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的答題技巧詳解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在高考的語文中 ,學生掌握一些的答題技巧,會更加容易拿到你高分,下面的小編將為大家帶來高中語文的答題技巧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語文的答題技巧

  做題總原則

  首先,做一次深呼吸,然後告誡自己:欲速則不達;儘可能在試卷上將自己思考的痕跡寫下;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絕對不輕易留下空白;切記整潔、美觀、有效的原則。

  閱卷時感覺最可惜的就是看到原本簡單的題目很多考生卻答錯了,這種情況大多數都是因為考生在看題目時僅掃了一眼,看丟了一些關鍵點。多次參加高考語文閱卷的黃老師告訴記者,因為考試時間有限,考生時刻處於趕時間的狀態,在遇到簡單的題目時,往往覺得這是節約時間的好機會,匆匆掃一眼就動筆答題。考生一定要把題目逐字逐句讀好,不能在審題上節約時間,因為一旦審題錯誤,後面解題的幾分鐘就白費了。相比而言,多花1分鐘讀透題目更加划算。

  下筆前要謀篇佈局

  經常看到一些卷子寫得滿滿的,甚至還寫到了下一題的卷面上。,高考閱卷是模組式的,每道題都被切割下來,負責這一題閱卷的老師只能看到被切割的內容。因此那些寫到下一題卷面上的內容就無法看到,這無疑會影響得分。

  語文科目需要寫字的地方很多,考生看到題目後不要立刻下筆。在心裡快速地理一下答題思路,計算好卷面篇幅後再下筆不遲。至於有的同學為了多寫點內容,將字寫得很小很擠,這種辦法也是不可取的,掃描過後的卷面呈現在電腦上,如果字太小,老師盯著電腦辨認會很費勁,同樣會影響閱卷。

  答題要全但不可亂

  高考答題是按點給分,因此考生一般都會盡量多答,然後力求知識點全面。但是貪多的後果就是亂,這也是答題時要注意的。

  有的學生抱著一網撈的心態,洋洋灑灑寫了很多,認為總能碰到幾句正確的得上幾分。其實這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同樣參與過高考語文閱卷的樑老師,建議考生在答題時點要全但不能貪多,更不能亂。因為首先考試時間有限,寫得越多花費的時間越多;其次,高考題的答案一般都很簡潔,要求答到點上,寫得太多太亂,反而影響閱卷老師找到要點。

  寫作文忌劍走偏鋒

  讓閱卷老師感到有些遺憾的是,高考作文中真情實感少了,華麗的辭藻和虛誇的情感卻多了起來,這往往會影響閱卷老師對作文的觀感。

  現在的學生不知道是不是受一些年輕寫手的影響,作文經常是華麗辭藻堆積起來的。雖然他沒有參加過作文閱卷,但是事後也和其他老師交流過,得知作文華而不實是現在的通病,還有就是虛構故事現象比較多,這些都難以讓作文得到一個理想的分數。

  如果不是有十足的把握,寫作文不要劍走偏鋒,因為風險太大。寫作文時不要過於標新立異,遇到會欣賞的閱卷老師可能會得到一個合理的分數,遇到比較傳統的老師,這樣的作文命運就很難說。

  高中語文的現代文解題方法

  一、注意詞語和句子表達

  辨明檢索區間,確定對應語句。聯絡上下文體會,要死摳字眼。對詞語的解說要抓住本質。將解釋的含意放在被解釋的詞語處,看上下文是否連貫、恰當。尋求稱代詞與稱代內容的聯絡,將稱代的內容代入原文理解。聯絡全文的傾向性,檢查該解釋是否與全文保持一致。

  理清複雜句子的結構關係,適當作些句子成分的分析。其次要對修飾成分認真思考,這是選項比較的重點。找出文中相對應的闡釋,與選項逐字逐句對照、比較。分析原因和結果的關係。分辨先後順序。檢查該選項的解釋與全文或全段的傾向性是否一致。

  如果是判斷句子正誤,要明確此類題目是在玩文字遊戲,命題者改造原文設定錯部分定語或狀語***複句的部分分句***,從而改變句意。

  ***1***設誤的常用五種方法:添:新增定語或狀語,刪:刪除句子而改變句意。換:換用別的的詞語代替,造成似是而非。調:調換詞語或句子順序,從而改變句意。湊:將意義有關或無關的幾個詞語***句子***雜糅湊合而造成錯誤。

  ***2***仔細辨別干擾項邏輯錯誤,特別關注選項中處於定語或狀語位置的類似詞語是否等值轉換:

  二、認真審題,準備把握各種資訊

  做現代文閱讀主觀題的關鍵在於準確地審題,抓住了審題這個關鍵,就找到了答題的訣竅。現代文閱讀的審題,就是要仔細分析題幹,把握題目要求,即把握題幹中包含的與答案相關的各種資訊。這是答題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

