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環保的政治論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01日

  環保就是愛護環境,保護地球,讓我們托起雙手共同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這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僅供參考!

  篇一

  加強環保教育,增強環保意識

  【摘 要】本文對中學生的環境道德教育進行了闡述,並對中學生物教學中進行環境教育的幾點看法進行了分析與闡述,在分析教材的基礎上提出了教材中可滲透,可拓展的相關內容及知識點。

  【關鍵詞】中學生物;環境教育;生態教育

  日前,聯合國釋出的生物多樣性地圖顯示,人類的活動正導致地球上成千上萬物種的滅絕。據科學家估計,在過去150年的時間裡,人類已經改變了4 7%的地球表面。今天,動物滅絕的速度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要快,據專家測算,竟比2000年要快1000倍之多。自然環境是人類生存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人是大自然創造的,而且是個比較年輕的生物。人類最有智慧,最有能量,從產生革命以來,人類在改造自然和發展經濟方面建樹了輝煌的業績,創造了燦爛的現代文明。因此,在基礎教育中進行環境及保護生態環境教育,實現子孫後代的可持續發展勢在必行。

  一、中學生物學教學中的生態環境道德教育

  憂患意識是生態教育的基礎。激發學生居安思危,增強學生的環抱意識。結合教材內容並輔助大量的當前環境問題的例項,讓學生明白由於人為破壞所造成的嚴重後果。我國野生動物資源面臨嚴重威脅,現在每三年就有兩種鳥類滅絕。兩年前,國際自然及自然資源保護聯盟曾發表過世界稀有動物的“紅色名單”。而兩年後,全世界總共又增加了121種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新的“紅色名單”收錄了11167種瀕臨滅絕動物,並按照其受威脅的程度分成不同的級別,其中881種其實已完全絕種。此外,還有1000餘種正受到絕種的嚴重威脅。也有多達5714種植物已經滅絕,另有1046種正處於危急狀態,最近連生存能力極強的墨西哥仙人掌也不幸登上了“紅色名單”。另外,我國的水土流失嚴重,荒漠化面積不斷擴大,水土流失面積達367萬平方公里,佔國土面積的百分之三十八點二,損失森林21公頃,11公頃土地沙漠化,有85萬噸汙水排入江河大海等等。這些觸目驚心的事實,引發了學生的危機感,促使學生認識到保護環境已刻不容緩。

  帶領學生開展對本地區自然環境的調查工作,通過調查實踐活動,使學生認識到資源破壞、環境汙染就在我們身邊隨時發生著,我們有責任和義務保護好我們的環境,使家鄉更美好。人類是最有智慧、最有能量的,但終究是自然界的一員,自然界是一個相互聯絡、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有機整體。當代人必須留給後代及其他生物生存和發展的必要資源。

  這是當代人的道德責任。現有的世界是人與自然相互作用的產物,人作為自然界的一員應與自然界平等相處、各得其所。人的發展有賴自然發展,自然發展有賴人的發展,人要在維護生態平衡的基礎上,合理開發自然。並利用表1教育他們養成愛護環境,關心環境,保護大自然的良好行為品質,樹立保護環境的責任感、義務感和環境道德觀念。

  二、努力挖掘教材,將環境教育滲透到相關的知識點去

  雖然現行初中生物學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專門用了一章的篇幅來論述“生物與環境”的關係,但仍難於達到環境教育的目的。因此,這就要求礁石深入挖掘教材,從教材的各個章節中去發現生物學教學與環境教育的契合點。加以歸納整理,適當拓展延伸,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見表2、表3***

  環境教育涉及到自然科學、社會科學、技術科學、人文科學、管理科學等相關學科的知識,是綜合性極強的科學,限於我國目前的基礎教育體制及尚無統一的生物學環境教育的教材和教學大綱,生物教學中採用滲透式的教學方法向學生傳輸環境教育的知識與觀念是行之有效的途徑。在滲透式的教學過程中,注意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法,有機的運用各項教育原理,把環境作為德育教育和國情教育的重要內容。

  三、開展興趣小組和課外活動,提高學生參與意識

  除了課堂教學這個主陣地外,第二課堂活動也是進行環境教育的好場所。課外活動是學生參與實踐的基本形式,學生是教育活動的主體,融環境教育與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中,

