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語文上冊人教版第一單元作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8日

  智慧能使人寫初二語文作文,小編整理了關於,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篇一

  回眸歷史的星空

  月考的失利,把我的心情冷卻到了冰點。坐在書桌前,百無聊賴,索性“放縱自己。夜空下,略有涼意的風在樹葉間飛舞,吹動了葉,吹開了花。葉,靜靜地搖曳;花,靜靜地綻放。我的思緒也隨風飛揚。

  回眸遠處幽暗的天空,烏雲籠罩著整個天際,殺氣吞噬著整個世界。那一段歷史,讓每一位中國人刻骨銘心,讓每一個華夏兒女義憤填膺。

  一九三七年的一聲槍響,拉開了中國人民八年的抗戰史,從九一八事變到七七事變,從八一三事變到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從殘忍的細菌戰到對根據地的瘋狂掃蕩。中華大地在侵略者的蹂躪下痛苦呻吟。一陣陣驚人心魄的槍聲,一聲聲撕心裂肺的哭喊,瀰漫在中國的大街小巷。每一座山嶽都回蕩著驚恐,每一寸土地都浸著鮮血,歷史的足跡在歲月的時空中無聲流淌,沒有了和平,沒有了溫暖,沒有了***。

  華夏大地一片嗚咽,黃河在咆哮,長江在怒吼,大好河山豈能容強盜這般踐踏?

  面對侵略者的暴行,祖國沒有沉淪;面對錦繡河山的呼喚,炎黃子孫不再沉默。

  歷史不會忘記,十二歲的二小放牛郎面對敵人的刺刀,視死如歸;十五歲的劉胡蘭面對紅旗舉手宣誓,無怨無悔;江姐和戰友們含淚繡著五

  星紅旗,赤膽忠心……他們是中國魂。

  人民不會忘記,在淞滬的四行倉庫,

  以謝晉元團長為首的800名戰士,在掩護

  部隊撤離時,同數倍於己的敵人作戰,憑著英勇頑強的精神,打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進攻,使國旗始終飄揚在倉庫上方,他們是中國魂。

  正是這磨折不了,壓迫不倒的中國魂,築起了中華民族堅不可摧的萬里長城。

  “投身革命即為家,血雨腥風應有涯,1945年8月15日,驕橫跋扈的豺狼被趕出了這片多災多難的土地。陽光普照,山川雀躍,江河喧騰,獨立的中國站了起來!

  從此,中國——這個東方的巨龍,垮過了千秋坎坷,洗淨了百年屈辱,挺起了被雨雪風霜打熬出的鋼脊鐵骨,以容納百川、氣吞日月之勢,邁著矯健的步伐,走向世界,走向輝煌。

  今天,當我們為世界貿易組織震動人心的錘聲歡呼喝彩的時候,當我們為薩馬蘭奇那句“2008年夏季奧運會主辦城市——北京欣喜狂歡的時候,當我們為載人飛船成功升空凱旋高歌的時候,當我們向聯合國大廈前飄揚的五星紅旗深情致敬的時候,請不要忘記先輩們披荊斬棘的艱辛,請不要忘記中國那段血雨腥風的歷史,請不要忘記“落後就要捱打的慘痛教訓。

  仰望長空,歷史的星光依然閃爍。一輪皎潔的滿月穿過烏雲,微笑地注視著這和平而安寧的夜。我理一理散亂的心情,信心百倍地走向書桌,讓筆尖下流淌出這樣的文字:血雨腥風應有涯,鑄劍為犁應有日,煩惱挫折應有期……

  篇二

  “鑄劍為犁”雕像之感想

  何時鑄劍為犁?就是說全世界到什麼時候可以真正實現消滅戰爭出現永久的和平?

  第二次世界的大戰結束後,世界出現了和平景象,人們從戰爭的苦難中進入了和平時期,深感和平來之不易,世界各國人民都深切希望今後再也不要有戰爭出現,因此1949年4月20日世界保衛和平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第一次大會於1949年4月20日至25日在巴黎和布拉格同時舉行。

  1949年4月20日,世界保衛和平大會第一次會議開幕:

  第二次在戰後,冷戰興起,威脅居民的和平生活。一些國際組織和著名人士發起召集世界保衛和平大會,反對侵略和戰爭政策,要求無條件禁止原子武器和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第一次大會於1949年4月20日至25日在巴黎和布拉格同時舉行。出席大會的有來自72個國家的2千多名代表。大會通過了《世界保衛和平大會宣言》、《告世界人民書》等10多項檔案,並選出常設委員會。

  1952年12月,為祝賀在維也納召開的世界人民和平大會,法國名畫家畢加索又獻出了一幅新的作品--一隻和平鴿。它給了我們一個新的象徵,表示出全世界人民爭取和平的鬥爭達到了一個更高的階段。

