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卷高考語文備考的複習策略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高考語文使用全國卷這時人盡皆知的事了,在使用全國卷的形勢下,語文備考的複習策略如何的呢?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提供關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全國卷高考語文備考複習策略

  一、備考計劃——循序漸進,“慢”為主線

  快節奏的生活,讓我們錯過了許多細節的美麗,快節奏的複習,讓我們錯失了許多應得的分數。為提高備考效益,我們改變以往匆忙趕路的步伐,放慢腳步,循序漸進,始終以“慢”為主線,拉長第一輪複習的時間。

  7月——8月下旬 ,完成選修課《中國古代詩歌散文欣賞》的精講。

  9月——4月中旬,基本完成第一輪複習,以考點專項複習為主,適當插入各地模擬試題的練習;同時,有針對性地進行作文訓練,規範作文訓練程式,注重方法引導,落實講評環節。

  4月中旬——高考綜合訓練,同時根據學生對各專項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時進行查漏補缺,總結經驗,鞏固所學,捕捉資訊。

  二、備考心態——沉靜去浮,“慢”下心靈

  教師要捨得慢,慢看教材,慢研《考試說明》,慢做高考題。通過教材的熟悉,新舊《考試說明》的對比,深入研究,逐題解讀,全面把握每一個考點,琢磨每一種題型的命題思路、考查角度、能力層級等,分析其中的“變”與“穩”。學生要捨得慢,立足教材,循序漸進,從課內到課外,不能急於求成。特別是文言文、《論語》很多學生再回頭看的時候,感覺到很陌生,而且高考中的文言文閱讀理解跟課文有著很密切的關係,因此我們確定了以“本”為本的思想,讓學生“慢”下心靈,迴歸課本,注重向課外的適度延伸,力求課本與高考的要求的和諧統一。

  三、第一輪複習——精耕細作,“慢”出實效

  學生尤其是理科學生,一天覆習花在語文上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主要是二、四、六三天的早讀,每天40分鐘的課堂學習,晚自修的時間如果平均能有半小時給語文,已實屬不易。語文教師對此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基於此,我們語文第一輪複習必須要“慢”。為了提升高考複習的有效性,我們始終堅持慢工出細活。

  課堂節奏慢而不亂,起點要步步提高,但容量不能過大。力求把知識全面的給學生,讓學生得到的知識實實在在。求“實效”,必須實在的工作,早讀、課堂、自修處處到位,構建立體式的複習體制,

  集體備課慢而求精,遵循集思廣益,分工合作的原則。每二週安排一次集體備課,統一進度,確定教學目標,統一習題,共同探討習題中的重難點及突破的方法。考點專項複習中根據每個教師的特點進行分工,各自負責一個考點,按考點進度一次安排一人作為集體備課的中心發言人,負責重難點的確立,知識點的梳理、學案的設計印發、練習的配置等,教案要求一致中有不同,共性中有個性。

  日常習練慢中求實,近三年來,無論是字音字形的每日一練、各考點的專題檢測、學案設計,還是綜合檢測、試卷編制,我們都堅持根據學生實際,自己編印,堅持放慢心態出好練習卷,堅持放慢授課進度,落實階段教學目標,堅持有針對性,有計劃地實施測試和講評。

  實際教學慢在弱處,從學生實際答題情況看,現代文主觀性閱讀題和詩歌鑑賞題,學生失分較大。為了有效突破重、難點,我們尤其捨得花時間,僅這兩個考點就用了兩個多月的時間,把知識點講透,將練習做精,就是為了從易失分處找分數,切實突破重點、難點,從而帶動全面提高,提升複習效率。

  四、作文升格——開拓視野,“慢”品素材

  作文是高考語文的“半壁江山”,作文的成敗直接關係到高考語文成績的高低,應引起師生的高度重視。作文訓練的總體目標是:在文體上,不限中求擅長;在內容上,自由中求最佳;在角度上,穩妥中求最準;在表達上,得體中求文采;在書寫上,規範中求美觀。學生目前作文中存在的最大的問題是素材匱乏。基於此,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幾項工作:①向學生推薦閱讀《雜文選刊》;②自編素材“讀一週”,內容涵蓋一週熱點,達人關注、經典美文、精彩語錄、古詩賞鑑、新聞評點、哲思妙語、人生解讀等,每期1人負責,目前已編寫近20期,為學生提供了大量時新、有益的作文材料;③課內作文素材盤點訓練。我們把教科書上的課文題目和文章內容簡介做一盤點,讓他們從身邊最近的書籍汲取高考作文素材的營養。素材的慢慢品味,積澱文化底蘊,在視野的不斷拓展中,升格作文。

