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高二語文考試試卷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2日

  考試,是一種嚴格的知識水平鑑定方法。通過考試,可以檢驗粗同學們的學習成果,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現代文閱讀***9分.每小題3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仁義禮智信”即儒家核心思想“三綱五常”中的“五常”,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之一。它最終聚合為一個核心的價值理念,是中國文化長期發展、傳承和選擇的結果。

  在孔子之前,“仁”“義”“禮”“智”“信”這些術語已經廣泛流行,是當時普遍認同的價值觀念。“仁”作為一種品德,最初的含義是“愛親”,即愛自己的親人。孔子論“仁”,意蘊豐富,尤重視“愛人”和“忠恕”。“仁者愛人”擴充套件了“愛親”,使“仁”突破了氏族的界限,上升成為人類社會的一般原則。“忠恕”是仁的具體化。“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是“忠”,指主動的推及行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衛靈公》***,是“恕”,指出了“為仁由己”的底線。論“仁”的同時,孔子也說“義”。“義”即“宜”。凡合乎道德義理的行為便是“義”,反之便是“不義”。而“禮”,起源於史前初民的宗教祭祀活動,歷經數千年傳表損益,西周初年周公“制禮作樂”,將其加工改造成了一整套的禮樂制度。孔子主張恢復周代禮樂,同對又說:“禮雲禮雲,玉帛云乎哉?”***<論語•陽貨》***,認為“禮”不僅僅是形式化的東西;“人而不仁,如禮何?”***《論語•八佾》***,強調“禮”應根植於“仁”。孔子講“禮”時輕其儀重其內的態度,為後來儒家的禮學思想奠定了基調。“智”,即聰明、有智慧。孔子所言之“智”,並非一般所說的小聰明,而是一種道德境界。孟子更是明確地將“智”與“仁”“義”“禮”相提並用,作為君子的“四德”之一。“信”,則是指誠實守約、言行一致的品德,孔子曾多次論及。

  到西漢武帝時,董仲舒在《舉賢良對策》中謂“仁義禮智信,五常之道”,首次將這五者並而論之,稱之為永恆不變之道。至兩漢之交,“五常”的提法就固定了下來。儘管後世儒家對“五常”的解釋不盡相同,但孔子的觀點一直是他們闡說的根基。

  對“仁”“義”“禮”“智”“信”諸範疇的闡發,體現了儒家對人的本質的認識:人不僅有自然性,更有道德性,而後者才是人不同於萬物的根本,孔子的“仁”、孟子的“四德”、董仲舒的“五常”正體現了人之為人的本質屬性。

  作為傳統中國的一種核心價值觀,“五常”擺脫了時空等具體條件的限制,具有普適性,

  起到了凝聚民族精神、維繫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在中國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各種學說文

  化碰撞不斷,比如延續兩千多年的本土儒、法等學說的對立與鬥爭,佛教傳入後中華文化與異域文化的衝撞,元、清兩代中原農耕文化與北方遊牧文化的衝突,等等。但正是因為有了像“五常”這樣的價值理念,中華文明才具有無比強固的凝聚力,能容納不同的文化元素,將產生於不同生活習俗和社會環境乃至於文明背景差異極大的眾多文化融合在一起,使其共聚交融於一個極富彈性的文化結構之中。

  今天,我們講“仁義禮智信”,不只是認識它曾經發揮的重要歷史作用,還應將它作為寶貴的思想資源,為澆灌當代中國人的核心價值觀提供養料。

  ***摘編自景海峰《什麼是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

  1.下列關於原文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五常”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理念之一,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內涵的界定受孔子思想的影響最大。

  B.“仁”“義”“禮”“智”“信”被合稱為“五常”是在漢代,但早在孔子之前它們就已廣泛流行,並獲得了普遍的社會認同。

  C.“仁”的原意是“愛親”,而孔子提出的“仁者愛人”,使“仁”突破了血緣關係的界限,上升為人類社會普遍遵守的原則。

  D.在“禮”的發展歷程中,周公是承前啟後的重要人物,他將史前留傳下來的宗教祭祀活動,加工改造成一整套禮樂制度。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

  A.隨著時代的發展,儒家對“仁“義”“禮“智”“信”的闡釋可能不盡相同,但它們都體現了儒家對人的本質認識,揭示了人的道德屬性。

  B.孔子主張恢復周代禮樂,但又不能像周代那樣只注重玉帛之類的形式化,而應讓禮植根於仁,這種輕儀式重內涵的態度對後世影響深遠。

  C.孔子將“仁”視為做人的原則,把“忠恕”當作實現這一原則的具體方式。其實“忠”和“恕”雖然有異,但都強調將心比心,為人著想。

  D.因為有以“五常”為代表的核心價值觀的存在,所以中華文明不但沒有在與不同文化的衝撞中崩解或變質,反而能將眾多文化融匯其中。

  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作者認為,“五常”觀念的聚合形成是經歷了漫長的過程的。從其具體構成來看,孟子的“四德”觀應該對董仲舒“五常”觀的提出,有著重要的影響。