  題幹一般由兩個部分組成,一是文章作者的話,一是命題者的話。設定題乾的目的,主要是限定答題內容;同時,命題者為了使考生不至於茫然無緒,往往又會在題幹中提示答題內容在文中的位置,甚至限定了在哪一段或哪個句子中。這樣我們就可以根據題乾的提示,找出每一道題的出題點,鎖定答題區間,具體到段、句、詞。

  只要找準了原文中的相關區域,認真揣摩上下文的文意,準確抓住關鍵詞句,準確地把握住答案的有關資訊,大多數題目的答案是能夠在原文中找到的。

  三、準確理解文章內容,從容作答

  文學作品閱讀多為主觀題,其題幹不僅能顯示答題的區域,還能顯示答題的方式。要站在命題人所問的角度回答問題,問什麼答什麼,使所答充分、到位、準確、有條理。整合時一定要確保文通句順。

  高中語文古文虛詞選擇題的答題技巧

  要想在高考中準確解答古文虛詞選擇題,必須做到以下兩點:一、足夠的積累,即充分地把握常用虛詞的意義和用法。二、仔細審題,要辨清題目所指,是詞的用法,還是詞的意義,或者是意義和用法,否則就會答非所問。三、認真進行語法和語境分析,注意詞在句中充當的成分,準確理解句子的意思,因文析詞,不可馬虎,這是正確解題的關鍵。

  我們試以上海近年來的試題為例,給同學們作些具體的示範,希望能對廣大高中生尤其是高考生有所幫助。

  先看2007年秋考第19題:下列句子中‘以’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兩項是******

  A作《師說》以貽之

  B並、冀之士皆以是異統

  C欲以立身揚名耳

  D欲卜居清曠以樂其志

  第一步,審題。題目要求是判定意義和用法相同的兩項,所以必須從意義和用法兩方面分析,不可偏廢。虛詞用法相同,有時意義卻不相同,比如以作介詞用時,有憑、拿、把、用等不同意義,我們必須依據句子來辨析清楚。

  第二步,調動積累。以常作介詞來用,有把、拿、用,依據、憑、靠,由於等意思;以也常作連詞,可以表並列***有時同而***、表因果***因為***、表承接***就***、表修飾、表目的***用來***等。以有時作動詞,是認為的意思。

  第三步,具體分析。A句,作師說的目的是貽之,所以,這個以是連詞,意為用來。B句中的是***此***是並、冀之士異統的原因,所以這個以也是連詞,但意思卻是因為***有人把這個以看作表原因的介詞由於也無不可***。C句欲以***之***立身揚名耳中省略的之,是立身揚名的條件或憑藉,所以是介詞靠、憑的意思。D句中卜居清曠的目的是樂其志,所以這個以是連詞用來。由此判定A和D意義和用法相同

  再看2008年秋考第18題:下列句中為的用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項是******

  A項城為叛軍困

  B縣令李侃,不知所為

  C吾從板外相為應答

  D為君翻作《琵琶行》

  第一步,審題。此題只考慮用法,不涉及意義。

  第二步,調動積累。為常用作介詞,可以表物件,有向、對、替、給等意義;可以表原因,是因為的意思;可以表目的,是為了的意思。也常作動詞,有是、做、任等意思。有時還作名詞用,是行為的意思。如果為在疑問句末,就是疑問詞,如何辭為?

  第三步,具體分析。依據古代漢語知識,可知直接跟在所後面的詞,不是動詞就是介詞,例如所作所為、所以。由此可以判定B句中的為是動詞。A、C、D句中的為都與行為動作的物件有關,所以都是介詞。因此,選定B。

  三看2008年春考第19題:下列加點詞用法相同的兩項是************

  A鯀竊帝之壤

  B豈帝之所愛耶

  C餘恐學者之至於斯

  D而唯異書之信

  此題也只要考慮用法,而不論其意義,所以只要作出準確的語法分析,就可以順利解決了。A,鯀竊帝之壤中竊的賓語是壤,而這個壤是帝之壤。所以帝之壤是個偏正短語,之是結構。B項豈帝之所愛耶中,帝為名詞,所愛是動詞,構成主謂短語,所以這個之處在主謂之間***這是按標準答案分析的,對此項有不同看法,這裡就不討論了***。C項學者之至於斯是恐賓語,而這個賓語也是一個主謂短語,所以這個之也是處在主謂之間的。而D項的唯……之……***唯……是……如惟利是圖***是古文賓語前置的標誌,所以這個之是表示賓語前置的結構助詞。這樣,我們就準確地選出了B、C。

  如果我們能夠如此分析,那麼就可以輕而易舉地解決2009年秋考的第19題,選定C項,因為兩句中的為都表判斷,都是是的意思。


高考語文複習從吃透教材開始
高中語文古詩文的鑑賞技巧
相關知識
高中語文的答題技巧詳解
備戰高考語文的答題技巧介紹
高考語文的答題技巧
中考語文的答題技巧整理
中考語文的答題技巧有哪些
高中英語的單項選擇的答題技巧詳解
高中語文的答題公式
高中語文的文言文的答題技巧
吉大附中名師講解高考化學的答題技巧
最新高考語文的答題公式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