  有效地增加活動的娛樂性, 以增強學生的叄與活動的主動興趣, 很容易為學生所接受。

  社會實踐活動集中體現了環境教育的基本原則,它以鼓勵學生參與實際環境問題的調查、分析為主要形式,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以及耳聞目睹和資料的採集與分析等方式,既豐富了課堂上的感性認識,又引導學生從實際出發,運用所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開展初步的探索環境問題,解決環境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從小培養獨立分析和思考的習慣與能力。如:開設生物興趣小組,進行校園植物種類調查,調查校園附近的植物種類,到公園、植物保護區進行參觀考察活動。以班組為單位組織的環保活動;環保主題班會;板報比賽;演講與表演;社群調查等,讓學生走向大自然,認識大自然,提高保護自然環境的意識,也成為環境宣傳的好幫手。

  四、開設專題講座,積極參與環境宣傳工作

  生物學是一門自然科學,與自然界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如自然資源的利用,可持續發展,生物生存的空間環境等,都是學生較為感興趣的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我從報紙,雜誌上收集了很多有關環境教育的資料,也從網上下載很多有關的知識,整理成一個一個的專題,協助學校做好環境教育宣傳工作。有計劃地進行一些專題講座,利用一些與環境保護有關的紀念日進行公益性活動。根據學校的校園建設計劃,合理地規劃校園佈局,綠化、淨化、美化、優化校園環境,通過這些活動,學生對環境的認識有了很大的提高,增強了學生的環保意識。

  結論:人是大自然創造的,而且是個比較年輕的生物,人類最有智慧、最有能量,但終究是自然界的一員,人類生活的最大敵人不是天災,不是魔鬼,而是自己,在所有生物中,人類的天敵是自己,最難征服的天敵也是自己。保護好這個一切生物賴以生存的環境,為子孫後代造福,這一重任已落到了21世紀的接班人手中,他們的觀念將影響未來的世界。

  參考文獻:

  [1] 馮文凱 生物教育網 生物教育與環境教育 2002年11月26日

  [2] 環球綠色行 生物教育網 人應該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2002年11月27日

  篇二

  淺析從數字環保到智慧環保

  摘要:社會環境資訊化的實現需要從“數字環保”到“智慧環保” 過度,過度中需要網際網路技術支撐,支撐點平臺越高,支撐力度越大,過度的順利性越強。目前,網際網路平臺正朝著立體化、自動化方向發展,而數字環保以及“智慧環保”是網際網路智慧化的基礎,它將經過一個長久性的轉化過程。

  關鍵字:數字環保;智慧環保;過度

  中圖分類號:X324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數字環保

  數字環保是系統工程,人們所熟悉的數字全球化、全球資訊覆蓋化、環境監測、以及決策系統演化,全是在數字環保指引下進行。系統工程把環保作為發展主題,彙集資料、延伸應用平臺、戰略性的推動全球數字化。把環境監控通過數字分析整理,有針對性的進行監測、資料彙集範圍延伸到各個國家、省級、地市級等等範圍。把各地的資訊通過高速傳輸彙集到總部,通過資源共享方式把資訊優化,對實行決策起到了輔助作用。資料全球化,拉近了人們距離,為各國繁榮發展做出貢獻,世界需要聯絡,人們需要交流,資料化在國與國之間搭起橋樑,流暢的資料傳輸給資訊流通、資訊共享提供平臺。當下環保行業注重資料化發展,資料化在環保行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了將資料環保更好的融進環保產業中,首先要熟悉技術概念,掌握好概念,並將概念運用到實踐中。環保產業執行管理技術時,建立資料中心、組建環境系統、關注線上監測、應急方案儲備等缺一不可。該項技術會對省級環保廳、地方級環保廳提出不同的業務要求,一系列的監控體系應該建立起來,利用先進的IT技術,將RS、GPE、GIS地理監控技術結合,綜合多項遙感技術,對環保資料進行系統化、層次化分析,深入挖掘資料規律性,使得業務工作更規範。實現對環保事業整體監控,嚴密整合工作漏洞,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業務質量。

  資料環保發展速度明顯加快,但是面臨的問題也不容忽視。如,環境質量監測管理,當下管制制度嚴密性差,在環境監測時達不到預期效果,監測準確性低;如,汙染防治管理,江河汙染、海水汙染、地面汙染等等,形式多樣的汙染例項在上演,如何精準地監測到汙染範圍,並及時作出應對方案,這是資料環保面臨的一大難題;如,輻射監控,生活中處處可見輻射身影,人們飽受輻射疾苦,面對客觀問題人們往往顯得無從下手,而資料環保在人們生活中應負起守護作用,第一時間把輻射範圍、輻射程度、輻射應急措施準確定位出來,當下的資料環保還缺乏該項技能。因此,數字環保需要優化改進,集合地理監測軟體,提高我國資訊化水平。