  B.“五常”的“常”是“恆常不變”的意思。儒家學者將“仁義禮智信”視為恆常不變之道,表明他們認為這五個範疇所體現的人本屬性具有跨越時空的永恆性。

  C.在中國歷史發展過程中,充滿著不同學說與文化之間的碰撞和融合。而其中,以中華文化與異域文化的碰撞最為激烈,也最能體現中華文化的彈性與包容性。

  D.“五常”作為傳統中國的一種核心價值觀,對構建當代中國的價值體系也有實際意義,比如,能啟示我們要以人為本、傳播愛心,恪守底線、重視誠信等。

  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

  ***一***文言文閱讀***19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

  昌邑哀王***劉***髆,天漢四年立,十一年薨,子***劉***賀嗣。後受皇帝璽綬,襲尊號。即位二十七日,行淫亂。大將軍***霍***光與群臣議,白孝昭皇后,廢賀歸故國。國除,為山陽郡。

  大將軍光更尊立武帝曾孫,是為孝宣帝。即位,心內忌賀,元康二年遣使者賜山陽太守張敞璽書曰:“制詔山陽太守:其謹備盜賊,察往來過客。毋下所賜書!”敞於是條奏賀居處,著其廢亡之效,曰:“……臣敞入視居處狀,故王年二十六七,為人青黑色,小目,鼻末銳卑,少鬚眉,身體長大,疾痿,行步不便。衣短衣大絝,冠惠文冠,佩玉環,簪筆持牘趨謁。臣敞與坐語中庭,閱妻子奴婢。臣敞欲動觀其意,即以惡鳥感之,曰:‘昌邑多梟。’故王應曰:‘然。前賀西至長安,殊無梟。復來,東至濟陽,乃復聞梟聲。’臣察故王衣服言語跪起,清狂不惠。”上由此知賀不足忌。

  其明年春,乃下詔曰:“骨肉之親,析而不殊④。其封故昌邑王賀為海昏侯,食邑四千戶。”侍中衛尉金安上上書言:“賀,天之所棄,陛下至仁,復封為列侯。賀嚚⑤頑放廢之人,不宜得奉宗廟朝聘之禮。”奏可。賀就國豫章。

  數年,揚州刺史柯奏賀與故太守卒史孫萬世交通,萬世問賀:“前見廢時,何不堅守毋出宮,斬大將軍,而聽人奪璽綬乎?”賀曰:“然。失之。”萬世又以賀且王豫章,不久為列侯。賀曰:“且然,非所宜言。”有司案驗,請逮捕。制曰:“削戶三千。”後薨。

  豫章太守寥奏言:“海昏侯賀死,上當為後者子充國;充 國 死 復 上 弟 奉親 奉 親 復 死 是 天 絕 之 也 陛 下 聖 仁 於 賀 甚 厚 宜 以 禮 絕 賀 以 奉 天 意 願 下 有 司 議 。”議皆以為不宜為立嗣,國除。

  元帝即位,復封賀子代宗為海昏侯,傳子至孫,今見為侯。***選自《漢書•武五子傳第三十三》,有改動。***

  注:毋下所賜書:令受書人保密,不要向下傳達。廢亡:被廢黜。痿:身體筋肉痿縮、偏枯之病。④析而不殊:析,分開;殊:斷絕。⑤嚚***yín***:愚蠢而頑固。

  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充國死/覆上弟奉親/奉親復死/是天絕之也/陛下聖仁/於賀甚厚/宜以禮絕賀/以奉天意

  B.充國死/覆上弟奉親/奉親復死是/天絕之也/陛下聖/仁於賀甚/厚宜以禮絕/賀以奉天意

  C.充國死/覆上弟奉親/奉親復死/是天絕之也/陛下聖仁於賀甚/厚宜以禮絕賀/以奉天意

  D.充國死/覆上弟奉親/奉親復死是/天絕之也/陛下聖仁/於賀甚厚/宜以禮絕/賀以奉天意

  5.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制詔:漢天子的正號叫皇帝,臣民稱之為陛下,皇帝的命令稱為“制詔”。

  B.交通:即“交往相通”之意。文中是指海昏侯劉賀與卒史孫萬世互相勾結。

  C.有司:“有”,有……的權利;“司”,管理之意。指主管某部門的官吏。

  D.朝聘:文中既指是古代諸侯親自或派使臣按期朝見天子,也指朝廷的聘用。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項是***3分***

  A.劉賀曾經接受皇帝的印璽。大將軍霍光以“行淫亂”之罪,廢除了劉賀,把他放回昌邑故地。

  B.劉賀被看作“天之所棄”者。他因“嚚頑”而先後受到地方官山陽太守和揚州刺史嚴密監視。

  C.劉賀曾因言語之失,“有司案驗”請求逮捕他。但孝宣帝對劉賀僅僅做了“削戶三千”的處罰。

  D.孝宣帝先是封劉賀為海昏侯,其後又結束其爵封。漢元帝即位後,冊封了劉賀的兒子為海昏侯。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

