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會考遺傳知識點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遺傳規律都是高中生物的重難點。這一模組有很多專業名詞和計算公式,所以會導致很多同學混淆概念或者套用到錯誤的公式。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1】

  1.現代科學研究證明,遺傳物質除DNA以外還有RNA.因為絕大多數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所以說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2.DNA是使R型細菌產生穩定的遺傳變化的物質,而噬菌體的各種性狀也是通過DNA傳遞給後代的,這兩個實驗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

  3.遺傳資訊的傳遞是通過DNA分子的複製來完成的。

  4.鹼基對排列順序的千變萬化,構成了DNA分子的多樣性,而鹼基對的特定的排列順序,又構成了每一個DNA分子的特異性。這從分子水平說明了生物體具有多樣性和特異性的原因。

  5.DNA分子獨特的雙螺旋結構為複製提供了精確的模板;通過鹼基互補配對,保證了複製能夠準確地進行。

  6.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直線排列,染色體是基因的載體。

  7.子代與親代在性狀上相似,是由於子代獲得了親代複製的一份DNA的緣故。

  8.基因的表達是通過DNA控制蛋白質的合成來實現的。

  9.由於不同基因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鹼基順序***不同,因此,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遺傳資訊。***即:基因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就代表遺傳資訊***。

  10.DNA分子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決定了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信使RNA中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順序又決定了氨基酸的排列順序,氨基酸的排列順序最終決定了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的特異性,從而使生物體表現出各種遺傳特性。

  11.基因分離定律:具有一對相對性狀的兩個生物純本雜交時,子一代只表現出顯性性狀;子二代出現了性狀分離現象,並且顯性性狀與隱性性狀的數量比接近於3:1.

  12.生物的一切遺傳性狀都是受基因控制的。一些基因是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控制代謝過程;基因控制性狀的另一種情況,是通過控制蛋白質分子的結構來直接影響性狀。

  13.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位於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離或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進行減數分裂形成配子的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

  14.基因型是性狀表現的記憶體因素,而表現型則是基因型的表現形式。

  15.基因分離定律的實質是:在雜合子的細胞中,位於一對同源染色體,具有一定的獨立性,生物體在進行減數分裂形成配子時,等位基因會隨著的分開而分離,分別進入到兩個配子中,獨立地隨配子遺傳給後代。

  16.在育種工作中,人們用雜交的方法,有目的地使生物不同品種間的基因重新組合,以便使不同親本的優良基因組合到一起,從而創造出對人類有益的新品種。

  17.生物的性別決定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XY型,另一種是ZW型。

  18.通過有性生殖過程實現的基因重組,為生物變異提供了極其豐富的來源。這是形成生物多樣性的重要原因之一,對於生物進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9.可遺傳的變異有三種來源: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

  20.基因突變在生物進化中具有重要意義。它是生物變異的根本來源,為生物進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

  【2】

  基因的分離定律

  相對性狀: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型別,叫做相對性狀。

  顯性性狀:在遺傳學上,把雜種F1中顯現出來的那個親本性狀叫做顯性性狀。

  隱性性狀:在遺傳學上,把雜種F1中未顯現出來的那個親本性狀叫做隱性性狀。

  性狀分離:在雜種後代中同時顯現顯性性狀和隱性性狀***如高莖和矮莖***的現象,叫做性狀分離。

  顯性基因:控制顯性性狀的基因,叫做顯性基因。一般用大寫字母表示,豌豆高莖基因用D表示。

  隱性基因:控制隱性性狀的基因,叫做隱性基因。一般用小寫字母表示,豌豆矮莖基因用d表示。

  等位基因:在一對同源染色體的同一位置上的,控制著相對性狀的基因,叫做等位基因。***一對同源染色體同一位置上,控制著相對性狀的基因,如高莖和矮莖。顯性作用:等位基因D和d,由於D和d有顯性作用,所以F1***Dd***的豌豆是高莖。

  等位基因分離:D與d一對等位基因隨著同源染色體的分離而分離,最終產生兩種雄配子。D∶d=1∶1;兩種雌配子D∶d=1∶1。***

  非等位基因:存在於非同源染色體上或同源染色體不同位置上的控制不同性狀的不同基因。

  表現型:是指生物個體所表現出來的性狀。

  基因型:是指與表現型有關係的基因組成。

  純合體:由含有相同基因的配子結合成的合子發育而成的個體。可穩定遺傳。

  雜合體:由含有不同基因的配子結合成的合子發育而成的個體。不能穩定遺傳,後代會發生性狀分離。

  【3】

  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

  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在F1產生配子時,在等位基因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現為自由組合,這一規律就叫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

  對自由組合現象解釋的驗證:F1***YyRr***X隱性***yyrr***→***1YR、1Yr、1yR、1yr***Xyr→F2:1YyRr:1Yyrr:1yyRr:1yyrr。

  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在實踐中的應用:基因重組使後代出現了新的基因型而產生變異,是生物變異的一個重要來源;通過基因間的重新組合,產生人們需要的具有兩個或多個親本優良性狀的新品種。

  孟德爾獲得成功的原因:

  1***正確地選擇了實驗材料。

  2***在分析生物性狀時,採用了先從一對相對性狀入手再循序漸進的方法***由單一因素到多因素的研究方法***。

  3***在實驗中注意對不同世代的不同性狀進行記載和分析,並運用了統計學的方法處理實驗結果。

  4***科學設計了試驗程式。

  基因的分離規律和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的比較:

  ①相對性狀數:基因的分離規律是1對,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是2對或多對;

  ②等位基因數:基因的分離規律是1對,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是2對或多對;

  ③等位基因與染色體的關係:基因的分離規律位於一對同源染色體上,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位於不同對的同源染色體上;

  ④細胞學基礎:基因的分離規律是在減I分裂後期同源染色體分離,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是在減I分裂後期同源染色體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

  ⑤實質:基因的分離規律是等位基因隨同源染色體的分開而分離,基因的自由組合規律是在等位基因分離的同時,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表現為自由組合。

生物工程裝置考題
生物激素調節知識點
相關知識
生物會考遺傳知識點
高中生物會考基本知識點
高中生物會考複習知識:遺傳和變異
七年級生物備考筆記知識點全攻略
生物高考必背知識點
文科物理會考知識點_高中物理會考必背知識點
高考生物突觸小泡知識點圖解
高考生物易錯易混知識點
高考生物細胞分裂知識點
高二會考政治知識點大全_高二政治會考知識點彙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