  五、第二輪複習——精講巧練,厚積薄發

  一輪複習要講究一個“慢”字,求一個“全”字。二輪複習要突出一個“巧”字,求一個“專”字。二輪複習與其面面俱到,不如結合自己的實際複習情況狠抓薄弱,也就是我們平日所說的“查”和“補”。

  二輪複習的“巧”字,貴在巧講,巧練。巧講,二輪複習中不提倡對答案式的講評,必須做到課前認真閱卷,對每道題的得分率細緻地統計,對每道題的錯誤原因準確地分析,對每道題的講評思路精心地設計,通過一題多問、一題多解、一題多變、開拓外延、分析歸納等,以點帶面,使零碎知識得以昇華,積零成整,結串成網,“做一題,學一法,會一類,通—片”。巧練,一練弱處,根據幾次考試情況,學生在客觀題第三題上得分率偏低,究其原因在於實詞、虛詞的掌握上,二輪複習復專門強化近義實詞、虛詞的辨析;二練有效處,備課組針對學生實際徵訂《百家專題》,專練語基礎、文言文、古詩、論語,有的放矢。

  “專”字,貴在專攻薄弱。對小的綜合或專題進行集中攻克,考生可以將一組考點組合起來,如一卷的四道基礎選擇、語言運用題、文言閱讀理解與翻譯題、現代文閱讀題等。要求考生做到真正瞭解自己的薄弱項,然後章法不亂地進行二次鞏固。

  全國卷高考語文備考輔導

  一、 論述類閱讀重在“細”

  對論述類文字閱讀的方法技巧有兩大點,一是要細心準確,二是要緊扣文字。脫離文字進行作答往往會造成偏離題意或理解有誤等失誤。其次要了解在選項上的設錯型別。主要有以下幾種:答非所問,指代不明,曲解原意,遺漏資訊,斷章取義,偷換概念,無中生有,超前肯定,主次顛倒,以偏概全,主觀臆斷,表述絕對,因果倒置,強拉因果關係等。瞭解命題的思路有助於學生快速對號入座,作出準確的判斷,並可使學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做題時主要有以下方法:

  首先,要有標題意識。標題往往是文章內容的概括,表明寫作物件或者重點,所以首先要閱讀標題,揣摩行文的順序、思路,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

  其次,從試題到文字。選文的篇幅一般都超過1000字,涉及的內容往往超出學生的知識面,如果先讀文章,讀了也記不住,讀了也不懂,做題的時候還得回過頭來再讀,實際上很耽誤時間。所以不能再按常規去閱讀。因此有標題,看看標題,大致瞭解文章主要內容,沒必要先看原文,而先從題目入手,邊讀邊分析,然後帶著題目去閱讀文字,閱讀就會很有針對性,能夠很快達到目的。這就是逆向思維的好處。

  第三,讀題析題再解題。正如前面所分析的,解題之前一定要仔細研讀題幹,題幹中限制了答案的範圍和性質,暗示瞭解題的思路,所以一定要選擇符合題幹要求的選項,而不能盲目地掃描校對,以為跟原文一致的就是對的,殊不知這樣的選項有時候跟題幹所要求的完全風馬牛不相及。閱讀題干時要注意分析題意,明確概念和答題範圍,有時想想這個題目的表述是否和以前遇到的某些題目一致,找出異同點,這些異同點可能決定著解題的思路。然後閱讀四個選項,如果題幹有特定要求,要先把四個選項與題幹做對照,看是否都符合題乾的要求,再運用一般的邏輯推理方法做初步的正誤判斷,即是否符合情理,符合邏輯,然後將選項中的語句帶入原文去查驗,運用掃描校對法來確定正誤。

  二、文言文閱讀重在“活”

  因為每年高考都考課本中的原句作為比較項,所以以課本為文言文的綱,總結考綱中18個虛詞、120個實詞的用法是十分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學會運用這些詞的用法和意義,在不同的句子,不同的語言環境中準確地判斷詞義,儘可能地減少閱讀障礙,這樣才能真正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

  文言文翻譯題的得分率近幾年一直很低,但不必有畏懼心理,掌握一定的翻譯方法,問題也會迎刃而解。常見的方法:

