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的世界說課稿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5日

  通過“馬的世界”的活動開展,進 一步認識馬與人類的親密關係,激發和培養 善待動物、關愛生命的情感。接下來小編為你整理了,一起來看看吧。

  

  說教學理念、目標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綜合性學習要求具有學習內容豐富性、學習方法多樣性、學習過程實踐性、學習領域開放性、學習目標綜合性和多向性的特點。綜合性學習要求在教師的引導下,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使學生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積極合作,樂於探究,使他們在廣闊的空間裡學習語文、用語文、全面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突出了語文學科與相關學科的聯絡,強調學習語文,也在學習其他學科;學習其他學科,也在學習語文。第六單元的綜合性學習與本單元的閱讀教學內容是互相聯絡的。本單元要求學生在理解學習內容的基礎上,調動已有的知識儲備,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大膽地發表自己的見解,做到觀點明確,言之有理。根據以上要求,我制定了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目標:1.正確積累一定數量有關馬的成語和俗語。2.瞭解有關馬的故事、音樂、繪畫等常識。3.通過“馬的世界”的探討,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和論辯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1.通過學生蒐集有關馬的資料活動的開展,學習從事一般課題研究的方法,培養學生從多角度研究問題的意識,提高學生課題研究的能力。2.敢於針對有關馬的熱點問題發表自己獨到的見解。3.小組合作、討論、交流資料,共享學習資源。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1.通過活動的開展,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瞭解有關文化知識,提高人文素養。進一步認識馬與人類的親密關係,培養學生關愛動物的情感。2.從馬的精神價值領域體會馬帶給人類的精神體驗。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培養學生從多角度研究問題的意識。

  難點:從人與馬的關係中去體驗馬的精神價值。

  我試圖利用這次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給學生以後研究問題和發展語文能力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任何探討和研究都有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因此在這次活動中我設計了以下教學環節。

  一、識馬

  學生對於馬或許早已瞭解,但是學生的瞭解難免不會全面。所以這一環節就通過 1.學生先說說自己瞭解的馬。2.教師利用多媒體和朗讀介紹展示馬。3.學生再說說現在自己瞭解了多少馬的知識。三個步驟力求學生對馬有一個較為全面的認識。這也是研究馬的基礎。

  二、說馬

  這一環節根據學生的興趣和蒐集的資料,提煉了四個學生感興趣的話題:1.關於馬的成語和俗語。2.關於馬的故事。3.關於馬的歌曲和繪畫。4.關於馬的其他話題。學生可以根據自己課前的準備和自己的興趣自主的選擇任何一個話題進行小組討論。討論結束後,每個小組選出代表來展示本組的學習成果。這就體現了綜合性學習要求具有學習內容豐富性、學習方法多樣性、學習過程實踐性、學習領域開放性、學習目標綜合性和多向性的特點。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語文能力。

  三、議馬

  秦始皇統一六國,馬之功居其半,兵馬俑可為一證;唐太宗連年征伐,所驅策者六駿,貞觀之治,六駿有其功。到了當今時代,天上有飛機,地上有火車、汽車,農田有拖拉機、收割機。現代戰爭中,各種武器也都用最堅硬的鋼鐵和最先進的電子技術來裝備。馬已經不可避免地從交通線、從戰場上“退役”了。這必然會引發學生的思考:1.馬的前途和命運會怎樣?馬會走向滅絕嗎?2.馬的價值思考:現在說來,馬的精神價值和實用價值哪個大一些?

  綜合性學習《馬的世界》只是一個載體,怎樣讓學生通過這個載體的學習來引發他們從事一般課題研究的方法,培養他們從多角度研究問題的意識,提高他們課題研究的能力呢?在課堂拓展延伸活動中可設計這樣一個環節:讓學生談談通過本次活動的開展,自己學到了哪些研究問題的方法?以此來指導學生進行課題研究並激發學生主動積極探索的精神。

  說活動內容、過程

  本次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學生利用報紙、電視、網路、圖書等媒體蒐集有關馬的成語、俗語、故事、音樂、繪畫等資料。有選擇性的將資料予以分類,確定自己喜歡的話題。***時間為二週;具體操作略***

  第二階段:課堂展示活動。***一課時***

  教學過程

  馬的世界

  一、 匯入活動

  1.談話匯入。由學生屬馬說起,教師祝學生:“在學習上:一馬當先、馬不停蹄、快馬加鞭、天馬行空、馬到成功。”***意圖:教師用帶有“馬”字的成語與學生進行交流,建立起和諧、平等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組織教學。***

  2.今天我們一起學習《馬的世界》。在“馬的世界”裡:開啟記憶的閘門;奔湧千年的情感;洋溢起馬的知識、馬的歷史、馬的藝術、馬的文學、與馬共舞。***用CAI 出示課題:馬的世界***

  二、識馬

  1.師生交流各自心中對“馬”的初步認識。***意圖:檢查學生課前準備情況;課前學習成果的初步彙報。***

  2.播放CAI課件,學生看畫面,聽老師朗讀馬的相關知識並回答有關問題。***意圖:傾聽習慣的培養;提煉資訊能力的培養。***

  三、說馬

  依據學生對“馬”的資料收集情況,尊重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興趣愛好,以小組為單位由四個不同的角度來探討“馬”。交流、展示、合作學習,資源和成果共享。***教師巡視學生小組活動,相機指導。******意圖: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書寫能力培養;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互相合作學習習慣的培養。***

