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二考點期中複習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段義孚開展人性地理學,將它作為一個學科。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一***

  1、人口遷移按照是否跨越國界可以分為國際人口遷移和國內人口遷移。

  2、國際人口遷移總體特點是以集團性、大批量的移民為主。

  ①19世紀以前主要遷往新發現的大陸,如由歐洲遷往美洲、大洋洲,開發了新大陸,傳播了工業文明,改變了人種的空間分佈。

  ②二戰後的人口遷移主要特點是定居移民減少,短期流動人口增加,遷移方向主要由發展中國家遷往發達國家以及世界性的大型能源基地,主要遷出區是拉丁美洲,主要遷入區有歐洲、北美和西亞、北非地區。

  3、我國人口遷移分為兩個階段:

  ①20世紀80年代以前,為了開發邊疆,主要以政策性遷移為主。

  ②20世紀80年代以後,主要特點表現為人口遷移規模增大,頻率加快,遷移方向主要為由農村向城市,由內陸向沿海。

  4、我國人口遷移的主要意義:

  ①調節人口空間分佈;

  ②調節人才餘缺;

  ③加強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

  ④促進經濟發展、縮小地區經濟差距。

  5、影響人口遷移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社會經濟因素、個人動機和需求等,從總體上看,最主要的影響因素往往是經濟因素。

  ***二***

  1、

  ①環境人口容量:是環境承載力最重要的指標,表示一個地區能養活的最大人口數量;

  ②人口合理容量表示一個地區在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所能養活的最大人口數量。二者均具有不確定性性。

  2、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的因素主要包括資源、科技水平、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資源,與環境人口容量成正比的是資源和科技水平,成反比的是生活和文化消費水平。

  3、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關鍵是既要提高生活質量,又要保持好生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發展;對於不同國家和地區來說,保持人口合理容量的關鍵措施是不同的,發展中國家要盡最大可能將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規模之內,而發達國家要建立公平秩序,保證大多數人追求生活質量的平等權力。

        ***三***

  1、一個地區人口的數量變化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長和機械增長***人口遷移***。其中,影響人口數量變化的決定性因素是自然增長,而機械增長對人口數量的影響力隨著範圍的增大而減弱。

  2、從時間上看,世界人口數量的變化在不同歷史時期是不同的,從總的趨勢來看是不斷增長的,二戰後則進入快速增長時期,70年代後增長速度減緩。從空間上看,集中於歐洲、北美洲、大洋洲的發達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較低,日本、俄羅斯;德國、法國、匈牙利等國家甚至出現了人口負增長現象;而集中於亞洲、非洲、拉丁美洲的發展中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較高。因此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採取的人口政策是不同的。

  3、世界人口增長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長率三項指標共同構成的,可以分為原始型、傳統型、現代型三種類型。

  4、影響人口模式轉變的主要因素是社會生產力,在人口模式的轉變過程中,首先出現下降變化的是死亡率。

  5、全球增長模式從總體來看處於由傳統型轉向現代型的過渡階段,從區域性看,發達國家以及中國等少數發展中國家已經進入現代型型,而大部分發展中國家仍然處於由傳統型轉向現代型的過渡階段。

高一地理必修二重點考點梳理
高一必修一地理第二章知識點整理
相關知識
高一地理必修二考點期中複習
高一地理必修二考試重點
高一地理必修二重點考點梳理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次月考知識點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考試及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考試卷及答案
高一地理必修二期中考試要點
高一年級地理必修二考點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三章總結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練習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