  ①見到句子先回原文,弄清上下語境。

  ②再將句子中的每個字都落實為現代漢語的解釋,特別是作為採分點的詞***活用、異義、通假和虛詞等***,一定要做到翻譯準確,保障做到“信”。翻譯個別字的最常用方法就是留、配、換三個字。主要是把古漢語中常用的單音節詞換成現代漢語中常見的雙音節詞,原則是能留則留,能配不換。人名地名等專用名詞不要翻譯,無須自作聰明。

  ③ 再將這些字連成句,要求符合現代人說話習慣。注意調、補、刪的方法,儘可能使一句話完整通順,做到“達”。

  ④ 力爭在準確、通暢的基礎上講求凝練、生動,如用上成語,注意標點和語氣,這就是所謂的“雅”。

  三、詩歌鑑賞重在“專”

  在賞析一首詩時,應著重解決三個問題:***1***言之何物,即理解這首詩寫的是什麼;***2***言之何理,即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3***言之何法,弄清這首詩是怎麼寫的,表達技巧上有什麼特點。在鑑賞詩詞時,可以通過“四看”來幫助自己理解大意,即一看題目,二看作者,三看註釋,四看內容。做題時,要儘可能地多角度去分析,用鑑賞的術語去表述,不求一語中的,但求多處撒網,網有所獲。

  四、名句默寫重在“準”

  關於名句默寫,最重要的是書寫準確,不要寫錯別字。其次是選做最有把握的題,不要多做***高考名句題一般是選做,多做的題出了錯要扣分***,這樣既可以節約時間,又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不失分。再次是書寫要工整、筆畫清楚;否則,可能被視為書寫錯誤而扣分。

  五、現代文閱讀重在“法”

  今年雲南高考採用新課標卷,語文最大的改變就是多了實用類文字閱讀的選做題。考試大綱在“實用類文字閱讀”部分提出:閱讀評價中外實用類文字。瞭解訪談、調查報告、新聞、傳記、社科論文等實用類的文體基本特徵和主要表現手法。準確解讀文字,篩選、整合資訊。分析思想內容、構成要素和語言特色,評價文字產生的社會功用,探討文字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這裡的“探討文字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是以前考綱所沒有的要求,接下來對本考點提出具體要求:⑴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文字的深層意蘊。⑵探討文字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⑶探究文字中的疑點和難點,提出自己的見解。從這單列的三條中我們可以看出,所謂“探究”,就是有“我”有“思”的解讀。

  1.整體把握的意識

  巨集觀把握、理解主旨是解題的重要前提。整體把握主旨的操作思路。第一步,略讀全文,尋找形象。第二步,在初讀的時候可以用鉛筆畫出議論抒情句,將形象的特點與文中議論、抒情的句子結合起來,確認作者的觀點態度,從而明確主旨。

  2.審讀題乾的意識

  命題人既想考學生又不想為難考生,就會在題幹中有所提示。文學作品閱讀題目的題幹就具有顯示答題區位、顯示答題方向、顯示命題意圖的特點。命題者往往會在選題材、編題幹、設選項、定標準、賦分值等方面巧設各種暗示,因此應善於運用這些暗示,暗示的途徑有:①題幹本身,明確問的是什麼。②原文註釋、作者。③鄰試題,多借助選擇題的選項和其他試題的題幹。④試題分值,分值可提示答案得分點的數目。

  3.迴歸原文的意識

  “照抄原句”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應該擷取詞語、短語和分句,答題應在整合上下功夫,儘可能地從原文中找與題幹相對應的內容,審讀題幹,確定有效閱讀區位,在準確區位內找出相對應的詞語、短語和分句,採用摘要法、歸納法組織答案,一定要先文後己,先整合後連綴。

  4.按分答題的意識

  分值往往會暗示答題的要點數目和答案的整合途徑。

  5.答題的規範意識

  不同題目有不同組織答案的方法,答題遵法,才能做到準確明瞭。比如,探究題的答題步驟:開頭表明自己的觀點;分點列出事實依據,陳述理由;結合文字做合理分析;總結自己觀點。

  六、語言文字運用重在“實”

  1、詞語選用***實詞、虛詞、成語***重在比較。詞語的運用很大程度是靠語感,而語感來源於平日對語言的準確使用。在比較時應注意詞義、詞性、詞序的比較,感情色彩、語義輕重、使用範圍的比較,更應注意的是語境的比較。成語題的難度較大,在平時的閱讀中要有意識地進行“換詞”訓練,要把成語的意思記清楚並試著造句。

