  ③這四句高度概括了錢玄同的人生道路,高度評價了錢玄同的歷史貢獻。

  ***4***嬗變過程:①錢玄同的父親對子女要求嚴格,重視教育,依據晚清社會現實和自身認識,堅持讓錢玄同走科舉道路;錢玄同母親卑微善良,激發了錢玄同科舉盡孝的願望。這是典型的封建知識分子的家風。②錢玄同在父母去世後,接受新思想、新教育,看清社會和自身的缺點,勇於反抗、革新;在子女教育上自由開放,同時不忘傳承愛國、堅韌等傳統美德。這是典型的五四知識分子的家風。

  啟發:①家風對子女性格的養成和整個社會風俗的形成都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②家風應當符合社會歷史發展的進步潮流,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

  ***1***本題主要考查理解文意,篩選文中的資訊的能力。A項“私塾中的體罰經歷埋下了他日後堅決革命的種子”不正確,由第一段中“這或多或少地影響了他後來參與《新青年》,致力於教育事業的決定”可知。 B項“母親的艱難身世促使少年錢玄同立志參加科舉考試”“但後來母親病逝,導致了錢玄同的人生髮生轉折,他剪辮反清”表述錯誤,這些都不是錢玄同走仕途或反清的原因。D項“與劉半農激烈論戰”“終於使文學革命具有了號召力和凝聚力”表述錯誤,原文的內容是“故意在社會上造成論戰,以引頑固派出洞,這就是新文學史上有名的‘雙簧戲’,它成功地推動了新文學、新文化運動”。***選C給3分,選E給2分,選A給1分***

  ***2***本題考查評價文字產生的社會價值和影響的能力。解答該題,可以從文中找出相關資訊並總結概括即可,如原文第二段中寫少年錢玄同先要走仕途,而後又參加反清的鬥爭,這是一處轉變;第三段寫到了“辛亥革命之前,他主張革命以後應復古禮”“辛亥革命後的洪憲帝制和1917年的復辟運動兩件事,對錢玄同產生巨大轟擊,他的復古思想全然消滅,轉向了反對復古”,這是第二處轉變;“在五四文學革命的前驅中,錢玄同自詡‘小卒’,卻是一名比任何人都勇猛的‘急先鋒’” “五四高潮後,《新青年》團體解散,錢玄同退回書齋,致力於學術研究和國語運動”等從中可以總結出第三處轉變。

  ***3***本題考查分析語言特色,把握文章結構,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該題首先要準確解讀“五四運動,賴有指標,文藝復興,匪異人任”這四句話,“五四運動,賴有指標”主要是談錢玄同的指引作用,應是在思想、理論、實踐方面的指引;“文藝復興,匪異人任”主要是指錢玄同在文化方面所做的實踐和貢獻,因此本題可以從“思想”與“文藝”兩個角度作答。

  ***4***本題考查探究文字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解答該題,首先要結合文字內容總結第一問,可以談錢玄同受到了家風的怎樣的影響,根據相關連結③,總結錢玄同如何影響了兒子即可;第二問屬於開放式作答的題目,可以談自己對良好家風的認識,如何形成或繼承良好家風等,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

晏子使楚語文閱讀題答案
杭州中考語文閱讀練習題及答案
相關知識
杭州中考現代文閱讀專練題及答案
貴州中考現代文閱讀專練題及答案
福建中考現代文閱讀專練題及答案
湖北中考現代文閱讀專練題及答案
廣西中考現代文閱讀專練題及答案
四川中考現代文閱讀專練題及答案
江西中考現代文閱讀專練題及答案
蘇州中考現代文閱讀模擬題及答案
唐山中考現代文閱讀訓練題及答案
聊城中考現代文閱讀訓練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