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必修三的基礎知識點詳解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每個學期學生學習的知識點都是不一樣的,下面的小編將為大家帶來高中必修三的學習基礎知識點的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中語文必修三的基礎知識點

  現代文複習

  一、根據拼音寫漢字

  第一單元

  敕***chì***造 檀***tán***木 攢***cuán***聚 積攢***zǎn***

  赤金盤螭***chī***瓔珞***yīngluò***圈

  裉***kèn***襖 癩***lài***頭 嫡***dí***親 翠幄***wò*** 金蜼***wěi***彝

  便***biàn***宜行事

  鏨***zàn***銀 黼黻***fǔfú*** 老嬤嬤***mómó*** 漱***shù***盂

  懵懂***měng dǒng***

  憊***bèi***懶 瞋目***chēn*** 顰蹙***píncù*** 孽***niè***障

  皮囊***náng*** 笑靨***yè***

  盥***guàn***洗 金釧***chuàn*** 阜***fù***盛 綰***wǎn***發

  內幃***wéi*** 忖***cǔn***度

  朱拓***tà*** 手鐲***zhuó*** 瘦削***xuē*** 削***xiāo***面

  躊***chóu***躇***躊躕*** 宮tāo***絛***

  謬***miù***論 形骸***hài*** 醉醺醺 xūnxūn****** 馴***xùn***服

  訕***shàn***笑 窈窕***yǎotiǎo***

  歆***xīn***慕 醴***lǐ***酪 蹣跚***pánshān*** 炮luò***烙***

  惴惴***zhuìzhuì***不安

  背鰭***qí*** 攮***nǎng*** 嘎***gā***吱 郵戳***chuō***

  撬***qiào***開 雪qiāo***橇***

  攥***zuàn***緊 編纂***zuǎn*** 篡***cuàn***權 榫***sǔn***頭 鯖***qīng***鯊

  第四單元

  默qì***契*** 提綱qiè***挈***領 qiè***鍥***而不捨 咀jué***嚼*** jiáo***嚼***舌 倒jiào***嚼***

  yuán***羱***羊 tuǒ***橢***圓 撒手人huán***寰*** lán闌珊 斑lán***斕*** 畏xǐ***葸***

  yān***湮***沒 guō***聒***噪 ***脊***椎jǐ 裝***卸***xiè 防***御***yù

  廣***袤***mào

  ***璀璨***cuǐcàn 暈***眩***xuàn 腳***踝***huái 鑲***嵌***qiàn 磅***礴***bó ***褶***皺zhě

  鐵***杵***chǔ ***忤***wǔ逆 猙***獰***níng 杜***撰***zhuàn ***湮***yān沒

  二、掌握下列詞語的意義

  敕造:奉皇帝之命建造。

  腮凝新荔:紅潤的腮頰宛如新鮮的荔枝。

  不經之談:荒誕的,沒有根據的話。

  放誕:行為放縱,沒有規矩。

  風騷:這裡指姿容俏麗。

  便宜:方便。

  磊著:層疊地放著。

  內幃:內室,女子的居處。幃,幕帳。

  總角:把頭髮紮成髻。借指幼年。

  憊懶:涎皮賴臉的意思。

  偏僻:文中指偏激,不端正。

  乖張:偏執,不馴服,與眾不同。

  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嫵媚的風韻生於含愁的面容,嬌怯的情態出於孱弱的病體。態:情態,風韻。靨:面頰上的酒窩。襲:承繼、由……而來。

  斂聲屏氣:恭敬嚴肅得不敢說話、屏住呼吸。斂:收攏;屏:抑制呼吸。

  懵懂:糊塗,不明事理。

  怯弱不勝:形容身體嬌嫩不能支援的樣子。

  間或一輪:偶爾轉動一下。

  支吾***書上為支梧***:用含混的話搪塞。

  不更***gēng***事:經歷世事不多,即缺乏社會經驗,不懂人情世故。更:經歷。

  怨府:怨恨集中的所在。這裡指埋怨的物件。

  淡然:漠不關心的樣子。

  儼然:這裡指擺出十分莊重的樣子。

  沸反盈天:形容人聲喧囂雜鬧。沸反:像沸水一樣翻騰。盈:滿。

  訕訕:難為情的樣子。

  蹙縮:皺縮。

  強***jiàng***:固執,不聽勸導。

  窈陷:深陷。窈:幽深。

  攮:***用刀、叉***使勁兒刺。

  畏葸:畏懼。

  三、文學常識

  1、小說的三要素是人物、情節、環境。小說的情節一般包括故事的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個部分。

