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文科生複習策略總結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高考複習進入最後階段,許多文科生同學在這個時間開始出現消極的心態,這是我們應該放棄題海戰術,迴歸課本,複習鞏固已掌握的知識。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提供關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高考文科生複習策略一方向問題

  既然是考試,方向當然很重要,對於方向,我們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高考的命題方向,一種是根據自己實際需要作出的調整方向。

  現實中,即便是一些優秀的考生,對高考方向的把握,也存在一定的偏差,這樣會直接導致:”考的東西你沒有準備好,你準備好的東西不考。“那麼這裡來簡單強調一下高考命題的方向:

  1.”有關、有用“,是近今年命題重要的切入點:

  這個方向涉及到考什麼的問題,例如說,地理學科,你辛苦備考的洋流也許不重要,因為現實中,很難跟考生直接”有關、有用“,因為高考命題要求,堅持的其中一條重要的主線:”用所學的知識,解決考生生活中熟悉的問題“,那麼在備考中,就要對這些熟悉的問題加以分析和判斷,例如,雨水蒐集、無土栽培、城區”煤改電“、從公園地圖中分析最近路線等等問題,這些都是考生可能熟悉的問題,從這些切點入手,考查地理的概念、原理、規律。

  為此,考生在考前,一方面要注重地理有哪些概念、原理和規律,在熟悉相關內容的同時,還要想”以這些內容為切入點的命題方式可能有哪些“,這些變得非常重要。

  2.考試強調的能力是訓練的主攻方向。

  眾多學生抱怨題量大,做題速度慢,其實題量是沒有辦法改變了,那麼為什麼做題速度慢?為什麼主觀題答了一堆卻得不到分數?為什麼背書的內容用不上?等問題,只要仔細思考,考生就明白了,因為對於高考要求的能力部分,多數考生在備考中,根本就沒有做專題訓練。

  例如”獲取資訊“的能力,面對材料內容,這樣最大限度,並且快速從中提取資訊?怎樣聯絡知識和題問要求,怎樣答題,例如說”描述“”闡釋“”論述“等等要求的題目,怎樣答題才合理?答案的展現形式是怎樣的,這些即便是優秀的考生,也很少見到通過專題來研究和完善的。

  對於現實中,僅僅依靠背書的考生來講,能力要求也僅僅是擺設而已。

  3.自己在考試中遇到哪些問題這些也要明確。

  如果一味的盲目背書,盲目訓練,無疑很難取得理想的效果,那麼考生在考試中存在哪些不足,例如時間分配的問題,答題準確度的問題等等。這些至少要清晰化,知道自己遇到哪些問題,才能有效的探討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案。

  高考文科生複習策略二、適應能力的問題

  高考之前這段時間,需要對考生進行適應性訓練,這幾年的高考,眾多考生很難適應高考卷,這裡有幾個方面因素:

  1.考生自己沒有想過平時模考卷與高考卷的區別,在他們意識中,僅僅是各區的模考卷,其實各區的模考卷,無論是質量還是方向與高考卷都有很大出入,甚至一些區的模擬卷質量特別差。如果考生自己被侷限在模考卷中,加上訓練的題目質量不能保證,那麼面對高考卷,不適應也是正常的現象。

  其實針對這些,有三個環節可以緩解這個問題:

  ***1***做往年的真題***2014、2015***,特別注重答題能力的訓練。

  ***2***根據時政資訊,猜想命題點,例如2016年是辛亥革命爆發105週年,也是孫中山誕辰150週年,從孫中山到辛亥革命,有哪些重要的關鍵點需要注意,例如”政治制度的改變“、”風俗習慣的改變“、”中國人精神面貌改變“等等,命題中,完全可以依託“精神面貌”為切入點,考查一道32分左右的題目。

  ***3***下載一些外地試卷,按照往年的經驗,安徽等省份,模擬卷的質量比較高,特別是他們的聯考卷,考生可以對這些試卷選擇題部分進行專項訓練,提升自己的適應能力。

  2.備考心態。

  這些年,有太多平時優秀的考生考不出理想的成績,他們多數人都覺得應該能考好,高考往往讓他們收穫了一句話“很多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樣。”因此考生在高考前,自信心固然重要,可是要輕視改變命運的考試,那麼無疑是正確的心態。

  在考前,一定要明確高考題的特別,涉及的方向和能力要求,以及自己可能存在的風險,根據這些進行有效的訓練,這樣的姿態應該對備考有利。

  那麼對於成績一般的考生來講,通過以上的分析,瞭解到,優秀的考生,同樣存在棘手的問題,因此不能喪失信心,因為這些年高考中,經常見到平時優秀生沒有考好,也經常見到逆襲的案例,文科更是這樣。希望文科的高三黨們能在最後的時間裡有針對新的調整好狀態,加油!