  這是畢加索所畫的第三幅和平鴿。第一幅是在一九四九年四月,當第一屆擁護世界和平大會召開的時候,他畫了一隻恬靜的鴿子,表示出愛好和平人民的純樸的尊嚴的意志。第二幅是在一九五○年九月,他又畫了一隻鴿子獻給第二屆世界保衛和平大會,這就是飛翔在世界各地的和平鴿,它已經不是恬靜地停在那裡,而是展翅飛翔的了。當1952年12月世界人民和平大會再次召開的時候,畢加索又獻出了第三幅和平鴿。

  為了紀念第一次世界和平大會的召開,蘇聯的雕塑家葉夫根尼·武切季奇創作了一尊“鑄劍為犁的青銅雕像,雕塑中的青年人一手拿著錘子,另一隻手拿著要改鑄為犁的劍,象徵著人類要求消滅戰爭,把毀滅人類的武器變為創造的工具,以造福全人類。這座青銅雕像於1959年由當時的蘇聯政府贈送給聯合國留作永久的紀念,至今仍然擺放在聯合國花園內與其他國家贈送給聯合國的雕塑裝點著聯合國大廈前的廣場花園。

  此外中國也有成語“鑄劍為犁銷熔武器以製造務農器具。可參閱《孔子家語·致思》***偽書***:“鑄劍習以為農器,放牛馬於原藪,室家無離曠之思,千歲無戰鬥之患。

  篇三

  六十年前,法國,諾曼底,猶他海灘,一隊又一隊的美國與英國士兵冒著槍林彈雨向前方的碉堡衝去,一個接著一個的戰士倒下了,仍然有人吶喊著向前奔跑,片刻,鮮血染紅了整個海灘……

  六十年前,蘇聯,斯大林格勒,前線,一輛又一輛的卡車載著剛從訓練營裡出來的新兵,軍官在車上喊著:“我們不需要活著的逃兵!話音剛落,就有一枚彈片擊穿他的頭顱。新兵們被趕下車,有的人拿到槍支,有的人則只拿著子彈,擴音器裡不斷地重複一句話:“沒有拿到槍的,跟在有槍的後面,有槍的同志犧牲了,沒有槍的同志就拿起他的槍,繼續衝鋒……

  六十年前,中國,東北,某個村莊,晚上,一名光著膀子的中年人扶正了掛著一把寒光閃閃的大刀的帶子,轉過身對著一群村民,其中有十幾歲的小夥子,也有頭髮斑白的老者,他們同樣揹著大刀。那中年人說:“都沒讓家裡人知道吧?眾人都沉默不語,中年人把手一揮,“那走吧。半個時辰後,日軍基地裡慘叫聲、槍炮聲和金屬碰撞的聲音接連不斷,月光映在刀刃上也有了悲憤的色彩,隨著刀的揮動不停地閃耀。隨著最後一聲槍響,再也找不到地面上的月光……

  戰爭,除了死亡和毀滅,什麼都不能帶給我們。戰爭給我們留下了慘痛的記憶,也留下了英雄,為了正義與和平而獻身的英雄,我們無法忘記,忘記戰爭,忘記死亡與毀滅,更不能、不應忘記戰爭中的英雄們,是他們結束了戰爭,停止了毀滅,用他們的死亡,代替了別人的死亡。

  戰爭結束了,就讓我們來紀念沉睡的英雄。

  六十年後的今天,法國,諾曼底,猶他海灘,當年在此浴血奮戰的老兵,穿上了掛滿勳章的軍裝,走在路上,人們向他們喝彩,為他們歡呼,同時他們也發現,老兵們的笑容如此沉重……

  六十年後的今天,俄羅斯,莫斯科紅場,這裡是慶祝,或許應該說紀念二戰勝利六十週年的主要場所,來自全世界的英雄們,受到各國領導人尊敬、讚頌。

  六十年後的今天,中國,東北,某個小鎮,一個班的學生,在一位八十多歲的老人的帶領下,來到了一座紀念碑下,老人講述了當年自己殺敵、倖存、逃脫的經歷,依然是激動不已,他唱起了那首令他熱血沸騰的歌:“大刀向敵人頭上砍去……學生們流淚了……

  紀念,為了不能忘記的過去。

  

微笑面對生活的話題作文
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作文
相關知識
初二語文上冊人教版第一單元作文
七年級英語上冊人教版第七單元單詞表
七年級英語上冊人教版第七單元單詞表
七年級英語上冊人教版第七單元單詞
初二物理上冊人教版物態變化教案
初二物理上冊人教版知識點
高二政治必修三人教版第一單元知識點
品德人教版第一單元複習題
人教版初二語文上冊第一單元作文題目
人教版初二語文上冊第一單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