  2、長篇小說《紅樓夢》又名《石頭記》、《金玉緣》,是我國古代小說中最傑出的現實主義作品。小說以賈、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興衰為背景,以賈寶玉和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中心,圍繞兩個主要人物的感情糾葛,描寫了大觀園內外一系列青年男女的愛情故事。作品的主題也沒有侷限在個人愛情悲劇本身,而是圍繞著中心事件,展開了許多錯綜複雜的矛盾鬥爭,描繪了一幅極其廣闊的社會生活圖畫,說明了整個封建社會已是千瘡百孔,搖搖俗墜。深刻尖銳地批判了封建社會制度、政治吏治、婚姻制度、倫理關係,悲憤滿腔地控訴了封建主義的殘酷無情和滅絕人性,歌頌了追求光明的叛逆人物,通過叛逆者的悲劇命運宣告了這一社會必然走向滅亡。在中國,《紅樓夢》被評價為剖析封建社會的百科全書。

  《林黛玉進賈府》是全書的序幕之一,通過一個從未到過賈府的人物——林黛玉的所見所聞,對一個龐大的封建大家族進行了介紹,環境描寫細緻真實,人物語言、動作描寫栩栩如生。林黛玉的美貌多情、體弱多病、生性敏感、言行謹慎等,王熙鳳的潑辣、精明能幹、刁鑽狡黠、善於逢迎等,賈寶玉的英俊多情、任性率真和敢於反叛等都表現得淋漓盡致。

  3、《祝福》圍繞魯四老爺家的幾次祝福,塑造了祥林嫂這樣一位純樸善良的勞動婦女的形象。她一生勤勞善良,對生活要求極低,到頭來卻掙不到魯迅所說的一個“做穩了”的“奴隸”的資格,只能悲慘的死去。深刻的揭露“四權”***政權、族權、神權、夫權***對中國婦女的迫害,揭露了封建禮教和封建迷信吃人的本質。

  4、《老人與海》是美國作家海明威後期的代表作,1954年憑藉此作“精通於敘事藝術”而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本文通過主人公桑地亞哥與鯊魚的頑強搏鬥的描寫,表現了一種奮鬥的人生觀,即使面對的是不可征服的大自然,但人仍然可以得到精神上的勝利。也許結果是失敗的,但在奮鬥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憑藉著勇敢堅毅、自信和永不服輸的精神如何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文章讚美和謳歌了不服輸的硬漢子精神。

  5、科普說明文是介紹、普及科學知識的說明文體。它大致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科學說明文,以傳授一般科學知識為目的,要求有很強的科學性,嚴格遵循科學的原理,語言簡潔、平實,淺顯易懂;一種是科學小品,多用文藝筆調介紹科學知識和闡述科學原理,在表達上經常憑藉生動的比喻、有趣的聯想,在講清科學道理的同時,還能使讀者得到某種感情上的陶冶和藝術上的享受。科普說明文的三個特點為:知識性、趣味性和通俗性。《動物遊戲之謎》是一篇綜述性的科技小論文,多為客觀性的描述;《宇宙的邊疆》是一篇解說詞,以“我們探索宇宙的旅程”貫串全文,詳細介紹了宇宙的組成情況,有議論也有情感抒發,像與朋友促膝談心,親切自然;《一名物理學家的教育歷程》是一篇自傳性質的文章,講述了自己童年的兩件與科學接觸的趣事。

  文言文複習

  第二單元 文言常識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並解釋。

  1、 所守或匪親。 ***匪:通“非”,不是。***

  二、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古今異義詞的古義或今義

  以手撫膺坐長嘆 ***古義:徒,空。 今義:作動詞。***

  連峰去天不盈尺 ***古義:距離 今義:離開***

  叢菊兩開他日淚 ***古義:往日,過去。今義:以後,將來的某一天或某一時期。***

  萬里悲秋常作客 ***古義:指遠離家鄉 今義:一萬里的路程***

  百年多病獨登臺 ***古義:指晚年、暮年。今義:指很多年或很長時間,一生、終生。***

  無邊落木蕭蕭下 ***古義:樹葉。 今義:樹木。***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古義:第二年。 今義:今年的下一年。***