  高考文科生複習策略三、複習方法

  一邊是高中三年課程的回顧,一邊是知識遺漏的查詢,這也是為高考總複習知識系統化、能力化做好準備的時期。高考是考三年的內容,而在高一高二落下的知識很多,而高考的其中的一個黃金定律“8020法則”,就是指高考試題的80%是基礎知識,20%是稍難點的綜合題,把這部分的基礎做好的話,就可以上一所不錯的大學。所以必須把這兩年的基礎知識補上,避免高考時這些知識變成失分點,自己通過做大量的題來找漏洞效果不明顯而且又浪費了時間。最後以致於信心受挫,決定放棄學習了。這是學習中的最可怕的現象。我們做題不在“多”而在“精”。應該做囊括高考的重點、難點、考點的題和通過對照老師講的具體內容檢測出漏洞。

  顯然大部分學生已經完成了這個階段,如果少部分學生基礎沒有掌握牢固的話,還是老老實實的按照第一輪的思想去備考,因為整個高考中,基礎及中等難度的分數比例非常之高,抓好基礎將能獲取更多的分數。

  高考文科生複習策略四、綜合能力有效的培養

  1、進行典型題訓練,提升實戰能力。其實如果我們把高考的方向把握準了,高考的出題模式弄清楚,考生在平時的學習會很輕鬆。不只是在數學、物理這樣的理科有典型題,文科的東西也是遵循這一原則的,這是關於誠信的比喻,那我們就可以借鑑一下,仿造句子。我們在借鑑別人精彩點的同時也是積累知識的過程,最終由量變到質變,使我們成為一個出口成章、才華橫溢的人,所謂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

  2、構建知識體系,進行專項練習。體系是綜合的根本,專題是提高的保證。我們在回憶資訊過程中會出現的暫時性的遺忘。高三學生在考試時經常答案就在嘴邊就是寫不出來這種情況就是我們所說的“舌尖現象”,它常會影響到考生的情緒、信心,所以必須加以克服。高三學生在平時要紮實地學好知識,通過形成知識網路建立起有效的知識體系,藉助理解記憶等方式調動複習的積極性,鞏固所學的知識,建立起有效的檢索體系,在需要運用知識的時候能準確、及時地提取出來。當遇到舌尖效應時要保持冷靜、放鬆,這樣可有助於知識的回憶。

  3、一定要形成考試體系,訓練解題思維。很多題型可以歸類挖掘共性,尤其是理科題型,題目和條件都有其內在的關係點的,一般的解題入手方法不外乎為順著題意來,或者以尋求的結果為出發點逆向推導,只有學會從題目本身尋找做題的入手點,或形成一定的解答思維步驟,才能在考場上適應任何題,立於不敗之地。所謂的考試體系就是構建在考試時第一遍的做題思路,到這時候可以減弱我們研究題目本身知識點的比例,加強研究做題第一思維的比例,通過同類型套題來總結和調整第一次想的方向,及歸納其中解答的思維共性,是能夠快速幫助我們獲取分數的。

  當前,很多同學開始發急了,所謂欲速而不達的道理大家都明白,這時候千萬不要麻木做題,看到什麼題抓來就做,做對了不去總結提煉這種思想的話,只能說你會這道題而已。做錯了看答案聽講解明白了而不去思考“憑什麼這麼解答”,做題千萬不能自欺欺人,最終導致到考試的時候還是不會的。

  4、當前階段的幾種常見備考方法指導。當前階段備考方法不外乎是題海戰術+課本反覆檢視。有些學生已經開始科學歸類解答,或歸納之前錯誤的的題型。一些學生已經開始進行構建更有技巧的型別模型***以典型題為原形***,並開始漸漸網化知識體系了。我們的建議是在最短的時間內根據自身獲得最大的效果,適合隨大流的跟著學校老師走,基礎掉隊同學們就該上課的時候記好筆記,其餘時間多花些時間在課本與基礎習題上***課本章節後習題練習***,感覺在學校已經無法提升的同學,利用套題演練,型別歸納來總結和提高自己的做題精確度和速度,這時候往往是思維的比拼,而不是“努力程度”的比拼。與其花費大量時間盲目做題,不如多花點時間總結歸納會做的題型中的思維步驟,解答步驟。對於會做題,臨場發揮不佳的學生,可以通過連續長時間的做套題,或者想辦法耗盡精力後***如長跑後,衝刺跑後***,再做卷子,或壓縮做題時間***2/3~3/4的考試時間做完卷子***,以訓練考場狀態。

最新高考考場應試的答題技巧
最新高考備考倒數的複習建議
相關知識
最新高考文科生複習策略總結
高考文綜的複習方法總結
高考理科生複習的方法介紹
高考文科生學習備考要點
高中文科的學習方法總結
高考化學的複習誤區總結歸納
備戰高考歷史的複習策略建議
2017年高考英語的複習技巧總結
2017年高考英語的複習技巧總結
最新九年級物理複習計劃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