  ***1***衣短衣大絝,冠惠文冠,佩玉環,簪筆持牘趨謁。***5分***

  ***2***前見廢時,何不堅守毋出宮,斬大將軍,而聽人奪璽綬乎?***5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8~9題。***11分***

  登樓

  杜甫

  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

  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

  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④莫相侵。

  可憐後主還祠廟⑤,日暮聊為樑甫吟。

  【注】①這首詩是唐代宗廣德二年***764年***春,杜甫在成都所寫。當時朝廷宦官專權,藩鎮割據,西方吐蕃虎視眈眈。②玉壘:山名,在四川灌縣西,成都西北。③北極:即北極星,古人常用以指代朝廷。④西山寇盜:指吐蕃。⑤這句是說劉禪寵愛宦官,最終導致朝政混亂。

  8.與《蜀相》相比,詩人對諸葛亮的感情有何相同之處?請簡要分析。***5分***

  9.詩作開篇以樂景寫哀情。聯絡全詩,概括詩人“傷心”的原因。***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8分***

  1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莊子•逍遙遊》中,當看到大鵬經過一系列的準備才能“圖南”之後,蜩與學鳩通過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飛行和休息的樣子來嘲笑大鵬鳥的句子是:“ , 。”

  ***2***王勃在《滕王閣序》中寫到,“ , 。”青天碧水,天水相接,渾然一色,可算是全詩意境之眼,千古傳誦。

  ***3*** 陸游在《書憤》中運用意象疊加方式,形象地概括了25年前兩次勝利的戰鬥的詩句是:“ , 。 ”

  ***4***李白在《夢遊天姥吟留別》中點明全詩主旨的詩句是:“ , ?”

  乙 選考題

  請考生在第三、四兩大題中選定其中一大題作答。注意:作答時必須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大題題號後的方框塗黑。只能做所選定大題內的小題,不得選做另一大 題內的小題。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大題計分。

  三、文學類文字閱讀***23分***

  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3分***

  最後一幅畫

  吳魯言

  金秋十月,紅燈高掛。政府對吳家大院的翻修工程已全面結束。

  吳家大院是本市內唯一儲存較為完整的宋代建設群,最主要的是吳家歷史淵源深厚,祖上曾官至宋朝宰相;以後還出過幾位狀元、舉人;近代史上又有海外經商致富的子孫捐資報效國內抗日革命的義舉;當代又出了個舉國聞名的畫家吳恩。

  整修一新的吳家大院將被作為一個名勝古蹟和景點對外開放,下月8日將舉行隆重的剪彩儀式。到時,九十高齡的吳恩大師將親臨現場。吳大師出生在這個大院,當年也是在此結婚拜堂,只是他老人家已有整整60年沒有回老家了,他的一些至親散居在祖國各地及海外,都極少回來。這次,不光吳恩大師要回來,他的一些嫡系親屬也將回老家看看。

  一切就緒,在一個小問題上被卡住了:就是吳大師來的當天,領導說要找個小孩攙扶吳大師。是啊,畢竟九十歲的老人了,那是應該的。為把這件事做得完美,建議實在太多。有人說找一對天真可愛的幼兒;有人說不用一對,找一個便可;有人說不用找幼兒找小學生吧;又有人說不找女孩找個活潑陽光男孩;還有人說吳大師是男的,當然要找個小女孩。正在大家熱烈討論著拿不定主意之時,上級領導發話了,說要找一個學國畫的孩子,而且要學得像模像樣的,最好在省內甚至全國得過獎的少年兒童。另加一條,那孩子得會察言觀色。聽說吳大師自十年前夫人過世後就封筆了,估計平時較為憂鬱,如能讓吳大師高興,說不定還能為老家留下一點墨寶,那真的功德無量啊。

  第二天,大家紛頭給教育部門、少年宮、培訓中心打電話。瞭解下來,得過獎的學生倒有幾個,據說都相貌普通,年齡不是偏大就是偏小,特靈活且能察言觀色的好象沒有。下午,正在大家頭疼之際,教育局辦公室主任謝德芬來電話了,她毛遂自薦,說家有小女名叫陳亦飾,才八歲,小學二年級,學國畫三年了,雖說沒得過大獎,但在本市內有過幾次小獎。而且小女孩長得活潑可愛,口齒伶俐,這也是謝主任自薦女兒的理由。有認識謝家女兒的同志都說這小姑娘是“未來之星”。有一次市教育局搞繪畫比賽沒她的名次,小小年紀竟敢請求局長大人再增加她一個。看來,真的有大魄力!

  大家羅列了一堆名字,前後比較,左右思索,最後就確定謝主任的小女陳亦飾。

點選下一頁分享更多 

高中語文必修四必背名句
廉江高二語文期末考試試卷和答案
相關知識
年終高二語文考試試卷
高中期末測試高二語文考試試題及答案2
高中期末測試高二語文考試試題及答案
高二語文考試試卷及答案
高二語文考前的複習方法介紹
人教版新課程高二語文期末試卷題
高二語文模擬試卷答案
高二語文期中試題
高二語文期末試題及答案
高二語文期中試題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