  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古義:因此寫了。 今義:表原因。***

  鐵騎突出刀槍鳴。 ***古義:突然出擊。 今義:超出一般***

  老大嫁作商人婦。 ***古義:年紀大了。 今義:長子,長兄等。***

  朝來暮去顏色故。 ***古義:容貌。 今義:色彩。***

  又聞此語重唧唧。 ***古義:嘆息聲。 今義:一般指蟲鳴。***

  悽悽不似向前聲。 ***古義:以前、剛才。 今義:介詞和方位詞構成的一個詞,朝著前面。***

  如聞仙樂耳暫明。 ***古義:忽然,一下在。今義:暫時***

  三、解釋下列加點詞在句子中的意義

  言:感斯人言 ***話語*** 為:因為長句 ***為:寫***

  凡六百一十六言 ***字*** 初為《霓裳》後《六麼》 ***為:彈奏***

  自言本是京城女 ***說*** 為君翻作《琵琶行》 ***為,替***

  命:遂命酒 ***吩咐*** 暫:凝覺不通聲暫歇 ***短暫***

  命曰《琵琶行》***取名*** 如聽仙樂耳暫明 ***頓時,忽然***

  語:琵琶聲停欲語遲 ***說話*** 轉: 砯崖轉石萬壑雷 ***使轉動***

  今夜聞君琵琶語 ***曲*** 卻坐促弦弦轉急 ***更,越***

  轉軸撥絃三兩聲 ***轉動***

  幽:別有幽愁暗恨生***深沉*** 暗:尋聲暗問彈者誰 ***輕聲地***

  幽咽泉流冰下難***形容隱晦,不暢達*** 別有幽愁暗恨生 ***隱藏的***

  野芳發而幽香 ***清幽幽的*** 偏聽則暗 ***糊塗,愚昧***

  至於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昏暗***

  可:畏途巉巖不可攀 ***可以***

  此情可待成追憶 ***難道,哪能***

  四、指出下列加點詞的詞類活用情況並解釋

  使人聽此凋朱顏***凋:使動,使……凋謝。***猿猱欲度愁攀援***愁:為動用法,為…發愁***

  側身西望長諮嗟 ***西:名詞作狀語,向西***

  砯崖轉石萬壑雷 ***砯:名詞用作動詞,衝擊。 轉:使動用法,使……滾動。***

  玉露凋傷楓樹林 ***凋傷:使動用法,使……凋落衰敗。***

  聞舟中夜談琵琶聲 ***夜:名詞用作狀語,在夜裡。***

  遂命酒 ***酒:名詞用作動詞,擺酒席。***

  歌以贈之 ***歌:名詞用作動詞,作詩。***

  商人重利輕別離***重、輕:形容詞用作動詞,看重,輕視。***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難於上青天 ***狀語後置***

  感斯人言 ***被動句***

  轉徙於江湖間 ***狀語後置***

  嘗學琵琶於穆、曹二善才。***狀語後置***

  問其人,本***是***長安倡女 ***省略句***

  送客***於***湓浦口 ***省略句***

  使***之***快彈數曲 ***省略句***

  沉吟放撥插***於***弦中***省略句***

  第三單元 文言常識

  一、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並解釋。

  直不百步耳。***直:通“只”,僅僅。***

  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 ***無:通“毋”,不要。***

  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頒:通“斑”,花白。***

  塗有餓殍而不知發。***塗:通“途”,道路。***

  輮以為輪。 ***輮:通“煣”,使彎曲。***

  雖有槁暴。 ***有:通“又”,再。 暴:通“曝”,晒。***

  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知:通“智”,才智。***

  君子生非異也。***生:通“性”,資質,稟賦。***

  合從締交。 ***從:通“縱”,合縱,六國聯合共同對付秦國的策略。***

  始皇既沒。***沒:通“歿”,死。***

  而倔起阡陌之中。 ***倔:通“崛”,崛起。***

  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受:通“授”,傳授。***

  贏糧而景從。 ***景:古“影”,像影子一樣。***

  或師焉,或不焉。 ***不:通“否”,指不從師學習。***

  二、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古今異義詞的古義和今義。

  河內凶,則移其民於河東。 ***河:古:黃河。 今義:泛指河流。***

  ***凶:古:穀物收成不好。 今義:凶惡,厲害。***

  棄甲曳兵而走。 ***古:逃跑。 今義:行,走路。***

  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 ***古:供養活著的人。 今義:保養身體。***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古:可以憑藉。 今義:表示同意、認可。***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古:這樣,卻。 今義:轉折連詞。***

  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古:不要歸咎。 今義:沒有罪過。***

  金就礪則利。 ***古:指金屬製的刀劍。今義:黃金。***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 ***古:檢查。 今義:參加、參見等。***

