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心理學在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5月19日

  積極心理學是心理學領域的一場革命,也是人類社會發展史中的一個新里程碑,是一門從積極角度研究傳統心理學研究的東西的新興科學。它採用科學的原則和方法來研究幸福,倡導心理學的積極取向,以研究人類的積極心理品質、關注人類的健康幸福與和諧發展。以下是小編今天為大家精心準備的:積極心理學在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相關論文。內容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積極心理學在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全文如下:
 

  1.積極心理學的起源與背景

  1879年德國哲學家馮特在萊比錫大學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實驗室,標誌著心理學從哲學中分離出來,成為一門獨立學科。從1897年至二戰結束前,心理學雖然得到一定發展,但是並沒有獲得足夠重視。二戰結束後,為了修復戰爭為世界人民帶來的生理及心理上的巨大創傷,人們開始利用心理學治療並緩解心理創傷。在這樣的背景條件下,心理學開始以各種心理問題為研究核心,以探究或尋找治療各種心理問題的辦法為主要任務,以理解和解釋人的消極情緒為己任。同時,心理專家開始從醫生治療病人的角度處理心理問題,這便是現在所說的傳統主義心理學,也可以稱為病理心理學或者消極心理學[1]。

  心理學從誕生之初便被賦予三大使命:第一,研究消極心理,治療人的精神或心理疾病;第二,使人們的生活更豐富充實並有意義;第三,鑑別並培養出有天賦的人。隨著消極心理學在戰後取得的巨大成就,三大使命中的第一大使命得到空前關注,然而另外兩個使命則被忽略,甚至停滯不前。在這樣的情況下,於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以馬斯洛和羅傑斯等人為代表的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開始對佔據心理學主流地位的消極心理學進行批判,認為心理學過於關注消極的心理品質,過少涉及健康、幸福、勇氣和愛等積極的心理品質,倡導心理學應該研究人性的善或積極的方面,應注重研究人的主觀體驗和人存在的價值,著力探討幸福生活的含義,至此“積極心理學”開始萌芽。1998年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Martin E.Seligman在出任美國心理學會主席時正式倡議並定位“積極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2000年,Seligman和Csikszentnilnalyi在《美國學家》上刊登的《積極心理學導論》一文標誌著積極心理學的誕生[2]。

  積極心理學的本質體現在修正先前心理學發展的不平衡,強調心理學的發展既要著力於預防和治療人類的心理疾病,更要著重於培養、建構人類的優秀品質,二者可以相輔相成,平衡發展缺一不可。

  2.積極心理學在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

  積極心理學作為心理學上較新的一個分支,雖然存在一些不足和不完善的地方,但它客觀上拓展了現代心理學的理論和實踐視野,其影響已經在社會各領域中日益凸顯。面對新形勢、新情況,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工作還存在不少弱點和不足,而積極心理學的研究成果為教學的改進提供了全新的視角。

  積極心理學的理論與主張為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啟示。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以提高高職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為教學目標,是高職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程,學好這門課程能夠為高職生在以後的學習工作中提供必要的能力儲備。以積極心理學為指導,實現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理念、教學態度、教學方法的變革,使這門課程成為學生喜愛並能從中受益的課程,並且夠更好地提高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的實效性,實現該課程的教育教學目標。

  2.1以學生需求為本

  積極心理學重視人性中積極的方面,致力於對人的幸福感、心理彈性、樂觀及自我決定等積極心理品質的研究,關注人的生存與發展,強調人的價值,其本質體現了以人為本的人文關懷精神。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要取得實效,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以人為本,即是以學生為本,從而使得學生真心喜愛此門課程,並且從中受益。

  隨著全國中小學資訊化教育工程的開展,高職院校的計算機基礎教育不再是零基礎,並且現如今“90後”的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已離不開計算機,對於基本的計算機操作已經比較熟悉,這就要求講授這門課程的教師不能照本宣科,而是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動態的更新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現在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主要依賴多媒體、機房等資訊化教學工具,但出現另一種傾向:一些教師比較重視教學形式、技術的運用,從而忽視學生的反應和提問,缺乏及時的溝通與交流,不能第一時間發現並解決學生的問題。因此,以學生為本,首先就是把學生的實際作為教學的真正切入點。

  2.2以積極情感面對學生

  在教學中,教師的良好個人素質與人格魅力,是使得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能取得實效性的重要保證。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應以教師的人格為依據,因為教育力量只能從人格的活的源泉中產生出來,任何規章制度都不能代替教師的人格作用。”[3]

  計算機應用基礎這門課程屬於各專業都要學的基礎課程,這門課程的任教教師幾乎每學期都要重複講授,這對於教師來說相對較枯燥簡單,因此教師容易出現情緒倦怠、成就感降低等職業倦怠現象。這種不良的情緒帶到工作中容易對學生產生消極的影響。教師要將積極心理學的理念引入自身的認識中,關注自己的積極面,挖掘出自身的優勢與美德,增強自我效能感,並用心體驗主觀幸福感、生活滿意感、事業快樂感,擁有自尊、自信、樂觀和求知激情及創造力,從而積極工作,用自身積極的情緒與人格魅力影響和薰陶學生。

  2.3創造積極的學習環境

  積極心理學認為人及其經驗是在環境中得到體現的,同時環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個人,一個人良好的環境適應性實際是一種積極的心理品質。因此,教師要為學生創造出積極的學習環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得學生在積極良好的學習氛圍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熱愛學習、享受學習。

  計算機應用基礎這門課程屬於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並且實驗實訓操作在本課程中佔有重要地位,針對這樣的特殊性,在教學中要規範實訓教學,加強實訓指導。在實驗實訓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大量能夠提高學生動手能力與創新能力的練習和實訓課題,對於完成有困難的學生給予積極鼓勵,對於能夠順利完成實驗實訓練習的學生給予及時適當讚揚,並且讓其作為小老師幫助不能順利完成實驗實訓練習的學生,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採用“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歸納分析”的方法,把“以問題為中心”的思想應用於實際教學中,廣泛應用啟發式、參與式、設問式、比喻式等教學方法進行豐富多彩的教學,大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構建積極健康的學習環境。

  3.結語

  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以培養學生計算機應用技能為目標,為資訊社會提供實用型、操作型人才;心理健康教育重在育心,以提高人的心理品質為宗旨,二者相互滲透,相得益彰。用積極心理學的理念指導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教學,從而在積極層面指導教學更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對能力的需求。

創新理念有效開展高職體育訓練教學論文
多角度過程化考核在高職教學中的實踐論文
相關知識
大一計算機英語基礎課程教學論文
積極心理學在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論文
探究程式設計類課程教學在高職計算機專業中比例
程式設計類課程教學在高職計算機應用專業中佈置比例的探討
工作過程系統化的計算機網路技術課程教學探究論文
淺談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模式的優化對策論文
關於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改革論文
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內容的調查分析論文
珠寶設計專業中美術基礎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路
論高職計算機應用專業課程優化與整合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