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作文小學生作文

General 更新 2024年06月12日

  從盤古開天闢地,到如今的現代科技飛速發展,中華文化也從幾千年前的單調,發展到現在的輝煌。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歡迎閱讀!!!

  篇一

  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還有一個我最喜歡的春節,從我記事起到現在,我們都是伴隨著這些年年依舊的傳統節日,和親人們一起度過一年又一年的節日。

  這些節日,包含著豐富的民俗文化,凝聚這濃濃的血脈親情。在這些節日中,我對於春節是情有獨鍾。每年的春節,家家戶戶的門前都掛起紅燈籠,貼上春聯,親朋好友都大老遠的回到自己的家裡,為的就是吃上這一年才有一次的除夕夜團圓飯。飯桌上,大人們的講述則是這一年的所有經歷,而我們這些孩子們則毫無忌諱的大吃大喝。我最喜歡是在除夕夜吃完飯、分好歲,拿到壓歲錢後,我們一家人一起在火爐邊上烤火、吃瓜子、剝花生還有水果,大家有說有笑感到很幸福。奶奶坐到九點多鐘就開始做湯圓了,然後,我幫奶奶一起做湯圓,爺爺和爸爸就出去到鄰居家裡串門,到十二點前他們就回來。等到十二點時,爺爺和爸爸就拿出煙花放在道地中央,然後開始放煙花,隨著“轟轟”響聲,天空中綻開了五顏六色的花朵,好看極了!隨著這一陣陣聲響,舊的一年過去了,新的一年又開始了。

  啊!美麗的傳統節日文化,我最喜歡的春節。

  篇二

  中國有著悠久的傳統文化,尤其是壺天的火龍燈會,下面就由我來說說它的特點吧。

  又到了舉行火龍燈會的時候了,中午,大家紛紛拿出自家的針線,為火龍燈“封上肚皮”。這時,姨媽對我說:“這火龍燈一共60米,共24節,每一節要插一根蠟燭,晚上以火龍燈為主,還有花燈,排燈,火流星,火球呢!”姨媽笑眯眯的對我說。“真的嗎?”我開心極了,小小的心充滿了快樂。

  晚上,大家為火龍燈插上了蠟燭,花燈、排燈也準備就緒,於是,大家拿出樂器“嗒嗒嗒”的吹了起來,走了起來。“姨媽,為什麼要舉辦火龍燈會呢?”這時,我好奇的問。“因為啊,我們壺天村以前總是失火。”“那失火跟火龍燈會有什麼關係呢?還有,為什麼現在沒失火了呢?姨媽你快說呀!”我就像一個記者在對姨媽進行採訪。“為什麼沒失火了呢?因為啊,一次,幾位道士他們路過壺天村,他們說,是因為山洞裡有一條赤蛇,它修煉上千年,成了一條火龍,我們這裡總失火就是它在放火,那怎麼辦呢?於是,他們讓我們每年都來舉行一次火龍燈會。”“哦,後來呢?”我問。“自從舉辦火龍燈會後啊,壺天村就很少失火了。”姨媽笑著說。“哦。”我點了點頭。

  “走,我帶你上街去。”沒等我反應過來,姨媽就拉我上了大街。街上人山人海,這時,一位伯伯掛著一個火流星:在鐵絲邊上用一種線做成的網子,可以拉緊,裡面放上燃燒的木炭,因為轉起來時火星會濺起來,變成美麗的圖案,所以叫火流星。伯伯然後取下火流星,旋轉起來,濺起來的火星有時變成一顆星球,有時變成一隻蝴蝶,有時變成一朵花……

  壺天火龍燈會的創造和流傳是壺天人光輝歷史的一部分,為我們壺天人所喜愛。

  篇三

  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感受到豐富多彩的民間工藝,獨特的風俗習慣,古老的民族藝術,這些,構成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它表現出中國人民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憂國憂民、以德化人的精神。

  民間工藝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它獨具特色、內容豐富、歷史悠久,深受世界各國人民的喜愛。民間工藝品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多彩。如剪紙、陶瓷、刺繡、年畫、皮影、風箏、等等,內容大多寓意著吉祥如意、長命健康、富貴有餘、兒孫滿堂等。這些民間工藝品流傳廣泛,生動有趣,代表了中國人的傳統文化和日常活動。

  風俗習慣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百花園。滲透著豐富的歷史、政治、社會、科學、天文、地理等知識。如端午節的龍舟、粽子,元宵節賞花燈和猜謎,中秋節的月餅……這些風俗已成為全民性的娛樂活動。它們像大河流水中翻滾的波浪,是中國人的瑰寶,並籠罩著中華大地,使人感到驕傲。

  民族藝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我國民族藝術博大精深、絢麗多彩。如京劇,國畫等等,各地優美動聽的民歌、千姿百態的民間舞蹈、風韻別緻的民樂、情趣盎然的畫面,都盛開中華民族的文明之花,點綴我們的生活。

春節傳統文化初中作文
傳統文化春節作文小學
相關知識
傳統文化資料小學生作文
英語作文三年級小學生作文
英語作文五年級小學生範文
弘揚長征精神傳承紅色記憶小學生徵文
文明禮貌小學生作文
做家務寒假作業小學生作文
暑假作文四年級小學生範文素材
有關團結合作的小學生作文吃椰子
有關團結合作的小學生作文吃椰子
海南旅遊作文四百字小學生範文