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練習題及答案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31日

  練習是高中學生髮揮能力、開發智力的重要途徑,學生學習了生物必修三第五章內容後,可以通過練習加強訓練,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練習題,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練習題

  1.下列有關生態系統結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每種生物在生態系統中只能處在一個營養級上

  B.動物都屬於消費者,其中食草動物處於第二營養級

  C.自養生物都是生產者,是生態系統的主要成分

  D.細菌都屬於分解者,其異化作用型別有需氧型和厭氧型兩類

  答案 C

  解析 除生產者、初級消費者營養級固定以外,其他消費者的營養級不是固定不變的,因此A錯;動物不都是消費者,如營腐生生活的蚯蚓即為分解者,因此B錯;並不是所有細菌都為分解者,寄生細菌為消費者,腐生細菌為分解者,故D錯。

  2.下列是池塘中一些常見的生物,其食物鏈順序正確的是哪一項***  ***

  ①魚類 ②藻類 ③水生甲蟲 ④池邊雜食動物 ⑤水蚤

  A.④→①→②→③→⑤? B.②→⑤→③→①→④?

  C.③→②→①→⑤→④? D.②→⑤→④→③→①?

  答案 B

  解析 食物鏈是生態系統的各種生物之間由於食物關係而形成的一種聯絡。藻類作為池塘的生產者,處於食物鏈的開始,是第一營養級。生產者和各級消費者之間存在著如下食物關係:藻類→水蚤→水生甲蟲→魚類→池邊雜食動物,這樣便構成了一條食物鏈。

  3.下列屬於生態系統食物網特徵的是***  ***

  A.一種生物只能被另一種生物捕食

  B.食物鏈的環節數量是無限的

  C.一種生物可能屬於不同的營養級

  D.分解者均為最高營養級

  答案 C

  解析 由於動物的食性不同,一種動物可以有多種不同種類的食物,所以生態系統各種生物間形成複雜的食物網。由於能量沿營養級流動過程中逐級遞減,當這些能量不能滿足最高營養級的大型肉食性動物代謝需要時,這個營養級就不存在了。在食物網中,分解者不佔營養級。

  4.能夠把生物體內的有機物分解成CO2,並釋放到無機環境中的生物是***  ***

  A.生產者 B.消費者

  C.分解者 D.以上都是

  答案 D

  解析 生產者、分解者、消費者作為生物都能把有機物通過呼吸作用分解形成CO2,並釋放到無機環境中。本題的解題關鍵是瞭解“把有機物分解成CO2”是哪種生物,不能一看“能分解有機物”就想到分解者,造成思維定勢,這是本題的創新之處。

  5.如圖是某草原生態系統中的食物網,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所有生物構成一個群落

  B.青蛙和蜘蛛的關係為捕食

  C.若青蛙的年齡組成為增長型,則蛇的種群密度可能增大

  D.蛇與蝗蟲存在地理隔離和生殖隔離

  答案 C

  解析 圖中生物只包括生產者和消費者,所以構不成一個群落。青蛙以蜘蛛為食,兩者為捕食關係,同時兩者都以蝗蟲為食,又構成競爭關係。若青蛙種群年齡組成為增長型,則種群數量會變大。由於食物豐富,蛇的數量會增加,蛇與蝗蟲生活在同一個區域不存在地理隔離,但由於不是同一物種所以存在生殖隔離。

  6.關於生態系統成分中生物部分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生產者中有真核生物,也有原核生物,但都是自養型

  B.消費者全是異養型真核生物

  C.分解者只包括腐生細菌和真菌

  D.生產者和分解者間均直接聯絡,消費者可有可無

  答案 A

  解析 生產者大多數是光能自養型的真核生物——綠色植物,但也有化能自養型的原核生物——硝化細菌,所以A是正確的。B選項,消費者的確都是異養型,但並不都是真核生物。C選項,分解者除了有腐生細菌和真菌外,還有腐生動物,如蚯蚓、蜣螂等。D選項中生產者與分解者之間不一定是直接聯絡,有時候生產者和分解者需要靠消費者間接聯絡。

  能力提升

  7.在陽光明媚、水草豐茂的鄂爾多斯草原上,生活著牛、羊、鹿、狼、兔、鼠,還有禿鷲、蒼鷹、蜣螂、細菌、真菌等,關於它們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①它們共同構成一個生態系統