  四、議馬

  1.馬的未來命運會怎樣。***意圖:鼓勵學生髮表自己獨到的見解;鼓勵學生之間有意義的論辯。***

  2.馬的價值思考。***意圖:提高人文素養。進一步認識馬與人類的親密關係,培養學生關愛動物的情感;從馬的精神價值領域體會馬帶給人類的精神體驗。***

  五、延伸性學習

  教師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難度不一的延伸性課後作業,由學生依據自己能力有選擇的完成。***意圖:體現語文課堂評價的多元性;讓學生依自己所長進行作業;加深語文學科和其他相關學科的綜合。***

  六、教師總結

  今天我們識馬、看馬、聽馬、說馬、議馬、評馬。在馬的世界裡遨遊,我們與馬結下了深情厚意,我們與馬情深深、意濃濃。

  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多多留心、細心觀察,處處留心皆學問。去開創自己的天空吧。

  說教法、學法

  綜合性學習要求具有學習內容豐富性、學習方法多樣性、學習過程實踐性、學習領域開放性、學習目標綜合性和多向性的特點。綜合性學習要求在教師的引導下,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使學生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育資源,積極合作,樂於探究,使他們在廣闊的空間裡學習語文、用語文、全面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綜合性學習主要體現語文知識與其他學科知識的綜合運用、聽說讀寫能力的總體發展、課本知識與生活體驗的緊密聯絡。

  所以,我把本次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的教法制定為:輔助、引導、點撥、拓展。

  學法制定為:

  1.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2.在活動中提高聽說讀寫能力。

  3.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互相評價、互相激勵、共同提高

  說教學評價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綜合性學習的評價,評價手段不是量化評價;評價目的不是甄別和選拔;評價方式不是單一的教師評價,還應包括學生的自我評價和互相評價。評價的著眼點不是學習結果而是學習的過程;強調的不單是學會,還要會學。所以,本次活動的評價設計主要考慮了以下方面:

  1.學生是否積極的通過課外閱讀和蒐集資料來探究問題?

  2.學生是否主動的發現問題?

  3.學生是否根據佔有的資料形成自己的觀點?

  4.學生的參與意識與合作能力如何?

  5.學生運用語文能力如何?

  在活動的評價過程中,教師應照顧到學生的個體差異,考慮到學生的學習態度、方法,關心和幫助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以學生評價為主要評價方式,鼓勵學生互相評價、互相激勵、共同提高。

  馬的世界教學反思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指出:“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這就是綜合性學習的價值所在。《綱要》旨在倡導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而語文的綜合性學習是形成“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方式的重要途徑。它重在學科內外的聯絡、重在學習過程,注意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能較好地整合知識和能力,尤其有利於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感受能力、綜合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蒐集資訊能力、組織策劃能力、互助合作和團隊精神。《馬的世界》這節綜合性學習課就是在上述理念指導下的一次實踐。通過這堂課的教學,基本達到了預期目標。學生不僅瞭解到了馬的相關知識,而且培養了一定的文學興趣,陶冶了學生情操,增長了見識,提高了藝術修養,激發了學生熱愛文學藝術的情感。同時,學生也在實踐活動中鍛鍊了語文能力,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究精神。下面對這節課的得失作一個反思。

  一、突出綜合。這節課的學習目標是“拓展學生的文化視野,培養學生關愛動物的情感;培養學生多角度研究問題的意識,學習課題研究的方法,提高課題研究的能力;培養口語交際和寫作能力。”,它體現了較強的綜合性;從學習方式來看,也體現了多方面的學習方式的結合:篩選研究主題,制定簡單的研究計劃,有目的地蒐集資料,共同討論分析問題;既是書本學習和實踐活動的結合,也是接受學習和探究學習的結合,既有課內的學習,又有課外的學習。

  二、加強實踐。這次綜合性學習分三個階段:課前準備階段***學生用了3周的時間選課題、分組、討論制定課題研究方案、蒐集資料、篩選整合資料、佈置課室***;課堂上活動成果展示;課後總結、寫作。三個階段的任務都是學生在實踐中完成的。

  三、強調“自主、探究、合作”。這次綜合性學習突出了自主性,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特別注重探索和研究過程。合作任務的確定為合作活動的進行提供了載體。任務有一定的難度,學生單憑個人或在規定的時間內個人無法完成,學生便較為自覺地圍繞特定的目標開展活動,互相幫助,分享資源,而且彼此相互助長學習,創造一種積極互賴的關係。合作學習情境的創設,促進學生之間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與協作,保證每個小組成員都積極地參與學習活動,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個體的學習。

  四、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在課堂上的小組學習成果展示環節中,既開闊了視野,又體驗到成功的欣喜。這樣,課堂生機盎然,學生積極性被最大限度地調動起來。

  五、本次綜合性學習的不足之處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在合作學習的小組活動中,有時因組內成員的意見不一致、分歧太多而爭論不休,造成內耗,浪費了大家的時間和精力。 小組內同學間的交流相對小組間的交流多得多,有時會造成各個小組的小集體主義傾向,不利於各組間的交流與合作。二是課堂上還未能把每個學生都調動起來。

  語文教學是一種遺憾的實踐,每次上完課總有很多的遺憾,只能以“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聊以自慰。


跨越百年的美麗教案
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教案
相關知識
馬的世界說課稿
海底世界說課稿蘇教版
馬的世界教學反思馬的世界課後反思
馬的世界教學反思馬的世界課後反思
人教版梯形的面積說課稿
分數的意義說課稿人教版
大自然的語言說課稿一等獎人教版
人教版圓的方程說課稿
人教版圓的認識說課稿
人教版角的分類說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