  2、病句重在分析病因。考查的病句型別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結構類病句,它包括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餘、結構混亂;另一類是語意類病句,它包括表意不明和不合邏輯,主要考查指代不明、歧義句。並要側重分析病句中一般出現的表象特徵,如並列短語、起承詞語、關聯詞語、否定詞語等等都是易造成病句的關鍵點。

  3、語言文字運用板塊的複習貴在積累,貴在持之以恆。擴充套件語句、壓縮語段,選用、仿用、變換句式和語言表達等更要靠平時的訓練。俗話說 "熟能生巧",多讀、多記、多積累、多練習是提高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和應試能力的不二法門。

  七、作文重在“準”

  這裡所說的“準”,就是指審題要準確無誤,作文一旦跑題,將會滿盤皆輸。“審題”是作文的第一要務,它首先必須“準確”,即“命題人叫你寫什麼,你就得寫什麼”。高考閱卷內容20分,“內容”以“題意”“中心”為重點。以“切合題意”“符合題意”“基本符合題意”“偏離題意”分為四等。對於給材料作文來說,“意”只能從材料中來,要切合材料的本意。考生應將所給材料作為一篇小文章來閱讀,從材料中選取不同角度,再根據角度進行立意。***表達等級20分***特徵等級20分,有一項是“深刻”,即“透過現象深入本質,揭示問題產生的原因,預感事物發展的趨向和結果”,此乃文章的大智慧。立意深刻應源於選擇一個恰當的角度,這需要多種思維來強力支撐,如“鞭辟入裡,由表及裡的縱向思維”“由此及彼,由點到面的橫向思維”“反彈琵琶,由正到反的逆向思維”。只有熟習了這些思維方式,才能進行“深刻”的審題,進而才有“底氣”去搶佔高考作文發展等級的制高點。

  八、卷面重在“工”

  書寫工整是對卷面的一個最基本的要求。從某種意義上說,一份試卷是考生和閱卷老師共同完成的。既然如此,你就沒有理由不跟閱卷老師配合好,如果你的字讓老師難以辨認,故意“難為”他,他可能就會“難為”你,所以,必須把字寫清楚。當然,更進一步的要求是寫工整、漂亮,有一種愉悅感,那當然是最理想的結果了。

  全國卷高考語文備考應試技巧

  1、選擇題

  如何做選擇題?首先想到的是排除法,排除你肯定不是答案,然後逐步排除。假如你實在排除不了,那就是接著往下做題,作標記,不要在一個題目上花費太多時間。有時考官為了為難學子,將比較偏難的題目放在前面,後面還在很多大題等你。

  2、現代文閱讀

  對於現代文,有些考生不知所措。對於如何解讀現代文,都是有技巧可尋的。大部分文章的答案都可以在文中尋找到,特別留意一些中心距或者某一段的開頭。作者的主體思想都是開頭和結尾表達,其他的段落都是分析與講解。如果能找到中心句,就會規避大量的閱讀,節省時間,不過這種能力需要日積月累,加強訓練的。

  3、文言文翻譯

  對於文言文翻譯,就是要平時多積累。不只是背誦文章名句,更重要是翻譯。往往文言文考查的是一些虛詞和代詞還有語氣詞的翻譯,也就是說即使整句的意思有些許偏差,將虛詞和代詞等翻譯正確老師也會給滿分的。所以平時要多注意虛詞詞義以及用法的積累。

  4、作文

  如果前面部分都做好了,作文的時間應該很充足。作文最重要的是:分析題目要求,然後自己構思整體框架,確定自己的主題,時間最好定為十分鐘之內。切記審題很重要,不要走題了,這樣即使作文再好,分值不會高,甚至及格了已經很不錯了。

  最後說一句:心態是最重要的。考試固然緊張,畢竟這是人生的第一大考試,決定命運的機會。只要我們平時準備充足,就沒有什麼難題困到我們,相信自己可以。如果實在緊張,可以試試閉上眼睛,深呼吸,放鬆自己,這樣你就沒有那麼緊張了。


語文高考備考的具體方案介紹
阿房宮賦文言文閱讀答案
相關知識
2017年高考語文第一輪複習策略及措施
2017年高考語文第一輪複習策略及措施
2017年高考語文一輪總複習策略
高三語文第一輪複習策略
初三中考語文學科的複習方法有哪些
全國卷高考語文備考的複習策略
高中語文備考試卷的答題技巧
高考語文備考的試卷答題套路
上海市高考語文備考試卷及答案
高考語文備考的二輪複習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