  ②它們中的牛、羊、鹿分別組成了3個種群

  ③它們中的動物是一個生物群落

  ④它們中的蜣螂、腐生菌是分解者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答案 D

  解析 草是生產者,牛、羊、鹿是消費者,蜣螂、營腐生生活的細菌與真菌等是分解者,此外還包括了陽光、空氣、溫度、水、土壤等無機環境,即它們是由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及其無機環境構成的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統,是一個生態系統;它們中的牛、羊、鹿分別是三種動物的總稱,每一種動物會涉及到很多具體種群,因而不能把它們中的牛、羊、鹿僅看作是3個種群;它們中的動物只是其中一類生物,並不包括該環境中的所有生物,與群落概念不符。

  8.關於生態系統組成成分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凡是細菌、真菌都是分解者 ②凡是自養型生物都是生產者 植食動物都是生產者 ④動物都是消費者 ⑤異養型生物都是消費者

  A.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⑤

  答案 A

  解析 營腐生生活的細菌、真菌為分解者,而進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細菌***如硝化細菌、鐵細菌等***是自養型生物為生產者,有些營寄生生活的細菌,為消費者,所以①錯誤;自養型生物都是生產者,故②正確;植物中的菟絲子為寄生生活,屬消費者,故③錯誤;蜣螂、蚯蚓等動物營腐生生活是分解者,故④錯誤;消費者、分解者都是異養型生物,所以異養型生物並不都是消費者。

  9.如圖為長期停留在太空站的太空人獲得所需物質的模式圖。其中生物X和Y分別表示***  ***

  A.生產者、消費者 B.生產者、分解者

  C.分解者、生產者 D.消費者、分解者

  答案 B

  解析 生產者是生態系統的基石,為其他生物直接或間接提供食物。而太空人產生的廢物要經過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才能處理掉。

  10.如圖曲線表示了某森林生態系統中三個不同種群的生長和繁衍情況,已知種群甲是自養生物,下列分析正確的是***多選******  ***

  A.食物鏈表示為甲←乙←丙

  B.乙在第5~7年之間數量大幅度下降的原因可能是丙大幅度增加和甲大幅度減少

  C.甲為生產者,乙為消費者,丙為分解者共同構成了生物群落

  D.乙、丙的存在,加快了物質迴圈

  答案 BD

  解析 由於甲的數量最多屬於生產者,三者構成的食物鏈為甲→乙→丙,在5~7年內甲的數量下降,由於缺少食物乙也隨之減少,乙、丙都是消費者,它們能夠加快物質迴圈。

  實驗拓展

  11.某小組發現大麥田中長有許多狗尾草,還活動著食草昆蟲、青蛙、蜘蛛和蛇等動物。研究中發現,在相同的環境條件下,分別種植大麥和狗尾草,它們都生長良好。如果把二者的種子混勻後播種,則大麥正常生長,而狗尾草生長得明顯矮小。根據材料並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在上述生態系統中佔優勢地位的生物是______,它與狗尾草的關係為________。

  ***2***該農田中相互作用的各種生物的總和稱為________,根據材料所述,寫出可能的食物網。

  ***3***對於二者混種後,大麥正常生長,而狗尾草生長明顯矮小的現象,有同學設想是大麥的根部分泌物抑制了狗尾草的生長。試根據下列提供的實驗材料與用具,補充實驗步驟,探究大麥與狗尾草之間是否存在這種關係。

  一、材料用具:狗尾草幼苗、大麥幼苗、完全培養液、實驗容器等。

  二、方法步驟:

  ①將大麥幼苗用完全培養液培養,實驗容器、光照、空氣等外界條件符合要求。

  ②把長勢相同的狗尾草幼苗分為A、B兩組,每組各20株。

  ③A組用完全培養液培養,B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組培養液等量,實驗容器、空氣、光照等外界條件符合要求。

  ④一段時間後,觀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同學們要得出“大麥的根部某些分泌物會抑制狗尾草的生長”這一結論,應該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現這一實驗現象的可能原因除了同學們的假設外,還可能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大麥 競爭 ***2***生物群落

  ***3***③用培養過大麥幼苗的完全培養液培養

  ④A、B兩組狗尾草幼苗的生長情況

  B組狗尾草幼苗比A組狗尾草幼苗長勢差***或B組狗尾草幼苗生長狀況不良*** 培養過大麥幼苗的完全培養液中缺乏狗尾草幼苗生長所必需的某些礦質元素

  解析 ***1***相同條件下將二者混種後,大麥能正常生長而狗尾草明顯處於劣勢,故優勢種為大麥。***2***上述過程中只包括生物,而且是所有生物,應稱之為生物群落,青蛙以食草昆蟲、蜘蛛為食,而蛇以青蛙為食,同時食草昆蟲以大麥、狗尾草為食。***3***由於是觀察狗尾草與大麥之間的關係,大麥會抑制狗尾草的生長,是根部分泌的物質所致,所以應用對照實驗,一組加入培養過大麥幼苗的完全培養液,一組不加而用完全培養液,對比觀察。由於是一個探究實驗會有多種結果,其中一種情況就是與假設相吻合的一種。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重點練習題