  二、智慧環保

  智慧環保同屬網際網路範疇,是在資料環保水平上,藉助網路技術,把地理遙感器裝備嵌入監控實體中,通過雲端計算技術連線起來,形成一張緊密的區域網。該網把人類社會資源和環境發展局勢相結合,把精準的決策通過資料動態表現出來,真正做到智慧決策。網際網路技術漸漸的深入到環保領域中,為環保事業順利開展奠定基石。

  智慧環保,是將網際網路技術通過有效整合運用到環保裝置組建中去,把通訊資源傳送到業務系統中,保障了系統正常運營,提高資訊化水平,推動環保基礎設施以及業務系統推向更高水準前進。可以說,資訊通訊是網際網路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產物的結果是服務人類,推動社會進步。目前,我國仍舊面臨諸多環境問題,汙染防治、生態保護等領域需要智慧環保技術投入,網際網路理念逐漸得到肯定和發展,現在環境監控系統已經投入到工作中去,為我國汙染監控、汙染減排環境問題改善做出貢獻,隨著環保事業高度發展,智慧環保越來越受到關注,不斷被運用到重點行業中,海洋物種監測、生態環境監測、氣象及地理環境研究等等。智慧環保充分的展現了資源共享優勢,通過科學決策,把技術運用到實際產業間。產業在使用技術中,要充分了解該技術理論知識,為工作的開展做好鋪墊。

  三、數字環保向智慧環保過度

  社會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產業資訊化趨勢越來越明顯,想要實現從數字環保向智慧環保跨越,需要緊緊把握該技術間的聯絡,重點建設智慧層和感知層,在利用網際網路技術時,建立起感知系統,通過雲端計算把彙集起來的資料,通過轉化平臺快速實現過度,為最終實現環保智慧提供有效依據。目前,我國網際網路發展已經有了一定基礎,網際網路普及範圍也越來越廣,但是總體來說仍處於低水平階段,急需處理問題依舊存在。如地理監測的網際網路技術尚未形成統一標準;環境監測感測器裝置發展不成熟;資訊處理方式及和視覺化預測報警平臺尚待完善等,解決上訴問題需要政府、企業以及科研部門相互配合。

  “十二五”期間,從環境汙染量排查上看,四項約束性指標嚴重超標,固廢、危廢監管問題屢見不鮮。整治需要從重點領域入手,適時啟動國家預警方案,把示範工程組建起來,為網際網路應用提供範例。

  數字環保之路已經開啟,政府在經濟投入上明顯增多。當下,技術轉化步伐已經開啟,想要在短暫時間內把工程落實,把技術運用起來。各級負責然在各自崗位要發揮主觀能動性,將責任肩負起來,為我國環保事業奉獻力量。看著環境汙染越來越嚴重,科學人員在極力尋求改善技術時,相關負責人也不容怠慢,應該同科學研究者一併努力,把構建和諧環境作為工作目標,力往一處使,拉動環保產業發展,讓綠色健康家園呈現而出。

  經過多年努力,我國環保資訊化建設獲得成效,按照制度計劃嚴格執行,藉助科學力量,推廣技術應用。讓科學服務生活,讓科學帶動產業發展。網際網路技術普及,使得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生活質量也隨著增強。數字環保向智慧環保過度成功後,將使得社會的發展脈絡會更加清晰,發展的速度也會越來越快。人們安居樂業,社會欣欣向榮的景象會隨之出現,

  結束語

  在社會穩健發展中,人們順應趨勢的提出了數字環保、智慧環保概念。實現該概念需要全社會參與,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當下資訊化水平越來越高,實現全球資料化成了必然趨勢,基於網路技術廣泛應用,數字環保向智慧環保邁進步伐已經指日可見。

  參考文獻

  [1]詹志明.數字環保到“智慧環保”——我國“智慧環保”的發展戰略[J].環境保護與迴圈經濟,2012***10***

  [2]徐敏,孫海林.從數字環保到“智慧環保” [J].環境監測管理與技術,2011***4***

  [3] 黃琦,蔡振翔.構建以GIS為基礎支撐的數字環保體系[J].汙染防治技術, 2010***3***

關於環保的政治論文範文
關於和諧社會時事政治論文
相關知識
關於環保的政治論文範文
關於環保的政治論文
關於貨幣的政治論文
關於和平的政治論文
關於感恩的政治論文
關於法律的政治論文
關於消費的政治論文
關於霧霾的政治論文
關於外匯的政治論文
關於手機的政治論文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