  用心一也。 ***古:用,因為;心,心力。 今義:集中注意力,存心。***

  蟹六跪而二螯 ***古:足,腳。 今義:兩膝彎曲,單膝或雙膝著地。***

  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 ***古:安置,安身。 今義:託付,把理想、希望等放在某人、物身上。***

  流血漂櫓。 ***古:盾牌。 今義:指划船的工具。***

  以為桂林、象郡。 ***古:把……作為。 今義:認為。***

  贏糧而景從。 ***古:揹負,擔負。 今義:獲得,獲勝。***

  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古:崤山以東。 今義:山東省。***

  古之學者必有師。 ***古:求學的人。今義:有專門學問的人。***

  吾從而師之。 ***古:跟隨並且。 今義:表因果的連詞。***

  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 ***古:無論。 今義:沒有。***

  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古:一般人,普通人。 今義:許多人。***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古:風尚。 今義:道路,道德。***

  小學而大遺。 ***古:在小的方面學習。 今義:指與中學、大學相對的“小學”。***

  弟子不必不如師 ***古:不一定。 今義:用不著,不需要。***

  三、解釋下列加點詞在句子中的意義

  數: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 ***幾。若干***

  願令得補黑衣之數 ***數目***

  數罟不入洿池 ***密***

  扶蘇以數諫故 ***屢次***

  發:塗有餓莩而不知發 ***開啟***

  發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派遣***

  百發百中 ***發射***

  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花開***

  直: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只,不過***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不彎曲***

  系向牛頭充炭直 ***通“值”價錢***

  兵:非我也,兵也 ***兵器***

  窮兵黷武 ***軍事力量***

  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 ***軍隊***

  草木皆兵 ***兵士***

  勝: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 ***盡***

  驢不勝怒,蹄之 ***能承受***

  此所謂戰勝於朝廷 ***勝利***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優美的***

  焉: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 ***語氣助詞***

  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兼詞,於此***

  絕: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湖 ***橫渡***

  強: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強大,強健***

  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隔斷***

  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 ***有力的弓***

  以為絕妙 ***到了極點***

  策勳十二轉,賞賜百千強 ***有餘***

  佛印絕類彌勒***非常***

  乃自強步,日三四里 ***讀qiǎng,竭力,勉強***

  忽然撫尺一下,群響畢絕 ***終止***

  假: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利用***

  以是人多以書假餘***借***

  望: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向遠處看***

  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盼望、希望***

  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不真,假裝***

  先達德隆望尊***名望***

  七月既望***月圓之時,農曆每月十五日***

  聞: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聽見***

  不能稱前時之聞 ***聲譽、名聲***

  制:廉頗、趙奢之倫制其兵 ***統帥、指揮***

  博聞強志 ***見聞、知識***

  秦有餘力而制其弊 ***控制、制伏***

  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 ***規模***

  終歲不製衣則寒 ***製作***

  亡:追亡逐北,伏屍百萬 ***逃跑的士兵***

  吞二週而亡諸侯 ***使……滅亡***

  秦無亡矢遺鏃之費 ***丟失***

  利: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有利的形勢***

  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 ***鋒利***

  有蔣氏者,專其利三世矣 ***好處***

  河曲智叟以應 ***通“無”,沒有***

  固:秦孝公據崤函之固***險固的地勢***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鞏固***

  汝心固之,固不可徹 ***固執***

  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本來***

  度: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規章制度***

  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 ***計算***

  萬里赴戎機,關山度若飛 ***越過***

  平心而度之,吾果無一失乎 ***揣度***

  傳: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流傳***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 ***古代解釋經書的著作***

  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 ***相當“於”***

  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 ***表反問語氣***

  從:惑而不從師 ***跟隨***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 ***自***

  所以: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用來……的***

  聖人之所以為聖 ***……的原因***

  師: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老師***

  於其身也,則恥師焉 ***從師***

  而恥學於師 ***向,引出動作物件***

  吾師道也 ***學習***

  師必退 ***軍隊***

  於:師不必賢於弟子 ***比,引出比較物件***

  不拘於時 ***被,引出動作主動者***

  其皆出於此乎 ***在,引出動作的處所***

  四、指出下列加點詞的詞類活用情況並解釋。

  填然鼓之 ***鼓:名詞用作動詞,敲鼓。***

  樹之以桑 ***樹:名詞用作動詞,種植。***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衣:名詞用作動詞,穿。***

  謹庠序之教 ***謹:形容詞用作動詞,認真從事。***

  然而不王者 ***王:名詞用作動詞,稱王。***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 ***食:名詞用作動詞,吃。***

  輮以為輪 ***輮:使動用法,使……彎曲。***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 ***日:名詞作狀語,每日。***