  知識點一 生態系統的概念理解

  1.以下可稱為生態系統的是***  ***

  A.一個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

  B.燒杯中取自池塘的水、泥土和浮游生物

  C.一個池塘中的所有水蚤和分解者

  D.一個魚缸中的所有金魚和水草

  答案 B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了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分析如下:

  只有選項B含有生態系統的兩大部分,而其他三個選項只含有生物。

  2.森林中的一棵樹死了,倒在地上,苔蘚、蘑菇、白蟻、蠕蟲、蜘蛛和老鼠均以這棵朽木為生。它們共同構成了一個***  ***

  A.種群 B.群落

  C.生態系統 D.生物圈

  答案 C

  解析 種群是同種生物所有個體的總和,群落是不同生物種群的總和,生態系統是指生物群落和無機環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統一整體,生態系統與生物群落的包容關係是顯而易見的,該題中既包括苔蘚等自養型生物,又包括白蟻、蠕蟲、蜘蛛、老鼠等動物,朽木及其環境又包含了陽光、溫度、水分、土壤、空氣等。它是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構成的生物群落及其無機環境相互作用的自然系統,即一個生態系統。

  知識點二 生態系統中各組成成分的分析

  3.下列有關生態系統組成成分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太陽光來源於地球以外,不屬於生態系統的成分

  B.硝化細菌是自養生物,在生態系統中屬於生產者

  C.病毒是異養生物,在生態系統中屬於分解者

  D.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態系統中屬於消費者

  答案 B

  解析 在生態系統中各成分的組成是瞭解生態系統的前提。

  現分析如下:

  4.如圖表示一草原土壤中硝酸鹽含量與牧草數量的關係,土壤中硝酸鹽含量下降的原因是 ***  ***

  A.消費者排洩量增加

  B.牧草的根增加

  C.分解者數量增加

  D.牧草枯死量增加

  答案 B

  解析 A項消費者排洩物被分解者分解成無機物,一般情況下應導致硝酸鹽等無機物的含量升高;B項牧草可以通過根部從土壤中吸收硝酸鹽為自身生命活動提供營養物質,所以隨著牧草數量的增加,其從土壤中吸收的硝酸鹽也增加,土壤中的硝酸鹽含量就會下降;C項分解者通過自身的分解作用將有機物轉變為無機物,若分解者增加,則硝酸鹽等無機物的含量會升高;D項牧草枯死後會被分解者分解成無機物,硝酸鹽等無機物的含量也應升高。

  知識點三 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

  5.下圖為南極某海域的食物網。據圖判斷正確的是***  ***

  A.此食物網共有6條食物鏈

  B.矽藻既是生產者,又是分解者

  C.磷蝦在不同食物鏈上都屬於同一營養級

  D.嚴禁過度捕殺藍鯨是由於其對該食物網影響最大

  答案 C

  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了食物鏈和食物網的相關知識,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

  ①確定食物網中食物鏈條數。

  關鍵點 ②食物鏈中的成分及相互關係。

  ③食物網中的生物間數量變化的相互影響。

  此食物網共有9條食物鏈,矽藻是植物,屬於生產者,不是分解者,生產者遭到破壞對食物網的影響最大。而磷蝦在每一條食物鏈中都是第二營養級,所以C項對。

  6.下圖表示某生態系統的食物網圖。下列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該生態系統中,食物鏈交錯連線成食物網的原因是多種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鏈中佔有不同的營養級

  B.該圖中只體現生態系統的兩種成分,未體現的成分是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分解者

  C.從理論上分析,維持一個生態系統存在的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分只有生產者——綠色植物

  D.該食物網由6條食物鏈組成,鷹為最高營養級

  答案 D

  解析 該食物網含有7條食物鏈。多種生物在食物網中佔有不同的營養級,該食物網中有且僅有生產者和消費者,其中生產者是生態系統的基石。

<>的人還:

高二生物非選擇題練習及答案
高二生物綜合練習附答案
相關知識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練習題及答案
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練習試題
高一地理必修二第一章練習題及答案
高二生物必修三第七章練習試題
生物必修二第七章測試題及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知識點總結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習題及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複習提綱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第一節知識要點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五章知識點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