  非能水也 ***水:名詞用作動詞,游泳。***

  非利足也 ***利:形容詞作動詞,使走得快***

  積善成德 ***善:形容詞作名詞,善行***

  用心一也 ***一:數詞作形容詞,專一。***

  上食埃土,下飲黃泉 ***上、下:名詞作狀語,向上、向下。***

  秦孝公據崤函之固 ***固:形容詞作動詞,險固的地勢。***

  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 ***席、包、囊:名詞作狀語,像席子、包裹、口袋一樣。***

  內立法度 ***內:名詞用狀語,對內。***

  外連衡而鬥諸侯 ***外:方位名詞作狀語,對外 。 鬥:動詞的使動用法,使……相鬥。***

  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南西北東:方位名詞作狀語,向南、向西、向東、向北***

  會盟而謀弱秦 ***弱: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弱***

  尊賢而重土 ***重:形容詞作動詞,敬重,看重。***

  約從離衡***離: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離散。***

  流血漂櫓 ***漂:動詞的使動用法,使……漂浮。***

  吞二週而亡諸侯***亡:動詞的使動用法,使……滅亡。***

  履至尊而制六合 ***履:名詞作動詞,登上。***

  卻匈奴七百餘里 ***卻:動詞的使動用法,使……退卻,擊退。***

  以愚黔首 ***愚: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愚昧無知。***

  以弱天下之民 ***弱: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弱,削弱。***

  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 ***帝王:名詞作動詞,稱王。***

  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 ***甕、牖:名詞作狀語,用破甕、用草繩。繩、樞:名詞作動詞,做窗戶、系戶樞。***

  序八州而朝同列 ***序:名詞作動詞,安排次序。 朝:動詞的使動用法,使……朝拜。***

  天下雲集響應 ***雲、響:名詞作狀語,像浮雲、回聲一樣。***

  贏糧而景從 ***景:名詞作狀語,像影子一樣。***

  而天下諸侯已困矣 ***困:形容詞作動詞,處於困境之中。***

  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 ***亡:動詞的使動用法,使……滅亡。***

  吾師道也 ***師:名詞作動詞,學習。***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師:名詞作動詞,從師。***

  傳道受業解惑也 ***惑:形容詞作名詞,疑惑的問題。***

  是故聖益聖 ***聖:形容詞作名詞,聖人。***

  愚益愚 ***愚:形容詞作名詞,愚人。***

  則恥師焉 ***恥:形容詞的意動用法,以……為恥。***

  吾從而師之 ***師: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師。***

  孔子師郯子 ***師:名詞的意動用法,以……為師。***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

  ***一***《寡人之於國也》

  1、介詞結構後置

  則無王民之多於鄰國也。

  申之以孝悌之義。 ***“以孝悌之義”,***

  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 ***“於道路”,***

  2、賓語前置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之有”即“有之”,***

  3、判斷句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4、省略句

  五十者可以***之***衣帛矣

  七十者可以***之***食肉矣。

  ***二***《勸學》

  1、介詞結構後置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於藍”,***

  冰,水為之,而寒於水。 ***“於水”。***

  2、省略句

  輮以***之***為輪

  3、定語後置

  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之利”“之強”,***

  ***三***《過秦論》

  1、判斷句

  然陳涉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而遷徙之徒也。

  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

  2、被動句

  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

  3、省略句

  ***秦***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省略主語***

  ***百越之君***委命下吏 ***省略主語***

  以***之***為桂林、象郡 ***省略句***

  鑄以***之***為金人十二 ***省略賓語***

  聚之***於***咸陽***省略介詞***

  ***四***《師說》

  1、省略句

  ***人***問之,***士大夫之族***則曰…… ***省略主語***

  其下***於***聖人也亦遠矣 ***省略介詞“於”***

  2、賓語前置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3、介詞結構後置

  而恥學於師 ***“於師恥學”***

  師不必賢於弟子 ***“於弟子”***

  其聞道也亦先乎吾 ***“乎吾”***

  不拘於時,學於餘 ***“於時不拘,於餘學”***

  4、判斷句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點選下頁檢視更多高中語文的必背知識點

高考語文常見成語彙編
高二語文的一詞多義的介紹
相關知識
高中語文必修三的基礎知識點詳解
高中語文必修一的基礎知識點分析
高中語文必修四的基礎知識點介紹
高二語文必修三過秦論知識點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六課知識點總結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五課知識點總結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七課知識點總結
高中政治必修三第十課知識點總結
高中政治必修一的易錯知識點
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知識點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